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在小学美术教学中,教师要把教材内容和学生的兴趣相结合,用多种教学方式,构建趣味性的课堂,使学生在美术学习中体会到乐趣。一、结合学科特点进行教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小学生都喜欢画画,他们经常运用画笔勾勒出自己想象的物体,画出各种各样的图画。但是在传统教学中,教师经常发现学生对美术学习不感兴趣,在课堂上不能积极参与到学习活动中。其根本原因是传统教学方  相似文献   

2.
正奥古斯特出生于一个贫穷的基督教家庭,父母把所有的希望都寄托到了他身上,送他到学校读书。可是,奥古斯特对学习却一点都不感兴趣,他很喜欢美术,课本上、书桌上,甚至衣服上都画满了画。自然,他的功课很差,成绩简直糟糕透了。姐姐玛丽见此就劝说奥古斯特,告诉他学习的重要性。可是奥古斯特根本听不进去,反而毫  相似文献   

3.
素描是一种最早的美术艺术形式,也是最简单、最基础的美术技能。高中生所掌握的素描知识与技能不仅关系着他们的素描学习,还关系着他们在油画、山水画等多种画种上的学习质量。可以说,素描是帮助高中生形成美术创作能力的基础,如何引导高中生的素描学习兴趣,提升他们的素描水平也就成为高中美术教师首要思考的重大课题。文章便对高中美术素描教学的理论问题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4.
在油画创作上百年的发展历程中,中西方的绘画由相互怀疑、抗拒再到学习,进而由被动学习到主动创新。艺术家在自己的创作中会潜移默化地将中国传统绘画审美元素融合到创作中去,中国油画风景的表现在学习西方大师作品的同时,更加注重发掘本民族的文化艺术魅力。如何平衡中国画中的美术形态在油画风景创作中的关系,体现中国文化思维和精神,是艺术家需要思考的问题。以当代油画风景创作对中国画传统元素的借鉴为研究切入点,从对中国传统绘画美术元素特征分析的视角对风景油画创作进行大胆研究创新,通过探寻中国画与现代油画创作的可融合之处,进而在风景油画创作中能创作出时代气息与民族传统国画风格相融合的当代中国风景油画的力作,在世界画坛上大放光彩。  相似文献   

5.
随着我国经济建设的蓬勃发展,人们审美水平的日益提高,越来越多的人重视菜点工艺的精美,因此高职院校的烹饪美术教学得到进一步的发展。而这些院校普遍存在着学生美术底子薄,在美术课堂上所学的知识和造型方法不能和烹饪其他操作课结合起来运用,学用较严重脱节的现象,所以改善烹饪美术教学方法,使其真正能够为烹饪专业学生发展整体专业素质服务就显得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6.
树木图是图画心理技术当中非常基本、简单但又意义重大的技术。它的操作非常便捷,但信息量非常丰富。如果追根溯源,它可以追溯到半个世纪之前,最初它被运用在心理测验当中。第一个运用画树进行测验的人是埃米尔·杰克。他是一名瑞士职业顾问,从20世纪20年代开始,他把画树测验应用到临床诊断上,并且在职业指导中开始实践。而第一个系统运用画树测验并把它整理成书的人,是瑞士心理学家查尔斯·科赫。科赫于1949年出版了德语版的《画树测验》。  相似文献   

7.
一、兴趣教学在美术教学中的重要性 (一)兴趣教学对于完善教学理论有着重要意义 兴趣教学是一种运用具体生动的气氛以激起学生主动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效率的教学方法.兴趣教学对于开拓教学理论与提高美术教学质量都有着重要的意义,要提高美术课堂教学质量,必须重视兴趣教学.  相似文献   

8.
小明是高二的学生,由于学习好、遵守学校纪律,从小学一直到今天始终是学生干部。但是,他从上个学期开始,感到学习越来越吃力了,学习成绩持续下降,新学期开始后,他的学习兴趣更加低落。老师和家长都替他着急,希望他认真地找一找原因。他知道有些问题自己是解决不了的,于是决定寻求心理咨询医生的帮助,这样找到了我。  相似文献   

9.
《思维与智慧》2012,(9):65-66
马克·夏加尔(1887年-1985年),白俄罗斯裔法国画家、版画家和设计师。生于俄国西部的小城捷布克斯。夏加尔16岁以前一直在犹太经学院中学习犹太经典。但他从小就对绘画有特殊的兴趣,并表现出敏锐的观察力。当他母亲注意到这一点后,就果断地让他去学画。他的画主要是表现俄国犹太人的生活,他本人也一直与犹太文化和宗教保持着密切的联系。他的作品依靠内在诗意力量而非绘画逻辑规则把来自个人经验的意象与形式上的象征和美学因素结合到一起。  相似文献   

10.
他是穆斯林信得过的人2002年6月6日,北京烹饪协会清真烹饪专业委员会宣告成立。这是一个专门从事清真烹饪研究与促进清真烹饪事业发展的组织。中国伊斯兰教协会会长陈广元大阿訇、北京市民族事务委员会副主任马中璞,分别担任这个组织的名誉主任、主任。在副主任中,有些是清真烹饪方面的企业家和专家。北京清真吐鲁番餐厅经理陈连生便是其中之一。陈连生12岁开始在北京的清真羊肉馆学徒,24岁开始任北京清真南来顺饭庄经理达30年,66岁开始又担任北京清真吐鲁番餐厅经理至今。半个多世纪中,他几乎一直担任清真餐饮企业的领…  相似文献   

11.
摘 要 本研究结合fNIRS技术,考察了美术训练学生和普通学生在中国画审美一致性上的差异。行为上,虽然两组被试在审美评分上没有显著差异,但在评分一致性上,美术训练学生相比普通学生在“好看”评分上更一致。脑活动上,美术训练学生右侧颞顶联合区的16通道和24通道的神经活动一致性显著高于普通学生,且美术训练学生的神经活动一致性与“好看”评分呈负相关。本研究揭示了艺术专业知识对中国画审美的重要性,且神经活动一致性可作为中国画审美判断的一项潜在神经标记。  相似文献   

12.
艺术大师刘海粟在近现代中国美术史上有着不可替代的重要地位.在国画创作上,刘老山水、花鸟无不擅长,他贯通古今、融会中外,不守旧、不泥古,创造性地发展了中国画中的泼墨、泼彩技法,形成了自己独具魅力的新风格;在绘画理论方面,刘老将"六法论"中的"气韵生动"等理论提高到了新的高度.在几十年丰富而坎坷的艺术生涯中,他又结合西洋印象派的理论及风格,强调形神兼备,最终形成了自己完备的美术理论.  相似文献   

13.
语言是一门艺术,也是人与人直接互相进行沟通和交流的主要工具,努力学习语言艺术能更好地表达出最佳的沟通和交流的效果。在教育上来说语言艺术也是非常重要的沟通方法之一,在高职美术的教育课堂上也不例外。美术教育上的术语较多,而美术教师的语言艺术直接影响到教课时老师与学生的相互沟通和交流。从教师语言艺术在高职美术教育中培养的目标入手进行分析,高职院校教师是如何通过语言艺术以更加生动、鲜明、形象的教育语言来引导学生更好地学习美术,激发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学习兴趣。  相似文献   

14.
正陈孟昕先生主要作品的后面,渗透着他长时间对艺术孜孜以求、勤奋探索的巨大劳动。从他年少时期踏入艺术之门到人至中年的今天,他的理想是能够借助艺术的表达抒发他诗人般的情怀。但他又多年来负责着高等美术学府的教学和教学管理的任务,后者尤其耗去他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因此,他能够把教学、管理和创作三者的关系处理好,特别是能够在面对繁杂的事务同时坚持沉潜丹青,画出一批批好画,在不同的阶段都形成一次次学术的  相似文献   

15.
如今,无论幼儿园、家庭和社会都特别重视通过美术活动去开发幼儿智力,培养幼儿能力,并以创新性作为评价幼儿美术作品的主要标准。作为幼儿教师的培养基地,幼师的美术教学属于教育教学体系中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它关系到学生将来从事幼教工作的质量。如何在教育教学实践中贯彻落实我国幼师美术教育教学的总体设想,是每一个从事幼师美术教学工作者应该探究的首要任务。肌理画教学正是利用当地人文环境和资源条件,结合幼师学生现状,通过美术教育教学的潜在魅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真正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因素,使教与学的结合达到最优化的一种手段。我们必须明确幼师肌理画教学的特点,因材施教,达到理想的教学目标。  相似文献   

16.
<正>1919年,狄百瑞(Wm.Theodore de Bary,1919—)出生于一个知识氛围浓厚的家庭,排行第二。他自小对历史、音乐和体育有着浓厚的兴趣,并一直保持到大学时代。年轻的狄百瑞对社会主义产生兴趣,并参加过当时的一些社会主义运动的活动,主要是反对战争,提倡民主和保护环境。在哥伦比亚大学读书时,他开始学习中文,并接触到黄宗羲的著作,自此培养了终身研究的方向。二战结束后,他放弃已经取得的华盛  相似文献   

17.
有一段时间,丘吉尔在政治上受到打击,无事可做,终日抑郁。家人看在眼里,于是忙不迭地给他找活干。他的一个邻居的妻子是画家,家里常常堆满了各种各样的颜料、画笔、画布以及画好的作品。丘吉尔一家常常去欣赏那位邻居的杰作。后来在家人的劝说下,丘吉尔开始跟他的邻居学习油画。丘吉尔在政治舞台上敢作敢为、横冲直撞,但是面对干净整洁的画布,  相似文献   

18.
由于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导致现在的中小学学生对美术课抱着不在乎的态度,让中小学美术课在教学过程中面临尴尬的局面。学生学习兴趣不浓,自主学习的积极性不高,美术教学难以高效优质的实施。如何激发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需要我们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1.欣赏体验,激发学生探索的兴趣。2.故事激发法,引导学生学习的兴趣。3.歌谣激发法,让学生掌握书画之法。4.榜样激发,制作优秀的范画,引导学生的学习兴趣。5.利用媒体教学,激发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6.竞赛活动激发法,体会成功的快乐,延续学习兴趣。7.表扬激发法,激发学生的自尊心。  相似文献   

19.
美术教育一直以来都是中小学学科教育的薄弱一环,不仅课时被压缩,教材也常常脱离学生的实际生活,学生对美术课程的学习兴趣泛泛。在新形势下,应当采用邀请农民画传承人现场演示、组织学生参观农民画传承基地、农民画专题展览、鼓励学生参与民俗活动等多种方式,充分发掘农民画在美术教学中的潜力,丰富美术教学内容,提高学生学习美术课程的学习兴趣,从而引导学生接受传统文化,增强民族认同感,激发创新思维,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  相似文献   

20.
一、克里姆特绘画的中国情结 19世纪下半叶,西方世界的哲学、科技、文化、艺术都发生了很大变化.照相技术的产生使艺术家传统的模仿自然的艺术观念发生了改变.这时中国的绘画艺术作品、日本的浮士绘等东方艺术作品大量出现在西方,使得西方一些大胆的艺术家开始借鉴东方的艺术观念和形式,引发了西方绘画从写实向写意的转变.德国和奥地利的新艺术运动诞生了象征主义的绘画流派——"分离派",它强调的是艺术的独创,追求的是强烈的艺术表现功能.作为"分离派"领军人物的克里姆特,他的绘画就受到了中国民间美术及东方绘画很大的影响,当时他对中国画情有独钟,收藏了大量的中国卷、轴画,戏曲人物画等.他巧妙地把欧洲绘画的人物与中国民间美术的形式结合在一起,形成了独特的绘画风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