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有一个人,急匆匆地去找到上帝,他说:"上帝,你是无所不能的主,我有一个难题,希望你能帮我解答!"上帝说:"你说吧,我尽力而为。"这个人说:"我看到每个人都对别人笑,可对我就是没有一点笑容,我不知道这是怎么回事。"  相似文献   

2.
分解目标     
在我的眼里,邻家的二叔有一种与年龄不相符的沧桑。虽然二叔还只有50岁多一点,但他却早已苍老得如同一个老人,而且整日沉溺于酒中。其实,知道二叔过去的人都认为他是一个大有可为者,只不过一件小事改变了他的后半生。  相似文献   

3.
在武汉市的各个媒体上,经常能看到关于无偿献血冠军陶智雄的报导或专访。但很少人知道他是一位有天主教信仰的教友,一个身材憨实且并不什么起眼的小伙子。在一个主日的弥撒后,我邀他一起小座,谈起他献血的事来,他的话语中没有什么惊天动地的气慨,也没有高亢、美丽的词汇,平平淡淡,再平常不过了。回到家,他的话在我脑海里翻来覆去,使我有一种要拿起笔来写点什么的冲动。真正要写,又不知从哪儿下笔,只得冠一  相似文献   

4.
近日去拜访一位老者,年近九旬,身板硬朗。在位时严于律己,两袖清风,受人尊重;退休后研习书画,成绩斐然,作品多次参加全国老年书画展览并获奖。我请教他寿高笔健的养生秘方。他笑着说:“哪儿有啥秘方,我有一点感受,就是无论做人做事,只有心静和心净才轻松自在。”我一琢磨,心静和心净,这个养生体会有道理,有意义。使人感悟,给人启迪!  相似文献   

5.
明尧居士 《法音》2006,(12):19-24
疑情宗门下这一法,最重要的就是要“起疑情”。什么叫“疑情”呢?它是指我们对一桩事情不明了,不明了这桩事情究竟是什么东西,体现在禅宗这一法里面,就是禅宗历史上诸多的公案。过去祖师也讲:父母未生前,如何是我本来面目?我未生以前,究竟哪一个是我本来面目呢?自己知道不知道?不知道。不知道,这就是一个疑情。也有祖师提“狗子无佛性”。一切众生都有佛性,为什么“狗子无佛性”呢?大家就可以从这里入手,去参究它。这就是从那个你不明白的地方去起疑情。明万历年间以后,念佛的人就多了。念佛的人多了以后,就提出一个“念佛是谁?”——我明明…  相似文献   

6.
冯玉祥在当旅长的时候,有一次在火车上和秘书何维汉谈“如何才能自立于不败之地”。冯玉祥说:多少年来我对这个问题是寝食不忘!但是,我知道自己有很多不如人的地方:幼年失学,学识不如人;感情用事,涵养不如人;我还有个坏脾气,一是不愿对上级卑躬屈节,二是不愿对下级装模作样,这样,不但使我这个旅长多年得不到升迁,而且我已是三四十岁的人了,还找不到一个老婆。不怕你笑话,不久前就发生一件这样的怪事:有一位大人物,派人来下达他的命令,说是他有意招我为乘龙快婿,但是有一个条件,就是要改变我  相似文献   

7.
上小学时候的一天晚上,妈妈去上夜班,家里就我和哥哥两个人。睡着睡着,我觉得好像有人在我床旁边,摸着我的脸,又亲我的脸,又好像在我身上摸来摸去,迷糊中,我不敢动,晚上太安静了,而且我也不知道他想干什么,所以就没有出声,他继续在我身上摸着,摸到我敏感部位时,我实在忍不住了,就翻了一个身,他才住手。……那个人是我哥哥……那一年我12岁,他17岁……”  相似文献   

8.
开口慢半拍     
正在网上看到一个有意思的段子:某人捡了一部苹果手机,正愁如何还给失主,电话响了。他接了电话还没等开口,失主就在电话那头说:"你最好把电话还给我,我手机有卫星定位,我已经知道你在哪儿了!"那人一听火爆脾气就上来了,买了十几个氢气球绑手机上,一撒手,爱飘哪儿就飘哪  相似文献   

9.
愿人生从容     
正把生与死看得过分严重是人的禀性,这禀性表现出来就是所谓的感情,其实,这正是上天造人的阴谋处。识破这个阴谋的是那些哲学家、高人、真人,所以他们对死从容不迫。另外,对死没有恐惧的是那些糊里糊涂的人。最要命的是高不成低不就的人,他们最恐惧死,又最关心死,你说人来世上是旅游一趟的,旅游那么一遭就回去了,他就要问人是从哪儿来的又要回到哪儿去。道教来说死是乘云驾鹤去做仙了,  相似文献   

10.
听尺八去     
正桂花开的时候,别院的新上师来了,听说是个年轻人。朱兄邀我去拜访一下,顺便问问老上师的平安,我们就去了。老上师去了有一年了,这一年可以走很多路,见很多人,想很多事,他过得怎么样呢?我们不知道。其实我们知道的很少,就是对自己,一日一日地过着,记得的又有多少呢?朱兄说,日子就是叶子,一片片地生,一片片地落。对很多人来说,落了也  相似文献   

11.
我每天晚上玩过电脑后,常常忘记关电源。等到上床想起来时,因为天太冷,我就不想再起床去关它,这个时候,我总会使唤被窝里的老公。刚开始的一两次,老公眉头都不皱,很快起身就去了。可我一而再,再而三,天天晚上使唤他去帮我关电源时,他就对我抗议起来。可尽管抗议,他还是去了,但满脸气呼呼的样子。他关掉电源的那一刻,通常会弄出很响的声音,我知道那是在发泄心中的不满,可他回到卧室关门的声音又很轻,我知道,他是怕吵醒了我。这个时候,通常我就会躲在被窝里偷着乐——嘿嘿,谁让他爱的是我呢?在这种快乐如飞的日子里,我们有了儿子。耳濡目染,我的这种伎俩,也被儿子灵活运用了。一天夜里,儿子突然从被窝里探出头来说:"爸爸,我要尿尿。"老公愤怒地朝儿子瞪着眼睛说:"男子汉,大丈夫,自己去!"儿子也不甘示弱,嚷道:"卫生间没灯,我害怕!"这时,我在被窝  相似文献   

12.
尝试     
在物理学上尝试就是试验。要想知道一种事物的结构究竟如何,只要去做一下试验,一切就能弄明白;如果不去做试验,那就永远都不可能知道事物的本质究竟是怎么回事。在天文学上尝试就是探索。要想知道地球以外究竟还有没有生命,有没有文明,唯一的办法就是离开地球去探索。任何一个成功的开始都需要自信。一件事情没有去做,也就不知道困难程度有多大或者会有什么不曾预料的事情要发生,但只要是迈出了尝试的第一步继而孜孜以求,那就表明你有绝对的自信,相信自己有实力战胜任何困难,坚信自己有能力应付各种挑战。尝试最重要的是勇气。面…  相似文献   

13.
尹刘虎 《中国天主教》2006,(6):24-26,27-29
一、信仰是沉重的,也是轻松的(玛11:30)我们信仰天主的人,都要背起自己的十字架去跟随主,因而,十字架的沉重也就只有自己知道。然而,我们的确在信仰中找到一种安慰,一种快乐,一种鼓励,所以说也是很轻松的。有时候,感到劳累的时候,总希望能够得到些许的休息,因为体力已经不支,可是,想到为信仰作证的荣耀,信心便油然而生,不再惧怕苦和累,甚至为主而致命,牺牲自己也在所不惜。我们只要是真诚地皈依基督,前进的动力似乎就无穷无尽了。有一次,我在传教工作中,因为一点琐事,得罪了一位弟兄,他当时很恼火,我非常委屈地从他房间出来,情绪低落到了极…  相似文献   

14.
也许你50岁了还一事无成,也许你60岁了还不名一文,也许你70岁了还目不识丁,你是不是认为你这辈子完了? 不!我要告诉你,只要你有自己的梦想,只要下定决心,朝着自己的目标,不管它看上去有多远,道路有多曲折,现在就行动。对,就是现在,就是行动,不要再找种种借口苟安干现状,不要认为已经太迟,只要行动起来就不晚,永远不晚。  相似文献   

15.
“砰!砰!砰!”一个匆匆而来的路人急切地敲打着一扇神秘的门、不久.门开了。“你找准?”门里的人问。“我找真理。”路人答。“你找错了.我是谬误。”门里的人“砰”地一声把门关上了路人只好继续寻找。他超过很多河道、翻过很多座山、可就是迟迟找不到真理、后来他想一真理和评议既是一对冤家.那说不定谬误知道真理在哪儿。于是他重新找到谬误.谬误却说:“我也正要找它呢。”说毕又关上了门。路人不死心.转悠一圈后又继续敲开了谬误的门,可谬误留给他的却是一副冰冷的面孔。就在路人近乎绝望地在讲课门口徘徊的时候,不断的敲门…  相似文献   

16.
涂静 《天风》2007,(2):18-19
每年,我们都欢欢喜喜地过圣诞节,纪念主耶稣的降生,可是,也许大多数时间,我们沉浸于欢乐的圣诞节光明平安的气氛和情绪中,很少去留意,在这个圣诞节我主耶稣要我为他预备什么?我看到大家都在预备,有的是祷告方面的预备,有的是舞蹈歌唱方面的预备,有的是金钱方面的预备……都很好,但有一点不可缺少的就是一颗单纯的心。马利亚、约瑟、三博士、牧羊人,他们是我们很羡慕的人,因为他们在小耶稣还没有显出大能力的时候,就来相信他了,并且他们亲眼看到小耶稣,特别来拜他。这些人物有男有女,有老有少,有知识渊博的博士,也有普通的放羊人.但在他们身上相同的一点,就是他们都有一颗单纯的心。  相似文献   

17.
焦虑与学习     
一、什么是焦虑“前些时候,学校举行时事知识测验,我不以为然,认定不会难倒我。……等我拿到试题,呀,课本上的知识在哪儿呢?怎么竟是些我不知道的?我这个平常连新闻都不听的人,一下子傻了眼,心急火燎,却又束手无策,眼睁睁地看着别人轻松自如地答完了。我这儿还是白卷一张。”这是一位初中学生对一次测验的回顾,他生动地描绘了自己在时事测验过程中的情绪状态。这就是一种焦虑。  相似文献   

18.
正1903年,有一位名叫科尔的学者在纽约的数学学会上风头占尽,因为他破解了一道世界性的难题。当人们都对他取得的成绩赞许不已的时候,有一个人提高声调对科尔说:"先生,您是我这辈子见过的最有智慧的人!"面对这样的夸赞,科尔只是微微一笑,回答说:"我并没有你想象中的那样智慧,我只是比一般人更加勤奋努力罢了。""你知道我破解这道难题,花了多长时间吗?"那人回  相似文献   

19.
台阶与人生     
1 那天,带着3岁的儿子去县政府见一位文友。当我们到了一楼大厅后,我本能地朝电梯间走去,儿子却手舞足蹈地向楼梯跑去。我知道,小家伙儿酷爱上台阶,那就满足他的心愿吧,虽然要见的文友在9楼。  相似文献   

20.
正在村里,奎三叔是很有威望的人,这种威望,很大程度上缘于他是村里最好的唢呐手——是"最好",而不是"之一",有多好?有人夸张地说,他的唢呐能使花溅泪、鸟惊心。鸟有没有惊心,我不知道,但我知道能让我惊心。奎三叔吹唢呐是祖传的,到他这一代是第七代。村里谁家有了红白事,就将奎三叔请去,他吹唢呐不收钱,主家只是管一顿酒,完事后奉上一条烟就行。在红事上,奎三叔的一把唢呐吹得风生水起。婚娶的人家热热闹闹,大红的对联贴起来,人们进进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