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法音》1991,(5)
今年是夏丐尊居士往生45周年纪念。夏老生于1886年,卒于1946年。他是我国著名的文学家、教育家、出版家,浙江省上虞县人。早年留学日本,清末民初曾与鲁迅、经亨颐、许寿裳、李叔同(弘一大师)等同时执教浙江两级师范学堂。后与经亨颐回乡创办春晖中学于白马湖,弘一大师也曾应邀到夏老、丰子恺等集资建造的“晚晴山房”驻  相似文献   

2.
味道与心境     
一天,著名教育家夏丐尊去拜访自己的好朋友弘一大师。恰巧,弘一大师正在吃午饭。看到饭桌上只有一小碟成菜,夏丐尊很是难过,就问:“这是不是太成了?”  相似文献   

3.
《法音》1986,(5)
今年是我国著名文学家、教育家夏丐尊居士逝世四十周年和诞生一百周年。六月十五日在夏老故乡浙江上虞举行了隆重集会,缅怀这位被当年重庆《新华日报》誉为“我国民主文化战线的老战士”。夏老是浙江省上虞县崧厦乡人。早年留学日本,清末民初曾与鲁迅、经亨颐、许寿裳、李叔同(弘一大师)等同时任教于浙江省两级师范学堂。后与经亨颐回乡创办春晖中学于白马湖,弘一大师也曾应邀到这里驻  相似文献   

4.
《法音》1991,(3)
1月13日,香港显密佛学会会长郭兆明居士来访赵朴初会长,就弘扬佛法问题,进行了亲切的会谈。郭居士发愿筹组力量翻译巴利文大藏经,希望中国佛教协会支持合作,赵会长赞叹说:“你出的是一个好题目,一个大题目。过去陶希泉、黄幼希、夏丐尊居士、芝峰法师和我曾经组织一些作家翻译了巴利大藏的一部分经籍。建国后,我会叶均居士翻译了《清净道论》、《摄阿毗达摩义论》和《法句经》,合计译出的经论约占全部巴利大藏经的十分之一。”赵会长最后说:“我们共同发愿,圆满成就此一功德。”  相似文献   

5.
正一位哲学家讲过一个有趣的故事:有个人一直在找寻完美的太太。别人问:"你已经70岁了,死亡已经在敲门,你什么时候才能定下来?"他说:"没有一个完美的太太,怎会快乐?"别人又问:"但你已经找寻了这么久,难道还找不到一个吗?"他说:"有一次我的确找到了一个完美女人。"别人说:"那为什么你不跟她结婚?"70岁的追寻者变得非常伤心,他说:"很困难。因为她也在找寻一个完美  相似文献   

6.
反正话     
正新加坡位于马来半岛最南端,曾经被英国殖民统治上百年,又是中国之外华人占多数的国家。因此,英国绅士文化与中国儒家文化兼容并蓄,取长补短,养成了新加坡人"温良恭谦"的待人处世态度。新加坡人与陌生人初次交往,不会冒失地开口就问:"你叫什么名字?"而是说:"我们认识一下好吗?我是×××,请问阁下尊讳?"打电话找人,"你好"后面的第一句话永远都是:"哪位?"而不会直冲冲地来一句:"你是谁?"跟人说完  相似文献   

7.
贪心的后果     
齐国和鲁国是邻居,表面上友好来往,其实内心恨不得一下子将对方吞掉。有一天,齐桓公忧心忡忡地对大臣管仲说:"现在鲁国发展势头很好啊,照这样下去,它的综合国力总有一天要超过我们齐国,到那时候就麻烦了。爱卿,你可有什么办法钳制一下鲁国呀?"管仲胸有成竹地说:"这好办,从明天开始,大王和众大臣只穿鲁缟(鲁国生产的一种绢布)做的衣服就行了。"齐桓公将  相似文献   

8.
禅林清韵     
《法音》1986,(5)
夏丐尊居士诞辰一百周年祭赵朴初平生善知识,矫矫夏夫子。濡湿火宅中,校经梵寺里。公以示同侪,见者思奋起。直心是道场,随遇恒随喜。一日得闽书,穆穆弘师字。师诗诚不朽,胜友亦无比。低回思往事,四十年前矣。临别赠嘉言,交道淡如水。弹指百岁过,德音永无已。  相似文献   

9.
兔年除夕,电波中传来不幸消息:我国著名教育家、文学家叶圣陶先生与世长辞。这是中国人民沉重的损失。叶老早年主编《中学生》杂志,在开明书店与夏丐尊、丰子恺两居士同事,叶老与夏老还是儿女亲家。夏老是弘一大师的挚友,而丰老则是弘一大师的学生,他们受大师的熏陶,先后皈依佛教。叶老虽对宗教抱着“教宗堪慕信难起”的态度,没有成为佛教徒,但他对佛教是有同情和好感的。为了缅怀先哲,聊寄追思,谨向本刊读者介绍叶老与弘一大师的一段甚深因缘。叶老是在1927年9月,经丰子恺居士的邀约,在上海功德林蔬食处  相似文献   

10.
正春秋时期,齐国和鲁国是邻居,表面上友好来往,其实内心恨不得一下子将对方吞掉。有一天,齐桓公忧心忡忡地对管仲说:"现在鲁国发展势头很好啊,照这样下去,它的综合国力总有一天要超过我们齐国,到那时候就麻烦了。爱卿,你可有什么办法搞垮鲁国呀?"管仲胸有成竹地说:"这好办,从明天开始,大王和众大臣不穿齐纨,只穿鲁缟做的衣服就行了。"齐桓公半  相似文献   

11.
刘立权 《天风》2022,(1):55-56
<正>商容是殷商时期一个很有学问的人,在他生命垂危的时候,老子来到他的床前问候说:"老师,您还有什么要教诲弟子的吗?"商容张开嘴让老子看,然后说:"你看我的舌头还在吗?"老子大惑不解地说:"当然还在。"商容又问:"那么我的牙齿还在吗?"老子说:"已经掉光了。"商容目不转睛地注视着老子说:"你明白这是什么道理吗?"老子沉思了一会儿说:"我想这是过刚的易衰,而柔和的却能长存吧?"商容点头笑了笑,对这个很有天赋的学生说:"天下的许多道理几乎全在其中了。"  相似文献   

12.
《法音》1986,(6)
本刊讯教弘一法师是当代律宗高僧,为国内外的佛教徒所敬仰,但他的后裔是否有信佛的种子呢?这是佛教徒所关心的。弘一法师生前曾劝他的俗侄李圣章居士(法国留学生,曾任北大教授及中法大学校长等职)从徐蔚如居士研究佛学,其后似无所闻。早年在闽亲近弘一法师学律多年的广洽法师(现任新加坡佛教总会主席),探知弘一法师在俗幼子李端(现年84岁)今尚健在,一九八五年趁来华朝礼名山之便,特到天津探问。今年为参加弘一法师挚友夏丐尊先生诞生百周年纪念来华,六月十  相似文献   

13.
正一个罹患癌症的病人去医院复诊。医生问他:"病人呢?"那人笑着说:"我就是啊!"医生很吃惊:"怎么可能?你看上去跟没事人一样啊!"病人笑着说:"您认为我应该满脸悲切、灰头土脸吗?"他是搞工程建筑的包工头。在医院治疗一个疗程后,他又一次带着他的那帮兄弟在工地上爬上爬下,干得热火朝天。有朋友劝他保重,他微笑着说:"癌症是个欺软  相似文献   

14.
儿子在战场上死了,消息传到母亲那里,她哀痛非常,祈祷主说:"要是我能再见到他,即使只见5分钟,我也心满意足。"这时天使出现了,对她说":你可以见他5分钟。"母亲欢喜得眼泪流满双颊说":快点,快点让我见他。"天使又说:"你的孩子是个大人,他已经30岁,你要看他30年中的哪5分钟呢?"母亲听了以后,一时也说不出来。  相似文献   

15.
宋本友 《天风》2008,(24):24-25
经文:可10:17—22耶稣出来行路的时候,有一个人跑来.跪在他面前.问他说:"良善的夫子,我当作什么事,才可以承受永生?"耶稣对他说:"你为什么称我是良善的?除了神一位之外,再没有良善的。诫命你是晓得的:不可杀人,不可奸淫,不可偷盗。不可作假见证,不可亏负人,当孝敬父母。"他对耶稣说:"夫子,这一切我从小都遵守了。"耶稣看着他,就爱他,对他说:"你还缺少一件.去变卖你所有的分给穷人,就必有财宝在天上,你还要来跟从我。"他听见这话,脸上就变了色,忧忧愁愁地走了,因为他的产业很多。  相似文献   

16.
正唐穆宗时期,牛僧孺有一段时间担任户部侍郎。一天,牛僧孺正在办公,唐穆宗的贴身宦官急匆匆地赶过来找到牛侍郎,说:"皇上有要事召见你,你赶紧去面见皇上吧。"牛僧孺心想:"除了在朝廷上议事,平时和皇上没有什么交集啊,如果有什么工作上的事情,也是找户部尚书才是。是不是自己惹麻烦了?"  相似文献   

17.
没有赢     
正今天你参加市演讲比赛,没能进入决赛,我和你的母亲一起去地铁接你,不是为了安慰,而是为了鼓励。记得你上车时我问你的第一句话吗?我问:"你是真输了,还是没有赢?"你当时不解地说:"这有什么区别?"我没回答,只是再问你:"下周的另一场比赛你还打算参加吗?"你十分坚决地说:"当然  相似文献   

18.
正宋朝有个侍读叫梅询,即使到了晚年,也仍然迫切地追求俸禄官位。有一次,退朝后经过阁门,他看到箱子里的锦轴上写着:"锦轴,是胡侍郎的退休文书。"同僚们拿出来看。他远远地避开走了,说:"钱多而且说得又好,这是诱惑我退休啊。凭什么看呢?"当时的人大多笑话他。他七十多岁时,脚有病,经常握着自己的脚骂道:"这里面有鬼,让我不能到两府的是你啊。"他有一匹喜爱的马,他曾经牵着马在将要骑的时候,推着马鞍子说:"贱畜生,我已经薄命了,你难道就没有披丝织的鞍鞯的福分吗?"到了这么大岁  相似文献   

19.
我的一位同学,擅长画漫画。一日,他把一张画好的漫画拿给我看,问:"这漫画上的人是笑还是哭?"我拿过来一看,见画的是一个人的头像,一副泪流满面的样子。"当然是哭口罗。"我说。"你把画倒过来看,会怎么样呢?"朋友说。我试着把漫画倒了过来,一看,简直不可思议,刚才还是泪流满面的脸,一下变得笑容可掬了。"怎么会这样?"我不解地问。  相似文献   

20.
正朋友对我说:"你知道吗?我今天跟另一个自己吵了一架。"我疑惑地问:"另一个自己?"他说:"也就是说,我今天战胜了自己!"原来,朋友与一个同事发生矛盾,心里耿耿于怀,总想找个机会"报仇雪恨"。于是,他很"阴暗"地打印了一封匿名信,信中列举了同事工作中的种种问题,他想把匿名信偷偷给单位领导。朋友这招数是跟电视剧里学的,他常说职场如战场,不是你死就是我活,如果有人欺负你,一定不能放过他。朋友的手段很小儿科,他的目的就是泄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