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夏日蝉声唱     
正阳光洒下斑驳的树影,浓密的枝叶间,蝉安安稳稳栖息着,开始了生命的歌唱。蝉在歌唱什么呢?寂静的夏日午后,暑热蒸腾,一切都安静了。时光悠长的影子缓缓游移,人们都睡了,鸟也歇了,风也远了。只有蝉,还在鸣唱。你听,"知了——知了",无数蝉声汇集,大合唱一般。夏天,便有了声响。蝉鸣,是夏的背景。如果没有蝉鸣,夏天还叫什么夏天呢!蝉就是在为夏天鸣唱呢。  相似文献   

2.
蝉雨湿轻愁     
正汪曾祺在《夏天的昆虫》中描述:"我们小时候则用蜘蛛网。选一根结实的长芦苇,一头撅成三角形,用线缚住,看见有大蜘蛛网就一绞,三角里络满了蜘蛛网,很黏。瞅准了一只蝉,轻轻一捂,蝉的翅膀就被粘住了。"流露出汪老对乡村诗性恬淡生活的缅怀和眷恋。三国曹孟德曾作《蝉赋》:"实淡泊而寡欲兮,独怡乐而长吟。声噭噭而弥厉兮,似贞士而介心。内含和而弗食兮,与众物  相似文献   

3.
蝉情,蝉趣     
正夏天是属于蝉的,蝉是夏日的精灵,没有蝉鸣的夏日,是枯燥无味的。自古以来,人们最感兴趣的莫过于它的鸣叫,文人墨客们多借蝉鸣来抒发自己的高洁情怀,唐太宗李世民就有一首清新淡雅的咏蝉诗:"散影玉阶柳,含翠隐鸣蝉。微形藏叶里,乱响出风前。"又有李百药的《咏蝉》:"清心自饮露,哀响乍吟风。未上华冠侧,先惊翳叶中。"初唐著名诗人虞世南诗:"垂緌饮清露,流响出疏桐。居高声自远,  相似文献   

4.
生命     
初红 《思维与智慧》2006,(11):46-46
人的生命只有四天春天夏天秋天冬天春天桃花烂漫夏天荷花清意秋天菊花高洁冬天梅花勇敢生命的价值在于开花让花的芳香四季飘散人的生命十分短暂该做的事不要拖延春天及时播种夏天及时浇灌秋天及时收获冬天及时盘点生命的价值在于结果把果的甜蜜留给人间生命@初红~~  相似文献   

5.
生活偶得     
蝉看似整天无忧无虑,其实在为生命的短暂呜叫不平。鱼为饱口福,自愿吞下钓者的诱饵。最后,成为钓者餐桌上的佳肴。蜗牛因放不下背上的包袱,故而迈不开前进的步伐。笼中鸟因贪图享受,最终失去自由。猫头鹰为了正义,情愿忍辱负重做地下工作者。山枣树  相似文献   

6.
邓香莲 《天风》2020,(1):39-41
五饼二鱼的神迹在四部福音书中都有记载,这个圣经中著名的故事被称为"倍增分享",它是上帝使用一个孩子满足千万人生命供应的神迹。它在短暂的时空中产生了永恒和生命的影响,它是圣经中最温暖、最盛大的神迹叙述。  相似文献   

7.
古代蝉纹见于新石器时期的玉器、商周青铜器、汉代画像砖石以及汉魏以后的冠饰中,这些不同时期或写实或变形的蝉纹蕴含了丰富的文化内涵,反映了早期的图腾崇拜以及先人对不死复生的生命期求,其中掺杂了道家神仙羽化思想、佛教生死轮回信仰、儒家清高自持的道德准则,古代的蝉纹因蝉"不死复生"的特性而被赋予了深刻的生命文化内涵。蝉感清风凉露之金气,善治肝经风热之惊痫癫狂;其声清越,能治音哑;蝉蜕轻虚外达,能透疹外出;其轻虚易脱之象,又可治目翳及妇人产难胞衣不下,其功效体现了医药法象之妙用。  相似文献   

8.
生命如蜕     
小时候,读法布尔的《蝉》,很是惊异且感动于他对蝉生活习性的刻画,科学幽默、妙趣横生。感觉他就像蝉的邻居一样,蹲伏在它的一边,边吸烟边观察,和蔼亲切地注视着这位生活在我们窗前悬铃木、桂花树或者梧桐树上的近邻。蝉的生活细节——在我们面前呈现。蝉在蜕皮时,“它会表演一种奇怪的体操,身体腾起在空中,只有一点固着在旧皮上,翻转身体,使头向下,花纹满布的翼,向外伸直,竭力张开。于是用一种差不多看不清的动作,又尽力将身体翻上来,并且前爪钩住它的空皮,用这种运动,把身体的尖端从壳中脱出,全部的过程大约需要半个小时。”  相似文献   

9.
有个人在生命中的某一天,突然省悟到自己迄今所做的,全是些微不足道的事情。他想到生命短暂,不禁为自己虚度了宝贵的光阴而痛心。于是,他发誓用剩余的生命,做成一件最有价值的事情。许多年过去了,他一直在寻找那件足以使他不虚此生,并且  相似文献   

10.
木拖板忆往     
正夏天到了,大家纷纷换上风凉的拖鞋。有种拖鞋,现在不少年轻人已不知为何物,而经历过上世纪五六十年代的人,却是在它的"踢踢拖、踢踢拖"的声音中,走过童年岁月的。那就是"木拖板"。木拖板是弄堂人家夏天脚上  相似文献   

11.
正一直喜欢毛毛虫的梦幻蝶变。多年以前,我就用一个"毛毛虫如何渡过一条大河"的问题考过不少学生,只为喜欢那个"变成蝴蝶"的答案。这天,当我在记录片中看到这样一种蝶变时,简单的欢喜变成肃然的敬畏。那是一种生活在北极的小毛毛虫,丑陋的躯体上黄色绒毛密布,春天一到它立即出动啃食。可是,北极的春天太短暂,短暂到它无法蓄积足够的能量蝶变,冰雪封冻转瞬即至,  相似文献   

12.
刚到夏至,一道亮丽的风景便在乡村的田野、村落构筑。晨曦中,那些趟过生死界河的蝉“知了知了”地叫着,仿佛只有它们才阅尽生命的沧桑,深谙生命的真谛。正午,骄阳炙烤大地,蝉用如利剪般的鸣声,撕剪着午时静寂的帷幔,嵌入小憩者的梦境;傍晚,蝉声追逐着炊烟,炊烟缠绕着白云,白云漫游于蓝天。这是一幅有声有色的画,是造物主给乡村最高雅的赏赐。  相似文献   

13.
范成斌 《天风》2015,(4):40
当婴儿呱呱落地来到这个世界,那哭声,既是对生的庆贺,也是对死的抗议。每个人用自己的方式驾驶着生命之舟,行驶在各自的航道上,但人人都将奔赴一个神秘的地方——死亡。泰戈尔说:"生如夏花之绚烂,死如秋叶之静美。"这句诗既诠释了生命的辉煌灿烂,也揭示了生命的短暂匆忙。我们曾眼见或听说"生如夏花之绚烂",或许自己也正在经历着这一过程。然而,又有谁在面  相似文献   

14.
枯叶的生命     
以前的我最喜欢春天,喜欢春天散发出的气息。当看到小小的种子窜地而生,慢慢的发芽、抽条,即而会看到叶子、枝干,那时看到的是生命。而自己也会希望与这株植物一同生长。 经过了整个夏天后,它已经健壮了,果实累累了。 但秋天的来到,却无情的宣告了它的命运。它的叶子将一片片的枯  相似文献   

15.
生命的奥秘     
我享受生之喜悦,并不为其它理由。生命,对我而言,并非短暂的烛光。我认为它是一支灿烂的火把,只是暂时交我保管,在我交棒给下一代时,我必须让它尽可能燃烧得明亮璀璨。 ——萧伯纳(George Bernard Shaw) 一个曾在精神病院待了许多年的患者,一直在耐心地等待着发现生命的意义。 他一直深信,只要有朝一日发现生命的意义,他就能够告别沮丧、完全痊愈而离开医院。他认为自己之所  相似文献   

16.
12年前我高考落榜后进了一家广告公司,那年夏天因为大学梦的破灭,我情绪低落到了极点,我害怕和不熟悉的人打交道,骨子里有那么一丝自卑。7月的夏天,太阳毫不留情地炙烤着大地,蝉从早到晚无休无止地鸣叫,把人的心都叫乱了。一天中午老板吩咐我把一份急件交  相似文献   

17.
蒲扇     
正故乡,林中在春日尚未来得及醒来的枯木,把梦都托给了枝上的夏蝉。不知是哪一只蝉,试了试嗓,不想却把夏天一语道破,于是,蝉声群起,流经溪畔,流过瓦当,流向天外……山丘沐过夕阳,端着碗在村头拉家常的老人,手里开始悄悄摇起了蒲扇。削来的几柄棕榈叶,稍作修剪,用竹篾箍上圆边,针线加固,便可招来清凉。乡间  相似文献   

18.
同饮生命泉     
吕德志 《天风》2003,(10):12-13
经文:约6:36,诗90:12 我们在理解生命,欣赏生命的同时,去爱,去感悟,去体会,去思考,因着认识耶稣,把我们短暂、脆弱的生命,融入到主耶稣基督永恒的生命中去,使我们的人生因主而更有意义,更有价值。下面从三个方面分享。  相似文献   

19.
人生脚印     
在人短暂的生命历程里,每个人都会留下自己的脚印。如果人生是稿子,脚印有如文字,每个人都在用文字记录着自己的一切,用这文字书写着自己的人生。  相似文献   

20.
正《弟子规》的第一部分"入则孝",它用什么开篇呢?是"父母呼,应勿缓"。为什么用这样一个句式呢?大家细细琢磨,里面充满着奥秘。"父母呼,应勿缓",它用"呼"和"应"来开篇。我们知道,人的生命是由什么开篇的呢?请问,小孩子刚生下来,是先吸了一口气呢,还是先呼了一口气?答案在一个词里面,呼吸。先呼一口气,再吸一口气。所以,《弟子规》开始说"父母呼,应勿缓"。"父母呼"跟生命刚一开始的这个"呼"是同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