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凌晨2点,一个杭州外卖小哥在送外卖时被困在大厦电梯里。他向物业求助,顺便通知下一单的顾客,外卖要延误,等不及就退单。可是那位顾客狠狠地回复:那你就睡在电梯里吧。外卖小哥在电梯里被困了40分钟,出来后赶紧去派送。而此时,那个顾客竟然恶作剧地把小哥的电话、姓名全部公布到了网上,甚至恶言相向。尽管事情的结局是,他向外卖小哥道了歉,受到了舆论的谴责。同样是发生在外卖小哥身上,我也曾遇到过一件事。  相似文献   

2.
1982年夏,世界杯足球赛吸引了亿万球迷。意大利名城米兰附近一家电器商店的老板,在当年春天推销商品时宣布,如意大利队在这次世界杯赛中获得冠军,那么在比赛前5月31日到6月5日购买他的彩色电视机的顾客,都可以向他要回货款;同时,他还声称要赠球队每人一台彩色电视机。这位老板预料意大利未必能夺魁,不过是借此招徕顾客而已。结果,他“不幸而言中”,意大利队果然夺魁。无可奈何,他只得把钱退回给那6天中购货的50来位顾客;他答应赠送足球队员每人一台电视机的诺言也照样兑现,不过,他要求队员们逐个到他店里去接洽。这样就为他的…  相似文献   

3.
在一家酒吧里有一个钢琴师。他技艺精湛,许多人到这里来都是为了听他弹奏。有一天晚上,一位顾客告诉他,他不愿意再听他弹钢琴了,他想听他唱一支歌。钢琴师说:“我不会唱。”可是那位顾客坚持要他唱。顾客告诉酒吧侍者:“我对听钢琴已经厌倦了。我想听那个家伙唱歌!”酒吧侍者从房间那头大声冲他喊道:“嗨,伙计!如果你想拿到薪水,就唱一支歌。这位顾客请你唱歌!”迫于无奈,钢琴师不得不唱一支歌,于是,那天晚上,一位从来没有在公共场合唱过歌的钢琴师生平第一次唱了一支歌。而在那之前,人们也从来没有听到过有人用那种唱法演绎那首“蒙娜丽莎…  相似文献   

4.
美国一位商人看到一些顾客经常为买不到自己所需要的商品而遗憾,于是他创办了一家规模不大的“买不到”商店.只要顾客说明在一般市场上买不到的商品名称、规格、式样、数量等,他就会想尽办法满足顾客的要求,变“买不到”为“买得到”,变遗憾为感谢,这真是“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工夫”。于是,每一个顾客都变成了他的“活广告”,走到哪儿宣传到哪儿.生意红的令人眼红。  相似文献   

5.
正在美国零售业中,有一家很有知名度的商店,它就是彭奈创设的"基督教商店"。彭奈常说,一个一次订10万元货品的顾客和一个买一元沙拉酱的顾客,虽然在金额上不成比例,但他们在心里对店主的期望,却并无二致,那就是"货真价实"。彭奈对"货真价实"的解释并不是"物美价廉",而是什么价钱买什么货。他有个与众不同的做法,就是把顾客当成自己的人,事先说明次等货品。关于这一点,彭奈对他的店员要求非常严格,并对他们施以短期训练。  相似文献   

6.
正家里的屋角静静地躺着一台缝纫机。上海牌的,虽然老旧,依然闪烁着岁月的光芒。从我记事时,这台缝纫机就一直伴随着妈妈,陪伴着家人。很多时候,晚上,我在缝纫机的哒哒声中睡去;早晨,我又在那清晰的、动听的哒哒声中醒来。这个时候,妈妈直起酸疼的腰,叫我起床。我立刻穿好衣裳,洗脸,刷牙,吃饭,和妈妈说再见,然后出门往学校跑。  相似文献   

7.
那双手灵活得出乎想象,若茜看得有点发呆。男孩聚精会神,鞋带在他手中飞来飞去,穿梭于若茜的白球鞋上。此时,若茜看到他挑染的一抹蓝色头发,就像一根彩色的羽毛。  相似文献   

8.
二、所用布料的种类当佛陀允许他的弟子们接受信徒供养的衣服时,在家居士纷纷向僧尼供养各种各样的布料和衣服。在这个问题上,佛陀比当时其它教派的教主都要思想开放。因为,他毫不犹豫地接受信徒供养的甚至是昂贵的布料。他允许弟子们接受六种布料:亚麻布、棉布、丝绸、毛料、粗亚麻布和大麻布(律部Ⅰ281)。前四种布料即使在佛陀时代也是很昂贵的,但是那些富有的信徒经常供养僧团上等的布料(增支部Ⅳ394)。不论怎样,僧服都不是有价值的衣服,因为它是由许多块  相似文献   

9.
正保罗在哥林多书信中提到,教会是在神的率领之下在基督里夸胜,并藉着我们显扬那因认识基督而有的香气。"因为我们在神面前,无论在得救的人身上,或灭亡的人身上,都有基督馨香之气。在这等人,就作了死的香气叫他死;在那等人,就作了活的香气叫他活。这事谁能当得起呢?"(林后2:15-16)为什么同一种香气,能叫人死,也能叫人活?保罗本是一位博学的学者,他善于运用比喻,用当时罗马社会耳熟能详的事例表述信仰生  相似文献   

10.
正周末,回乡下看父亲。远远地看到父亲佝偻的身躯,在秋日的夕阳下,被镀上了一层金光,熠熠夺目,那金光也镀在他手中的那把锄头上。父亲正在翻红薯,他要把地翻出来,接着种油菜。这几年来,父亲手中的农事,总是接踵而至,永远也没有稍息和完结。  相似文献   

11.
萨依特曾是埃及的一位政府高官,34岁就做了副市长,可谓前程一片灿烂。可惜,就在他飞黄腾达的时候,他主管的城市却发生了一场火灾,于是他被免职。那  相似文献   

12.
两个老故事     
第一个老故事:有一个人想找块磨石磨手中的斧子。他碰见一个少年,就问他:“好孩子,你家有磨石吗?”“有啊。”男孩子回答说。“真是个好小伙子。”那人说,“你能让我磨磨斧子吗?”男孩听到有人叫他好小伙子,心里很高兴:“行啊,先生,跟我来吧。”走到磨石旁,那...  相似文献   

13.
母亲的抉择     
“儿子。妈妈终于可以为你报仇了!”阿齐兹手拿法院的判决书,泪如泉涌。一年前,儿子赛米尔在街头遇上一群斗殴的少年,一个少年误认为他是敌方中的一员,用尖刀刺人赛米尔的前胸。汩汩流出的鲜血染红了赛米尔手中的布鞋,那是他要送给母亲的生日礼物。年仅16岁的赛米尔躺在母亲怀里,大睁着双眼,慢慢停止了呼吸。  相似文献   

14.
半月前的某一天,笔者有兴来到蔡甸区蔡正街某路口,老远就看见两个“和尚”分两处依次在人行道旁的“瞎子算命”处坐着、坐着,从口里发出招呼声:“施主,结个善缘吧,才两元钱。”一会儿过去了,有位青年男士走到某一和尚处,向他手中投放了两枚硬币,于是就得到一根竹签。解签后,和尚看了看男士的手相,又看了看他的衣冠,说道:“我很为你惋惜,从你手中那条线看,你很聪明,可惜旁边有一条杂线破坏了你的运程,否则,早就从名牌学府里毕业了。”这青年听完后二话没说就走了。后来我得知,这位青年男士,就是我区某中专的外语教师,学历已是硕士。位处武汉…  相似文献   

15.
他始终微笑着,十几年来,站在小商品专柜前,不知接待了多少慕名前来购物的顾客。当他们买到了称心如意的物品后,均会赞扬这位佩着112号胸牌的营业员。 “到你这里来买东西,真开心,觉得是一种精神享受!” “谢谢!我还做得很不够,请多提意见,欢迎您再来!” 他实在太平凡了,走在马路上,谁也不会相信,他是一颗明星。但是,只要你一进店堂,他那富有感  相似文献   

16.
日子总是徘徊在年轻的树梗上,每次想起来都叫人心灰意冷……数十个春秋前,他暗恋她了,他就在乡下她家门口的那棵刚长牙的树上刻下了她和他的名字。他刻得那么认真,在银白色的月光下他全身心投入,他身体的快感被喜  相似文献   

17.
积压的布料     
一天,萨耶下班回家,看见桌上放着一块布料。他知道是妻子买的,心里有点不愉快,因为这种布料在自己的店里积压很多,一直卖不出去。于是他说:“你干嘛去别人那里买这种积压的布料呢?”  相似文献   

18.
本文试图粗略地介绍一下《世界是意志和表象》的内容,为此必须再次指出一点:叔本华的论证理智相对于意志是次要的,是服务性的,两者相互充满痛苦的矛盾关系的学说,在叔本华身上,就经受了一个十分类似的证明,因为他的整个思维方式就产生于他那根深蒂固的(理智与意志的)冲突性。他的生活的基本痛苦在于他那天赋的冲突的不可解决;这一生活的痛苦由于对所有外在痛苦的不可克  相似文献   

19.
武汉市中心百货商店第一百二十四号营业员马汉荣,从老外祖母去商店买鞋,受到两位年轻女营业员的白眼、刁难和谩骂,在令人气愤的遭遇中,他悟出了一条既简单又深刻的真理:“我的亲人就是别人的顾客,我的顾客就是别人的亲人。”在实践中,她又进一步体会到:“如果把顾客当仇人,那服务态度肯定好不了。如果把顾客当亲人,许多问题,包括苦和累,都可以迎刃而解。”“只有把顾客当亲人,才能做好服务  相似文献   

20.
“恩格斯在谈到他自己和他的那位赫赫有名的朋友时说过:我们的学说不是教条,而是行动的指南。这个经典式的定义异常鲜明有力地强调了马克思主义的往往被人忽视的那一方面。而忽视那一方面,就会把马克思主义看成一种片面的、畸形的、僵死的东西,就会割马克思主义的活的灵魂,破坏它的根本的理论基础——辩证法,即关于包罗万象和充满矛盾的历史发展的学说;就会破坏它同时代的一定实际任务,即随着每一次新的历史转变而改变着的任务之间的联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