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英国哲学家培根说过:“人只有服从自然,才能支配自然”。我们既感到人的伟大又感到他的渺小和灾难。一个人有时觉得自己是处于世界的中心的地位,有时觉得与庞大世界对比之下却渺小得微不足道。人有时似乎是具有支配自然的伟大的力量,但有时却成为它的玩物。可以想想自然是在怎样奴役我们的。死,通过各种各样的危险如房倒屋塌、雷电袭击等等总在等待着我们。即便把死撂到一边不提,一个人也要常患病。并且从另外一方面去看,人总要受感情的折磨:愤怒、悲哀和厌烦。所以,人是自然的玩物,他的虚有其表的力量使他走入了歧途。事实上,这种力量并不是属于他的;他在不知不觉中获得了这种力量但又丧  相似文献   

2.
不孝之子     
归纳法是形式逻辑的基本方法。归纳法是由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创立,又由十七世纪的英国哲学家培根发扬光大的。归纳法能否成为严密的逻辑方法,对此十八世纪的英国哲学家休谟曾提出疑义,他认为人们可以通过经验归纳而相信明天太阳还会从东方升起,可是却不能断言。本世纪著名分析哲学家罗素在《哲学问题》一书中连休谟所认为的归纳法的心理依据也给否定了。  相似文献   

3.
曾任英国大法官的著名哲学家培根说过:逻辑使人长于思辨。这可以看作他执法的经验之谈。司法人员在审理案件中只有合理运用这个长人思辨的工具,才能作出正确的判决。如果根本无视逻辑,那就会在审理中真假不辨,作出错误的判决,甚至草菅人命。下面是个真实的故事,颇能说明上述道理。事情发生在解放初期的皖北阜阳县农村。一天深夜,有个名叫刘有才的少年,在瓜田里发现他哥哥刘宝成被人杀害了。顿时,哭喊声引来了村上前来围观的人群,人们看到死者喉咙已被割断,胸前有  相似文献   

4.
从容是金     
印度有个禅师叫白隐,他被人们尊奉为一个过着纯洁生活的人。一天,住在白隐附近的一个还未出嫁的美丽女孩,被人发现怀孕了。父母亲非常愤怒生气。起先,女孩不肯说出那个孩子的父亲是谁,费了很多周折,她说出了白隐的名字。父母亲生气地去找白隐,白隐面不改色,他并没作太多的表白,他唯一的回  相似文献   

5.
匡小阳 《学海》2003,60(5):25-28
奥克肖特是 2 0世纪英国具有原创性的政治哲学家 ,也是一位非常重要的教育哲学家。他认为教育就是把社会的新成员引导进我们生活的意义世界 ,就是学习做人。教育是一种思想的交谈。高等教育不仅应当立足于人的内在价值 ,立足于人的自由和解放 ,而不能有任何外在的政治、经济和社会目的 ,而且应当保有一片对外部世界进行批评的空间  相似文献   

6.
不知不觉中,查理现在已不再是孤单脆弱的人了;这个懂得什么是希望的小女孩已经给他增添了一分勇气。他决不会有很大作为的,却还能够去从事法兰西有待于他的事业-加冕为王。我们将看到不久以后他就将她忘掉,他仅仅把她当作一件工具而已。贵族们、士兵们开始相信她了。贞德从人众中辨认出查理,认他为王,而且她还要从英国人手中把法兰西夺回来呢!就连多芬吧,他的话音已经变得清楚有力,目光也不廻避人了。大家都很惊奇;他有了命令,人们就遵行。於是他才觉得自己真是国王了。不过他内心深处却依然如故,在我们看去,他只不过象一个训练有素的  相似文献   

7.
“喂——,谁穿错鞋了没有?我的一双新布鞋不见了!”“主麻”聚礼拜结束,人们纷纷离开大殿之时,“古棚”下响起了吆喝声。吆喝者三十多岁,衣着破旧,名叫阿三。他可是头一次来礼“主麻”,偏偏就碰上了这倒霉的事。阿三耐着性子,等所有的人都走完了,整个寺院静悄悄的,只剩下他和一双旧布鞋。他愤怒地抓起那双旧布鞋,“嗖”地一声隔着高高的院墙扔到寺外。他光着脚,边走边发着脾气:“唉,自己的鞋自己还不认识?礼拜的人也干这种缺德的事!这拜,咱是不再礼了!”这情景,被站在北讲堂二楼上的寺管会主任沙老哈吉看在眼里,记在心中。我刚吃过午饭,就听…  相似文献   

8.
感受幸福     
曾经看过一则寓言故事:有个国王和一个波斯奴隶同坐一船,那奴隶没有见过海洋,也没有尝过坐船的苦。他一路哭哭啼啼、战栗不已。大家百般劝慰他,他仍继续哭闹。此时,同船的一位哲学家让人把那奴隶抛到海里,他沉没了几次,人们才抓住他的头发,  相似文献   

9.
论意义的“生命”历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意义问题长期以来倍受哲学、逻辑学、语言学等学科的普遍关注。哲学家、逻辑学家、语言学家都曾从各自的立场出发给意义下过各种各样的定义。最早的是古希腊哲学家柏拉图 ,他认为意义是永恒的原型。英国哲学家洛克把意义看作是由词作为外在符号而标记的观念。奥地利哲学家维特根斯坦认为 ,一个词的意义就是它在语言中的使用。而美国语言学家布龙菲尔德则强调 ,语言形式的意义是“说话人发出语言形式时所处的情境和这个形式在听话人那儿所引起的反应”。 (布龙菲尔德 ,第 1 6 6页 )正是在这些定义的基础上 ,学者们建构了诸多影响深远的意义理…  相似文献   

10.
伊赛尔·伯林与当代西方政治哲学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伊赛尔·伯林与当代西方政治哲学郝立新(中国人民大学哲学系100872)战后,特别是近几十年来,西方政治哲学经历了戏剧性的复兴。其间,英国当代政治哲学家伊赛尔·伯林(1909-1997)扮演了重要的角色。他与哈耶克、罗尔斯和诺齐克等人齐名,被公认为当代...  相似文献   

11.
江怡 《世界哲学》2006,(2):F0003-F0003
彼得·斯特劳森走了,他是在2006年2月13日离开我们的,享年86岁!当我得知 这个消息,心中再次涌现出当年奎因和戴维森离我们而去时形成的想法:这标志着一个 哲学时代的结束!正如英国《泰晤士报》的讣告作者所言,没有哪个哲学家能够像彼 得·斯特劳森那样获得了持久  相似文献   

12.
托马斯·黎德(Thomas Reid 1710-1796)是苏格兰哲学家,曾任阿伯丁王家学院和格拉斯哥大学的道德哲学教授。他提出了一种常识哲学以反对贝克莱的主观唯心主义和休谟的怀疑论。在他的哲学基本原则的基础上,形成了一个哲学流派。由于其主要成员都是苏格兰哲学家,因此被称为苏格兰学派或苏格兰常识学派。黎德的常识哲学在英国近代哲学史上占有一席重要的地位,并对现代西方的某些哲学家发生过影响。黎德的主要哲学著作有:  相似文献   

13.
评论家安东尼·留伊斯在标题为《啊!多么美好的战争!》中指出,“英国哲学家斯图尔特·格姆普什尔关于弗洛伊德论断的影响曾写道,人的行为与其说是由有意识的思维和情感的控制,不如说是受无意识的思维和情感的控制……不仅神经症患者是如此,就连正常人自己也受一种他连想都想不到的力量的驱使……类似的说法可以帮助我们解释战争的原因。”  相似文献   

14.
感悟人生     
在金钱与世界之间一个富人去拜访一位哲学家,请教他为什么自己有钱后变得越发狭隘自私了。哲学家将他带到窗前,问:“向外看,告诉我你看到了什么?”富人说:“我看到了外面世界的很多人。”哲学家又将他带到一面镜子前,问:“现在你又看到了什么?”富人回答:“我自己。”哲学家一笑说:“窗子和镜子都是玻璃做的,区别只在于镜子多了一层薄薄的银子。但就是因为这一点银子,便叫你只看到自己而看不到世界了。”人们都知道石油大王洛克菲勒是个著名的慈善家,但却很少有人知道洛克菲勒也曾被薄薄的一层银子蒙住了双眼。洛克菲勒出身贫寒,创业初期勤…  相似文献   

15.
一、关于“嫉妒”的概念嫉妒作为一种心理状态、一种思想早就被人们大体以基本相近的意义来使用它。欧洲著名的伦理学家斯宾诺沙明确提出:嫉妒是“妨碍一个人努力或活动能力的情绪。”德国著名哲学家黑格尔认为:“有嫉妒心的人,自己不能完成伟大的事业,乃尽量去低估他人的伟大,贬抑他人的伟大性,使之与他人相齐。”英国的哲学家弗兰西斯·培根认为:品德上是个卑鄙者,必然嫉妒光明磊落的人,举凡  相似文献   

16.
什么是愤怒     
老师教学生什么是愤怒。“愤怒由火元素构成,”他告诉学生们,“它烧毁我们赖以为生的生命力,破坏体内的化学平衡,使人健忘。它使你的记忆衰退,眼睛发红,最终完全瞎掉。如果你想拥有智慧,一定要远离愤怒。”他停顿了一下,“今天就讲到这里,把刚才讲的内容记下来,明天上课时每人背诵一遍。”  相似文献   

17.
康德哲学的主旨张志伟对于一位哲学家,如果不能理解其哲学的主旨或基本精神,就不可能完整、正确地理解他的全部思想。然而这正是康德哲学研究的现状。康德研究者们基于被误解、被歪曲了的知性化康德形象,把他描述为认识论思想家、科学哲学家和形而上学的反叛者,在他们...  相似文献   

18.
金岳霖 (1 895— 1 985) ,是我国著名的哲学家和逻辑学家。他早年在美国哥伦比亚大学留学 ,获得了政治学硕士学位 ,后来又到英国教学 ,期间接触到分析哲学 ,被这一学术形态深深吸引。金岳霖回国后到清华大学教书 ,亲手创办了清华大学哲学系 ,任逻辑学和现代认识论教授 ,并兼任系主任等职。解放后先后在北京大学和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所工作。金岳霖是我国著名的现代逻辑学家 ,我国现代逻辑的开山人 ,中国现代逻辑学的许多专家和学者 ,都是他一手培养起来的。不仅如此 ,金岳霖还是一位著名的哲学家 ,他在 2 0世纪 40年代出版的《论道》和《知…  相似文献   

19.
正一、伊本·路世德的生平伊本·路世德全名艾布·沃利德·穆罕默德·本·艾哈迈德·本·路世德,而在中世纪的欧洲,他以"阿威罗伊"蜚声遐迩。公元1126年出生于科尔多瓦,他的家庭是当地的名门望族,他的祖父、父亲都是大法官。而伊本·路世德深受家庭的熏陶和影响,特别是受到他爷爷的影响。据法国哲学家欧内斯特·勒南说:"巴黎的一家私立图书馆内保存着一部很厚的教法典籍,内容是伊本·路世德的爷爷曾被请教过的一些教法问题。"这本书对伊本·路  相似文献   

20.
规则与道德     
正春秋时鲁国政府有一条规定,鲁国人到国外旅行,凡看见在外国沦为奴隶的本国人,可以先垫钱帮他赎身,回国后再到政府报账。孔子一个学生赎人后未去报账,人们夸他品格高尚,孔子却严厉批评了他,说他的行为妨碍了更多的鲁国奴隶被赎回,因为人们假如垫钱赎了奴隶,不报账自己会蒙受损失,而报账了则说明自己的品格不如孔子的学生,于是以后只好假装没有看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