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0 毫秒
1.
草如烟     
正野草,也称杂草,是人给定义的,草似乎并不在意,我行我素,在草的眼里,无处不是它的疆域,便是人最缜密的思维,少一闲置,思想变会抛荒。"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人到哪里,草就能到哪里,人能到的地方,草能到,人到不了的地方,草便在那里恭候着人。草似乎没有到达不了的去处。  相似文献   

2.
正那是一个非常冷的初冬。小雪之后又覆上来的霜是:他们的婚姻之地长草了。她感到,它即将荒芜。其实,两人的情感之轨并没有其他的分支或交叉。但仿佛即便如此,谁也不能保证婚姻的城堡就不会坍塌。比如,双方就一些事所产生的分歧无法和解时,争吵便产生了。争吵真像砖缝中的稗子草,它能一点一点地将城堡瓦解,将爱情中的你我淹没。最后,双方都在这茫茫草丛中迷  相似文献   

3.
字语     
正苗本应是田上长禾为苗,可这个"苗"字却成了"田"上长"草"。这棵草在这块田里已经生长了数千年,这是棵什么草呢?原来,每一棵禾都曾经是一棵草,每一棵草都可能是一棵禾。不要怕自己是一棵小草,只要努力,你早晚会成为一棵苗。尖别看"小",却站在"大"之上。原来,不论什么东西,都是由"小"侵入,哪怕你再"大"。劣总想"少"出一点儿"力",干出的活儿、写出的文章、种出的田、做出的东西总是"劣"。  相似文献   

4.
妈妈的厨艺     
正我妈说话爱用比喻,那些比喻很俗气但又像菜市场上浓妆艳抹的女人,让人印象深刻。她在外婆膝下做女儿时,不会煮饭,她这样形容自己:"我做小姑娘时,连水和米是怎么成亲的都不知道!"都说环境造就人,我妈为人妻、为人母后才有了相当了得的厨艺,烹炸煎煮全部得心应手,无师自通地成为了一名乡村厨子。每一个身处童年时期的小孩子,都像原野上的草般疯长。而"长"常常伴随着一个字"吃"。幼时的我们问得最多的话就是:  相似文献   

5.
思乡令人老     
正一个人的故乡,是滋养他心灵的家园,不论岁月多久长,相隔有多远,都无法将它挥去。我在故乡生活了五年,那是生命最初的幼年时代。1978年我一周岁时,父母因为生计所迫,把我寄养在乡下。从此,乡村成为我的成长家园:在荒芜的田埂上嚼着草根,在滚滚的麦浪里纵情奔跑,与天地间一切放养的生灵相依相伴,昆虫、禽鸟、牲畜以及溪流、泥土。记得被父母接回身边时,我被妈妈戏谑成"小叫花子"。他们重新装扮了我,试图在心灵与身体上重塑一个光鲜的女孩子。然而,我的骨子里  相似文献   

6.
正尖毛草,是非洲大草原上生长得最高的毛草之一,有"草地之王"的美称,但它的生长过程却十分怪异。在最初的半年里,它几乎是草原上最矮的草,只有一寸高,人们几乎观察不到它的生长。在那段时间里,草原上的任何一种野草长得都比它旺盛,没  相似文献   

7.
双宾语三题     
一、一般类型和特殊类型一个动词带上两个宾语,两个宾语间互不发生结构关系。形不成语言单位,这是一般双宾语的特征。这包括三种情况:一是近宾指人,远宾指物;二是近宾、远宾都指物;三是近宾、远宾都指人。还有一种特殊类型,在两个宾语都指人时,它们之间可以发生结构关系,这就突破了“两个宾语之间没有结构关系”(《汉语语法修辞词典》)的要求,值得注意。如: ①大家叫她祥林嫂。②职工们都称他好管家。③我从小就唤她“芳妹子”。“她祥林嫂”、“他好管家”、“她芳妹子”都近似名词性主谓短语,“她”“与”“祥林嫂”、“他”与“好管家”、“她”与“芳妹子”可以分别发生直接陈述关系,主谓之间可以加逗号,也可以加“为”、“是”之类动词,构成主谓句。如果  相似文献   

8.
正河流之水不息地奔走,它们在奔涌的过程中,或平缓沉静,或暗流汹涌,或迂回曲折,或万丈豪情。是的,只要是河流,都有自己的生命轨迹。但不管轨迹如何,每条河流都有奔向大海的梦想。河流,拥有不同的地理流向,人,拥有不同的生活走向。有的人像草一样活着,年年生发,年年成长,但始终只是一棵草。在被人们踩踏的时候,人们不会因为草的痛苦而痛苦;也不会因为草被践踏了,而滋生一点点怜悯之心,因为人们的内  相似文献   

9.
<正>羊是一种集体活动的动物,它们的组织结构松散,平时在一起吃草时也会横冲直撞。但有一种情况,羊儿们会齐刷刷地动起来:头羊一旦有所动作,其他羊也会不假思索跟着做。曾有一个笑话:一群羊在山上吃草,头羊不小心脚打滑跌落了山崖。这下惨了,整个羊群见状都跳了下去。羊儿们会随大流,用一个专有名词叫"羊群效应";人也会随大流,在心理学中称为"从众心理"。一、何为从众?心理学中"从众"的定义是:个体  相似文献   

10.
在南京师范大学的院内有一"贻芳园",园内立有吴贻芳先生雕像,还建有"吴贻芳纪念馆".纪念馆里陈列、展出了吴贻芳先生的生平事迹,以纪念这位伟大的教育家.吴贻芳曾任中国基督教协进会执行委员会主席、中国基督教三自爱国运动委员会名誉主席等职,是一位里程碑式的知识女性.她不仅是中国第一届女大学生,中国教育史上第一位大学女校长,第一位女生物学博士,而且还是在<联合国宪章>上签字的第一位女性.当时的人们对她肃然起敬,今天的人们对她深切缅怀……  相似文献   

11.
1小芳的儿子阳阳今年5岁。虽说至今没见过爸爸,但从家里的照片上他知道自己是有爸爸的。“爸爸在什么地方?”孩子的追问常常让小芳心如刀割。有一次,当小芳再次告诉儿子“你爸爸在很远很远的地方上班”时,阳阳用小手拽紧妈妈的衣裳,两眼直直地盯着她说:“我爸爸是不是死掉了?”听了这话,小芳的心都在颤抖。  相似文献   

12.
程浩 《周易研究》2015,(2):40-45
《归藏》被《周礼》称作"三易"之一,但其在先秦两汉绝少被称引,直到六朝才受到广泛关注。从《归藏》的流传路径来看,无论是六朝时的评论与称引还是清人的辑佚,其源头都是汲冢所出的易类文献。所谓的传世《归藏》,其实就是汲冢所出的类似"清华简《别卦》"、"王家台《易占》"以及"北大简《荆决》"、"清华简《筮法》"等易类文献的汇编,它包含了一种在战国时非常流行的筮占理论体系,但不一定与《周礼》所说的《归藏》有实际联系。  相似文献   

13.
正智利大草原上有一种角山羊,它们性格温顺,也被叫作"傻羊"。而这个名字的得来,是因为它们平时经常犯低级的错误,让人哭笑不得。角山羊的低级错误主要有几种表现:一是不吃向阳一面的草,就算那里的草再茂盛,它们都不会跑到山的向阳一面吃草。二是只要刮风下雨,它们便几个堆在一起,头深深地埋在另一只的身  相似文献   

14.
草木有本心     
正从《诗经》中的"蒹葭苍苍,白露为霜"到《离骚》中的"制芰荷以为衣兮,集芙蓉以为裳",中国人与"草木"之间早已有了一种深刻的文化密码。"草"是个形声字,我们看甲骨文的"草"字,就像两株小草的形状,这就是"草"的本字。在汉字的构件中,一根草叫  相似文献   

15.
多数人在谈到康斯太勃尔的风景画时,都极容易联想到"诗意性"这一特征,但却鲜有人去问究此处所谓的"诗意"究竟与诗歌、诗人有怎样的联系。文章从康斯太勃尔的书信记录出发,去细究他与诗人华兹华斯的渊源,并以其代表作《海德雷堡》一画来说明画家在绘画创作上是如何受诗人威廉·华兹华斯的影响的。  相似文献   

16.
    
正1鲜花、小草、树木是最美的,但它们不说话;朝霞、夕阳、月亮是最美的,但它们不说话;黄山松、沙漠胡杨是最美的,蓝天、白云、霞光是最美的,田野、高山、湖泊、大海是最美的,但它们都不说话……顾城说,草在结它的种子,风在摇它的叶子,我们站着,不说话,就十分美好。星星不说话,夜静;人不说话,心静。最美的月色是一轮圆月挂在风静云止的夜空,把一缕一缕银色的静洒满静的大地。水静则明,心静方悟。你若  相似文献   

17.
赵聿修(1905~1974),名祖荫,字聿修,生于广东宝安县(今广东深圳),其家族据说出自宋太祖的四皇子赵德芳(民间文学中受人喜爱的"八贤王"的原型),父亲是一个有科举功名但并不富裕的小乡绅.聿修是兄弟七人中的老六,幼年困于生计,读书不多.  相似文献   

18.
正去年"十一"回老家乡下,姥爷种植的许多小葫芦被我带回上海,留一个放在办公室,稿子写不出时,就手摩挲它,静心思考。近闻它,会嗅到一股木屑的清香。案头上放一只佛手,看书、写字、冥想之时会有清冽的香气拂来。若窗外是可见的青林翠竹,成树幽花,更为佳境。"佛手为香君子",用于供养,多了一份肃静和安宁。它静默不语,多手聚拢像是莲花盛开,每每见它,心下便是简净平和,祛除了多余的荒芜。  相似文献   

19.
葎草的启迪     
说草可能许多人不知道要说拉拉藤或苦瓜草知道的人就多了。我们麒麟畈人叫它老虎藤人见人怕。草丛生的地方,稍不注意它就拽住你不放,不是手脚被划破,就是衣裳被扯烂,因此乡下人多不喜欢这种草。虽然草不是什么有毒的东西,但人人敬而远之,如果出现在地头屋角,总要将其除之而后快。草的生命力很旺盛,随处都能生长,而且很疯狂,很野性  相似文献   

20.
正苏东坡受到皇帝赏识时,他的书法华丽且得意。因为他是一个才子,才子总是很得意的。他原来是翰林学士,后来因为政治,朋友都避得远远的。当时他的朋友马梦得,不怕被牵连,帮苏轼夫妇申请了一块荒芜的旧营地使用,苏轼始号为东坡。苏东坡开始在那里种田、写诗,他忽然觉得:我何必一定要在政治里争这些东西?为什么不在历史上建立一段光明磊落的生命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