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南非的森林中生活着一种叫蜜獾的动物,它居住在自己挖掘的洞穴里。与此同时,洞穴的旁边也生活着一种叫指蜜鸟的小鸟。早先的时候,指蜜乌把巢安在树上,但由于不断受到天敌的攻击,后来它就索性把巢安在离它不远处的蜜獾的洞穴里。起初,蜜獾并不甘心自己的地盘被占,双方也展开了一些斗争。  相似文献   

2.
蜜獾和密蜂     
生活在非洲大草原的蜜獾是个胆气粗壮特别厉害的角色,敢斗凶猛的豹子,甚至敢吞阴险的毒蛇,令人看了瞠目结舌啧啧称奇。然而就是这个角色,在进蜂巢偷蜂蜜时,却被同仇敌忾的蜜蜂们给赶出来了。  相似文献   

3.
正蜜獾是一种生活在沙漠、热带雨林和开阔草原地区的动物,它适应性极强。蜜獾体格较小,但是非常狡猾,并凶猛好斗。蜜獾能知道人和动物的弱点,轻而易举攻击对手的最薄弱处。它还有锋利的爪子和牙齿,能杀死比它大数倍的幼年尼罗鳄。有剧毒的眼镜蛇见到蜜獾也会逃之夭夭,因为蜜獾对毒液有免疫功能。就是比它庞大的动物惹到它,蜜獾也会勇往直前,毫不畏惧。它被誉为动物界中的"战神",曾以"世界上最  相似文献   

4.
小鸟的智慧     
正从前,有两只小鸟,一只红嘴,一只黄嘴。红嘴鸟仅仅飞过了几座山巅,而黄嘴鸟已经飞越了千山万水。一天,两只小鸟相遇了。谈起各自的境遇,红嘴鸟对黄嘴鸟说:"你飞越了无数峰巅,见多识广,一定没有什么遗憾吧。"黄嘴鸟摇摇头说:"不,征服的山峰越多,我越感觉到无奈和苦恼,因为还有很多山让我无法超越。"黄嘴鸟说完,问红嘴鸟:"你仅仅飞越几座小山,所见不广,  相似文献   

5.
正印尼一座孤岛上生存着一种比利鸟,这种鸟奇丑无比,嘴很短。据考证,很久以前,比利鸟是非常漂亮的,长着长长的尖嘴,靠食用岛上一种坚刺果为食。坚刺果全身都是硬刺,比利鸟靠自己的长嘴,把坚刺果外皮扒掉,吃里面的果实。比利鸟以前是长嘴,怎么现在是短嘴了呢?  相似文献   

6.
正夜晚像一只扑楞着翅膀的大黑鸟,不断啄着我的眼睛,让我无法入睡。我就在夜晚里,想起那样一个夜晚。三九天的风是成群结队张着嘴的小怪兽,四处游荡,又踢又咬,农村老家的门窗老旧,缝隙子又大,小兽的舌头透过缝隙伸过来。  相似文献   

7.
1918年2月14日,英军第60师奉命进攻杰里阔,欲将土耳其人从约旦赶出去。途遇一很高的石头山,山上有一个叫“蜜抹”的村庄,土耳其人盘踞村中,凭借险要的地形顽强抵抗。师部派出一个旅的兵力攻打山头,要不惜代价为后续部队开辟道路。有一熟读《圣经》的少校,一听说“蜜抹”这个村名,马上联想到很可能就是《圣经》中提到的“蜜抹”。他马上拿出《圣经》,果然在“撒母耳记”第十三章和第十四章里找到了。《圣经》记载:扫罗和他的儿子约拿单以及跟随他们的人都住在便雅小阁的迦巴,但非利士人在蜜抹安营……有一日扫罗的儿子约拿单对拿兵器的少年说…  相似文献   

8.
战国时更赢是有名的神箭。一天,他跟魏王站在一个高台下聊天,抬头看见天空有鸟飞过,他便对魏王说:“我不用箭,便可射落天上的飞鸟。”魏王不信。有一会儿,从东方徐徐飞来一只大雁。更赢摆好姿式,拉满弓弦,待雁刚飞到头顶上空,便猛拉弦。只听一声凌历的弦声,大雁在空中有力地扑打几下,便  相似文献   

9.
特色蜂巢餐饮空间设计,是利用大自然的智慧,在保留传统建筑精髓的同时,从空间造型结构上仿效蜜蜂筑巢的原理,运用蜂巢结构元素,把一个个六边形墙体衔接起来呈现蜂巢效果。六边形的稳定与美观,使整个方案的主题更为突出,使空间在造型上更为优美。在设计中,把传统元素与现代理念结合起来彰显新的中式特色;在环境氛围营造方面,借用景观表现方法与墙面孔洞的造型设计,把中式风格中"诗情画意"的意境表现得淋漓尽致。现代中式风格在设计选材上也很讲究,多采用木纹、实木吊顶、仿古砖等元素,并遵循蜂巢结构原理,以达到回归自然的效果。  相似文献   

10.
一、戒公主勿用鸟毛做饰品 据《宋朝事实类苑》记载:有一次,宋太祖赵匡胤在宫中碰到故魏国长公主,见她穿的小短袄上装饰着青绿色的鸟毛,便对她讲:“你将这个青绿色的鸟毛给我,今后别再用这种鸟毛当做装饰品。”公主笑道:“这几根鸟毛能值几个钱?”赵匡胤道:“不然,你以此鸟毛当装饰品,如果宫殿内的皇后、妃子、宫女及其亲戚皆以此装饰,那么京城中青绿色鸟毛的价格就会提  相似文献   

11.
朋友给我讲了这样一个笑话:一个小男孩嗜糖如命,可是家里很穷,满足不了他天天吃糖的愿望。恰好一个制糖的女人和他比邻而居,于是,小男孩便天天偷偷溜到邻居家的蜜缸前,踮着双脚,费力地将手探进去,手指醮一点蜜汁送进嘴里……终于有一天,女邻居发现了他,生气地将他扔进蜜缸,恨恨地说:“让你吃个够。”小男孩在缸中挣扎,心里却高兴,他高喊:“老天呀,让我全身长满嘴巴,我要吃个够!” 我哈哈大笑,笑这个小男孩的有趣和乐观。  相似文献   

12.
山中随笔     
我很爱恋眼前的土地河流,树木高山。地有花的灿烂,河有鱼的悠游,林有果的馨香,山有鸟的啾鸣。临流一样使我意远,登高一样使我心旷,见鱼而知鱼之乐,闻鸟便晓鸟之欢,花开情怡,果落心悦。处处妙景,处处佳境。  相似文献   

13.
在一个高高的悬崖上,长了一棵酸枣树,在这个酸枣树上远远看去有一个黑乎乎的圆球,它呀,就是一个大大的蜂巢。  相似文献   

14.
美洲热带地区有一种鸟,叫库拉索鸟。这种鸟儿羽毛光滑,呈黑色,腹部多为白色。鸟冠是卷曲的羽毛,喙上有色彩明亮的装饰。这种鸟儿天生有比美的特性。往往在太阳高照的晴天,许多库拉索鸟便在一片草地上展开双翅,比试美丽。一段比试过后,总会有一只库拉索鸟被其他鸟儿所推崇,然后不停地旋转自己的肢体,其他鸟儿自动将这个最美的鸟儿围在中间,形成一个圈,然后围着它叽叽喳喳地鸣叫,好像在祝贺它夺魁。当地人每每看到这种场面,都会摇头叹  相似文献   

15.
朋友给我讲了这样一个笑话:一个小男孩嗜糖如命,可是家里很穷,满足不了他天天吃糖的愿望。恰好一个制糖的女人和他比邻而居,于是,小男孩便天天偷偷溜到邻居家的蜜缸前,踮着双脚,费力地将手探进去,手指醮一点蜜汁送进嘴里……终于有一天,女邻居发现了他,生气地将他扔进蜜缸,狠狠地说:“让你吃个够。”小男孩在缸中挣扎,心里却高兴,他高喊:“老天呀,让我全身长满嘴巴,我要吃个够!”我哈哈大笑,笑这个小男孩的有趣和乐观。在生命漫长的历程中,我们每个人都有可能被命运女神生气  相似文献   

16.
问一个问题:“用什么来品尝食物的味道?”相信任何人看到这个问题都会不屑地一笑:“多简单的问题呀,当然是用嘴啦!”是的,食物进口后,舌头上的味蕾一触碰,酸甜苦辣诸般滋味便立刻获知了。  相似文献   

17.
在日本本土有一种蜜蜂,个头矮小,它的天敌是身体强壮的大黄峰。大黄蜂对蜜蜂发动袭击时,先派一个信使侦察蜜蜂的蜂巢,打探好虚实后再集体出动。当大黄蜂的信使飞到蜜蜂的蜂巢附近确定方位、标出记号时,蜂巢内数万只蜜蜂发现了这个不速之客,它们倾巢而出,飞到大黄蜂身上,眨眼间就里三层外三层裹紧了大黄蜂。蜜蜂们不断地同时扇动着翅膀,形成了巨大的嗡嗡声。过了十几分钟,奇迹发生了:大黄蜂在群蜂的包裹下渐渐失去了活力,不再挣扎,最终死亡,  相似文献   

18.
漫漫人生路     
(续上期) 话说“耳”字 俗话说,“病从口入,祸从口出”,我和许多人一样,也常把自己的坎坷遭遇归咎于一个“口”字。 我这个人口无遮拦,有什么看法往往脱口而出,造了口业便产生种种后果。多次暗下决心,要把住自己的嘴。然而积习难改,总也管不住!  相似文献   

19.
深秋的京城有了一些凉意,暮归的人流显得一片鸟朦,这就教我想起刚才见到刘晓庆时她那着装:红白相间的衣服上,由小到大缀满了星,金灿灿的。这人喜亮,不避讳星。有人怕光,因而对她指指点点,并时不时见诸于报端。半年前,曾有人写文章,拜托刘晓庆:“管好你的嘴”。更有一个法庭当堂判决;刘晓庆虽言出有证,但就是不该说。她也很爽快:看不顺眼,就是想说!  相似文献   

20.
正在印度和尼泊尔等南亚地区生活着一种巨型蜜蜂,它们的蜂巢长达几米宽,呈开放式,因而巨型蜜蜂的工作都是暴露在外的,这给了热衷于入侵蜂巢、盗取幼虫的大黄蜂可乘之机。每天太阳刚一出来,巨型蜜蜂就开始了一天的忙碌。此时,在蜂巢附近,一群大黄蜂早已守候在那里,蠢蠢欲动。一旦发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