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富贵不可恃     
胡平 《思维与智慧》2000,(4):33-33,24
做人难,做个没钱、没地位的人更难,所以人人都希望生长在富贵之家,无衣食之忧,所遇尽是鲜花和笑脸。可是真达到这一步,做人的难处就无影无踪了吗?  相似文献   

2.
学会求人     
"使口不如自走,求人不如求己。"这是句耳熟能详的俗语。诚然,一个人如果事事都要依赖别人,那做人也太没有骨气了。但是,人生在世,身不由己,谁又能靠自己的力量解决所有的问题呢?  相似文献   

3.
冀慎杰 《天风》2005,(5):38-38
南宋哲学家、教育家朱熹说过:"诚,五常之本,百行之源也。"诚"是一种社会公德,是做人之根本,是各行备业的源头,是立身处世的准则,同时也是我们基督徒为之追求并奉行的一种美德。我们应当在哪些方面做到"诚"呢?诚实诚实是做人的基本准则,它反映一个人的思想品质和道德水准。英国有一句谚语是:"道德是诚实的根本。"尼采也说过:"诚实是一座阶梯,也是达到真理之  相似文献   

4.
和气     
方子 《天风》2008,(2):33
最近听一位基督徒朋友谈自己的体会:"在一个团队里,若想和气,真的好难,有时你想与别人和气,可是别人却偏不给你和气的理由;有时真想抽某些人的嘴巴,可想想自己是基督徒,是上帝的儿女,又不能这样做!做人真难,有时真想放弃了,放弃信仰的原则,与某些人一干到底,因为这种人往往是欺软怕硬的,但又一想,不能和这种人一样,否则自己也将好不到哪去……"  相似文献   

5.
我们必须超越时"做人"的常识化理解,从更加具有普遍意义的关系视阚而非日常私人交往领域来重新审视"做人","做人"是一种德性,内含着人的本质性规定.同样,对"做人"的评价、对"好人"的认定也要超出日常的私人交往领域,为"做好人"确立一个相对客观的标准和宽松的环境.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和民主社会公共交往扩大的背景下,按照新的"做人"观念学会做人应成为个体道德建构的起点.  相似文献   

6.
正古人做诗,最忌同一首诗中字词重复,而"一字诗"却是要"一"字多次乃至十几次反复出现,不仅不能有重复与拖沓之感,而且诗的内容还要与一定的事物相应。这本是难而又难的事,可是,古代一些名家却竟相玩起"一字诗"来。唐人王建有一首古谣:一东一西垄头水,一聚一散天边霞;一来一去道上客,一颠一倒池中麻。全诗用了八个"一",全统一到一幅风景画里。宋朝大学士苏东坡,有一次外出访友,来到江边渡口,可是  相似文献   

7.
做人的解释     
世间什么最难?做人最难,解释做人也最难。拼上三年两载功夫做成一两件事不难,做人和解释做人却是一辈子的事,弄不好一辈子不会做人,也弄不清做人的解释。不会做人怎么做事?一个人连人都不会做还能做什么?还能解释什么?  相似文献   

8.
"好好学习,天天向上"是一句大家耳熟能详的充满正能量的标语。做学问、干事情,确实要"天天向上"。"天天向上",是进步的表现,是时代的需要,是成长的标志,是成功的阶梯。如果你"天天向上",老板满意,领导高兴,老师喜欢,父母欣慰,同事羡慕。然而,笔者在此却想说,做人不妨"天天向下"。  相似文献   

9.
本文根据新出土的郭店楚简本<老子>,对其中的个别句子进行了新诠释.文章认为"大植若屈"一句中的"植"字为户植,即门外挂锁的大木柱.屈,短也.原句意为大的户植好像很短.可谓发为千古未发之义.文章还认为,"□(质)贞女(如)愉"句中的"愉"字即为本字,愿意为偷薄之乐.另外,文章还对其它三句作出了新的解释.  相似文献   

10.
卷首语     
北京法源寺西侧是中国佛学院教学楼,进楼迎面便立一块碑样红木大匾,上刻“知恩报恩”四字。这是依据赵朴初居士流传最广的一幅墨宝所刻,目的是要后学以此四字为座右铭。“知恩报恩”是赵朴老的做人准则,意思自然有两层,一为知恩,一为报恩。佛教有《报恩经》、《父母恩重难报经》等经典阐释  相似文献   

11.
说话人人都会,可要说好却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因为说话不仅仅是表达人的内心,而且也是一门艺术。正如一句俗谚所说:"好话一句三冬暖,恶言一句六月  相似文献   

12.
正"识"的心智《处世悬镜》,是古代人的心智宝典,高度概括了做人处世的"九字"箴言,被后人当作明镜来借鉴。《处世悬镜》是人生成功的前提和条件,是人类共享的文化资源。《处世悬镜》犹如一位睿智慈祥的长者,是耳聪目明的圣贤,点点滴滴地讲述人生苦、辣、酸、甜,传授做人处世的丰富经验。"识"作为经典的首卷,是发现真理的慧眼,是揭穿荒谬的亮剑。"识"能辨别凶吉,知其进退,使人增长真知灼见。只有远见卓识,才能保证用人者"取人之长,辟人之短;教人者,成人之长,去人之短也"。且能"见一落叶,而知秋临;睹洼中之冰,  相似文献   

13.
“人”字只两笔,一撇一捺,却不好写。从书法角度讲,字的笔画越少,想写好越不易;从社会学角度讲,“人”字这两笔,内涵丰富,哲理深邃,想写好更难。这两笔有一笔没写好,便不能称之为真正意义上完整的人生。  相似文献   

14.
不要论断人     
黄幸平 《天风》2022,(3):40-41
<正>“你们不要论断人,免得你们被论断。因为你们怎样论断人,也必怎样被论断;你们用什么量器量给人,也必用什么量器量给你们。”(太7∶1-2)人生在世,有两样很重要,一是做人,二是做事。做事干净,做人清白。活着要做事,做对的事、做善的事;同样地,活着要做人,做对的人、做善良的人。学会做人,就要明白待人之道。圣经教导我们如何待人,有个底线就是不要论断人。什么是“论断人”  相似文献   

15.
美育何为     
一、审美实践:实现自我价值 从古到今,我们有不少的美学家,也有不少的美育家,但对"美是什么"以及"美育何为"他们没能讲清楚,反而是越讲人们越糊涂了.为什么?这就在于他们总是离开人的本质以及人的"做人"谈论美,谈论美育,没有看到美乃至美育在根本上都以人的本质以及人的"做人"为前提,没有人的本质以及人的"做人",美乃至美育都不存在.美乃至美育问题,实际上都与人的本质以及人的"做人"密切相关!为改变此一局面,真正弄清"美是什么"以及"美育何为"问题,我们首先必须解决人的本质问题,从人的"做人"谈起.解决人的本质问题,弄清人生何为,无疑是揭示"美是什么"以及"美育何为"的唯一正确途径!  相似文献   

16.
人生如棋     
人生如棋。棋要一步一步地走,谁也不可能一步取胜;人生的路也要一步一步地走,谁也不可能一步登天。走棋须谨慎,有时一着不慎,满盘皆输;人生忌儿戏,有时一步走错,百步难回。  相似文献   

17.
道德选择是人的存在方式,做人的过程就是通过不断进行道德选择而逐渐成"人"的过程。"爱"具有"伦理"属性,是道德选择合理性的标准。"爱"与道德选择需要对人之生命的尊重,而尊重人之生命又是建立在人存在的意义和价值基础上的。人对自身存在意义的追求是人区别于其他生命的最重要特征,是人类自身朝着独立的、有尊严的、自由的价值主体迈进的重要一步。也是人摆脱野蛮和愚昧而实现文明高尚和超越的重要环节。人要不断摆脱时空与自然力的限制,不断适应环境、提高生存能力,并不断创新和发明来展现生存的价值和意义。  相似文献   

18.
男人也难     
常听人说:做人难,做女人更难。其实,做男人也难!这话听起来好像有点不可思议。因为在一般人眼里,男子汉大丈夫,顶天立地,气冲云霄,胸怀大略,何难之有?然而  相似文献   

19.
学会求人     
刘墉 《思维与智慧》2008,(12):23-23
“使口不如自走,求人不如求己。”这是句耳熟能详的俗语。 诚然,一个人如果事事都要依赖别人,那做人也太没有骨气了。但是,人生在世,身不由己,谁又能靠自己的力量解决所有的问题呢?  相似文献   

20.
正"养心莫善于寡欲。其为人也寡欲,虽有不存焉者,寡矣;其为人也多欲,虽有存焉者,寡矣。"——《孟子·尽心下》养护民众良心是社会的大事,是国家的职责,同时养心又是个人生命中的重要内容。养心最好的方法是减少欲望。做人欲望不多,良心即使有所丧失,也丧失得很少;做人欲望很多,良心即使有所保存,也保存得很少。关键词是"欲"。"饮食男女,人之大欲存焉。"(《礼记·礼运》)食欲关乎生命维持,色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