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谈到福建民居土楼中的圆楼与方楼,尤其是圆楼的成因,最经常出现的观点就是它们体现了天圆地方的宇宙观。其实,土楼民居建筑的形成具有相当的特殊性,但是也没有脱离传统民居建筑的基本设计观念。将天、地的观念与方、圆的形式进行简单的对应不免牵强,应该从天道圆,地道方的哲学观念上来理解土楼建筑中的天、地与方、圆。  相似文献   

2.
哲理漫画     
只要不放弃努力和追求,小草也有点缀春天的价值。有人说平行线是可怕的,永远都不会有焦点。其实相交线才是最可怕的,相交之后越离越远。人生是个圆,有人走了一辈子都没走出命运划的圈。其实,圆上每一个点都有一条腾飞的切线。出路出路,走出去总会有路;困难困难,困在里面就是难。  相似文献   

3.
邓欢华 《美与时代》2013,(9):109-109
中国书法最重要的就是线条,线条是书法存在的脊柱,线条中有外在和内在的精神内涵。外在的线条无非是方与圆的体现,方寓于圆,圆寓于方。线条的内在要讲究骨力,更要表现真情,只要有感情的线条,才能体现书法的精神。  相似文献   

4.
方者自安     
正"方"这个字,在词典上的解释为:四个角都是九十度的形体。方者不偏、不斜、不圆、不扁,将其投影于人文行为中,就是指那些活得有棱有角的人。这是不是行艺从文的最高境界,我一时还说不出个子丑寅卯来。但是不管怎么说,文人行事,方比圆好,圆者着力则动,方者岿然不动,目标永远瞄向文艺的终极。当然,人的才情有大有小,一生也未必能达到艺术殿堂的巅峰。但是,方者有这种坚毅的精神。仅以当代作家中的孙犁先生  相似文献   

5.
叶小文 《法音》2005,(5):7-8
各位长老大德、各位朋友:今天,来自海峡两岸四地、三大语系佛教的几乎全中国所有著名的高僧大德、诸山长老,第一次齐聚一堂,实现了中国佛教史上空前的团结与合会。“此地像是佛国,满屋都是圣人”。好大的“圆桌”“天道曰圆,地道曰方”。好一个盛会,开得圆满,体现圆融!中国佛教协会一诚会长说,法不孤起,仗境而生。正是三亚南山海上观音圣像的圆满建成并将举行开光大典这个殊胜因缘,促成了海峡两岸和港澳众多高僧大德齐聚于此,可谓一尊圣像,十方来聚,百年不遇,千载难逢。许多高僧大德说,与中国人因缘最深的观音菩萨,真是愿力弘深、法力无边、…  相似文献   

6.
我在某佛学院任教时,有个很用功、很精进的学生,一心想学律,求我给他介绍个师傅。我立刻想到了圆拙法师。虽然那时还未见过他老人家,但却“闻名久矣”。好多人谈起他都崇敬得不得了,连说话的口吻都立时不那么随便了。有个法师曾对我说:“我见过那么多老法  相似文献   

7.
圆仁———中国的玄奘我想日本的僧人都十分崇敬玄奘法师、鉴真和尚,也都受过玄奘法师西行求法和鉴真和尚东渡弘法精神的感召。可以说,日本的圆仁与中国的玄奘、鉴真一样伟大。虽然他们各自有着不同的人生经历和时代背景,但有一点是共同的,那就是舍身求法的精神。至于说到他们对中日佛教文化的影响,毕竟玄奘大师、鉴真和尚的名气太大了。比如玄奘,无论在中国,还是在日本、韩国,由于有了小说《西游记》的广泛流传,日本、韩国甚至越南的孩子都知道《西游记》的主人公唐僧,也就是大唐三藏玄奘法师。相比之下,在日本传统文化观念中,佛教徒还是习…  相似文献   

8.
当前,哲学界对空间本质的规定,是不一致的。归纳起来有这样两种说法:一种是,“空间是物质存在的广延性。”另一种虽然也认为空间是物质的广延性,但在解释这种广延性时,说它一方面是“物体都具有一定的长度、宽度和高度,占有一定的体积。”“另一方  相似文献   

9.
桑吉扎西 《法音》2004,(10):31-43
我想日本的僧人都十分崇敬玄奘法师、鉴真和尚,也都受过玄奘法师西行求法和鉴真和尚东渡弘法精神的感召。可以说,日本的圆仁与中国的玄奘、鉴真一样伟大。虽然他们各自有着不同的人生经历和时代背景.但有一点是共同的,那就是舍身求法的精神。至于说到他们对中日佛教文化的影响,毕竟玄奘大师、鉴真和尚的名气太大了。比如玄奘,无论在中国,还是在日本、韩国,由于有了  相似文献   

10.
短札二则     
方圆做人要方,做事要圆,认识到这一点,我已经四十好几。由方碰圆,用了四十余年。做人与做事原来是两回事。做人有做人的原则,做事有做事的规矩。  相似文献   

11.
简讯一束     
《法音》1986,(1)
圆瑛法师遗著再版发行本刊讯圆瑛法师遗著《楞严经讲义》等八种重印发行后,请购者甚为踊跃。为满足广大信众需要,上海市佛教协会将再版印行《圆瑛法汇》中的六种著作:《佛说阿弥陀经讲义》、《大方广圆觉经讲义》、《大乘起信论讲义》、《佛说八大人觉经讲义》、《妙法莲华经弘传序讲义》、《住持禅宗语录》,约于—九八六年第一季度出书。欢迎广  相似文献   

12.
正盖帘儿,是一种厨房用具。在北方,用高粱秆上抽穗儿的那一截缝制而成。盖帘儿,有叫"双箅儿",有叫"簰簰",也有叫"盖顶"的。我觉得"盖帘儿"这名儿好:盖,言其功用——盖锅,盖瓮,盖盔儿,盖盆儿,轻巧,又灵便;帘儿,言其形状——不论圆的还是方的,结构都如"帘儿"一般均匀精美,还比帘子多了紧致和硬挺。在告别了灶灰柴烟、蒲团风箱的现代厨房里,盖帘儿,算是  相似文献   

13.
阿难尊者出生于刹帝利种姓家族,属于刹帝利王室成员。刹帝利在佛陀时代是最高的种姓。刹帝利种姓的净饭王是悉达多·乔答摩(佛陀)的父亲,甘露饭王是净饭王的兄弟,阿难是甘露饭王的儿子,因此他是佛陀的堂兄弟,与佛陀同日生,都是五月的月圆日出生的。因为亲属们都说:“他的出生带来庆  相似文献   

14.
目前学术界有关东派丹法有“双修说”“清修说”“配合说”“改造说”诸说,对东派丹法性质判定众说纷纭。本文认为学界对东派丹法产生分歧的根由,是源自西派李涵虚在《圆峤内篇·道窍谈》中有意曲解陆西星以开关展窍为“可鄙”的论说。东派丹法诚属同类阴阳栽接之术,以《参同契》中“欲作服食仙,须求同类者”为圭臬。丹法功夫上乘精醇,层层递进,其中陆氏将凝神之方与凝神之处丹家多为闭秘之说,宣于笔墨,为后世之学正道开眼。东派火候三重论,从某种程度上解决了丹家“圣人传药不传火”的隐秘困惑。  相似文献   

15.
正提起筷子,想必大家都不陌生。中国的筷子文化源远流长,在古代,筷子被称为"箸",早在殷商时期就开始使用了,至今至少已有3000多年的历史。《说文解字》中写道:"箸,饭敧也。"敧的意思,释为"持去也",指持箸取物。筷子的标准长度是七寸六分,代表"七情六欲";筷子一头圆一头方,暗喻"天圆地  相似文献   

16.
和圆老在一起,人会感到自自然然。他没有防你之心,你也不必有防他之意。他待你真诚,你对他也没法不真诚。他对我不止一次讲起这么个寓言——也许是真事:在大海边有个小孩子,他和海鸥是好朋友,相亲相受,嬉戏玩耍。海鸥一点儿也不怕他。他一招手呼唤,海鸥便飞落在他肩上或怀里。他抱着洁白的海鸥,像抱着纯真的心。海鸥还叽叽呕呕地给他讲海的故事,给他唱大海的歌。有一天,孩子的母亲说:“都说你和海鸥非常友好,你  相似文献   

17.
半个世纪以来,徐悲鸿先生倡导的"宁方勿圆"、"宁拙勿巧"、"宁脏勿洁"的艺术法则,成为正统的绘画经典.今天,艺术已呈现多元化,"宁方勿圆"作为教学原则,越来越显露出其局限性:它贬低了曲线的地位,忽视了学生创造力的培养,不利于情感的表达,限制了艺术风格发展的多样性等.因此,初学者在操作它时可作为阶段性的方法,但要明确其缺陷,注意摆脱、跳出.  相似文献   

18.
“拉罗摆”是云南巴利语系佛教僧侣的最高葬礼。只有德高望重的长老圆寂,才有资格享此殊荣。在一个方圆百里的地方,数十年才有机会举办一次拉罗摆,因而它又  相似文献   

19.
泉州开元慈儿院是圆瑛法师亲自创办的慈善性质的亦教亦养的初等教育.慈儿院招生对象、人数、教学与师资选聘等都体现了圆瑛法师的办学思想.为了使慈儿院能长期延续下去,圆瑛法师提出设立"常年基金",为此,他不但呼吁社会各方伸出援助之手,还不畏惊涛骇浪之险,远渡重洋赴南洋募捐.兴办慈善性质的教育实体是近代出现的新事物,是当时中国佛教所面临的新课题,圆瑛法师在兴办慈善教育事业方面所作的努力,某种意义上说,是对佛教理论与实践的发展.  相似文献   

20.
《佛教文化》1995,(6):52-52
田东辉多年的书画艺术实践,积累了不少作品。周韶华先生看了东辉的书法作品,当即挥毫为其题:“方圆世界”四字。 方圆,可说是艺术实践的一条总规律。从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学上讲,它是阳刚之美(方)和阴柔之美(圆)的象征符号。如果从世界这角度分析,那么圆是象征东方的自我完善的内在美;方是象征西方放射形的外向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