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调适心理 感受幸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当今物欲横流的社会里,人们生活得很现实,追逐金钱,追逐物质享受。很多人认为只要有了金钱,有了大房子,有了汽车就拥有了幸福。那么幸福究竟是什么呢?金钱和幸福能不能等同呢?  相似文献   

2.
2006年11月18日,中印(北京)宗教建筑规划设计院院长王志远与《佛教文化》杂志执行主编凌海成就“宗教·建筑·胜境艺术论坛”的有关问题进行对话,现将谈话记录发表于后。凌:感谢你邀请我出席“宗教·建筑·胜境艺术论坛”,这使我受益非浅。举办这个论坛很有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3.
小张对逻辑学有着浓厚的兴趣。他善于独立思考。很有钻研精神。有一次,他碰到了一个疑难问题,百思不得其解。为此,他去请教李老师。小张告诉李老师,他发现了一个推理,前提是真实的,推理结构是正确的,但结论却是虚假的.李老师笑了笑,很自信地说,这是不可能的.李老师说,正确的逻辑思维的功能,就在于从真前提一定能得出真结论.如果做不到这点,整个逻辑学就要垮台.  相似文献   

4.
木镇的屋檐     
我居住的木镇,房子所有的烟囱朝上,所有的屋檐向下,房檐下鸟巢所有的鸟雀头朝外。是的,在冬季,最避风寒的就是在黄昏时回家找一个栖身的屋檐。早先木镇的人死了,坟墓里脚都对着村口的方向,好像翘向屋檐,伸到屋里去。每次从外面回来,我都感到木镇局促与狭小,连挂在白杨树梢的月亮也是一半,瘦瘦的清癯,好像另一半被城里夺去了。我真的觉得木镇很小,如废弃的卷角起毛的邮票,有时又真的觉得它是那样的敏感,如一个刺猬窸窣在平原的深处里,一有响动,就胆怯地蜷缩起来。  相似文献   

5.
探亲     
马霞的老家离纽约大约300公里,是她的好友乔伊斯开车陪同我们去的.大家习惯把这老家叫做“大房子”,不错,是一栋维多  相似文献   

6.
遥寄那段情     
空虚时刻,无疑是我最痛苦的时刻。昏暗的窗口,绵绵秋雨伴着冷风卷着零星的枯叶飘进来,屋檐上掉下的每一颗水滴都毫不留情地肆打着我每一根痛苦的神经。我的思絮在霏霏秋雨中飘向天宇,飘入那充满歌声与爱意的萍的世界。萍是我中学时的同学,歌唱得特别好,人也长得很漂亮。她总是沉默寡言,老是一个人独来独往的,成熟中露几分忧虑。  相似文献   

7.
檐生情     
正一方土墙,撑着低垂的屋檐。檐上覆着茅草,风吹日晒,已然成了灰黑色。这样的屋檐之下,历来都是多情之地。檐下,有动物之情。燕子与麻雀,是屋檐下的常客。檐下的鸟窝,与日升日落,是同一节奏的。当东方鱼肚翻白时,清脆的鸟鸣亦随之而起。直至日薄西山,鸟窝渐归宁静。鸟儿是聒噪的孩子,喋喋不休,却又惹人生怜。屋檐下,有了鸟窝,那便是一道美丽的风景。燕子也好,麻雀也罢,有了它们,檐下也多了生气,一下子活泼起来。不时有  相似文献   

8.
本刊讯1997年10月,国家宗教事务局组成由袁炳栋副司长为团长,赵艳华副处长、中国佛教协会教务部副主任妙华法师、凌海成居士为成员的三峡库区迁建寺院考察团赴重庆考察。经过10天对旧址、新址的实地考察,返京后写成《三峡库区考察报告》,引起了国家宗教事务局...  相似文献   

9.
人为什么自卑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李,一名高二学生,还有一年就要参加高考,可他却逃学了,原因是他认为自己没风度,不动人,不善辞令,还好冲撞人,好像自己处处不如人,因此对自己很失望,很灰心,感觉很自卑。每每看见男生、女生在一起嘻嘻哈哈互相逗乐很开心,而他自己也想介入他们的谈话,一旦他开口,却无人响应,他觉得好狼狈、好羞愧:“我为什么这么笨呢?”但如果发现别人谈的是他所不能了解的,就会感到索然无味,离群自走,害怕别人看出他的无知,  相似文献   

10.
楼上楼下     
正楼下搬来一对年纪轻轻的小夫妻。楼上住进一双年过半百的老两口。楼下的小李是个时尚青年,愣头青,好乐呵,爱听歌曲,常常跳舞,总把电脑的音量开得大大的,把家里当成了歌厅,很吵人。楼上的老人李老爷儿,是个倔老头,心脏不大好,喜欢安静,受不了吵闹,对小青年简直恨之入骨。找物业又没人管,李老爷儿  相似文献   

11.
"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醉里吴音相媚好,白发谁家翁媪。大儿锄豆溪东,中儿正织鸡笼。最喜小儿无赖,溪头卧剥莲蓬。"闲读宋词,陶醉于辛弃疾的《清平乐·村居》的美好乡村生活里,更勾起了我对屋檐的美好记忆。屋檐,是属于故乡、属于童年的。  相似文献   

12.
正唐朝人李固言生于赵郡(今河北赞皇)农村,为人质朴,敦厚老实,老实得有些木讷。这有点孔老夫子提倡的人生境界:"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只不过李固言的"讷"不是一种修为,而是一种先天的缺陷——口吃。这让他虽然饱读诗书,但却常受人嘲笑,甚至欺侮。元和六年(811年),李固言来到京城长安,借住在表亲柳氏家中,准备参加进士考试。生长在大城市的表兄们很看不起他这个农村来的土老帽,加之他口不  相似文献   

13.
<正>“草木会发芽,孩子会长大,平凡的我们撑起屋檐之下一方烟火,不管人世间多少沧桑变化......”2022年春节前夕,一部由茅盾文学奖作品《人世间》改编的同名电视剧上映。时值假期,一家人围坐在电视机前等《人世间》的开播,话“人世间”的家常,多少人一边揪心主人翁的命运,一边又感叹如今的人情味大不如前了。过去,红砖青瓦,平房一片连着一片,街坊邻居是从小长大的伙伴,  相似文献   

14.
溪声尚是广长舌赞佛新曲岂非禅──兼谈吴琼与《佛教音乐》系列磁带凌海成赵朴老在评价一部佛教题材的交响音乐作品时,曾对我国佛教音乐的历史、现状及创作问题提出过非常精辟的见解,其中涉及到创作佛教音乐的美学问题。这里所谓的美学是指宗教艺术美学,一般讲应当具有...  相似文献   

15.
唐朝有位大知识分子李翱,原本对佛教十分不服气,消积面看的多,抨击也很激烈。但他后来结识了一位名叫药山惟俨的禅师,受到很大触动,幡然解悟,讲了不少体会深刻的话。“云在青天水在瓶”便是其中的一句。本刊自92年改版创办,如今已进入第二个年头。第二年的第一期,也是交付邮局向全国公开发行的第一期,自然会引来编者的重视和读者的瞩目,大家都会关注这份刊物将以什么样的心态去迎接新的一年。于是我想到了这一句“云在青天水在瓶”。  相似文献   

16.
王志军 《天风》2007,(20):15
她的奉献精神不仅鼓励了我们的行动,也在不断地激励着更多神的儿女去"奉献"……本文所要讲述的是在红土高原上昆钢教会里热心侍奉主的高龄老人李姊妹,她今年已经86岁高龄了,任招待班长职务已经20年,一直以来她的热心侍奉精神让我们很钦佩。昆钢教堂盖建在离生活区较远的山顶上,每次做礼拜都要爬好长一段山坡才能到教堂。  相似文献   

17.
维护中央政府权威谴责达赖分裂图谋──中国佛教协会在京常务理事举行座谈凌海成11月21日,中国佛教协会部分常务理事就班禅转世灵童寻访领导小组第三次会议在北京广济寺举行座谈。座谈会由中国佛教协会副会长兼秘书长刀述仁居士主持。他说,这次座谈会是根据赵朴初会...  相似文献   

18.
随佛牙舍利访缅纪实●凌海成全世界佛教徒心目中至高无上的圣物——北京西山灵光寺佛牙舍利塔中供奉的释迦牟尼佛真身牙舍利,于1996年12月6日第三次降落到缅甸大地上,将接受缅甸千万佛教徒为期九十天的瞻礼供奉。中国佛牙舍利赴缅甸巡礼供奉代表团带着中国佛教界...  相似文献   

19.
常乐文 《天风》1995,(12):24-24
春回大地,万物更新。元宵之夜,笔者访问了百岁老人李蔼德老大娘。 在东营胜利采油厂生活区北区第12栋楼二单元一套70平方米的住宅内,老人兴致勃勃地接受了我的采访,向我讲了她一生的经历和体会。 李蔼德老大娘于1895年(清光绪21年)生于山东潍县李家官庄一个贫苦的农民家庭。  相似文献   

20.
正李在中出版了一本叫作《朵云封事》的书,书中记述了许多往事,其中关于傅斯年主动找考古学家董作宾吵架的事,很令人感动。这件事是由董作宾的儿子董敏告诉李在中的,事情发生在抗战时期的李庄。据董敏回忆:那时的李庄是没有电的,所以一到晚上,整个板栗坳一片漆黑,到处都黑咕隆咚的。这时,傅斯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