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骏马和驴子     
一匹云游四方的骏马在旅途中有些疲惫,准备找个不错的驿站休息休息。忽然,它看到一头驴子靠在磨盘边上悠闲地嚼着草料,便凑上前去搭讪:"驴老弟,闲着哪!"驴子高高地昂起头,几乎是用鼻孔看着骏马:"哦,是马兄呀!对呀,刚刚忙活完,歇息一下。"骏马觉得驴子看自己的姿势甚是奇怪,就问:"驴老弟,你为何不睁开眼睛看我,而是费劲地用鼻孔看我呢?"驴子不满地打了个响鼻说:"你见过谁的鼻孔会看人?"骏马更是不解:"那你刚才的行为如何解释呢?"驴子解释道:"最开始,我家主人怕我拉磨的时候东张西望,不好好干活,就在我眼前绑了一个帽檐似的东西,让我只能看到脚下半米以内的地方。这么  相似文献   

2.
驴的价钱朱哈的驴子失踪了。他发了誓言,若是也找到了这匹驴,一宅只以一块钱的价格把牠卖掉。后来朱哈找到了这匹驴,他便后悔自己发了那种誓言,朱哈想了个方法,既使自已忠于誓言,同时还保持住驴的价钱。他在驴的脖子上拴了一只旧鞋,把驴拉到市场上去嚷着叫卖:“驴,一块金币;鞋,十块金币;分开不  相似文献   

3.
正法国哲学家布里丹讲过一个关于驴子的著名故事:有一头驴,与众不同,喜欢思考。有一次,主人在它面前放了两堆体积、色泽都一样的干草,给它做午餐。这下可把它给难住了,因为这两堆干草没有任何差别,它没法选择先吃哪一堆,后吃哪一堆。最后,这头驴子面对两堆草料,饿死了。这头驴子虽然饿死了,但从此在哲学史上"名垂千古",被  相似文献   

4.
益智趣题     
一、二字得驴三国时,东吴有个大臣叫诸葛瑾,字子瑜。一天,他带着六岁的儿子诸葛恪去参加吴王孙权举行的宴会。诸葛瑾长了个长条脸,孙权有意打趣他,叫人牵来一头驴,用笔在驴脸上写上“诸葛子瑜”四个字,众人大笑不已。只见诸葛格连忙上前拿起笔在“诸葛子瑜”四字下...  相似文献   

5.
正清朝,常州城里有个讼师叫卜灵望,他为人正直,专帮穷人说话、打官司,许多唯利是图的商人,对他是又恨又怕。常州东门外有个钱员外,家门口立着一个祖上传下来的牌坊。牌坊上镶嵌着一个放圣旨的木架子,由于长年累月地风吹雨淋,已经破烂不堪。有一天,邻居蔡二挑着竹竿出去晾衣服,不小心竹竿的前头碰到了圣旨架,只听得"哐当"一声响,圣旨从里面掉了下来。  相似文献   

6.
陕西安康静宁南寺,座落于城南静宁村东关兴文门外,是东关、静宁村、马家坎等千余户回民履行宗教功课的场所。老人相传,寺为唐代所建,但无据可考。据清光绪十六年诰授武功将军商州协标中军花翎都司哈成龙《重修郡南清真寺》碑文云:“郡南清真寺,创于前代国朝康熙时,其重修者也。双柏列峙,拔地参天,望月凌空,齐云飞翼,  相似文献   

7.
文人爱骑驴     
正自古以来,爱马的极多,而爱驴的甚少。驴没马秀气,不如骡子剽悍,也没有被当宠物的运气,但就是这不幸的动物,却和文人结下了不解之缘。他们联系在一起,最早见于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建安七子"中最有才华的王粲,非常爱驴,且喜欢听驴叫。他死后,魏文帝曹丕与文人同去吊丧,竟每人学一声驴叫来  相似文献   

8.
一天,笔者上班路过蔡正街,偶然遇上一位旧时的友人,他头发深长、胡须满面,衣着也不太整洁,看上去诚然叫人满腹狐疑。这是怎么回事呢?几年前的他,并不是“傻子”、也不是“呆子”、更没有“神经”。如今又为何变成这等模样呢?原来,  相似文献   

9.
正狮子大王见驴子在王宫推磨很辛苦,便时常赏赐它一些银两。后来,石磨改成了机器磨,驴子下岗离开王宫,用积攒下来的钱买了一辆车,改行去跑运输——因为它是王宫出来的,所以跑起运输来顺风顺水,没有谁敢刁难它。不久,驴子即富甲一方。一次,驴子偶然听说卖水果很赚钱,加之觉得跑运输太累,决定再次改行,到猴子最密集的地段,投资开了一家规模很大的水果店。驴子利用自己在跑运输时掌  相似文献   

10.
读《路》和《可》这二本福音书,似乎给人看见,主荣进圣城所用牲口仅是一匹驴。可《太》则清楚记录说:“你们……必看见一匹驴拴在那里,还有驴驹同在一处。”又说:“牵了驴和驴驹来。”还引旧约说:“你的王……骑着驴,就是驴驹子。”有解经家说,这里的“就是”在  相似文献   

11.
一个农夫进城卖驴和山羊。山羊的脖子上系着一个小铃铛。三个小偷看见了,一个小偷说:“我去偷羊,叫农夫发现不了。“另一个小偷说:“我要从农夫手里把驴偷走。“第三个小偷说:“这都不难,我能把农夫身上的衣服全部偷来。“  相似文献   

12.
正驴子曾经两次去沙漠旅行,差点被渴死饿死和被野狼吃掉,幸亏被骆驼搭救,这才捡回一条性命。"吃一堑,长一智",以后每次外出,不管去哪里,驴子总要在背上驮上很多粮草和水,还不忘驮上一根大木棒防身。驴子得意地称之为"出门三大件"。有一次,驴子要去南方旅游,临行前照例把"三大件"驮在背上,东西多得腰都快被压弯了。山羊和老牛见了,都说它去的是南方不是北方大漠,没必要带这么多笨重的东西。但驴子  相似文献   

13.
寓言四则     
正老驴子与大猩猩一头老驴子对一只大猩猩诉苦道:"我真烦恼。"大猩猩问道:"你为何而痛苦烦恼呢?"老驴子说道:"我其实很聪明,可是大家却说我愚蠢;我反复不断地向大家解释,我并不愚蠢,我相当聪明;可是我  相似文献   

14.
像驴一样勤奋,工作却原地踏步;像驴一样劳累,得到的却是皮鞭,这是很多职场人真实的体验和感受。其实,摆脱驴的命运,变身职场千里马得到赏识并重用,并不是没可能。读读下面的文字,或许我们能从中找到突破口。你是否只做一样工作?寓言一:动物们要举行一场联谊会,领导秘书狐狸对驴说:"你的嗓门高,来曲独唱吧。"驴说:"我不去,我唱得很难听。"狐  相似文献   

15.
麇鹿     
荆云 《思维与智慧》2008,(12):41-41
有一只麋鹿感到十分痛苦,因为它的角似鹿但它又不是鹿,头似马但它又不是马,身似驴但它又不是驴,蹄似牛但它又不是牛,所以大家都叫它“四不像”,这只糜鹿在森林里处处遭到其他动物的嘲笑。它痛苦地想:“要是我完全长得像鹿,或者像马,或者像驴,或者像牛,那么这些动物都会把我看做是同类的,为什么老天偏偏把我长成了这副模样啊?”  相似文献   

16.
麋鹿     
有一只麋鹿感到十分痛苦,因为它的角似鹿但它又不是鹿,头似马但它又不是马,身似驴但它又不是驴,蹄似牛但它又不是牛,所以大家都叫它"四不像",这只麋鹿在森林里处处遭到其他动物的嘲笑。它痛苦地想:"要是我完全长得像鹿,或者像马,或者像驴,或者像牛,那么这些动物都会把我看做是同类的,为什么老天偏偏把我长成了这副模样啊?"  相似文献   

17.
巧断牛案     
唐朝时候,元武县有个人带着一条母牛寄居妻子家中八九年。由于他悉心照料,牛竟繁衍成十多头。分居时,妻兄等人否认曾带牛来,拒绝给牛,牛主便到县衙告状。由于时间太久,而妻子家中的人又将水搅浑.因而县行无法断案。《主投奈何,只好到邻县——武阳县县令张允济那里去申诉。当时法令规定.辖区外的事可办,也可不办。张允济见牛主“垂泣不止”,便受理了。他叫手下人将牛主绑起来,用衣服蒙头,带至其妻家。张允济指着蒙头人说:“这是卜出库前的盗牛贼。现在,我要将村中所有的牛集中起来——向明来历。”妻子象中的人都怕受李连。岳…  相似文献   

18.
战马出征归来,正在树下休息,突然来了一群驴子。“大英雄,你冲锋陷阵,立下战功,我们佩服极了!“驴子们说,“快去给我们介绍经验吧,有一万头驴子都在会场上等你呢!“  相似文献   

19.
栅栏和桥     
从前,在美国西部农场,有一对兄弟,哥哥叫约翰,弟弟叫汤姆。他们两人的农场毗邻,40年来,两人一直并肩劳动,共同使用工具和机器,还在需要的时候交换劳工和物资。有一天,兄弟俩发生了争执,从一个小小的误会变成大矛盾,最后爆发了两人间的恶语相加,随后是几个星期的互不理睬。一天早上,约翰的门外响起了敲门声。他打开门,看到是个带着工具箱的木匠"。我想找个地方干几天活儿,这里有需要我的地方吗?"他说。"是的,"约翰说,"我有个活计要你做。看那条  相似文献   

20.
洪宝聚 《天风》2001,(5):41
扫罗名意求问神,支派本是便雅悯;基士儿子家富有,驴马成群有仆人,以色列王第一任,意志不坚辜负神;撒母耳膏又废黜。成功失败如两人。 成功方面六部分,我们学习记在心;成绩取得应归神,还有帮助他的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