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讨债妙招     
我居住的生活小区,夫妇俩开了一家日用杂货店,虽然铺面不大,但生活用品应有尽有,两人做事勤快认真,说话和气,服务态度又好,所以生意兴隆.  相似文献   

2.
有位老送货员经常送货到镇上一家杂货店。不论晴天、雨天,只要拨通电话,立刻就送到,毫无怨言。  相似文献   

3.
这是一个典型美国式的富翁传奇:纽约城外一个普通乡镇旅馆老板的儿子,在美国西部的淘金热潮中,和他的几个兄弟一起来到加利福尼亚,合伙开办了杂货店。随着淘金者越来越多,他们的杂货连锁店也遍地开花,很快成为一家食品经营集团。这时,美国正面临南北内战,这个精明的年轻人又来到华盛顿,对  相似文献   

4.
重视别人     
纽约电话公司曾就电话对话做过一项调查,看在现实生活中哪个字使用频率最高,在500个电话对话中,“我”这个字使用了大约3950次。这说明,不管你是什么人,不管你实际状况如何,在内心中都是非常重视自己的。 有个业务员曾说过这样一个例子。他的工作是为强生公司拉顾主。顾主中有一家是药品杂货店。每次他到这家店里去的时候,总要先跟柜台的营业员寒暄几句,然后才去见店主。有一天,他到这家商店去,店主突然告诉他今后不用再来了。他的店不想再买强生公司的产品了。这个业务员只好离开商店。他开着车子在镇上转了很久,最后决…  相似文献   

5.
在1946年那个萧瑟的秋季.美国底特律市40岁的银行家迈尔斯几乎每天都能从办公室里看到街对面的那位姑娘,她总是双膝跪在地上,两手费力地撩洗着弗雷德杂货店门前的台阶。杂货店门前的台阶。迈尔斯觉得这位姑娘很面熟,终于有一天,他的好奇心促使他走到了街对面。他问那姑娘:“你在这儿干什么?”那看上去还不到20岁的姑娘回答说:“我给弗雷德杂货店干活,老板弗雷德先生要我擦洗这些台阶。”  相似文献   

6.
心灵帐薄     
曾经听到一个很有趣的故事:一位杂货店的老板每年都要做两个账本:一账本记着这一年当中自己所犯的错误;另一账本中则记着这一年遭遇的不幸,看着自己所犯的过错,再看上天让他遭遇的不幸与厄运,然后他就会跪下祈祷:“老天爷!这一年来我犯了很多的过错,但您也给了我许多的不幸做惩罚,我  相似文献   

7.
冯定的“杂货店”里兜售各种主观唯心主义的货色,其中也贩卖资产阶级心理学。在《平凡的真理》这本书中,他曾经论及某些心理学的问题。冯定为什么抄用心理学呢?因为他知道心理学理论尚未经彻底批判,其中还残存着不少资产阶级唯心主义的货色,他正好据此宣扬自己的谬论;想按着他自己安排的所谓生理—心理—社会这一逻辑公式来布置自己的门面。他自己说:“我觉得从具体的思惟器官开始,从生理现象至心理现象再至社会现象,就使读者对于辩证唯物主义的认识论的接  相似文献   

8.
她叫黛比·弗尔慈,20世纪50年代生于美国加州的一个普通农家。结婚后,作为家庭主妇,面对日益拮据的生活,她想到创一份属于自己的事业。但做什么呢?一没有雄厚的资金,二没有一技之长。于是,她想到了自己最拿手的就是现烤软饼干,不如就开一家这样的专卖店。产生这种想法的当天,黛比找到了她认识的一名行销专家。他在一家公司担任高级主管,了解市场经济,熟悉市场行情,更重要的是这位专家曾经吃过她做的饼干,对她的饼干赞不绝口。  相似文献   

9.
正懂得自己跟自己较劲的创业者和企业,会自觉地在服务和产品的质量上下狠功夫,不断地超越自己,完善自我,心急火燎乱了方寸的模仿与跟风者,只是前者实现自我更新和升级的维他命。有两家宾馆,一家开在火车站广场南,一家开在火车站广场北。南面的一家打出醒目的标语"宾至如归",北面的一家挂出的条幅是"旅客之家"。两家宾馆竞争了2年时间,也没分出个胜负。可后来一家宾馆在火车站  相似文献   

10.
偶尔的一次失败,对强者是一种激励,对弱者却是一种打击。经历过连续的失败,却永远保持乐观的乔治·费多,无疑是强者中的强者。乔治·费多,年轻的时候立志要做一名出色的剧作家,他开始的作品总是得不到剧团的赏识,就连一些不知名的小剧场也不愿意排演他的剧本。面对一次次的失利,乔治·费多始终保持着微笑,拿着自己最得意的作品继续寻找下一个合作剧团。令乔治·费多兴奋的是在自己的努力下,终于有一家小剧场同意排演他的喜剧。然而,观众面对一个完全陌生的剧作者,并没有表现出太大的  相似文献   

11.
1杂货店一般到晚上就会打烊。店员艾菲德换下工作服,穿上外套,准备回家。在他出门时碰到了店主凯尔。"等一下,艾菲德。"凯尔看着他,非常温和地说。  相似文献   

12.
巴黎有个年轻小伙子劳·克利勃,学得一门不错的手艺,能做可口的早点。几经打拼后,他决定自己做老板开一个早点店。经过一番努力,早点店在一个人口相对集中,上班族较多的黄金地段如期开张,有模有样地开始了他的经商之路。然而,经过初期的运作,早点店的生意并非他想象的那样兴隆、如意。这是因为,这儿虽然人口集中,上下班人数较多,但这条街上的小饭馆、早点店几乎一家挨着一家,达几十家之多。他的早点店跟其他饭店一样平淡,生意并不格外突出。也就是说,由于他的早点店缺乏特色,没有鹤立鸡群的感觉,因而光顾的客人并不多。  相似文献   

13.
正威尔·金斯河从法国巴黎的一家家具设计学院毕业后,经过一番筹备后自己开了一家家具店。每天,威尔早早地来到店里,待在工作室里又是设计图纸,又是组装家具,忙碌的工作常常就是一整天。威尔梦想着有朝一日,自己设计的家具能够扬名于世。可是,这些家具却大多无人问津,虽然也有很多顾客进店来,但他们看完家具,问一下价格后,就  相似文献   

14.
正在常人的意识里,人们买食品首先看保质期,以此确定是否新鲜。有这样一家餐厅,这里的食品没有保质期,当天没有销售完的食品、未加工的食材全部不要,捐给慈善机构。经过30年的发展,该餐厅年销售额逾7亿英镑。这是一家怎样的餐厅,竟如此成功呢?朱力安·梅特卡夫是这家店的创始人。1986年,他跟大学室友在同一家公司上班,每天吃食堂。食堂饭菜千篇一律,他们吃厌烦了,萌生了开家餐馆的想  相似文献   

15.
正在日本国内,有一家与众不同的连锁书店,书店里不仅卖书,商品更是涵盖零食、杂货、小型电器等。这些杂七杂八的东西集中在一起售卖,让这家书店看起来有些另类,不过它却受到众多顾客的热捧。1986年,日本一位名叫菊地敬一的年轻人,将自己闲置的后院仓库改造成了一家书店。当时,除了将自己感兴趣的书放到书架上外,菊地敬一还在书店里  相似文献   

16.
幸福     
我和一个朋友一起在食品杂货店排队购物的时候,我告诉她我的孩子们是多么多么的懒惰。那天早上我下班回到家,和以往一样,房间里一片混乱。  相似文献   

17.
心灵账簿     
曾经听到一个很有趣 的故事:一位杂货店的老 板每年都要做两个账本: 一本账本记着这一年当 中自己所犯的错误;另一 本账本中则记着这一年 遭遇的不幸,看着自己所 犯的过错,再看上天让他 遭遇的不幸与厄运,然后 他就会跪下祈祷:"老天 爷!这一年来我犯了很多 的过错,但您也给了我许 多的不幸做惩罚,我愿意 原谅您,希望您也能原谅 我。" 如果我们每个人手中 都有这两本心灵的账簿, 到了年终结算时,或许我 们心中都会找回一个平 衡感吧!  相似文献   

18.
她出生在山东的威海,在海风的吹拂下度过了她的童年和少年,大学毕业后,她在郑州的一家公司做起了业务员,不过,她并不喜欢这个工作,想趁自己还年轻,好好闯一闯。所以,她总是留意身边,寻找适合自己的机会。  相似文献   

19.
他从小就痴迷美术,尽管大学按父母的意愿念了土木工程专业,可大学毕业在一家建筑公司工作一段时间后,他毅然辞去工作要追逐自己的梦。  相似文献   

20.
正一、伊本·路世德的生平伊本·路世德全名艾布·沃利德·穆罕默德·本·艾哈迈德·本·路世德,而在中世纪的欧洲,他以"阿威罗伊"蜚声遐迩。公元1126年出生于科尔多瓦,他的家庭是当地的名门望族,他的祖父、父亲都是大法官。而伊本·路世德深受家庭的熏陶和影响,特别是受到他爷爷的影响。据法国哲学家欧内斯特·勒南说:"巴黎的一家私立图书馆内保存着一部很厚的教法典籍,内容是伊本·路世德的爷爷曾被请教过的一些教法问题。"这本书对伊本·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