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郭林 《美与时代》2005,(7):44-45
竹与华夏文化可谓渊源长久,上古时期人们便用竹制作工具,器物,用竹记载文字,使之成为文化的载体.后竹又与书画结缘,成为文人墨客喜爱吟诵的题材之一,远在唐代就出现画竹名家萧悦,及至北宋,据<宣和画谱>所载,画竹一门已与山水、花鸟等成为十大画种之一.发展到元代已达到至臻至妙的境地.明、清两代画竹高手林立,并与梅、兰、菊合称"四君子",成为文人画的重要题材.可以说,竹,在民族绘画艺术中占有重要地位.  相似文献   

2.
清代郑板桥的艺术成就包括很多方面,郑板桥在画竹的过程中形成了自己独特的理论,即"画竹三段论",他阐述了客观存在、主体意象以及艺术作品之间的联系,表达了在艺术创作过程中的三个"变相"以及其他的一些规律,即"此相非彼相","手中之竹"不是"胸中之竹"。而艺术创作最重要的就是"意在笔先,趣在法外"。在变的过程中要有"法"与"趣",趣法相投才是艺术的最高境界。也就是说,一切艺术的美的创造正在于此。  相似文献   

3.
正朋友送给我一幅她亲手绣的十字绣。这幅十字绣堪称艺术品,是一幅翠竹图。翠绿的竹子栩栩如生,整幅图精致而富有雅趣。我把它挂在书房的墙壁上,时不时抬头望望,觉得赏心悦目。苏东坡诗中说,"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竹有君子之风。与这样一幅图相守,好像真的与竹朝夕相对了。这幅十字绣,是朋友在花掉很多个日日夜夜后,一针一针绣出来的。我想象着,她端坐在椅子上,轻  相似文献   

4.
艺术创作的过程可以分为三个阶段——"体验-构思-表现",以三阶段为切入点,结合郑板桥"眼中之竹、胸中之竹、手中之竹"的画学理论,及自身创作体会,对绘画艺术创作过程进行思辨。  相似文献   

5.
上海博物馆藏战国楚竹书本<周易>简35-36为<讦>卦,其"讦"字凡八见,传本<周易>作"蹇",阜阳汉简本、帛书本均作" ",汉石经则作" 寋 ";又王逸注<楚辞·离骚>、李善注<文选·辨亡论>等,则引<蹇>六二"王臣蹇蹇"作"王臣謇謇",是"蹇"似又可通"謇",异文甚多.<易传>释"蹇"为"难",后世注家多从之.惟考时贤所论,颇有以竹书本之"讦"为正,释<蹇>为专言直谏之卦者.今不揣谫陋,拟为"蹇"之异文作一平议,并就文献征例、卦爻辞义、卦序结构、卦象诸端,考辨<周易>"蹇"之确义.  相似文献   

6.
以少为美     
正春天,在扬州个园游览,园中曲径通幽,翠竹摇曳,清幽宜人。原来主人喜爱竹,取名个园,"个"乃半个竹字,诗意幽幽,爱竹成痴的主人,懂得以少为佳。个园,也深谙东方文化的审美和意趣。秋天的午后,看画家冯杰画作。单独一枝结子的莲蓬,墨色的,莲蓬结子后宛如一只蜂巢。莲蓬上画一只红色的小瓢虫,仿佛在静静听着风声、雨声、蝉鸣、落花声。画上大面积留白,笔墨极少,有着静谧优雅之美。唯一的那枝莲蓬立在夕阳下,此画取名《聆听巢之音》。  相似文献   

7.
五台山显通寺佛教协会过厅两侧,有十二扇木制屏风,东面六扇屏风上各刻有一幅署名郑燮的兰竹图。图画精雕细刻,秀丽别致。兰竹疏淡超脱,秀劲绝伦,随意挥洒,笔趣横生,是一套宝贵的艺术珍品。六幅兰竹,分为两组:一组为三幅翠竹,一组为三幅兰花。第一幅为两竿瘦竹,两攒翠叶。落款署名“郑燮”。捺有篆刻“郑燮”之印。第二幅为七竿半截巨竹,两枝青青幼竹。落款草  相似文献   

8.
今、帛、竹书《周易》疑难卦爻辞及其今、古文辨析(二)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竹)豚卿,少利貞. (帛)椽亨,小利貞. (今)遯亨,小利貞. 今本[1]遯卦之"遯",帛本[2]作"椽",阜阳简本[3]亦作"椽".  相似文献   

9.
我国是世界上竹子的自然资源和文化资源最丰富的国家,在提倡可持续发展和生态设计的当下,竹资源为设计提供了丰富的创意源泉。儿童玩具是儿童日常生活中接触最多的物品之一,将竹文化应用于儿童玩具设计,既可以符合绿色设计的要求,同时也能为"中国创造"寻找一条出路。因此我们需要努力发现竹文化之美,善用竹文化之绿,品味竹文化之情,让中国传统竹文化不断向前发展。  相似文献   

10.
关于对佛教经典的注疏如何看待的问题,明末莲池 宏在<竹窗随笔>中有一段精彩的评论.当时有人评论说天如惟则会集的<楞严会解>是"天如之<楞严>,非释迦之<楞严>",莲池回应说这种说法有一定的道理,但是若是初学者对此说法产生了执著,遂抛下所有古人的注疏都不看,那也是错误的.  相似文献   

11.
正梅,剪雪裁冰,一身傲骨。此花与兰、竹、菊并称为四君子,傲雪独立,铮铮铁骨,是不少国人挂在墙上,捧在手上,供在心里的,最深入血液和灵魂的一种花。在中国浩瀚的唐诗宋词里,就有许多有关梅花的诗篇飘香其间。诗人以梅为骨,以诗为心,或抒情或感叹,朵朵梅韵穿越沧桑岁月的洗礼,成为历经千载传诵的绝唱。  相似文献   

12.
梅花馔     
正"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正值天寒地冻、北风凛冽之时,疏影横斜、清雅俊逸的梅花却开得异常热烈,芬芳清冽,历来备受文人墨客的喜爱与推崇。闲读诗书,却发现梅花不仅作为一种花卉可供观赏,亦可入菜调成佳肴。梅花可分为观赏梅和食用梅。观赏梅指花梅,食用梅主要指白梅。白梅将开之花蕾,被称为绿萼梅花,花瓣为白色,香味极浓,尤以"金钱绿萼"最为上品。宋人最爱梅花,那时梅花便被做成多种食物,其中最著名  相似文献   

13.
踏着铺满晨光的山径,我走进竹林。沐浴在那烟光、日影、薄雾浮动于疏技密叶之间的清幽篁韵竹林中,顿感一种别样的心意袭上心头。一夜冬雨,洗得翠竹越发青翠。倘徉于竹林,丝毫无冬日的冷漠,倒觉得胜似阳春。绿叶上滴滴圆润的水珠,随风落下,发出籁籁的响声,使林中越发显得静谧。此时,仿佛传来“瞻彼淇奥,绿竹倚猗,有匪君子,如切如磋,如琢如磨”的歌声,这不是《诗经》中对竹的赞美么?是的。竹子不仅仅有着竿直枝疏碧绿清秀之姿,楚楚动人的蝉娟之态,含露吐雾潇潇惑惑的篁韵之胜,而且它那刚柔相济的风采,不畏严寒霜雪的特质,…  相似文献   

14.
品梅联佳话     
梅花不畏寒冷,独步早春的精神,常常被用来象征人们的刚毅精神和崇高品质。古往今来,文人墨客留下了许多赞咏梅花的佳联。北宋杰出的书画家米芾,曾撰有一副对联:雪里红梅,雪映红梅梅映雪;风中绿竹,风翻绿竹竹翻风。此联在句式上采用先勾轮廓后描绘的手法,犹如一副颇具风采的“梅竹图”,有静有动,色彩鲜明。吟其如赏其画,不失为名家之大作。  相似文献   

15.
本文从一个哲学理论的角度试图理解佛教的基本思路,其中涉及"万物"、"时空"、"轮回"以及"涅槃"等问题。佛教否定一切"名相"之"自性自体",包括"主体-客体"、"空间-时间",认为"虚幻"皆由"一念"所"生","有生"则"有死",故"有""生死轮回","轮回"亦由"念"所"生";因而"离断""轮回"在于"断念","断念"即是"涅槃","涅槃"为"无果"之"果",不再"生""念",犹如欧洲哲学"第一因"为"无因"之"因","无有""前因"。"无果"之"果"是为"正果"。于是,欧洲哲学由"无因"之"因""创造""虚幻"之"名相世界";佛家以"无果"之"果""断绝""名相世界",唯"涅槃"为"真如"。  相似文献   

16.
倪梁鸣 《法音》2015,(2):56-58
<正>双泉寺概况双泉寺位于安徽省无为县境内,现为市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据嘉庆《无为州志》记载,其"在开城乡,双泉山麓,控天井、临壁之奇。"该寺群山环抱,苍松翠竹,溪水萦回,景色秀丽。自古以来,佛教信徒和文人雅士多会于此,或参禅礼佛,或吟诗作对,是安徽省内佛教历史的发源地和佛教文化的集中地,在佛教史上拥有重要的历史价值。双泉寺名称之由来和其所依托的天井山有密  相似文献   

17.
今、帛、竹书《周易》疑难卦爻辞及其今、古文辨析(三)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竹)革,攺日(?)孚,元羕貞,利貞,呣亡。 (帛)[勒,巳日乃]復,元亨,利貞,(?)亡。 (今)革,巳日乃孚,元亨,利貞,悔亡。 本卦今本与竹书作"革",帛本作"勒",古从"革"之字亦可与"革"通假。如《诗·小雅 ·斯干》:"如鸟斯革。"《释文》:"革,《韓诗》作(革羽)。"是其证。另,《玉篇》言部释"諽"曰:"一 日更也,或作惮。"《玉篇》解"諽"为"更也",显然以义通"革"。 今本"巳日"之"巳",帛本缺,竹书作"攺"。作"巳"与"攺",其义一也。案《说文》释 "攺":"攺讀若巳。"是其证。  相似文献   

18.
海德格尔用Ereignis取代"存在",意在摆脱存在的"有化",使存在归其本源并与价值的虚无剥离开来。Ereignis的本质不是存在的虚无,而是"无"之"在"即"无化"。"人"作为"有死者"对Ereignis的领会,本质上是对界限及有限性的领会,"无"乃是"剩余",Ereignis也见证了人之"无"。透过"话语"(Sprache)而通向"语言"(Sage)即真理,必诉诸于"最后之神",但"最后之神"到底反映了西方话语的有限性。  相似文献   

19.
正竹,挺拔有节、虚心质朴、正直高洁、清雅脱俗,是中国传统美德的物质载体。古代道人更是视之为虚、直、贞超凡道德境界的象征。道教爱竹,竹与道教文化精神相通,因此,在各个方面将其与道教思想紧密结合。一最早,"竹"在道教文化中奠定地位始于"尸解"。据《后汉书·王和平传》载:"尸解者,言将登仙,假托为尸以解化也。"所谓尸解,即道士羽化后假托一具体实  相似文献   

20.
孟子的"不忍人之心",是其"仁政"思想的价值核心所在。"政治行为"因以人为其行为的对象,故而其自身的正当性与人日常行为的价值源头紧密连接在一起。人因有不忍人之心而后有不忍人之行,有不忍人之行而后有不忍人之政。围绕着这一价值源头,于"君",孟子有着一种道德操守的必然诉求;于"政",这一必然诉求则于道德实践的过程中客观化为具体的法令制度;于"民",孟子则本着顺遂人之常情的态度,强调通过制民之产以导民向善。善、德、政三者在孟子的仁政思想中是环环相扣的自本至末的逻辑扩充关系。孟子的这一认识,在当今建立法治社会的进程中有着不可估量的价值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