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人生智慧     
《易经》最后一卦为“未济”,意思是“没有完成”,表示这个世界还有缺憾,尚待完善。这好比花道,含苞欲放比盛开时美妙,花一开放就意味着走向枯萎衰败,而含苞欲放,包含着未开、半开、仓开的三重境界。因此,看一朵含苞欲放的花完全可以欣赏它生命过程的绰约丰姿。同样,看一个人的人生有无造化,只消看他风华正茂的青春期的作为。  相似文献   

2.
正一朵云,就是一个世界。云里住满了大地上的所有,哪里是山,哪里是动物,哪里是植物,那个看云的人心里最清楚不过了。一朵云随时变换着角色,刚才还是一头牛,现在就成了一只狗。一不小心,狗身上丢下的草籽眨眼就成了一棵树。树再也经受不住风的撕扯,掰下一瓣,出逃。看云的人追着追着,它就成了弯弯曲曲的溪水,潺潺流去。  相似文献   

3.
半开美     
正古书上说,花看半开。花看半开?这是《菜根谭》里的话,说:"此中大有佳趣。"我真正体味到花半开的佳趣,那是在夏日里在荷塘看荷。晨风里,团团的墨绿色荷叶微微晃动,就在荷叶背后,一朵半开的荷花,忽而就露出了侧影,犹抱琵琶半遮面的神情,羞涩不已。花瓣儿正处于一种半聚拢状态,如微微轻启的唇,欲说不语,而那仅有的一枚花瓣,如兰花指一样屈伸出来。风一吹,一惊一颤,你的心尖儿,也跟着一惊一颤。  相似文献   

4.
爱情疗妒汤     
《红楼梦》中有"疗妒汤"一说,其实嫉妒是一种心结,又哪是所谓的汤药能解开的?心开了,结才能开。嫉妒是人类的通病,相对来说,女人尤重。男人总能看得开些,而女人或许骨子里都是一朵羞答答的玫瑰,暗自期待男人一直在她身旁欣赏她静悄悄地开。  相似文献   

5.
岁月静好     
生活中,我常常提醒自己,要握住岁月的手,静静地呵护着属于自己的幸福,就像在寒冷的日子里拥抱明媚的阳光,心里不知不觉就会温暖明亮起来。我欣然地做着一个心情恬淡的人,微笑着看人间风月,静守着一份美好,轻松呼吸,自由行走。这个世上,总有些思绪是属于恬静的,总有些恬静是属于心  相似文献   

6.
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 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这是一首悟道诗,禅味很浓。说的是人的本心、本性,一旦“鉴开”之后,便心接天地,胸容万物,“天光云影”任其徘徊。人的本心,也就是一个小宇宙,和万物同感,与天地同流。清如水似的“心”是流动的,所以才有源头活水汩汩流淌。  相似文献   

7.
不舍     
正在清寒深冬里想象春之盛景,比站在春日花枝下仰看朵朵盛开,更令人心安。这是中年人的不舍。在深冬,你笃信春天定然会来到。寒到最绝处,春反而近了。有一个燃烧的春天在等你,想想总觉得甜蜜安稳。可是,你站在花枝下,看那些花朵拦也拦不住地要开,你知道开了就会败,开一朵就会少一朵——你叹息也无用。像面对一个执拗女儿,眼看她一头冲进一场没有结果的恋情里,粉身碎骨,死不回头,你束手无策。  相似文献   

8.
正有一个黑夜,对我来说,不同寻常。它像一朵暗紫色的灵芝,以古朴而圣洁的姿势存在于我的心里,引领我成长。上初中时,一个很平凡的星期五,我如往常那样,朝车棚走去,却发现自行车坏了。身上已无分文,我打算去妈妈厂子里,等到她下班就带我回去。而妈妈那天恰恰没来上班,当时,我感觉我的心被抽了一截,似空  相似文献   

9.
经文:提前1:5,18—19;弗4:17—24 在这几处经文中,我们注意到有多处提到了“心”字,有“清洁的心”,“无亏的良心”,“无伪的信心”;还有“虚妄的心”,“心地昏昧”,“心里刚硬”等等。基督教是一个心灵的宗教,我们的信仰是非常讲求心性的信仰。作为一个基督徒则更应当注意一个人的良心。良心是一种看不见的东西,但确确实实是存在着的,是神从起  相似文献   

10.
我们在现实生活中,处处事事与人打交道,与人共谋事业,与人一起为社会、教会发展共谋思路,与人一起为祖国的建设献策献计、奋勇贡献。但是在认知识人用人方面,世俗与圣教会的看法绝然不同,我们应当怀着属神的心去对待。教会不看他长像的漂亮与否,也不看文凭的高低,更不是看他的社会交际,重要的是看他的“心”也就是“良心”和素质。所谓“良心”就是灵修属神的心、信仰的爱人的心,向往天主的皈依心。因为心里充满什么,口里就说什么。善人从善库里,取出善来;恶人从恶库里,取出恶来。(玛12:34—35)  相似文献   

11.
十万残荷     
正又是一年凛冬到,山寒水瘦,我乘车穿过半座城,去湖边看荷,拍荷。当然到了这个时节,沿着曲曲折折的湖畔,能看到的只剩残荷了。路上遇见熟人,得知我去拍残荷,大为不解,一脸惘惑,这么冷的天,跑去看枯枝凋叶?我只是笑笑,也不作答,世间事,原本懂得就值得。倘以为那些残荷,孤绝、凄冷,尽是凋败景象,倒也不  相似文献   

12.
佚名 《天风》2010,(1):54-54
<正>给你做一道题,看你是不是一个有智慧的人。这是美国一家大公司总裁招聘员工时亲自出的题目——你开着一辆豪华轿车。在一个暴风雨的晚上。经过一个车站。有三个人正在焦急地等待公共汽车的到来。  相似文献   

13.
谦卑的心     
面对十架的静心祷告,敬虔中带着谦卑的心,反省、自疚,心里得着安息。以基督耶稣柔和谦卑的心与主同行。 是的,常怀谦卑之心的人可不断进步,内心既充实又丰沛,犹如秋熟的麦穗灌满浆液,秀于内而形于外。  相似文献   

14.
空山听鸟语     
正空山,其实空的不是山,而是人的心。当一个人的心空了,那么他眼前的山也是空的。倘若他的心不空,再寂静的山,在他心里也是嘈杂的。我独自到山上来,就是为了心中的"空"。当我还在城里时,心里是不空的,岂止是不空,还塞满了乱麻。在进山的路上,大团大团的绿扑面而来,不仅扑在脸上,还扑在心里,渐渐地就把心洗得纯净了,洗得透明了,洗成空的了。  相似文献   

15.
古人常以天、地、人并列,认为人生于天地之间,可以沟通天地、参赞天地之化育。要对天地人有一系统的认识,必须将三者看做是一个整体,彼此之间互为缘分,相互牵连。首先,天地人是自然的一切。天、地、人各有所道,人生存于天地之间,要尊敬和爱护天地,对天地怀有一颗敬畏和信仰之心,安守本分,奉行天理、恪守自然之法则。其次,天地人是人本的一切。作为万物之灵的人类应该尊重自然,尊重生命,以人为本。再次,天地人是心外的一切。世间万物的发展都是有因果的,我们要去体悟这种因果,不能盲目的将责任推于外界。最后,天地人是心内的一切。天地人应与我的心结合起来。世界是我心里的世界,人类是我心里的人类,一切都是与我相关的,大家彼此因缘共同而产生了关系。  相似文献   

16.
正累了吧,心情郁闷了吧?走,到院子里走走,找一个地方,静静地坐着,等待花开。等待花开,是一种心态。此时的心很静,静得如月夜的空谷。此时的心很暖,暖得如除夕夜大红灯笼发出的淡淡的光。想想,这些花儿多不容易啊,经过一个漫长冬季的积攒,攒足了劲儿,现在,它们钻破树皮,悄悄地鼓出骨朵儿,等待着那一刻,悄然地开放。这,是一种生命的美,是一种生命的歌唱,既然这样,就需要欣赏。因此,此时,坐在那儿,静静地等着花开,是一种对生命的尊敬,是一种发自内心的仁爱。过于疲累时,过于忙碌的时候,抽出一点点时间,一个人,慢慢地走到亭子里,不要说话,甚至不要大声呼吸,就那样靠着  相似文献   

17.
正初夏的小镇,草木葳蕤,风轻云淡。清晨,和煦的阳光照射窗前,一缕一缕散落在课桌、讲台上。我不经意间瞥见她课桌的右上角放着一个玻璃瓶,两朵洁白的栀子花相依相偎。望着摇曳生香的栀子花,我的心止不住兴奋。撕下一张小纸条,写上"你的栀子花从何而来?"让同学一个又一个,横穿整个教室送给她。她正要伸手接纸条,语文老师从背后使劲咳嗽了两声。她的脸颊顷刻泛红。语文老师拿过纸条打开一看,走到我的桌旁,笑  相似文献   

18.
外乡人     
时常想起外乡人老王,他像一朵洁白的莲花,盛开在我的心里。多年前,我住在老城区,住宅楼的对面是一排青砖砌成的平房,搭着深蓝色的铁皮雨棚。里面住着的,都是外乡人。平房前有个狭小的院子,绷紧的尼龙绳上晾晒着背心、裤衩、袜子、围裙,还有小孩花花绿绿的衣裳,在风里招摇着。傍晚时分,院子里不约而同生起煤炉,淡淡青烟飘出墙外,成  相似文献   

19.
正"风起于青萍之末",在乡人们看来,风是缘起于每一个生命的。一个生命孕育时,这个生命的一缕风也就蕴育了。一个人出生时,这个人的一缕风也就诞生了。家乡人或许不懂得"大王之雄风""庶人之雌风",但他们相信每一个人都与身边的庄稼树木摇曳起的一缕风相呼应。"春风桃李繁,夏浦荷莲间",有人生命的一缕风是杨柳风,有人是一缕槐树风,有人则是一缕荷莲风……奶奶说,我父亲的一缕风  相似文献   

20.
正地球上的光有很多种,其中最主要的光就是阳光、月光、灯光与火光。它们分工负责着自然界的白天与黑夜,组成了城市的霓虹,点亮了万家灯火,煮熟了可口的饭菜。同时,又温暖着每一寸土地,每一个生灵,清冷着黑夜的梦,繁华了一座座城市的烟火,点亮了幸福的篝火。但同时,它们也与灾难并存,在某一个时刻,制造着噩梦,惊恐着生活。其实,每个人心里也有一束光。这光有的是阳光、有的是月光、有的是灯光,有的是火光……心里有阳光的人,是一个温暖的人。在他的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