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幽默大师林语堂曾经说过这样一则笑话:罗马时代有一个皇帝肆意残害人民,时常把人投到斗兽场上,给猛兽吃掉。有一次,皇帝又把一个人丢进斗兽场内,让狮子去吃。这个人胆子很大,他看到狮子不但不害怕,反而走到狮子身旁,在他耳边低语了几句,那狮子掉头就走。皇帝看在...  相似文献   

2.
正1965年,在国外居住了三十多年的林语堂先生回到台湾定居,他自行设计了一座既具东方情调又有西式风味的庭园。作为文化人,林语堂对书房的要求当然很高,他希望书房的窗前有数竿篁竹,夏日则要天高气爽、万里一碧如海……别墅盖好后,他把自己的四千多册藏书全部搬进了书房,但凡书房,都需要有个雅致的名字,取个什么名好呢?林语堂几乎是未加思索就给自己的书房取名为"有不为斋"。为什么叫这个名字呢?原来,这里面寄寓了他  相似文献   

3.
《报刊文摘》曾登载一则“猫吃辣椒的故事”。一天,有三人谈论如何让猫吃辣椒。甲说:猫怕吃辣,要想让它吃.除非用筷子硬往嘴里捅。乙说:可以把辣椒夹在肉里,骗描吃下去。丙则说:把辣椒磨成面,抹在猫的屁股上.屁股辣疼了,猫自然会心甘情愿的用舌头去舔。这个故事看似一则笑话,但却反映了三个人的不同谋略水平、一个人解决问题能力的强弱.主要取决于谋略水平的高低、古今中外,大凡有所成就者无不是优务的谋略之士。谋略多运用于军事领域,但在改革开放的今天。谋略的运用日益广泛,引起了人们的普遍关注和极大兴趣。谋略不等同于…  相似文献   

4.
"仁也者人也"是古代儒学中的重要论题,在历史上有两种主要的解释。汉儒及其影响下的训诂的解释,可谓"人能亲爱施恩说"。宋明理学家注重经典的思想诠释,其义理的解释都把身体意识与仁结合起来,可谓"人之所以为人说"。除了这两种解释,还有第三种解释的可能,也就是"人指他人说","仁"包含着他人优先的伦理意义。对"仁者人也"的三种理解反映了不同历史时代的哲学思维,从不同方面丰富了人们对儒学仁论或人论的理解。  相似文献   

5.
正林语堂《京华烟云》有一个片段:姚家为逃避战乱,将古玩埋在院子地下。木兰问父亲:"这些宝贝要是被別人掘走怎么办?"姚老爷说:"周朝的古董,传到现在,历经几千年,中间辗转几百个主人,谁能永远占有呢?"一代名士张伯驹毕生酷爱古玩字画,倾家荡产收藏珍迹,最  相似文献   

6.
长期以来,中国学术界流行把儒家的基本思想乃至整个中国文化归结为"天人合一",并常常把"天人合一"的源头归结于《易经》。其实考诸中国思想史,把儒家的基本思想总结为"天人合一",特别是把"天人合一"的来源归结于《易经》的说法并不准确,是一种误导。《易经》的"天、地、人"三才思想较之于"天人合一"更为符合儒家思想的本旨。在儒家三才和谐的理念中,天、地、人三者各自都有自身的功能与价值。身为三才和谐结构中的积极参与者,人类拥有促进与维持宇宙和谐的重要责任。就环境哲学而言,儒家的"三才"说既不是"环境保护主义",也不是"自然保护主义",而且相对于大地伦理学与深层生态学等西方的整体性环境哲学而言,儒家整体性的环境哲学赋予人类在宇宙间以一个更崇高的地位和责任。  相似文献   

7.
一 文学理论的元问题是什么? 这是一个很复杂也很需要勇气才能回答的问题.如果把它与"文学元问题"套在一起回答,古今中外答案可能有很多.有人认为是"表现"(如"诗言志"),有人认为是"再现"(如"摹仿说"),有人认为是"形式"(如"有意味的形式"),有人认为是"结构"<如"结构主义"),还有人认为是不同要素之间的"关系"(如艾布拉姆斯"三元素说")……不一而足[1].  相似文献   

8.
等量观之     
正茅盾在小说《创造》中说:"因为他是把贫富、贵贱、智愚、贤不肖、是非、大小,都一律等量齐观的。"所谓"等量齐观",是指对所有人不分等级,一律同等看待。其实,这样的"等量齐观"是很难做到的。一些人总会把人分成三六九等,不可能"等量齐观"。也就是说,人与人之间只能"等量观之",即选择性地将一些人放在与自己相等的地位。有客人来,是出门远迎,还是不出门在屋中等待呢?人们一定会说,当然是远远地恭候,在  相似文献   

9.
能力与道义     
正曾有人说:聪明与狡猾没有区别。二者都说明人的智商高、思维敏捷,脑瓜转得快,但却因着"道义"上的分歧,便有了优劣高下之不同。因此也有人非常风趣地说:"聪明是正道上的向导,狡猾是邪路上的领跑。"由此则不难看出,一个人的心思念虑如果总是光明磊落为着公众利益筹措谋划,则可成为聪明;但若只把心眼用到损人利己等不正当的方面,那就成了名副其实的狡猾。由此类推,如果一个人的能力违背了"道义",  相似文献   

10.
佚名 《天风》2009,(9):39-39
某天,三个朋友一起去钓鱼. 朋友一说:"难得只有我们三个,不如我们都说说自己有过的失败,也好彼此劝勉安慰一下?"朋友二说:"我曾经……"朋友一说:"我也曾经……"朋友三站起来说:"把别人的秘密告诉所有人,是我最大的冲动,或说是我最大的失败,但我真的连一分钟都不能等了!"  相似文献   

11.
学生解决问题,并不一帆风顺。有时,在无效尝试之后,会突然出现“灵感”,一个仿佛偶然的思想在心里瞬时冒了出来,问题便不知起因地得到了解决。苏联心理学家克鲁捷茨基认为,学生在解决问题时所表现出来顿悟现象具有下面三个显著特征:第一,顿悟是过去经验的无意识影响。克氏认为,如果把顿悟看作是无需过去经验而从心里直接抓住本质关系的一种特殊能力,那是唯心主义观点。一个人所体验到的顿悟现象,尽管表面看来没有过去经验的参与,事实上,它是先前延续思维的结果,是先前获得的经验、技能和知识的结果,总之,它需要加工和运用一个人早先积累了的信息。但是,当一个人把过去的经验迁移到  相似文献   

12.
《法音》2016,(9)
正三、金陵刻经处对近现代佛教义学的贡献太虚法师称赞杨仁山居士为"中国佛学重昌关系最巨之一人"[53];赵朴老赞叹:"近代佛教昌明、义学振兴,居士之功居首。"[54](一)刻印流通经典《俱舍论》中说:"佛正法有二,谓教证为体,有持说行者,此便住世间。"佛法分为教、证二法,教法就是佛陀把自己修行觉悟的方法、生命经验说出来而形成的言教;证法是有人依照这个方法去  相似文献   

13.
眼前这位年轻富有的少妇,虽然浓妆艳抹,也仍掩饰不住她那焦躁不安的神情。她说她有个毛病,特别怕脏。一天洗手无数遍,只要手触摸过东西,必须赶快洗手,还要反复用小刷子刷指尖、指缝。她每时每刻提防着与她接触的人,  相似文献   

14.
说“无非”     
正我有一个朋友,只要别人说点什么,他好像都已经知道在前,露出一种不屑的神态,常挂着句口头话:"无非如此……"意思是说,这玩意儿没什么了不起,没别的,不外乎就是这些。 本来别人想继续把话说完,但这样一"窒",便不想再说了。有一次,这个说"无非"的朋友过后突然想起还得弄清别人说的某个问题,便反过来追问,而说话的人已经索然无趣了:"别说了,无非如此。我也忘  相似文献   

15.
施萍 《宗教学研究》2005,16(1):96-101
林语堂的现代基督教思想是以生命哲学为理论基础的,他以对个体生命意义的探寻为纽带,在人文主义与基督教之间建立了亲缘关系,在本土语境中重塑了"上帝"的神学形象:它来自人为善的高贵本能,是人类至善意向的神学象征,是个体获得生存意义的导引,是精神世界中至高无上的神.林语堂是"五四"知识分子中将现代基督教思想植入自身文化人格的第一人,他对基督教的认识异于"五四"思想主流,却同样值得珍视.  相似文献   

16.
《孔子研究》2020,(1):7-15
中国的"性"的思想,是对"人本来是何种存在"这一问题的中国式的质疑和解答。这是春秋末期以来中国思想史上最重要的论题之一。中国的"性"的思想主要讨论人"性"是善还是恶这一价值评价的问题,即战国时期儒家讨论的"性善说"、"性恶说"。到了西汉初期,在这些讨论中出现"性三品说"--即人生来分为上、中、下"三品"这一理论。自东汉至唐代,许多人以《论语》的《公冶长》《阳货》《雍也》为该理论的根据。本文从"性"的思想的诞生开始,关注春秋末期至唐宋时期约1500年间"性三品说"的成立、发展、消失的过程,提出《论语》的《公冶长》《阳货》《雍也》等不是经孔子之手而成的。  相似文献   

17.
韩愈说过孟子之后道统中断,但他有另一版本的道统说,以荀子、扬雄为道统的传人,甚至还有容纳墨子的道统版本。北宋初出现"五贤"或"五子"说,王通、韩愈被纳进道统中;后演变为"四贤"或"四子"说,王通被挤出道统,但荀扬韩仍为道统之传人。北宋中期始,不断有人把荀扬韩三人挤出道统,但南宋末甚至更后,仍然有人把他们置于道统中。《四书集注》在元代成为科举考试教材后,程朱道统之巨大影响使人们忽视了其他道统。  相似文献   

18.
<周易·咸卦>居于下经之首,对于咸卦卦名、卦辞及卦义的解释,从古到今,多达上百种.本文就作者所搜录的说法,可归结为三种:(一)感应说;(二)文王狱中受刑说;(三)出行的吉凶占卜纪录说.其中持"感应说"者又多有分歧.作者认为,<周易·咸卦>的本来意蕴是男女感应的动态过程描述.其现实意义是,它由此提出如何处理好人与自然、人与社会及人与人的关系问题.咸卦诠释的多样性,并非解释的混乱从解释学的角度来看,这与<周易>简约的言词、卦象本身的性质、以及经典诠释者所受到的特定时代文化背景的影响有极大关系.  相似文献   

19.
荀子是我国先秦时期的一位唯物主义哲学家。他对中国古代哲学各方面都有重要贡献,在认识论方面尤其具有丰富的思想和独到见解。本文就其“天官意物”、“心有征知”问题作初步分析,以求教于专家学者。 荀子认为,人“最为天下贵”。人何以最为天下贵?主要原因之一就在于人有认识能力,明确地把这种认识能力当作人的本性。他说:“凡以知,人之性也,可以知,物之理也”(《荀子·解蔽》,下引只注篇名)意思是说,能够认识事物,这是人的本性,可以  相似文献   

20.
"无適无莫"出自《论语.里仁》篇。关于"適"和"莫"的解释主要有三种说法:一是郑玄的"衬健彼?二是范宁的"厚薄"说,三是韩愈的"无可无不可"、朱熹的"专主不肯"说。本文的考察重点在以下三个方面:(1)结合卜天素本《论语郑氏注》的出土文献,把郑玄"衬健彼档木咛逡庖宸岣黄鹄?(2)认为范宁的"厚薄"说,当从"適"作"嫡"而来;(3)韩愈"无可无不可"说对宋明理学的影响,及朱熹"专主不肯"说的意义。三说虽有着字词考证上的一些区别,但大义还是一致的,都强调我们的所作所为要以道义为参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