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感动在路上     
家和单位之间由一条窄窄的小路相连。小路人迹罕至,那条毛毛道几乎全是我用脚“写”出来的。  相似文献   

2.
隐情     
有人说,时间是疗伤的良药,记忆是痛苦的来源。但,总有某些人是不能忘记的,总会有些事是无法释怀的吧。在每个貌似平静的外表下,都隐藏着一些从来不曾遗忘却永远不想再提及的往事……家门前那条陈旧而昏暗的青石板路,是我童年里最初的记忆。每天黄昏时分,我坐在门槛  相似文献   

3.
原来每次回老家过年,都会与我的一位作家朋友,沿着城边的小路,边走边谈,什么都谈,时常谈得哈哈大笑。于不知不觉中,我们竟然围着老家的县城一连走了两三圈。可是去年春节,他却因为妻子病逝,到省城的女儿家过年去了,而且说他今后每逢过年,都不会在老家过了。我也就在年前的电子邮件里跟他说:“我们绕城三圈无话不谈的快乐,也许将永远不会重现了。”他则说:“不是‘也许’,是现实。”我也就意识到,我们的那种快乐,真的是永远“绝版”了。那种绝版的快乐,只能在我们的记忆中去回放去品味了。  相似文献   

4.
马婷婷 《天风》2005,(10):49-49
这些天,天气异常炎热,我常常在吃完晚饭后出去散步。说实在的,整天呆在高楼耸立的城市,心中不免生出一种莫名的遗憾与感伤,我无法计算,已有多少天没有看到湛蓝的天空,流动的白云和闪烁的星辰。终于在有一天傍晚,我发现了一个很绝妙的地方——一条曲径通幽的小路,小路两旁长满了绿色的植物,小路的尽头是一座古朴典雅的小亭子,坐在亭子中,很容易看  相似文献   

5.
转过弯就到     
家在农村,每次回家都要爬一段很长的崎岖陡峭的山路。那条从村口向外延伸的红土小路,我已记不清走了多少回,它时常出现在我思乡的梦中,那弯弯曲曲细细瘦瘦的模样,一如少年的我。过去,我每一次外出读书和回家都要经过它;现在,每一次想家的时候,孤独的灵魂还得沿着来时的路才能回到遥远的岁月,回到温暖的家。山路弯多,几乎走不了几步就得转一道弯,竟和我的人生有着惊人的相似。  相似文献   

6.
异乡客     
恍然间,我来到这个城市已有近五年时间。忆起过去,往事历历在目,原来旧时的许多情形依然是那样的明晰和深刻,依然会让今日的我感到当时的幸福或者疼痛。然而,就在这期间,对这个地方我已不再感到陌生,包括这里的街、路、树木和人们。但,不管我对这个地方有多么熟悉,我还是一个异乡之客。在我的眼中,以及我的言语和行为中,这里永远意味着不是家乡,而是异乡。  相似文献   

7.
山路     
我的故乡在黄土高原上的黄河边,巍峨的大山像慈祥的母亲怀抱着我的故乡,悠悠的黄河水像黄色的丝带绕村而过,夏天的枣花香弥漫全村,秋天的大红枣像红玛瑙缀满枝头,阳光普照,暖融融,显得幽静安祥。但对我来说记忆最深刻的却是回村的那条山路。  相似文献   

8.
近代的东北饱受战争的摧残,东北人民顽强抗争的精神值得人们永远牢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那些为国家建设无私奉献的先进人物也值得人们永远怀念。因此,东北城市拥有诸多蕴含红色记忆的公共雕塑,它们将历史记忆和地域特质呈现,是公共文化的重要载体。文章选取了纪念在抗日战争时期、解放战争时期以及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勇于奉献的烈士和先进人物的雕塑,重新回顾那段艰苦卓绝的岁月,感悟这些雕塑的红色记忆。  相似文献   

9.
我住在城东,因为办事去城西。走在那条街道上,恍如置身陌生的城市。城市不大,何以产生这般感受。一想,已近十年没有走过这条街了。这本来是靠我一双脚就可以抵达的地方,从需要考虑,或者屈从于习惯,我竟然将城西的地理空间,排除在我的生活之外。  相似文献   

10.
我住在城东,因为办事去城西。走在那条街道上,恍如置身陌生的城市。城市不大,何以产生这般感受。一想,已近十年没有走过这条街了。这本来是靠我一双脚就可以抵达的地方,从需要考虑,或者屈从于习惯,我竟然将城西的地理空间,排除在我的生活之外。单位、家庭、书店、菜市场、  相似文献   

11.
正我的家乡是沂蒙山区的一个小山村,名字叫韩家派庄。上个世纪70年代中期,我生于斯,长于斯。而对她有渐渐清晰的记忆,应该是从80年代初开始的,那时我大约六七岁的光景。记得,那时有生产队——整个村里的村民(那时叫社员)一起干活,一起分收成,一个村就像一个大家庭一样,留给我的是一些温馨、甜美的记忆。记忆最  相似文献   

12.
我的伯父蔡约生牧师已息了他的劳苦,他的言行,谆谆教诲却永远地留在我的记忆当中,鼓励着我。 我的伯父从小生长在一个圣公会牧师的家庭。言语、行为从小就受到了极为严格的教育,又教  相似文献   

13.
初恋,赠予人的记忆,不是永远的幸福,便是永远的残酷。我常常这样百无聊赖地想着。 独自走在武汉的街头,看到无数的车辆从身边走过,或许,偶尔还会看到那熟悉的14路,或者走向起点,或者驶向终点。此时,我总会在心中问自己:你现在正在车上吗? 是呀,好久没有再乘14路公汽了,或许此后  相似文献   

14.
家乡的味道     
正小时候只知道待在家乡有一种特别的感觉,她总能使不成样的哭脸变成一副可爱的笑脸;她总能使一颗跳动不安的心渐渐地平静下来。家乡有一种神秘的色彩,而那时的我对她的了解仿佛披上了一层面纱——朦胧而清淡。对于一个追逐世俗的人来说,家乡只是一块儿不值钱的土地。她没有城市的一小块儿地那么值钱,但对于我,家乡则是一块儿藏着金矿的沃土。她让我懂得一个人的价值,生命的真正内涵。最喜欢在春天时躺在翠绿的草地上,那里充满着草的芬芳。那是家乡的体味,让我留念与  相似文献   

15.
2009年7月11日,著名哲学家、宗教学家、国家图书馆名誉馆长任继愈先生魂归故里。家乡人民感到无比悲痛,在先生的故里北任村,在先生的母校平原一中,在收藏先生赠书的县图书馆,在先生时刻关心的家族企业"百年老字号"山东通德公司,在平原大地上先生留下足迹的地方,广大人民群众满怀深情的怀念着这位从家乡走出去的世纪老人。在平原人的眼里.他既是一位名播四海的知名学者,他更是家乡人民的优秀儿女:他既是引领当代知识分子方向的杰出代表.更是家乡人民的自豪与骄傲!他的根和魂永远在故乡的热土里。不管什么时候.不管在任何情况下.任继愈先生永远活在家乡人民心中。  相似文献   

16.
等待     
正因为世界不是因我而来的,因为世界奏出的音乐,有的我很喜欢,渴望听到,有的就不喜欢,即使被风吹走,也不遗憾,我便慢慢学会了等待,如一滴水等待汪洋大海的一个浪,等待幸运的邂逅,等待音乐的洗礼。有人说,等待是人生的常态。但是我也知道,在等待之时,我还需要做些什么,保证我的等待是值得的,是永远有生机的。真  相似文献   

17.
那是我来到北方的第一年。一个稚气未脱的孩子背上行囊,踏上那条曾憧憬过无数遍的征程。 印象中的北方,永远像故事、演义那股扣人心弦。鹅毛般的洁白雪片,暖暖的冬日阳光,甚至是说话时呵出的卷曲的热气,总能让人在严寒之中氤氲出温馨的梦境。没有那份看看檐外雨珠如何捻动云的思绪的闲适,也没有春日微雨过后品品梧桐新绽的绿意的安宁,  相似文献   

18.
正住在六郎庄的时候,我时常周末去海淀教堂聚会,有一次听见牧师在讲天堂有多么美好,心里就默默勾勒出了一幅图景。我没见过天堂的美景,但经常看到春天的海淀公园花香满径。春雨霏霏的时候,沿着曲折迂回的小路,花儿透过层层缝隙,在公园里散发出淡淡的清香。我有些惊喜,原来在这繁华喧嚣的都市里,也掩映着一个清新的地方。陶渊明的《桃花源记》写出了中国人对这个美好世界永远的渴望,晋太原中,武陵打鱼人沿着顺溪水漂游的花瓣,一路探寻,发  相似文献   

19.
我大学一毕业,就被分配在家乡城市一家经济效益很好的单位工作。由于是在机关上班,工作很轻闲,自由时间也多,于是我开始沉迷于网络,自身的工作很少用心去做,天长日久,单位的领导和同事对我颇有微词。  相似文献   

20.
刘行 《天风》2007,(16)
故乡的月总是把古老的井,填满银辉。那是,我儿时一个圆圆的梦。母亲说,家乡的井是大地母亲的眼睛,那水就是母亲眼睛流出的泪。直到现在,那口经无数风霜雨雪的井已成为记忆;那泪水,已变成欢乐的泉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