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正>微信的"朋友圈"功能对现代人的社交方式和生活影响之大,令人实在难以再将其当成一个简单的信息传送工具。很多时候,朋友圈已经成为一个对现代人心理产生重要影响的工具。这一功能为什么会对人类心理有这么大的影响?对不同类型的人它都起到怎样的作用?怎样合理使用朋友圈功能?或许在开始使用朋友圈功能之后这些问题都应该得到反思和回答。朋友圈中的自己是真正的自己吗?在朋友圈中,人们趋向于表达出  相似文献   

2.
正最近,一款名为西瓜足迹的小程序在朋友圈刷屏。人们选择自己去过的城市之后,足迹地图就会自动生成。一下子,朋友圈里冒出了一大批旅行达人,踏足30多个省区,700多个城市,超越了99.9%用户者大有人在,惹得不少吃瓜群众犯嘀咕,为何你们都走过千山万水,唯独我没去过远方?只不过,数据很唬人,实则糊弄人。在这个小程序里,去过哪些地方,全凭自己选择,谎报、多报自然很随意;地级市、县级市并列在一起,很多城市还被漏  相似文献   

3.
《天风》2015,(12)
<正>时下,交换微信似乎成了人们像握手似的基本礼节。有报道称,今年微信活跃用户已超过6亿人,覆盖200多个国家和地区、20多种语言。一半的微信用户拥有超过100位微信好友。通过微信,不知不觉中,人们的朋友圈日益扩大,结构也由平面转向立体,可谓交集纷繁,层叠复杂。这些由你的同学、同事、朋友或朋友的朋友所构成的所谓熟人圈子,似乎给了你"朋友遍天下"的感觉,可是,你千万别高估了微信中的朋友圈,不信你试试,  相似文献   

4.
计文 《天风》2018,(10):1-1
"开屏饱浸鸡汤,页面卖品琳琅。晒遍世间尤物,转尽奇葩文章。拉票求转约赞,表情扭曲张扬。惑语诤言牛论,悲欢笑骂痴狂。圈里调侃闲叙,隐君潜水一旁。莫嫌方屏两寸,尽纳人间炎凉。"这是某君对当前朋友圈的概括,虽然难免过于负面,但确实也基本反映事实。朋友圈里有我们的喜怒哀乐,也有人生的五味杂陈。  相似文献   

5.
正好不容易离开父母到外地上大学,我轻松了许多,整天忙着打游戏,心思一点也不放在学习上了。有一个周末,我和舍友在网吧打游戏忘了时间,回到学校大门已经锁上了,沮丧的我就在朋友圈发了条说说。母亲看到后,苦口婆心、声泪俱下地教训了我一顿。一怒之下,我就把母亲给屏蔽了。没有了母亲的唠叨,果然自在了许多。有一天,一个叫小雅的女孩加了我好友。她好像特别关心我,变天了她会叮嘱我加衣服,  相似文献   

6.
正儿时,我特羡慕玩伴们,他们的母亲,个个能说会道,善于交际,方圆四周,都有着极好的人缘,家中也因此常来客人,每每必杀鸡割肉,桌上好菜鲜汤不断,而我们家则日日素菜上桌。与她们相比,我的母亲,不善言辞,更不善与人交往,她极少去村镇上串门,也无人来我家,母亲既没朋友圈,更无好的人缘。母亲,整日像个独行侠,穿梭于田间、地头、山边、溪旁……风雨不改!回到家中,又围着灶台、猪圈、鸡笼、柴垛转,脚步匆忙。晚上还会独自在灯下做着针线活,日复一日。  相似文献   

7.
夜幕—— 正向白冷悄悄落下, 兜住西沉的夕阳, 笼罩着大地的喧哗, 在多少世代的期待里 迎来了默西亚。 高天仙乐飘奏, 山洞神曲散发,  相似文献   

8.
正一个朋友上初中的儿子说了一句话,我印象深刻。他说:妈妈,你可别只有朋友圈,没有朋友啊。如今朋友圈当道,同时也挡道。每天早晨打开朋友圈,仿佛打开了整个世界,其实那只是一个二手的世界。曾经有人问我,有几个微信号?我说一个啊,他表示不信;也有朋友教我如何将微信朋友分类,以分享不同的内容。我倒是分了,但是每次发言都要选择,太累人。对于微信朋友圈,我的心态就是阿庆嫂的那句话:来的都  相似文献   

9.
20世纪中国有几位学贯中西的文化巨人,钱钟书是其中杰出的一位。他是一位中外公认的才子,具有过目不忘的记忆力,精通英、法、意、拉丁、西班牙等多国语言,其著作《管锥编》、《谈艺录》、《七缀集》、《宋诗选注》,纵贯古今,沟通中外,学问渊博在当代中国可谓首屈一指。钱钟书这样的一代才子是如何成就的?一方  相似文献   

10.
正"垂饮清露,流响出疏桐。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又是一年蝉鸣时,窗外湿润的空气中充斥着知了的鸣叫声,这声声的蝉鸣把我的思绪带回了童年。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在我的老家山东泰安的小山村,没有电视,没有电脑,没有像样的玩具,所有玩的东西几乎都是自制的,粘知了就是孩子们最喜爱、最富有刺激性的活动之一。  相似文献   

11.
汤姆·克鲁索生于1955年,与比尔·盖茨同年出生。汤姆幼年时家境与盖茨相似,1963年,小汤姆进入里奇景小学学习,就在这里,他结识了盖茨,并一直与他保持着友谊。  相似文献   

12.
我曾写过一篇《常思走麦城》的杂文,意在提醒一些行走于“华容道”上的人们,要不忘败走麦城之鉴。这文章,虽稚嫩,自忖也有点意思的。但币有两面,河有两岸。清静下来想一想,如果在人生进程中,常记起失利的阴影,陷入失败的泥淖,造成心理障碍,失去自信也不好。我们常说“好汉不提当年勇”,其实“当年勇”也要时而提一下,适当说儿句,只是不要反反复复说过去、絮絮叨叨吹牛皮就好。因为那些或大或小、或多或少的“当年事”,毕竟是靠胆略、智慧打拼出来的辉煌。对于失落、失利、失败这种种人生不如意,这些伤疤,这类隐痛,倒要少提甚至尘封为佳。[第一段]  相似文献   

13.
石头 《天风》2018,(2):42-43
微信好友里有许多基督徒朋友,时常会转发一些与信仰有关的公众号文章.这些文章,有的读完如饮甘泉,有的读完则百感交集,不是畅快,而是汗颜. “高考出现福音作文”、“某某高官信主”、“国家支持丝路宣教”、“某地标建筑出现福音信息”、“公祭日活动纪念宣教士”、“某国领导人信主了”、“某某名嘴支持耶路撒冷事件”、“某某媒体传扬福音信息”、“鸟巢举办福音布道会”,这些主题的文章在基督徒的朋友圈中疯传,标题也不时刷新“雷人”底线,有时给人一种错觉:是不是福音只有蹭上社会热点,才能在当代传播?  相似文献   

14.
正1前几天,我的朋友圈里充斥了关于咪蒙的各种文章。有支持的,还有一大部分是骂的,各种原创文章动态层出不穷。本来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的我还特地点开许久未点开的咪蒙公众号,火速看了一下她那篇引起轩然大波的文章。  相似文献   

15.
做学问首先得“安贫乐道”。如果做学问,又想升官发财,绝对做不好学问。必须使心先静下来,跟坐禅一样入定。我在龙门36年,龙门石窟远离城市,在山村,要洗澡得走30里。当年(1964年)龙门没有围墙,正式编制8人,加上编外共12人,是个副科级单位。一到星期六下班后,周围的人都回家了,办公室、图书馆、食堂钥匙都给了我。我才20多岁,不甘心这种寂寞,怎么办?我昼读古史,夜数繁星。我读佛经就是从那时开始的,日本出版的《大正藏》史传部三卷,我既看它,又当枕头。现已36年了,书皮也磨损坏了。所以做学问不急于求成…  相似文献   

16.
小时候,我在邻村上小学。一天放学后,发现学校的外墙上贴着一张黄纸,许多人围着观看,我们这些爱凑热闹的孩子也挤进人群里去看,见黄纸上写着这么几行字:  相似文献   

17.
移动互联网时代,微信的出现颠覆了人们的沟通方式,而点赞作为网络人际之间的互动更是呈现了用户的个人调节与社会认同。本研究采用问卷的方法,对368名微信用户的点赞动机与人格特质的关系进行调查。结果发现:(1)点赞行为有着不同的动机背景,这其中主要是自我认同和社会认同动机在起推动作用。(2)这其中不同动机的人又有着不同的人格特质,具体而言,严谨性与外向性影响自我认同,而宜人性与开放性影响社交认同。  相似文献   

18.
微信朋友圈是人们日常交流的重要载体,将其置于传播"仪式观"理论视阈进行考察,可发现微信朋友圈能实现一定的伦理功能:朋友圈点赞契合用户维护人际关系的需要,朋友圈分享符合用户自我呈现的愿望,朋友圈共享参与后联结的价值共同体一定意义上使用户获得了群体归属感。但微信朋友圈存在的现实隐忧也是不容忽视的:朋友圈点赞实质上是一种浅层交流,其背后隐藏着情感脆弱性危机;朋友圈中自我形象建构蕴藏着的虚实冲突会使个人陷入社交困境;互联网语境中的脱域共同体也会带来价值失真等问题。  相似文献   

19.
研究旨在考察社交网站(微信朋友圈)中的积极反馈(点赞)与个体主观幸福感的关系,及其内在作用机制—孤独感的中介效应和生命意义体验的调节效应。采用朋友圈点赞频率问卷、生命意义体验量表、孤独感量表和主观幸福感量表对461名微信使用者进行研究。结果表明:(1)个体在朋友圈中获得点赞的频率可正向预测其主观幸福感。(2)生命意义体验对点赞频率与主观幸福感之间的关系具有调节效应。(3)这种调节效应以孤独感为中介变量。研究揭示了社交网站中的积极反馈与个体主观幸福感之间关系的内在机制及其个体差异,对避免社交网站中社会反馈的消极影响具有理论意义。  相似文献   

20.
为探讨社交网站(微信朋友圈)使用对大学生抑郁的影响及其内在机制——负面社会比较的中介作用和自我概念清晰性的调节作用,采用社交网站使用强度问卷、负面社会比较量表、自我概念清晰性问卷和流调中心用抑郁量表,对武汉某高校 997名在校大学生进行调查,结果发现:(1)社交网站使用与负面社会比较和抑郁均呈显著正相关,而自我概念清晰性与负面社会比较和抑郁均呈显著负相关;(2)负面社会比较在社交网站使用对抑郁影响中的中介作用显著;(3)负面社会比较的中介效应受到自我概念清晰性的调节,且该中介效应在低自我概念清晰性群体中更为显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