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学以为己     
正"学以为己"是指教育或学习的目的是追求个人道德生命的完美,它是中国传统教育的基本理念。孔子说:"古之学者为己,今之学者为人。"所谓"为己之学",是说学习的目的在于提高自身的修养,成就自己的人格,学习是出于自己的兴趣。与"为己之学"相对的是"为人之学",其目的则是向别人炫耀自己的学问,而与自己的人格完善不相干,学习并不是出于完善自己人格  相似文献   

2.
香港作家亦舒有篇文章叫《从宽处理》。文章大意是说,她的生活哲学是"宽松处理法"——买衣服不要那么紧身,大一码好了,会觉得很舒服;和人约会,时间不要定在大清早,以免他人紧张;写作时,实在写不出长篇,就写个短篇好了,不要对自己太严格……欣赏这种人生态度:对人、对己、对世间事物都宽松一点,宽  相似文献   

3.
正你哭着对别人说,别人会在心里笑你;而你笑着对别人说,别人会在心里流泪,这就是人与人之间的逻辑。每当受到上司批评的时候,自己还没缓过神来,周围的同事都扑过来,安慰你说:"亲,不要难过啊,没什么大不了的。"你心里想着:"就是没什么大不了的啊,我觉得上司批评我不认真是对的啊,我为什么要难过呢?"倘若你在朋友圈里说和男友分手了,那更不得了,你看着下面的评论和安慰,会觉得应该喝药毒死自己一次,或者上个吊、跳个  相似文献   

4.
孔子思想的核心是仁,仁者就要“爱人”。而“爱人”的关键是实行“忠恕”之道。所谓“忠”就是“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亦即自己要站得住,同时也要使别人站得住;自己要事事行得通,同时也要使别人事事行得通。  相似文献   

5.
“仁者人也”,据我看,是孔子自己对其思想核心的仁字所作的正确的解释.此义详见《中庸》“哀公问政”章.当然从古文字来看,仁字有几种写法,造字时取义都是什么?可能有人知道,至少,我不知道.但是,《说文·人部》的仁字,我敢断言,一定是孔子使用过的仁字.许慎在仁下说“亲也,从人二.”我看许慎的解释与孔子的说法完全一致.为什么呢?因为《说文》仁字构形为“人二”,即两个人.这两个人,其一是表示自己,其二是表示与自己面对面的那个人.当然,面对的那个人,既可以是个人,也可以代表集体,或者就是整个人类社会.“亲也”则表示人对人应当亲爱,不亲爱就不是人.从字形来看是如此,从字音来看,与人正同.实际上,这个仁字的形和音,已表明它的意义应是“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说文》心部恕下说:“仁也”,无疑就是依此取义.  相似文献   

6.
孔子思想三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我看到一些讨论孔子思想的文章,觉得大家对孔子思想的看法还有不少分歧,评价有高有低。我对于孔子,没有作过深入的研究,但“管窥蠡测”所及,有的不与大家相同,现在提出我的看法,向同志们请教。这篇三论包括论孔子的仁与忠恕,论孔子对人民的态度和方针,论孔子的礼与法先王。(一)论孔子的仁与忠恕冯友兰先生说:“孔子的仁,它的主要内容是‘爱人’。忠是‘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恕是‘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忠恕是实行仁的方法。”(录其大意)关锋林聿时两先生也有类似的说法。这个看法,我很同意,与管见不谋而合。但是他们未加论证,不免使读者感到缺憾或怀疑或反对。自然有些同志还信从朱熹、章炳麟等对忠恕  相似文献   

7.
中国古代文化中蕴藏着丰富的灵修资源,作为传统思想两大源流的儒道两家,都主张通过修身使人达到完美的精神境界。儒家认为人的活动应有伦理道德的规范,应努力实践,充实自我,止于至善。孔子就说过,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又说居处恭,执事敬,与人忠。道家则主张以虚静为主,崇尚自然、强调返朴归真。老子说为道日损,是要摒除偏执妄见和不合宜的  相似文献   

8.
正倾听他人比自己夸夸其谈更容易获得他人的好感。本杰明·富兰克林是不喜欢与人争辩的,至少是他不愿意与人争辩,他说:"争辩是一个非常不好的习惯,让人心生厌恶,甚至树敌。""我发现,除了律师,大学里面的人,以及在爱丁堡市长大的各色人等之外,智者很少争辩。""知识只能通过耳朵来获得,而不是通过嘴巴。"富兰克林坚持这一原则,是  相似文献   

9.
<正> 一孔子和儒家的思想里,有一点极重要的精神,就是他们对“学者为己”的提倡。孔子说:古之学者为已,今之学者为人。(《论语·宪问》,以下引《论语》只注篇名)这里说的“为己”,不是为自己谋私利,是说为了充实和完善自己;这里说的“为人”,也不是为他人着想,是说行事为了给人家看,求得别人的赞誉。孔子是提倡“为己”,反对“为人”  相似文献   

10.
正有句形容人能力强的俗语"有两把刷子"脍炙人口,而林语堂为西南联合大学毕业生讲演的题目却是《我的"三把刷子"》。他自诩多一把"刷子",不是说本事高于他人,而是用自己的思考感悟、生活奔波经历,阐明为人处世必须具备的三种能力和方式。第一把是"问题刷"。人生在世,就是发现、研究、解决问题的过程,人的社会知识几乎全是通过解决问题获得。林语堂说:"只要有问题跟着,你就不会懒  相似文献   

11.
无为子 《天风》2010,(4):64-64
<正>"事不关己,高高挂起"是不少人的处世观念,而我则要说:"事不关己,高高挂起"是一种明哲保身、"各人自扫门前雪,莫管他人瓦上霜"的心态,其危害是很明显的,如果每个人都专顾自己,社会哪  相似文献   

12.
正你不需要活在别人的认可里,快快乐乐地为自己活,潇潇洒洒地"自恋",哪怕别人把自己当成"精神病患者",你也要做一个快乐的人。如果你追求的快乐是处处参照他人的模式,那么你的一生只能悲哀地活在他人的阴影里。事实上,人活在这个世上,并不一定要压倒他人,也不是为了他人而活,而是自我价值的实现以及对自我的珍惜。一个人是否实现自我,并不在于他比别人优秀多少,而在于他在精神上能否得到幸福的满足。  相似文献   

13.
人与己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己所有欲,勿损于人。想改变别人,先改变自己。想改变自己,多看看别人。妒人者己弱,学人者自强。看不到别人的优点和长处,正是自己的缺点和短处。强求于人,不如求强干己。求强于己,而后与人互助。别人的问题自己能解决,自己的问题也会有别人来解决。  相似文献   

14.
“已欲立而立人,已欲达而达人”,“已所不欲,勿施于人”,这即是孔子提出的为人处世的忠恕之道。概括地说,其特点是“能近取譬”,设身处地,从自已的感受、愿望推想到他人的感受、愿望,推知自己施于他人的一定行为是善或恶,该或不该,推知对人应取的道德态度或责任。忠恕之道  相似文献   

15.
逆与顺     
正对于"欲",道家与儒家采用了相反的策略。道家采用的是"逆",是"见素抱朴,少私寡欲";儒家则是承认"欲"的合理性,所谓"食色,性也",从而采用"顺"的方法加以引导。道家认为人的所有问题,都来自于"欲"。因此,要解决人的问题,最根本的方法就是消除欲望。"欲"在道家看来,是一个完全负面的东西,甚至带有罪恶感。老子说:"罪莫大于可欲,祸莫大于不知足,咎莫大于欲得。"但道家也  相似文献   

16.
《走向全球伦理宣言》的"金规则"("己所不欲,勿施与人")与儒家伦理相符,即"恕道",亦即"仁"的思想体系的本质特征。"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是对"仁"的积极表述;"己所不欲,勿施与人"是对"仁"的消极表述。儒家的"仁爱"观与基督教的"圣爱"观都是普世之爱,由于二者的起源、发展方式不同,所以表现形式也不同。儒家的"仁爱"观与"敬"分不开,其极至状态为"四海之内,合敬同爱"。  相似文献   

17.
墨家与儒家"敬鬼神而远之"的态度不同,墨家吸收了殷商重鬼神的文化传统,认为鬼神实有、鬼神具有赏善罚恶的能力。墨家的鬼神观体现了墨家对良性治理之道的追问,鬼神具有明知能力,可以赏善罚恶,鬼神是实现墨家"义政"的保障。墨家的鬼神观有一个根本的转向,由传统强调鬼神的宗教功能慢慢转变为强调鬼神的政治功能,统治者要尊天敬鬼,要善待百姓,才能得到鬼神之福、人民之亲。可以说,敬畏鬼神才能建立良善的社会秩序。同时,墨家的鬼神观也依然具有道德内涵与宗教内涵,人们要敬畏鬼神,重视祭祀。不过,墨家对鬼神观念的政治功能化解释中,鬼神本身所具有的超越性、神圣性也被政治功能化解释慢慢消解。  相似文献   

18.
"何谓仁"以及"如何仁"是孔子哲学的核心。"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是孔子对仁的界定,孝悌是行仁的始点。克己旨在对以身为中心的致思趋向进行持续否定,净化和纯化人的意志以唤起本有的价值自觉。尽己与推己是克己中形成的自我定向上的成人与成物。在孔子关于"仁"与"为仁"工夫的言说中存在着生存样态与理论上的双重紧张,这种双重紧张同时也塑造了孔子独特的思想品格。  相似文献   

19.
来信回复     
1:亲爱的咨询师:不知为什么我常常会自我否定,而且会厌恶不努力的人,感觉自己有些刻薄。比如要考试的时候就会觉得自己那么努力,看到临时抱佛脚的人就觉得好恶心,不由自主地自己的态度也会消极。我这样是有问题的吗?亲爱的同学:看到你的留言,感觉你内心挺矛盾的,看到别人不努力,却自我否定;看到临时抱佛脚的同学,不由自主消极。因为别人做的不好的地方,却要给自己找不开心。不禁想到一个段子,人世间用"关你事"和"关我事"能解决80%的烦恼。所以,临时抱佛脚的让他去抱,我们只管自己努力就好了。  相似文献   

20.
品味中年     
行到中年分外明,明白自己要什么,追求什么。梁实秋先生说:"中年最大的妙处是知道自己想要什么,也知道自己能做什么,享受自己想要的生活。"可是我觉得,这个时候是真正面临人生工作的瓶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