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传统诗歌意象的组合是意随象出,兴象明了,诗歌《锦瑟》的意象却是象从意出,意象朦胧。《锦瑟》以情感对象为审美意象,情感起由是李商隐个人人生遭遇的感受,但它也恰巧是整个人类对生命的感叹,这样的诗歌意境显得高人一筹。以情感为对象的诗歌是对传统诗歌意象组合的一种突破。《锦瑟》是先例,也是特例,开以情感为对象的创作手法的先河,创大我人生境界的特例。诗歌的创作和审美空间得到了扩展;情感获得了关注,心灵获得对话,存在获得了意义,生命的价值也彰显无疑。  相似文献   

2.
《红楼梦》中"香菱学诗"一节,作者借林黛玉之口间接地表达了自己的诗学观。这些观点基本和前代诗歌理论家的观点基本一致,也有作者个人独到的创作体悟和诗歌审美倾向,可谓是生动的诗歌创作教程。  相似文献   

3.
禅诗将禅宗思想与诗歌形式结合,在诗歌中体现禅意,又在禅意中达到了诗歌言尽而意无尽的最高境界.从文艺心理上来讲,禅诗在多个方面达到了艺术的最高境界.  相似文献   

4.
上博简<孔子诗论>是一部具有丰富哲学和礼学内容的<诗>学著作,作者一方面以子思学派的性情学说论<诗>,大力张扬诗歌的性情,继承并发展了<尚书·尧典>的"诗言志"思想,以性情作为诗歌"言志"的内涵,使儒家诗歌理论建立在心性哲学基础之上;另一方面又主张用礼义学说对诗歌情感进行约束和规范,表明了儒家对待情感问题的原则立场,初步呈现出"发乎情,止乎礼义"的理论倾向.中国儒家关于诗歌抒情的理论框架在此已经隐然成型.  相似文献   

5.
王弼易学中的"象""意"理论,其学术渊源可溯及两汉乃至先秦。《易传》提出了"立象尽意"的"象""意"观。此"象""意"观由先秦传入汉代,成为汉代易学家治易的一条重要原则。王弼将此说改造为"意以象尽"。西汉新易学构建了宇宙生成论,提出了"理生象"的学术观点。王弼据此阐发了"象生于意"的"象""意"说。审视王弼易学"象""意"理论渊源可知,王弼并非否定卦爻象的作用,更不是舍"象"而不谈,他是站在历史的高度,从整体总结、反思易象与易义之关系。  相似文献   

6.
孙琪 《天风》2022,(1):53-55
<正>中国基督教三自爱国运动委员会主席徐晓鸿牧师的新著《道圣符契天下文明—中国古代诗歌与基督教》(下称《道圣符契》)问世。作者搜集整理了从唐至清五个朝代与基督教有关的诗歌362首,详细考证了诗歌创作背景,记录了许多生动有趣的故事。作者还对这些诗歌逐句进行翻译,用韵雅致,文辞优美,使一些晦涩难懂的诗歌和宗教意蕴更便于读者理解接受,激发读者的审美愉悦。我国是一个诗的国度,历代流传下来的诗歌数量众多且言辞优美,相较而言,与基督教有关的诗歌数量不多且十分分散,搜集起来非常不易,徐晓鸿牧师多年来锲而不舍地搜集整理,最终使这部以诗证史的著作得以出版,  相似文献   

7.
宋代是一个"尚意"的时代,对"意"的追求与崇尚体现在各个艺术领域,不管哪个审美范畴,都是注重对"意"的一种追求,而象、境、趣、匠等都是达到"意"的一种手段和形式,而"意"从渊源来讲与老庄及禅宗哲学有关,其中老子的"道"、"无为"和庄子的"心斋"、"坐忘"思想及禅宗的"顿悟"说等都影响了"意"的发展.  相似文献   

8.
赵朴初虽已远去,却音容笑貌宛在,哲人风范长存。记得他给人题字时常盖"无尽意"章,书斋取名"无尽意斋",自称"无尽意居士"。大家习称赵朴初为"朴老"。朴老不老,其意无尽。朴老说,"无尽意"出自《无尽意菩萨经》的"行愿,意无尽",乃悲愿无尽,智慧无尽。朴老是  相似文献   

9.
儒家的"意"范畴及宋明以后出现的"主意"学说,与道家所言之"意"干系甚微.对"主意"学说的形成、发展有直接影响的是儒、佛两家对"意"之范畴的诠释与阐述.儒学的"意"范畴,既可从"毋意"说出发而作私意、意念之理解,又可从"诚意"说出发而作意向、志意之解读;既可基于工夫论而把"诚意"视为"欲诚之意",又可基于本体论而把"诚意"视为"已诚之意";既可使"意"与"志"相结合,又可使"意"与"念"相并列.明中叶后"主意"一词由工夫层面的"诚意"范畴提升为本体层面的"意根"范畴,这种转变,既有历史逻辑的承继关系,又有阳明心学之修正思潮的现实推动.  相似文献   

10.
宋人苏东坡在儋州时,葛延之等人不远万里自江阴至儋州、拜见苏东坡寻问作文之法。苏东坡说:‘儋州虽数百家之聚,州入之所须,取之市而足,然不可徒得也。必有一物以摄之,然后为己用。所谓一物者,钱是也。作文亦然,天下之事,散在经子史中,不可徒使。必得一物以摄之,然后为已用。所谓一物者,意是也。不得钱不可以取物,不得意不可以用事,  相似文献   

11.
"唯有全心依赖,才会创作出激情迸发的诗歌。"对于这句话,非常适用于当代天主教福传诗歌创作。当代天主教福传诗歌虽然从表面上看,是诗人把个体的经验融入到福传诗歌之中,让诗歌通过个体的表现,通达整个福传事业,给予读者一个激荡心灵的冲击,领悟到信仰的真谛。但从诗歌本质  相似文献   

12.
张昱 《美与时代》2007,(5):108-109
唐传奇作为一种活泼灵动的文体适应了时代和社会生活发展的需要,其作者以一颗"诗"心去创作,使传奇作品兼有了诗与小说之长,同时又对诗歌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是对主流艺术形式--诗歌的一种有力补充.  相似文献   

13.
关于意境层次理论的研究要充分尊重前人的研究成果,现今的研究虽在某些方面有发展,但往往也曲解前人.从王昌龄到宗白华,意境层次的研究已趋于成熟.基本将其分为三层,第一层是"直观感相的模写",并不涉及情、意等主体因素;第二层界定为"对具体可感的生命情感的传达";第三层指诗歌的超越性特征.而王国维提出的"有我之境"和"无我之境"应既是意境的类型,又是意境的层次.  相似文献   

14.
诗歌产生之初,诗、乐、舞是三位一体的艺术形式。最早的诗歌是为音乐和舞蹈服务的,因此它的音乐美特征十分显著。随着社会生活的发展,诗歌逐步从音乐中分离出来,诗歌的音乐美特征也开始逐渐丧失:诗歌脱离音乐而独立,独立的诗歌要具备审美价值,仍需音乐为其服务;从齐、梁时期的"声律说"到唐代律诗,诗歌虽然保持着音乐美特征,但是音乐的作用始终是处于边缘地带;而随着宋诗的发展,诗歌散文化、议论化的倾向凸显,使得诗歌音乐美特征进一步丧失。  相似文献   

15.
郭象在庄学史上最早辨别《庄子》中之伪作,删定《庄子》文本。郭象删定《庄子》的依据在于"庄子之意"。郭象删定《庄子》的诠释学意义在于,郭象的"庄子之意"是指作为作者的庄子之初意,郭象的"庄子之意"与夫剔除不合庄子之意的篇章,删定符合庄子之意的文本,其间存有互为前提、递相促进的循环关系。由于《庄子》是包括庄子及其后学学派之作在内的一个文集,《庄子》除了庄子之意,还包括难以确定人数的其他作者之意,且"庄子之意"本是郭象理解和解释《庄子》的结果,如此郭象所认定的符合庄子之意的文本是否可以确定为庄子所作?郭象删除的那些不合庄子之意的部分是否就一定不是庄子所作?这些都是郭象文本所留下的问题。  相似文献   

16.
言意问题是魏晋玄学的重要思想内容之一。“言”是名言概念,即语言;“意”是意义、意旨、意蕴等,即思想。言和意有固有的内在联系:意非言不昌,言非意不立。在中国哲学中,先秦诸子就注意到了言意关系。但把言意关系作为一个基本的哲学问题来探讨,则是魏晋玄学的思想特色。魏晋玄学关于言意问题有两种对立的观点:“言尽意”和“言不尽意”。  相似文献   

17.
印度佛教中关于"无作意"的定义和理解,大致有三种。第一种无作意的定义为不使心警觉发动且不引心趋向所缘境,并将此作为一种修持方法。这种定义依据法相学而来,在印度佛教的论著中最为常见。第二种无作意的定义为无二取并指向无二取之智慧,这种定义并不常见,由印度密修瑜伽士依据自身所学所修而阐发,其解读已完全不同于第一种。第三种无作意的定义是作意即无生,从胜义谛的层面说中无作意,大乘佛经中也直接点明此种解释,有确凿之根据。  相似文献   

18.
<正>陶磊著,浙江大学出版社2015年11月出版,全书26万字,263页。本书借鉴萨满主义通神模式,提出卦爻辞的爻意法则。对卦爻辞的具体解读,作者从商周历史与文化的历史场景出发,尽可能与甲骨、金文以及古典文献相参证;又从爻辞的诗性语言特征出发,尽可能还原其真实内涵。本书认为,《易经》作者有"吉凶生大业"的劝德意识,与后来儒家所表述的价值观属同  相似文献   

19.
作文要运用同一律,这表现在各个方面。清代戏曲理论家李渔在《闲情偶寄·立主脑》中说;“古人作文一篇,定有一篇之主脑。主脑非他,即作者立言之本意也。”立意是文章的主脑。因此,王夫之也指出:无论诗歌与长行文字,俱以意为主。意犹帅也,无帅之兵,谓之乌合。李杜所以称大冢者,无意之诗,十不得一、二也。烟云泉石,花鸟苔林,金铺锦帐,寓意则灵。”(《夕堂永日绪论内编》) 李渔与王夫之都强调了作文一定要确  相似文献   

20.
黄宗羲在《明儒学案》中将蕺山学定位为阳明后学。此说对后世影响深远,因而蕺山学与朱子学的关系往往被学者所忽视。其实刘蕺山对朱子学理解极深,并深刻认识到朱子学的利弊两面。蕺山的慎独诚意论、格物说、敬论等,都继承和发展了朱子学说。同时,他对朱子学也有严厉的批评:朱子认为本体自身圆满,本体上无需着力也不可着力;蕺山则认为工夫须直接在本体上做,否则将流于细枝末节。因而,蕺山发展"意"作为本体,以实现本体上的工夫,进而解决他认为朱子学"惨刻而不情"和学说支离二分的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