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报——同志们,老贾已经抵达三班门口,赶紧归位啊!"在一个喧闹却短暂异常的课间,同学们都在争分夺秒利用这宝贵的时间"兴风作浪",忽闻从门外冲进来的小刘这一声吼,都跟脚底抹了油似的,"呼啦"地从四面八方奔向自己的座位,再急匆匆地掏出书本"认真"研读。"三、二、一。"大家盯着书页,在心中默念三个数,这时,"唰"  相似文献   

2.
油鼠取巧     
一位木工在赶制一架木梯。一只过路的油鼠瞧见了,喜在心里。它想,木工赶制梯子,无疑为了爬到高处,那高处肯定有好的东西——否则,谁也不会煞费苦心地钻研向上的道路。见好处就上是油鼠的习性。油鼠停下赶路的脚步,躲在暗处,悠闲地等待着木工的完工。  相似文献   

3.
作为阿多诺《否定的辩证法》的核心概念,"同一性"概念从深层次上暴露出"构造性主体"的虚幻,并在一个开阔的视野下,把人类"高尚概念王国"的有机母体——变动不居的"动态自然"思辨地牵连出来。"同一性"相互关联的四种形式与时代的发展处于互动过程中,时代的张力和机遇由此产生。"同一性"内在地存在着肯定与否定的悖论,也存在着"同一性"到"非同一性"的辨证运动。  相似文献   

4.
大理白族社会外在表现出多神混融的信仰形态,内部则严格遵循着有序系统的祭祀制度。白族社会的祭祀制度以"斋大油小"为原则,构建出"先斋后油"的时间秩序和"上斋下油"的空间观念。斋油祭祀制度与村落年龄组制度相嵌合:新龄组是宰牲油祀的主要担纲者;老龄组作为整体村落的社祭组织,维系着日常斋祀空间。历史与神话脉络中,"观音/细奴罗""观音/段宗牓""观音/段思平"的斋油神话结构反复表述着祭司型老龄组与武士型新龄组相互整合之佛教王权类型,是年龄组制度在政治层面的外显表达。  相似文献   

5.
谢炳国 《天风》2017,(9):56-56
据《都市女报》报道:7月28日,江苏徐州一位60岁大妈因闯红灯和乱穿马路被交警拦下,交警让她罚款50元作为处罚。没想到大妈态度嚣张,多次爆出雷人语句“我有心脏病,你要赔我”;“你不是要罚钱吗,我有的是钱”;“我不差钱,明天我继续违章”……面对大妈的蛮不讲理,交警问大妈:“你这样怎么去教育你孩子和孙子?”大妈恼羞成怒:  相似文献   

6.
正在美国密西西比河以东有片莽莽蓁蓁的原始森林,那里密密匝匝地生长着许多粗大的树木,在那密林深处阴暗潮湿的世界里,生命恣肆地舞蹈着。每年,总会有一些高大的树木寿终正寝,像油尽灯枯的老者,慢慢地倾倒下自己高大的身躯,颓废地倚靠在兄妹的躯干上。这些兄妹就像忍痛送别着自己的一位至亲,轻轻地抚慰着每一根瘦骨嶙峋的枝条,风飒飒地吹过,活着的生命依旧恣肆地舞蹈着。一次探险后,富商皮尔特发现了这里的商机。死去的如此巨大的圆木,不正是滚滚的美金吗?皮尔特马上找到老朋友——美国农业部部长汤姆,"汤姆先生,请您批准我去把那些死树运出来,与其让它们在  相似文献   

7.
您看,这个羊群是从哪里来的? 原来他们的祖先是从地堂来到这个世界上,他们又从这东方的美丽的土地上降生——他们饮着清泉,吃着嫩草,渐渐成长、壮大了。牧羊人亲切地告诉他们:有一个人曾经从那座山经过。他们曾经在云雾满天时,在崎岖、多歧的山路上寻觅,但他们没有走错这一条令人向往的路;他们曾经在黑暗中难辨方位时见到一颗星,他们高高兴兴地知道,  相似文献   

8.
正楼下散步,常遇一对老年夫妇。大爷坐着轮椅,神情安然;大妈照顾左右,不言不语。有时,大爷会冲大妈眉开眼笑或恶语相向,大妈都是微笑以对,不急不躁。看得出,二老皆已习惯、适应了彼此。夕阳西下,拉长的身影、安详的脸庞,昏黄的日光下自然天成的剪影,美好如一幅画。  相似文献   

9.
非重要人士小时候是个玩家,玩泥沙,捉鱼虾,上树掏鸟窝,除了不放火烧房子,什么都干了。终于有一天,老爸把他喊到跟前来,问他长大后想做什么?他"唰"的一声把两条鼻涕吸回去,  相似文献   

10.
夕阳西下,天色渐渐暗淡下来。在田里忙碌了一天的母亲收拾好农具,走在蜿蜒的田埂上,往家里匆匆走来。我站在屋前,着急地向远处张望着。当看到母亲的身影后,立刻张开双臂,兴奋地喊着"妈妈——"然后向母亲飞奔过去。母亲看到我,也加快了步伐,等我跑到她跟前,她蹲下身子,把我抱在怀里,然后在我额头上亲了一下,说道:"好孩子,在家等急了吧。"说罢,从篮子里拿出一块饼,递给我:"饿了吧,快吃吧。"我接过饼,大口地吃着,觉得这饼好香、好甜。我不知道,这是  相似文献   

11.
在哲学发展的历史中,时常出现创造与阐释相互转换的规律性现象。回顾哲学研究的历程,似乎明显存在着"创造——阐释——创造"或"阐释——创造——阐释"的历史"变奏曲"。这种反复出现的变奏,在哲学研究主体的个体、群体和整体诸层次上不同程度地呈现出来。当代中国哲学的发展也显示出阐释与创造的规律性变换,但目前在总体上处于"阐释多于创造"的状态,甚至隐含着"阐释驱逐创造"的机制。中国哲学当前发展中这一亟待解决的问题乃至困境,呼唤中国哲学共同体认真考量哲学发展中阐释与创造的辩证关系,进而正确地予以对待和处理,以期形成阐释与创造良性互动的发展态势。  相似文献   

12.
正六月,花红柳绿。小城的清晨,异常清爽。今天,太阳还没起床,街上却比往日热闹了许多,陆陆续续的人啊、车啊,都奔向一个个写着"高考考点"的地方。"哈,都穿上我们的新衣服啰!"一群穿着一模一样红T恤的少年,在轻声地交谈着。彼此看看T恤后面五个可爱的字——明天会更好,他们相互举拳示意"加油"。"老师来了……"不知是谁轻声地说了一句,底下红色的一  相似文献   

13.
中国古代"恶"之存在论与价值论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存在论角度来说,人的本质属性——自然属性与社会属性构成中国古代性恶论的前提和根据。从价值论层面而言,古代性恶论者主张抑恶扬善或存善除恶。这就导致古代性恶论的悖论,一方面在存在论上肯定"恶"有存在的事实和根据,另方面在价值论上却否定"恶"的正当性和合理性。正是因为性恶论者最终的价值取向是使人成善、为善,性恶论和性善论在善恶问题上是殊途同归的:在存在论意义上是殊途——性恶论者道性恶而性善论者道性善,而在价值论意义上是同归——为善。但在去"恶"、除"恶"的正统思想之外,宋明时期的功利学派却不同程度地肯定了"恶"的正当性和合理性。  相似文献   

14.
乌鸦的警告     
正森林里的一条小河上架着一座老桥,老桥边上长着一棵大树,大树上住着一只乌鸦。一只山羊从老桥上走过时,老桥发出"吱呀吱呀"的声音。乌鸦被惊动了,从巢里探出头提醒山羊:"山羊,别再走这条桥了,它随时都有可能断。"山羊好奇地问:"你怎么知道桥要断了?"  相似文献   

15.
主持人语     
正"工夫"或"功夫"是中国传统哲学的一个重要概念与观念,在中国传统哲学史上占据着重要的地位。朱熹曾专门思考并回答过"工夫"问题:"所谓功夫者,不过居敬穷理以修身也。"(《朱子语类》卷二十八)这段话从三个方面揭示了工夫的内涵——居敬是方法、穷理是内容、修身是目的——,从而全面地回答了工夫的内涵。工夫能够使人修身以成人。因此,学术界常常将工夫当作一种修身方法。工夫固然是一种修身方法,但是,并非所有的修身方法都是工夫。传统儒家十分重视修身的目的。为此,他们提出了不少值得关注的方法,如《大  相似文献   

16.
释光泉 《法音》2020,(2):19-20
春节是中华民族最重要的传统节日,浓郁的年味儿、阖家团圆的温暖、欢乐喜庆的气氛……然而,2020年的春节,对于每一个中国人来说注定是一个不平凡的节日。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抵抗新冠肺炎疫情,正在全国迅速打响:从习近平总书记的牵挂指示,到党中央、国务院的全面部署;从奔赴一线的耄耋院士,到白衣逆行的医护人员;各级党政部门领导亲临一线,到社区大爷、大妈们的上岗值班;从国内各界人士热情捐助,到海外华人华侨想方设法筹集医疗物资援助重灾区的医疗单位、全国人民守望相助……一座座抗击疫情的新的长城巍然矗立。  相似文献   

17.
正那天清早,我跟往常一样,换上运动装,沐浴着淡淡的晨光,去附近的一座小山上晨练。山坡上翠草凝绿,杂花吐红。"呱哇!"不知从何处传来隐隐约约的蛙鸣。我向四周循声探望,却也寻不着蛙声何来。再听,已是蛙声四起,接连不断,由远至近,频频传来。"呱——哇——""呱哇——""呱呱哇  相似文献   

18.
正"这生活怎么这么别扭,想着就堵得慌,有时真想逃进山里去修行。"小军郁闷着。想想他的生活也是别扭:投资房产,遭遇了泡沫;跻身商业,赔光了本钱;妻子不解,吵着要离婚;儿子不争气,家长会被数落……整天奔波,却没有多少收获,确实让人郁闷。但是,这有什么呢?生活本来就是别扭的——不别扭无生活。生活中的别扭无处不在:女人娇嗔地称"女汉子",男人非整出个"伪娘",别扭不?没钱的人叫嚣着"土豪",有钱的人忙碌着"相  相似文献   

19.
县城里的家,紧邻公路,起初很难适应车流不息的嘈杂。每当夜里货车呼啸而过,便难以安眠,担心车辆会否坠落大桥,担心刚浅睡又被惊醒。可时间久了,竞也可习惯地充耳不闻,当成了催眠的“背景音”。渐渐地,广场舞大妈活跃异常,夏季夜市红火喧嚷,加上车载广告、汽车鸣笛、婚事鞭炮,一天到晚吵个不停,这一“背景音”让人心生烦躁。怨怒无益,无力抗争。好吧,这就是小城的现实节奏,只得自我调节。大妈在舞蹈、食客在畅饮、马路一片繁华,突然感觉自己从不孤单,身边有人相伴,生活充满便利。嫌吵,塞上耳机听着音乐、读读书,闹中寻得一时难得的舒爽。  相似文献   

20.
智慧语丝     
我们感觉走到了尽头,其实只是心走到了尽头。再深的绝望,都是一个过程,总有结束的时候,回避始终不是办法。鼓起勇气昂然向前,或许机遇就在下一秒。几米说过,我总是在最深的绝望里,看见最美的风景。——余秋雨有这么一群员工,虽然自己得不到利益,却竭心尽力为老板省钱,他们就是——食堂大妈。——新浪微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