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理论是灰色的,而生活之树常青."这是黑格尔的一句名言,人们经常爱引用,这是为什么?因为理论一旦脱离生活,就会变得枯涩、坚硬,她似乎孤高冷傲地站在那里,冷冰冰地俯视着生活,而对人们没有任何益处.然而,当理论一旦回归生活、拥抱生活时,她就会立即变得温暖而亲切,其力量和作用也迅速彰显出来.这是我在读<中国伦理道德变迁史>一书时的强烈感受.现在以该书的第二章,即秦汉部分为例,谈一点个人的体会.我们知道,秦汉时期是中国传统伦理道德体系基本确立、成型的时期,在中国伦理发展史上其地位极为重要.作者在论述"三纲五常"这个中国传统道德的基本原则和基本规范时,立足于"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这个唯物史观的核心命题,以丰富的史料分析了它的形成、内容、性质、影响等问题.就说孝吧,汉代特别重视  相似文献   

2.
从孩子呱呱坠地起,父母就盼着孩子能快点长大,可随着孩子一年年地长大,却平添了许多烦心事。因为,进入青春期后,以前听话的“乖乖女”、“乖乖儿”不知怎么就变得像头牵着不走、打着倒退的犟驴了。教育处在青春期叛逆状态的孩子,是件很棘手的事:打骂不行,因为打骂只能增加孩子的对抗情绪和叛逆心理;说教又被孩子当作了“耳边风”;放任不管更是不行,因为孩子们那并不成熟的个性和主见,不约束的话,难保他们不会出现行为偏差甚至滑向歧途:“家有‘逆子’怎么办?”这成了困扰孩子开始步入青春期的父母们的难题。当父母们发现,许多传统的教育方式…  相似文献   

3.
莫高窟     
一敦煌之所以伟大,之所以迷人,之所以博大精深,都是因为孕育出了莫高窟这样的世界文化艺术宝库。敦煌有了莫高窟,天地才变得空前宽广,才变得如此空灵,如此神秘而安祥。我是一位佛教徒,对“天下名山增占多”总有一点意见,因为当初祖师们开山建寺时,都是一些偏僻清净的地方,只不过随着专院的建成,山也就因为佛教才变得有名罢了。莫高窟也是一样,当年的修行者为了能有一个清净优雅的环境栖身安心,终于在敦煌的鸣沙山下、宕泉河旁建窟修行。水是万物生命的源泉,祖师们之所以看重莫高窟这块地方,是因为有了宕泉河,只有有了水,才…  相似文献   

4.
不能因为电脑而使孩子们丧失动手和创新发明的能力!记者在上海青少年科技模型中心了解到,这个曾经是学生们在课余最喜爱来的地方,如今已经变得门可罗雀了。对此,有关专家担心地指出,这并不是一个好势头,因为这将导致孩子们动手能力的缺失,从而与素质教育的方向背道而驰。  相似文献   

5.
正无论世界变得如何奢华,我还是喜欢俭省。这已经变得和金钱没有很密切的关系,只是一个习惯。我这样说,实在是因为俭省的机会其实很廉价,俯拾即是遍地滋生。比如不论牙膏管子多么丰满,但你只能在牙刷毛上挤出1.5到2厘米的膏条,而不是1尺长。因为你用不了那么多,你不能把自己的嘴巴变成螃蟹聚会的洞穴。  相似文献   

6.
长成一棵树     
世间有树,这是多么幸运的事情。地球,因为有了树,变得适宜居住。人类,因为有了树,诗意地栖居才成为可能。我常常觉得,这个世界甚至可以没有人,但不能没有树。树,以挺拔的站姿坚守脚下的土地,它的根在地底下匍匐蜿蜒,我想它一定是积聚了树全部的力量。  相似文献   

7.
伟大的孤独     
一位哲人说过:没有孤独就没有伟大。这句话讲得相当深刻。因为任何伟大的发明和创造都是与孤独结缘的,任何伟大的发明者、发现者和创造者大都是苦行僧,他们远离喧闹,摆脱功利,抛却庸俗,“躲进小楼成一统”。孤独成就了大师级的人物,例如孔子、鲁迅、钱钟书、萨特、海明威、川端康成、康德、歌德、艾登纳……而伟大又使他们在一定的时空内变得孤独,这也许就是曲高和寡的缘故。然而,曲高毕竟令人仰慕、崇拜、追随。如果想热闹对他们来说是举手之劳,轻而易举的,然而他们仍坚守自己孤独的庄园,磐石一般,不为滚滚红尘所撼动。正因为…  相似文献   

8.
看起来,人类的力量是世界上一种极其自相矛盾的现象,因为没有它人就不存在,但是有了它,甚至人的存在也变得不肯定了。因此,它是对立双方的一种非同寻常的统一体,或者象马克思所说,是“某些不可能之物的统一体”。“我不能没有你,但我也不能同你生活在一起”,这句古老的拉丁谚语可能最恰如其分地表现了人与人类的力量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9.
仓琼 《四川心理科学》2014,(17):183-183
马克思说:历史不过是人的活动。由人就组成了各种各样的历史主体-家庭、阶层、集团、阶级、政党、政府、民族、国家乃至于国际组织。而历史也就因为这些各种各样历史主体的参与变得丰富多彩和纷繁复杂起来。如何让我们的学生透过纷繁复杂的历史现象去分析历史事件的前因后果、去把握背后的本质规律也就成为历史教学的重要课题。由于历史的纷繁复杂性是源于历史主体的多样性,因此对该课题的研究和解决也拟从历史主体的分析入手,为此特提出历史主体分析法这一命题。  相似文献   

10.
我常以人就这么一辈子这句话来告诫自己并劝说朋友。这七个字,说来容易,听来简单,想起来却很深沉。它能使我在懦弱时变得勇敢,骄傲时变得谦虚,颓废时变得积极,痛苦时变得欢愉,对任何事情拿得起放得下,所以我称它为当头棒喝、七字箴言。  相似文献   

11.
从孩子呱呱坠地起,父母就盼着孩子能快点长大,可随着孩子一年年地长大,却平添了许多烦心事。因为,进入青春期后,以前听话的“乖乖女”“乖乖儿”不知怎么就变得像头牵着不走、打着倒退的犟驴了。教育处在青春期叛逆状态的孩子,是件很很棘手的事:打骂不行,因为打骂只能增加孩子的对抗情绪和叛逆心理;说教又被孩子当作了“耳边风”;放任不管更是不行,因为孩子们那并不成熟的个性和主见,不约束的话,难保他们不会出现行为偏差甚至滑向歧途。“家有‘逆子’怎么办?”这成了困扰孩子开始步入青春期的父母们的难题,当父母们发现,许多传统的教育方式已不能见效,这时,不妨换一种心态,变化一下方法,试试“另类”教育法。  相似文献   

12.
近几年中国动画的热潮慢慢在消褪,比起几年前的热闹景象,确实是变得稍微冷清了一些。 事实上,毕业参加工作后。因为单位的性质原因,经常参加校企合作和项目开发等工作。了解多了,就慢慢的少了那份对动画的热情,更多的是相对于现实的看法。实际的动画产业在中国的发展并不乐观,接触的一些企业有的已经倒闭的,更多的在转型做游戏业务。单纯的动画的项目的开发和制作,变得有点艰难。  相似文献   

13.
<正> 一中国哲学的研究,自近代汲取了科学的唯理的西学以来,变得愈来愈精密,结果陆续创造了划时代的业绩,因而这一学科的名著汗牛充栋,这已是众所周知的了。但是,这一学科的研究在某些方面同西方哲学正好相反。如果说,中国哲学被认为具有东方特点的话,那么,其研究方法是否真是最有效的呢?我觉得现在有必要进行一次探讨。因为有人认为它未必是十全十美的,而是功过各半的。日本江户幕府末期,探求精切的实学的朱子学者和阳明学者,在论述心性之学时,就痛感到训诂闻见、考索知解、议论辨斥、博学洽闻以及门户之见等等诸种弊端。  相似文献   

14.
耶稣的眼睛     
桂志文 《天风》2013,(11):37-37
眼睛就像针孔摄像头,因为有了她,世界都在我们眼里;因为有了她,我们也会“赤裸”在别人世界。这扇窗帮助了我们,也暴露了我们,因为“眼睛是心灵的窗户”。我们以为自己仅仅是世界的观光者,其实别人早己从我们这扇窗户里看到了屋内的风景,那就是我们的心,我们的意念等。这也就解释了为什么“保守你心。  相似文献   

15.
宁静的果园中,有一株枝繁叶茂的苹果树,在金黄色的秋天,树上结满了又红又大的苹果。有一个苹果格外引人注目,它一出生就与众不同,当它还是一朵花的时候就开得异常灿烂,别的苹果花都是纯白色,它却因为努力成长而变得白里透红。每一个清晨和黄昏,露珠与晚霞都喜欢俯身在它的花瓣上,为它濡染上一抹亮丽的颜色。  相似文献   

16.
自从唯物辩证法产生时起,它就一直在科学地认识知识发展规律中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然而,正是今天,科学才对唯物辩证法提出了可能是最迫切和最广泛的要求。这是因为,今天有关科学知识发展之动力和机制的问题变得十分突出,因为人们明确地意识到了逻辑思维的历史性,因为科学进步与社会进步之间日益增长的相互联系表现得更加明显了。当前在科学知识的发展中,出现了许多新的动向,例如,经典科学的还原论被抛弃了,对研究对象进行综合“观察”的观点出现了;科学知识的理论水平和经验水平之间的相互关系日趋复杂;在科学理论的阐述中,直观性的作用日益缩小,而逻辑形式和  相似文献   

17.
有个趣题:2×2何时等于8?猛一听此题无解,但只要加个条件就能让它立刻变得有解。这个条件就是:当数学家喝醉酒的时候。不是吗?既然数学家喝醉了酒,就难免会计算出错,把2×2的结果算成8!以上是个笑话,不能当真,但这种巧妙“加点什么”的方法,却又的确意味着一种机智。请看一个古代的例子。一次,几个文人在一起做诗,有人居然冷不丁地冒了一句:“柳絮飞来片片红”,诗一出口,人们立刻哄笑起来,因为柳絮不可能是红的,如此表达不合逻辑,但那人添了一句之后,他的“怪诗”就立刻变得顺理成章了,这句就是“夕阳方照桃花坞”!意即,…  相似文献   

18.
《法音》1991,(11)
一真是有缘,数十年后又读到了《狮子吼》! 那是抗日战争的艰难年代,有个粗糙发黑的纸张上印着黑色铅字、读起来很吃力,装潢、样式自然更不吸引人的杂志,但是在佛陀四众弟子甚至社会各阶层颇为畅销,因为它不仅有糜集在桂林的文化名人如田汉、夏衍等撰写文章,而且有它的主编暮笳用细腻的笔触,热情地歌颂抗日僧青年的小说连载。我年龄虽小,当时也被这种情感充沛,寓佛法于爱国的具体事理的月刊所吸引,成了《狮子吼》的一名读者。“五夜阵风狮子吼,四邻鞭爆海潮音。大声沸涌新年瑞,交炽人天祝瑞心。”这是当年太虚大师对《狮子吼》的赞扬,他把  相似文献   

19.
"这个世界上,没有无缘无故的爱。"若不是因为男人的那些"小动作",女人又怎么会死心塌地坠入他的温柔陷阱?在这10个动人的爱情细节里,甜言蜜语或海誓山盟都变得微不足道。爱,就是在细节中萌动、蔓延。  相似文献   

20.
父亲的眼泪     
正从小,他就特别羡慕同龄小朋友可以想玩什么就玩什么,想做什么就做什么。而他,却只能在父亲的严厉管教下,做自己不喜欢的事。也正因为父亲的严厉和管制,他特别恨父亲,因而性格也变得很是执拗。初中时的他尤为叛逆。为了对抗父亲,他总会想尽办法气父亲,比如抽烟、打架、逃课,只要能刺激到父亲的事情他都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