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小时候,她是家里3个孩子中的老二,对"穷人的孩子早当家"深有体会。她的父亲是一名退伍军人,母亲是个心理学家,当她9岁的时候,母亲离开他们跟另一个男人走了,从那个时候,她就开始管家。  相似文献   

2.
母亲     
昨天,是母亲的生日。按习惯,我们给她买了生日蛋糕,并且让她在蜡烛吹灭之前许个愿。母亲按儿女们的要求做了,她闭上眼睛,默默祈求,大家都很安静,也很快乐 吹火蜡烛,灯亮了,母亲也欣慰地笑了。可我却分明看到她眼里那晶莹闪烁却没有滴下的泪珠。作为女儿,我不知该怎样形容自己当时的感受,但母亲含泪的笑,却使我想到她坚强的一生…… 母亲生在一个贫寒的家庭里,她3岁时父亲去世,6岁时母亲也离开了她。从此母亲就只有投靠几个舅舅,开始了这家一天,那家一天的寄居生活。虽然住的部是亲戚家,但对于一个6岁的孩子来说,失去了父母温柔的呵护疼爱,那是一种怎样的孤寂。听母亲讲过她小时候的故事,印象最深的是她说:在别人家里,自己处处要留心别人的脸色,有什么愿望也  相似文献   

3.
正周末回家,临走时,母亲将我送到门口。我走了一段,即将拐进小巷时,发现母亲竟然在身后跟了过来。我催她回去:"妈,快回吧,大门敞着呢。"她说:"没事,我就站在这路口。"我知道,母亲是要站在路口看我远去的背影。带着一种温暖的滋味,我走进小巷,再回头看母亲,只见她站在原地,正一动不动地看着我走去的方向。因为隔着一段距离,我看  相似文献   

4.
儿子在战场上死了,消息传到母亲那里,她哀痛非常,祈祷主说:"要是我能再见到他,即使只见5分钟,我也心满意足。"这时天使出现了,对她说":你可以见他5分钟。"母亲欢喜得眼泪流满双颊说":快点,快点让我见他。"天使又说:"你的孩子是个大人,他已经30岁,你要看他30年中的哪5分钟呢?"母亲听了以后,一时也说不出来。  相似文献   

5.
合欢树     
正十岁那年,我在一次作文比赛中得了第一。母亲那时候还年轻,急着跟我说她自己,说她小时候的作文做得还要好,老师甚至不相信那么好的文章会是她写的。"老师找到家来问,是不是家里的大人帮了忙。我那时可能还不到十岁呢。"我听得扫兴,故意笑:"可能?什么叫可能还不到?"她就解释。我装作根本不再注意她的话,对着墙打乒乓球,把她气得够呛。不过我承认她聪明,承认她是世界上长得最好看的女的。她正给自己做一条蓝地白花的裙子。二十岁,我的两条腿残废了。  相似文献   

6.
母子圣经情     
正我的第一本圣经是母亲送给我的。母亲没有读过书,连自己的名字也不会写,但是她能读圣经。她的圣经是一本繁体的《和合本》新约附《诗篇》。母亲爱圣经的心,从她认真的、画在圣经中的红笔记号就可以看出来。一直到八十多岁回归天家,母亲一生记了很多圣经金句,也常用圣经的话语劝勉我们。母亲自幼失去父母,在困苦的日子里,她和相依为命的姐姐认识了主耶稣。父母离开她,耶和华收留了她。风雨沧桑,母亲经历了  相似文献   

7.
最美的时光     
正时下"Cosplay(真人角色扮演)"比较火热,这不,网上发起了重回"父母最美青春"的摄像活动,引得很多网友参与。他们以父母的老照片为样本,按照当年照片里的背景、父母亲的打扮,以自己来代替父母,复制当年父母在照片中的模样,重温他们曾经拥有过的最美时光。一位24岁的姑娘扮演的是她母亲24岁那年的一幅穿红裙子的艺术照。女孩演得很认真,从衣服的颜色、拍照时的动作表情,都力图还原到逼真。都说孩子与父母亲是一个模子刻出来的,新旧两张照片对比,还真的很像。女孩说:"今天扮演24岁时的母亲,  相似文献   

8.
珍珍是某市公共汽车售票员,今年38岁,已婚,生有一胖小子,丈夫是个普通工人,一家三口,生活非常幸福。不料,竟发生了这样意外的事:原来她是个私生女。8岁时母亲带她嫁了人。两年前养父生母双双去世。她在母亲的遗物中发现了生父的姓名和当时地址。对此,她没有太往心里去,可是一次在与丈夫的口角中,丈夫说她是野种,她再也无法承受,于是决然寻  相似文献   

9.
母亲     
母亲今年七十岁,她是一位虔诚的天主教徒。她勤劳、善良的一生将永远影响着我! 母亲对儿女特别关心照顾,尤其在神修生活上,为儿女们立着善表。母亲常年如一日进堂、无论天气如何。每逢教会节日,她更忙了,外地来的教友多,母亲为  相似文献   

10.
与神相约     
还没见到她人,就已认识她了。她叫郑雁,20多岁,长得端庄秀丽,基督徒,每天来为母亲的病做祷告。 母亲得的是一种非常痛苦的疾病——巴金森氏症,又叫震颤麻痹。一开始是手脚止不住地颤抖,后来发展成为全身阵发性剧烈痉挛,最后将导致全身瘫痪,目前尚未治疗的方法。母亲得  相似文献   

11.
爱迪生,1847年2月11日诞生于美国俄亥俄州的一个小镇。从小他就有着强烈的好奇心与研究精神,是一个“每事问”,什么事都要追根究底。上学时,老师因为无法解答他的“离奇古怪”的问题,便断定是一个无可救药的顽童,当爱迪生的母亲听到老师批评她儿子为“低能儿”时,心中万分难过,于是决定让儿子退学;因为作为母亲她深知自己的儿子是一个“天才儿童”。她决定由自己来教育儿子,这为爱迪生成为世界上第一等的智者打下了坚实基础。爱迪生9岁生日时,母亲买了一本《自然科学大观》作为生日礼物送给他。好多年以后,爱迪生提到这本书时还…  相似文献   

12.
顺便     
正1上周末我回老家,中午吃饭时,母亲端出一盘蒸红薯。红薯吃起来像板栗一样绵甜。问她哪里买的红薯如此好吃,母亲笑了:"是你红霞婶送我的。"我差点儿被噎住,谁?红霞婶?怎么可能?若干年前她和母亲发生过口角,两人有近10年没说话,她会给母亲送红薯?我怀疑自己耳  相似文献   

13.
一位母亲向我诉说她的苦恼:她的儿子都十五六岁了,也算是个大男孩了,其他方面都很优秀,就是太爱粘人。平日里,总是缠着父母;说话时拉着母亲的手,动不动就抱抱母亲,很皮;和同  相似文献   

14.
心灵的故事     
"死亡的意义需要一生的探索",当我读至这里,我怯懦的羞愧心理荡然无存……我年仅四岁时,死了弟弟。当人们抬走他的棺柩时,我大声哭着扑了上去。我声嘶力竭地喊道:"不要扔掉它!" 弟弟的夭折,使我母亲极为悲痛。她整日泪流不止,诵经不断。我当时一定也是极为悲伤地立于母亲之侧。我长大后,母亲仍多次提及此  相似文献   

15.
母亲的眼泪     
施比受 《天风》1995,(12):25-26
母亲,一生坎坷,多遭患难。从我懂事起,不知道有多少次听到她哭泣的声音,看到她掉泪的情形。母亲的泪在我的记忆中特别深刻。 第一次听到母亲的哭声是在37年前。当时,礼拜堂被关闭,我们一家六口被赶出了礼拜堂,一时上无片瓦,下无寸土。后来借住在一位主内弟兄的两间房里。最初的每一夜。  相似文献   

16.
我母亲是一位小学退休教师,今年已经整整80岁了。母亲迄今耳聪目明,思维敏捷,视力仍然和年轻人一样好,看书看报居然不用戴老花眼镜。在学校,母亲人缘极好,人人都尊称她一声“老太婆”,都说她老人家要活100岁,  相似文献   

17.
母亲     
正母亲节那日,到了饭点,母亲照例在灶台前忙碌,我想要帮她做些什么,她却不让,说我会打乱她的节奏。于是,我便站在离母亲一米远的地方,同她有一句没一句地聊着新近发生的大事小情。我看着她在砧板上切菜,看着她往铁锅里倒油,看着她将菜炒好之后端到隔壁间的餐桌上。忽然,母亲惊叫了一声:"你头上有一根白头发。"  相似文献   

18.
正我离开家乡那年,母亲52岁,当她得知我执意要南下广东时,非得亲自送我到车站。早春二月,乍暖还寒,凌晨的街道异常清冷。看着直打哆嗦的母亲,我哽咽了:"妈,您先回去吧!我会照顾好自己的。"母亲端详了我好一阵,忽然从怀里掏出一双厚厚的棉鞋,塞进我的背包,"华呀,一到冬天你的手脚就长冻疮,带上这双棉鞋,到了广东千万记得换上!"车窗外,母亲的身影越来越模糊;车  相似文献   

19.
忆母思神恩     
母亲于198年农历9月16日上午被神接走了。回忆她蒙神救赎获得重生的一段经历,我都能深切体会到:主恩无边。 神爱救赎了母亲 母亲自幼丧父,18岁守寡,23岁丧母,含辛茹苦地把我这个独生女儿抚养长大。长期的孤苦无依形成了她沉默内向的性格,精神上没有寄托,再加上劳累过度,因此34岁就患上了心脏病,47岁时加重,需长年卧床休息。肉体、精神上的巨大打击使她陷入了极度的苦闷之中。1994年,64岁、卧床20年的她心脏肺脏水肿、脑血栓等数症并发,病势危  相似文献   

20.
珍惜缘分     
正母亲老了,母亲真的老了。岁月已悄悄在母亲脸上刻下八十二岁的年轮,母亲那蹒跚的脚步、那黯淡的眼神、那唠叨的话语,表明母亲的确老了。母亲的老,一个很明显的表现就是爱反锁屋门。我曾不止一次地去开母亲的屋门,却发现门是反锁的。母亲每听到有人拿钥匙开门,总是无助地问一声,谁呀?当确认是她的子女时,她才笨拙地起身缓慢地打开反锁着的门。我曾多次劝说母亲不要反锁屋门,因为一旦遇到紧急情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