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开门见山,尊重丧偶的老人,尤其要尊重丧偶老人的再婚自由,这一问题应引起我们社会的足够重视。 从对城市的调查情况看,举几例说明:1978年已办理退休手续的某女教师,在丧偶十几年,几个女儿都已参加了工作的情况下,经人介绍,她与一位男老教师结合了。然而,这桩婚事受到女儿们特别是小女的激烈反对,同时也遭到了社会舆论的讥讽。在她所在的单位,当时就有很多人,虽接到了她的邀请,却没有去参加老人的婚礼;有一位丧偶老女干部,因找到一位老伴,其子女就曾一度拒绝与其母成立的新家庭来往;1984年某一在职男老师,由于找到比自己女儿大不了几岁的配偶,也同样遭到了女儿们的反对,至今不能很好的相处;有一老干部丧偶时间不长,由于子女成家的成家,读大学的读大学,几十平米的房子空空如也,分外寂寞,通过介绍,他与一丧偶女教师相识了,但囿于子女们的态度,对于成家,犹豫不决……。  相似文献   

2.
名人书趣     
王夫之以书为女儿的“嫁妆”:我国古代的大思想家王夫之,一生著述224卷。有一年,他的大女儿出嫁,人们都在猜着这位德高望重的老人,会给他女儿办点什么嫁妆。王夫之高兴地拎来一只箱子,说嫁妆都备齐了。打开一看,原来是满满一箱书。王夫之对大家说:“这就是我多年来为女儿操办的嫁妆啊!”  相似文献   

3.
刘墉的宽恕     
一次,刘墉的一位朋友来访,刘墉请他在一家小饭馆用午餐。 吃完饭,刘墉叫过服务生埋单。那名年约三十岁的女服务生,面无表情,递过要找给刘墉的几张零钱:“给你!”刘墉很客气地说:“谢谢!”女服务生却没有说一句话,冷冷地转身走了。  相似文献   

4.
正经常有这样的情况,一个本来要停止呼吸的老人,胸口却总还残存着一丝气息。为什么呢?因为四周的亲人告诉老人,你的儿子或是孙子正在往家里赶,马上就要到了……弥留之际的老者似乎能听见亲人的呼唤,于是,他的气息就始终不断,因为他在等着,等着最后看一眼儿子或孙子。问题是他的儿子或孙子并不能马上赶到,因为没赶上那班飞机,因为没买到车票,或因为什  相似文献   

5.
《思维与智慧》2007,(1):I0001-I0002
1907年春,美国富家子弟亚伦同他的女友去纽约百老汇看歌剧。散场后,他去叫马车,问车夫要多少钱,车夫竟要了平  相似文献   

6.
错过的机会     
有一个年轻人非常想娶农场主的漂亮女儿为妻。于是,他来到农场主家里求婚。农场主仔细打量了他一番,说道:“我们到牧场去。我会连续放出3头公牛,如果你能抓住任何一头公牛的尾巴,你就可以迎娶我的女儿了。“  相似文献   

7.
正刘轩8岁时随父亲刘墉定居美国。一天,刘墉带刘轩去看电影,在电影院门口买完一杯爆米花后,刘墉就对刘轩说:"我今天没戴表,你去帮我问问卖爆米花的阿姨,现在几点钟。我先进去了,过一会儿你问到的话,就进电影院;没问到的话,就不要进!"刘轩问父亲要怎么问,父亲说得用英文问。可是刘轩以前从没有开口对外国人说过一句英文,这下吓懵了,他声音颤抖地问道:"What time it is?"一开口就把主谓语的顺序搞错,结结巴巴纠正了  相似文献   

8.
大二下学期的一天傍晚,她和一位同寝室的女友穿行学校前那条马路时,被一辆芝章行驶的汽车撞倒在地,肇事司机丢下流血不止的她逃窜而去,她的女友不知所措地哭叫着。这时,路过的他背起她就往附近的医院跑。因为抢救及时,她安全脱险。很快,她从女友的口中了解到他和她们是同一所大学的校友,  相似文献   

9.
很早以前,有个国王游兴大发,带着女儿乘船出海游玩。突然天色骤变,狂风怒吼,海浪冲天,一下子把他们的船刮到了一个陌生的国家。他们向别人述说自己的身份及不幸遭遇,竟没人相信,甚至遭到耻笑。这位国王没有一分钱,只好去找活路,别人问他有什么技艺,他只是一个国王,没有一技之长。没办法,为了生存,只好给人家放牧,成了牧羊老人。过了几年,当地国王的王子出外打猎,碰巧遇上了牧羊老人的女儿,他被眼前的姑娘迷住了,发誓要娶她为妻。国王无可奈何,只好委派一名大臣去找牧羊老人提亲。不料,牧羊老人非但不震惊,反倒问:“王…  相似文献   

10.
正"下次注意",生活里这句话太平常不过了。很多人不经意间就会从嘴角蹦出这句话,或满脸堆笑,或小心翼翼,或神情严肃,或略带警告……这句话,似乎成了出错后的最佳托词。朋友分享了一个小故事,耐人寻味。她的女儿读六年级,晚上11时肯定上床睡觉了。女儿的睡眠不是很好,家里有什么动静都会被吵醒。朋友的老公经常有应酬,晚上11时回来算早了。回来后,看电视也就罢了,还总是把声音弄得很大。说了他很多  相似文献   

11.
正有一年冬天,因生活中的各种不顺,我去外省的一个女友处小住了一段时间。临近年关,女友带我去山上采风,下山时顺道看望了一位老人。冬日的村庄,寂静安详,透出几分荒凉。女友带我走近一户农家,几间老旧的土坯房静静地卧在北风中,老房的四周围着篱笆院墙。推开半掩的斑驳的木门,扑进眼帘的是一地的红,像一片片玫瑰花瓣洒落在院中,仔细看是一幅幅写着"福"字的春联。院当中一位穿着藏青色旧棉袍、戴着风雪帽、满脸堆起沟壑  相似文献   

12.
女儿的眼睛     
三十年来,看惯看厌看悚看得哭笑不分的林林总总的白眼、红眼、冷眼、狗眼、媚眼、斗鸡眼……。悲哀的是还得不断地看下去,忍受下去!每天精疲力竭地回到家里,跳蹦过来搂着我脖子的是女儿天使翅膀般的小手和甜甜的亲吻。而我第一件事是捧着女儿的小脸蛋仔细地读着,端详着那纯洁似玉,清澈如水般的明眸。它似一面镜子折  相似文献   

13.
一日,家中的电话铃骤响,我摘下话筒,方知是妻子的一女友打来的电话。于是我叫来了妻子听电话。妻子听完电话,半晌没有说话。 这样的情况在家里已发生好几次了。妻子的女友(姑且我们称她为李小姐)李小姐近来总感到精神  相似文献   

14.
正一次,乾隆问刘墉:"京师九门,每天出多少人,进多少人?"刘墉回答:"两人。"乾隆觉得诧异,刘墉解释道:"万岁,我说的不是两个人,而是两种人,男人和女人。"乾隆又问:"那我大清国一年生多少人,死多少人?"刘墉说生一人,死十二人,接着告诉乾隆他是按属相说的。譬如今年是马年,出生的人无论数量多寡都属马;而不管多少人  相似文献   

15.
《天风》2015,(10)
<正>她展开双臂,毫无所惧地,向我跳过来……前一阵子我父亲住进加护病房,某日我带女儿去看她外公,结果十岁的小女儿加加出了病房问我"外公住这里,一定需要花很多钱哕!这钱从哪里来啊?"这个孩子一向喜欢追根究底,于是我回答"外公自己有钱,不够的话还有我们儿女会负担呀!"结果加加竟然立刻转身问:"爸爸,你有没有存老人钱啊?"爸爸一脸疑惑:"什么是老人钱?"加  相似文献   

16.
《天风》2015,(9)
<正>我最早看见丁光训牧师,是上世纪40年代初期在上海圣彼得堂,那时我是儿童礼拜里的小朋友。他是一个很帅的青年,原是该堂青年团的负责人之一,从圣约翰大学神学院毕业后,被按立为会吏,在堂里讲道。他的妈妈丁李励自(我们后来都称她丁老太太)是虔诚信徒,牧师的女儿,妇女服务团的中坚,经常在家里举行家庭礼拜。我曾听她说,光训从小喜欢学牧师,挂着圣带站在高处为家人讲道。  相似文献   

17.
《天风》2007,(2):26
亚兰人,拿鹤之孙,彼土利之子(创24:15,29),利百加之兄,雅各的岳父。亚伯拉罕年老时,派了一个老仆人到亚兰去为以撒娶妻。拉班听了他妹妹利百加口所述,遇见老人所发生的事,立刻接老人回到家中,并殷勤地招待,也同意把妹妹嫁给以撒,次日就把利百加送走。又给利百加祝福说:“我们的妹子啊,愿你作千万人的母!愿你的后裔得着仇敌的城门”(创24:1-60)。雅各骗得了长子的名分和祝福之后,就逃到他的舅舅拉班那里,拉班雇用他牧羊,并答应工怍七年后将小女儿拉结给他为妻。七年满了,拉班却把他的大女儿利亚给了雅各,理由  相似文献   

18.
1分钱的尊严     
人生会有陷于贫困的时候,会被人忽略甚至嘲笑,然而贫困从来不是自认卑微的理由。他18岁时考上了大学,家里穷兄弟又多,所以,供他上学非常吃力。大学报到的时候,扣除学费  相似文献   

19.
正正月,去看朋友,她的老母亲也在。致过问候,刚落座,门铃响,又来客了。来者是一位年近六十的男人,一进门,便上前对着老人,双膝跪倒磕头,边跪边说:"侄儿给婶子拜年了!"又掏出一百元钱硬塞给老人。朋友说,这是她堂弟,每年都来给她母亲拜年。老人说:"嗨,我的这个侄子啊,就是不忘老礼儿!"男人道:"家里就这么一个老人了,将来不在了,想孝顺也没机会了。"  相似文献   

20.
贺岁片《手机》的热播,在许多夫妻、情侣间引起了共鸣,甚至有人警告“千万别带老婆或女友去看”。其实现实生活中固然有喜欢从丈夫手机中查找其外遇蛛丝马迹的人,但也有更多的能从容应对的“聪明人”。我们这期组织了一个话题:稳定的婚姻靠什么?本文中的三位女主人公或许能给你启迪……信他就是信自己我和老公的恋爱谈得很辛苦,可能是得来不易,因此就特别珍惜。在他转行开模特公司时,我们曾约法三章:一是不把公司的事情带回家里做,二是不要有花边新闻,三是彼此信任、忠诚。这份不成文的约定是我们彼此信任对方的基础。最近几年模特公司的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