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正一个年轻的中国女孩,为了证明华人在极限运动方面的能力不比外国人差,而勇敢地学习高空跳伞、翼装飞行等极限运动。在不断的努力下,她不仅成了美国跳伞协会里华人级别最高的运动员,更是用2.8万英尺的无氧翼装飞行纪录再一次刷新了人们对华人的认识。她就是立志要像鸟儿一样在天空飞翔的中国女孩于音。大学时,因为渴望外面的世界,也渴望挑战自己,于音从英语专业退学,选择一个人到美国  相似文献   

2.
黄祖珍,湖南常德人,生于1965年,回族穆斯林。1981年毕业于常德市第四中学。被选入湖南省体育运动委员会航空运动学校,为女子跳伞运动员。在跳伞训练中,成绩斐然,多次代表湖南跳伞队参加全国跳伞比赛。1982年10月,在云南省昆明全国跳伞锦标赛中,与队友一道夺得女子集体定点跳  相似文献   

3.
撒谎的爸爸     
正自打记事起,她就知道自己和别的孩子不一样,因为别的孩子都有父母疼,而她,只有爸爸。每每看到别的小朋友在妈妈的怀里撒娇,她都羡慕得不得了,她不明白,别人都有妈妈,为什么她没有?于是,她不止一次哭着向爸爸要妈妈,而爸爸总是告诉她,妈妈去了很远很远的地方,只要她在家乖乖地听话,不哭不闹,妈妈很快就会回来。她信了爸爸的话,为了能让妈妈回来,她真的变得很乖很乖,尽管爸爸口中每次的"很快"都是遥遥无  相似文献   

4.
<正>本故事纯属真实,如有雷同敬请深思我有一个女同学,小学时无意间爱上看足球,中学时开始喜欢西班牙队,那时候就为了看球夜里不睡觉,经常随着球队输赢而大悲大喜。父母为了她的学习制止过,结果适得其反。后来她爸爸干脆为了孩子也开始学着看球,向闺女"讨教"球场的规矩,学着认识一个个球星。慢慢地,她不再半夜看球了,因为爸爸答应帮她录像,然后周末陪她看,并随时帮她留意各种赛事的新闻和进展,而且父  相似文献   

5.
我原是个跳伞运动员,前不久由于工作需要,队里让我担任助理教练,协助主教练工作。我想,只要自己样样干在前,在身体素质训练、外场跳伞训练等方面都带头干,树立榜样,队员们就会跟着做的,用不着多讲。但事实并不如此。如进行素质训练时,我布置完计划,就自己先练起来。可是有些队员还在干自己的事,要叫几遍才动。开始我怨这些人不自觉。后来,学习了假言判断的知识,联系着一  相似文献   

6.
有一对夫妇结婚60年了,他们分享每一种感觉,之间没有任何秘密。只是妻子在壁橱顶部有一个鞋箱,她警告丈夫绝不要看。为了夫妻之问的相互信任,男人从不去窥探鞋箱里的秘密。直到妻子得了重病,医生说她不会好了,她才叫男人把鞋箱拿到她的病榻旁。  相似文献   

7.
爱人与爱己     
冯向云 《天风》2005,(10):34-35
教会里有这样一位姐妹,她为了实践“爱邻舍”这一圣经教导,把家里的钱财物品几乎都施舍出去,家里的电话无论是认识的还是不认识的人都可以去打。教会里的许多事工她几乎都要去做,而她丈夫和孩子的饮食起居她却无暇过问。家里搞得乱七八糟,她丈夫多次劝告她,但还是我行我素,最后与她离了婚。许多人不明白像她这样爱神爱人的人为什么会有这样的不幸,她自己也不明白还以为是在为主背十字架呢。像她这样大发“糊涂爱心”的人恐怕不只一个。问题究竟出在哪儿呢?  相似文献   

8.
田丽凤 《天风》1998,(4):30-30
在黄上高原的晋西北宁武县的聚会点有一位不惑之年的姊妹,她身材瘦弱,体重只有90斤,可她担负着服侍神、带领教会、牧养群羊的重任。她总是以神家里事为念,每天忙忙碌碌、尽心竭力,为主的事工东奔西忙。 项姊妹为了神的事工,把每月可以攒几百元的个体经营柜台完全放下不做,而把身心全部献给神。她为了提高神学素质。  相似文献   

9.
儿时,曾留心过燕子飞行的过程,它们也是呈弧线飞行的,每次高飞前,总是要向下滑落一段,然后再奋力向上飞。起初我不明白其中的缘由,直到现在我才知道,原来燕子下滑的过程是积蓄力量,是为了下一次飞得更高、更远。我幡然醒悟,原来人生的低处只是力量的一种蕴藏,是为了走向另一个更高的顶点。那幺当我身处低处时,又有什么好悲伤的呢?  相似文献   

10.
正1朋友安安为了自己的梦想,曾放弃稳定的工作,重回学校继续学习。终于如愿以偿,进入理想的公司,可她依然不开心。起初的日子,她对工作不熟悉,忙得焦头烂额。她一边寻找恰当的方法,一边安慰自己熬过这段日子就会好的。可半年过去了,部门经理给她加大了工作量,她依然很忙。安安不服气,经常向我抱怨,为什么只有她那么不幸,每天要承受那些干不完的工作?别的同事都很悠闲,尤其是她的师傅。  相似文献   

11.
先让我们看个真人真事。有个教珠算的女教师,对同学们的要求极其严格,为了提高大家打算盘的速度,她常常对学生进行一丝不苟的“强化训练”,比如,三伏天,她常让学生在酷暑中练;三九天,她常让学生在严寒中练;要不就打开录音机,让大家在一片噪音中练,而每当这时候,她也就寸步不离地守在学生的身边,那么威严地看着大家,学生一身汗,她也一身汗,学生冻得手脚冰凉了,她也冻得鼻子尖通红!自然,碰到这样的老师,大家无一不觉得苦不  相似文献   

12.
寇建国 《天风》2014,(4):I0004-I0004,49,50
<正>在甘肃教会弟兄姊妹和教牧同工中间,提起周恩莹教师,几乎无人不知,无人不竖大拇指,她是个有特殊经历的牧者,在她侍奉的道路上,留下许多感人的见证和佳美的脚踪。因主的缘故,她终生未嫁,因爱的缘故,她收养了三个孤儿,为了将所学到的知识服务社会,造福人群,她又做过兰州大学的英语老师等。跨入2014年的周恩莹教师整整  相似文献   

13.
正苗晓红是新中国第二批女飞行员,曾多次成功地执行战备运输、抢险救灾等飞行任务。时隔30年,今年82岁高龄的她,突然意气风发,想再次冲上云霄。苗晓红和老伴退休后,两人开始一起写书,内容都是有关中外女飞行员的故事。此间,苗晓红了解到国外多位高龄女飞行员的成功事迹,这不由得触发了她重返蓝天的想法。她有点坐不住了,难掩激动地对老伴说:"我想跟外国人掰掰手腕。作为中华民族飞行员,我自信肯定比她们  相似文献   

14.
1996年的《妇女之友》杂志上,曾刊登一篇文章:一位信主的姊妹,嫁了一位不信主的丈夫,但丈夫屡有外遇,还多次当众对她施行暴力,两人相处的时候,又对她实施残酷的人性摧残;迫害她的目的,是为了达到离婚。但这位姊妹因着信仰的缘故,坚持逆来顺受,从不反抗,也不张扬,后来她死于家中。当法医检验她的死因时,发现她身上满是  相似文献   

15.
一、典型病例 一天,接到一个女孩的电话。她说她叫晓芸,是大二的学生,自幼父亲久病不起,母亲一人承担全家的生计,为了给父亲看病买药,家里已经欠了很多债。在这种情况下,母亲毅然克服种种困难供晓芸上学。晓芸是一个非常懂事的孩子,从小学到中学都勤奋学习,以期报答母亲的养育之恩和实现母亲对她的期望。但天有  相似文献   

16.
一位电台主持人在自己的职业生涯中遭遇了18次辞退。她的主持风格曾被人贬得一文不值。最早的时候,她想到美国大陆无线电台工作。但是,电台负责人认为她是一个女性,不能吸引听众,拒绝了她。她来到了波多黎各,希望自己有个好运气。但是她不懂西班牙语,为了熟练语言,她花了3年的时间。在波多黎各的日子,她最重要的一次采访,只是有一家通讯社委托她到多米尼加共和国去采访暴乱,连差旅费也是自己出  相似文献   

17.
正她出生在西柏坡一个封闭的小山村,从小就对画画感兴趣,家乡的山水都是她画画的对象。她经常拿树枝当笔,贫瘠的土地当纸,蹲在地上有模有样地画很长时间。14岁那年,她初中毕业了,为了减轻家里的负担,她选择去石家庄打工。她先后做过鸡场饲养员、纺织厂工人、餐厅服务员。但是无论做什么,她心中总有一个挥之不去的情结,我要学画画!  相似文献   

18.
一天,接到一个女孩的电话。她说她叫晓芸,是大二的学生,自幼父亲久病不起,母亲一人承担全家的生计,为了给父亲看病买药,家里已经欠下了很多债。在这种情况下,母  相似文献   

19.
婆媳和     
在里王的教会里,传颂着一则“婆媳和”的新闻,在邻近教会也传为美谈。 金华里王村有位妇女叫冯苏莲,她与婆婆陈和珠为了家庭琐事,婆媳之间闹不团结,真是小吵天天有,大吵三  相似文献   

20.
有个人偶尔得到一个“防皱秘笈”:尽量地不哭不笑,就可以使自己的脸部少生皱纹。从那以后,她也真的努力去不哭不笑。而且还要想方设法地逃避那些可以让她哭让她笑的事情。若干年过去了,比起同龄的人来,她果然显得年轻多了。又过了若干年,她比同龄人显得更年轻了。于是就有越来越多的人,向她打听是如何保养自己的皮肤,让自己变得如此年轻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