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神经科学领域百年教条被打破引发的思考和启示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有关成年脑组织神经元再生的研究是当前神经科学研究的热点内容。相关的研究使得成年脑神经元不能再生“百年教条”不断受到挑战并最终被打破,这一历程体现了科学理论发展的一般规律和特点,给我们带来许多有益的思考和启示。  相似文献   

2.
食管癌早期诊断方法和技术,涵盖了医学科学、放射技术、光学及电子技术、计算机技术等相关高新技术学科。回顾食管癌早期诊断方法和技术的历史发展,不难看出,临床需求是引发技术创新的原动力,多学科交叉合作研究是加速新技术研制和推广的前题,新技术的开发应用必须以临床和基础研究为基础。科学技术进步推动了医学发展,早期诊断方法和技术的不断发展和进步对降低食管癌发病率和死亡率起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3.
论交叉科学发展的相关衍生规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论交叉科学发展的相关衍生规律官鸣相关衍生规律是指在科学整体的发展过程中,由于社会需要的推动和发展认识自身的矛盾运动,不同学科之间必然会产生出某些相关点,以这些相关点作为生长点,就可以不断衍生出一系列新的学科,从而逐渐形成众多的交叉科学群。这里的“相关点”,其内容和形式是多种多样的,主要有以下几种类型:(l)科学对象相关;(2)范畴理论相关;(3)研究方法相关。不同学科由于其相关性所形成的相关点是学科之间相互交叉的“纽结”,是不同学科相互渗透的中介,它为交叉科学的形成提供了可能性,而这种可能性之所以能转化为现实性,则是由这些相关点的衍生机制而实现的。这里的“衍生”机制,指的是以相关点作为生长点,通过不同的途径,不同学科的交叉产生一连串的连锁作用,使新的学科不断地生长、发展,衍生出一系列相互关联的交叉学科。这种植根于相关点的衍生现象其内容和形式也是丰富多彩的:首先,从衍生的结构形式看,可以分为非交叉结构的衍生形式和交叉结构的衍生形式两大类。非交叉结构的衍生形式是一种单科型结构的综合型学科,它是由众多的相关点融合,在许多不同的学科中进行高度综合衍生而成,如科学学、人才学、未来学等。交叉结构的衍生形式是生长在不同的  相似文献   

4.
凯罗的认知能力模型述评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王穗苹 《心理科学》2000,23(5):634-635
1 智力研究的相关与实验传统   1 957年 ,克隆巴赤在就任美国心理学会主席的著名演讲中指出 ,在科学方法上 ,现代心理学中一直存在着两个分支 ,一个是实验方法的分支 ,另一个是相关方法的分支 ,这种方法上的分歧在智力研究中表现得尤其明显。尽管当前的智力研究有对实验方法偏重的倾向 ,但这并非就意味着对相关方法的忽视或遗弃。事实仍如克隆巴赫所说的那样 ,在一些研究者吸收认识科学新成就 ,偏重实验方法的同时 ,另一些偏爱相关方法的研究者也在吸收当代认知神经科学研究的最新成果不断地改进着自己所属的研究传统。这不仅反映在以心…  相似文献   

5.
以什么身份存在于一个异质文化社会是宗教史上一个基本但重要的问题。晚明时期,欧洲天主教耶稣会士进入中国内陆,初期在争取在华长期居住权并在中国社会初步立足的过程中,其社会身份问题聚焦于利玛窦身上。具体而言,明清之际的耶稣会在华传教士主要经历了由“僧”而“儒”的转变,兼具“僧”“儒”“宾”“臣”“使者”等几个主要历史形象。由“西僧”到“西儒”的身份选择与转变是教会组织的统一安排部署的在华耶稣会士的集体行为;耶稣会士初选“僧”的身份和其改“僧”为“儒”的根本原因是迎合中国文化的相关传统;利玛窦自称为僧而后辟佛,学儒而不尽为儒,一方面是因其来华的目的为传播天主教义,同时也是其选择和建设其在异质文化中社会身份的必然要求;教内外人士和中外学者对以利玛窦为代表的耶稣会士开创的合儒路线的不同评价是宝贵的,利玛窦研究以及晚明入华耶稣会士相关问题的细化与深化研究必然在学术争鸣中不断得到推动,并不断层累其时代意义。  相似文献   

6.
研究运用科学知识图谱方法,对2004—2020年Web of Science数据库中2080篇心理资本的文献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从2004年至今,心理资本相关研究的数量持续增长;心理资本的构成与测量、研究内容及其应用层次不断深化和发展;社会资本、团队和心理健康是心理资本领域研究的热点问题。未来的研究要丰富心理资本的研究方法,完善其结构维度,拓展其在多个或跨层次分析中的应用,构建我国本土文化背景下的心理资本理论框架。  相似文献   

7.
青少年的移情与亲社会行为的关系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李辽 《心理学报》1990,23(1):74-81
本实验研究选用的被试是144名12-16岁的中学生。研究采用自然实验与量表问卷相结合的方法。 实验结果表明,青少年的移情能力与亲社会行为呈显著的正相关。对实验班施予我们自己设计的“移情训练系列法”能明显提高他们的移情能力,增强亲社会行为。这一技术在青少年思想品德教育中具有实用性价值。 本实验研究只是一种初步的尝试,需要逐步展开,不断深化。  相似文献   

8.
近几年,“周易热”作为“文化热”的一部分冲击着海内外。正式的研究机构和地方学会的成立,促进了《周易》研究的发展。诸多新著面世,旧著也不断再版,专门刊物《周易研究》也应运而生,传统的和现代的研究方法并驾齐驱,这一  相似文献   

9.
记忆研究新方法-间接测量评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心理学起始于应用实验方法研究心理学问题,实验方法的应用,使心理学的发展大为加快。著名科学家巴甫洛夫曾精辟地指出:“科学随着方法学上获得的成就而不断跃进。方法学每前进一步,我们便仿佛上升了一级阶梯,于是我们就展开更广阔的限界,看到从未见过的事物。”科学的探索要求不断地发展自己的手段和方法,也就是不断地创造出新的“工具”。历史事实表明,方法上的创新会使我们产生意想不到的效果。  相似文献   

10.
体验是情绪的核心成份之一.然而,由于体验的复杂性,长期以来情绪心理学家乃至整个心理学界却一直鲜有研究.为弥补情绪心理学研究的缺失,更为了进一步完善心理学中基本概念的研究,该文首先从散见于相关学科对体验概念的零星论述中,提炼出建构体验概念所需的思想质料与方法.随后对其进行系统化的理论分析,指出目前研究中存在的问题.最后,通过相关概念辨析的方法揭示出心理学意义上体验的内涵,即体验,是个体以身体为中介,以“行或思”为手段,以知情相互作用为典型特征,作用于人的对象对人产生意义时而引发的不断生成的居身状态.  相似文献   

11.
赵慧 《四川心理科学》2014,(23):129-130
ESP翻译教学日益受到重视,如何有效提高其教学效果,研究相关教学方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译者注“在ESP翻译教学和翻译过程中的有效运用是解决问题的一个重要方法。  相似文献   

12.
中国道家思想的中心价值是“自然”,“无为”是其这一价值追求的方法论的必然选择。马斯洛人本心理学在价值取向和方法运用上都与中国道家思想有一定的相通之处,该文对两者间的关联试作了列举分析,并考察了这两者的相关研究对于未来的意义。  相似文献   

13.
随着“语言学转向”、“解释学转向”及“修辞学转向”的不断演进,人们对隐喻的认识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隐喻在自然科学中的方法论地位越来越受到科学哲学家和科学家的重视。科学隐喻不仅以一种“超逻辑形式”的科学语言被广泛使用,而且以一种“超逻辑思维”的研究方法处处可见,所以,可以说科学隐喻是科学语言和研究方法的高度统一,是语言形式和思维形式的高度融合,是一种“超逻辑形式”的科学凝集。本文探讨隐喻在自然科学中应用的基本原则和具体表现形态,从方法论和语言学的角度论述科学隐喻的显著特征,是对“科学隐喻”的进一步补充和挖…  相似文献   

14.
吴教授《基督宗教与中国大学教育》一书于2003年在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正式出版。该书由作者的18篇相关论文结集而成,分《历史篇》、《师生篇》和《现代篇》三部分,全面地反映了作者近15年中不断推进的研究进程。通读洋洋27万余言,给笔名留下最深刻印象的有两点:一是作者以客观和平实的学术笔触所映现的中国教会大学百年曲折历程,二是作为中国教会大学主体的华人帅生们复杂心态。教会大学在中国大陆的发生、发展和结束,与中国社会半殖民化的历史相伴随:其过程是曲折的,动因是复杂的。教会大学开办之初衷无一不是为了“化中国”,但结果却是不断地被“中国化”。  相似文献   

15.
婴儿数量表征的客体档案和类比模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人对数量的表征及其发展是心理学研究的重要问题之一。20世纪70年代以来,国外对婴儿数量表征的研究取得了一系列理论和方法的进步。文章简要介绍了婴儿数量辨别和推理能力的研究方法,对婴儿数量表征相关的理论进行了重点讨论。大量详实的证据表明,婴儿拥有一个“天生的”数量机制,这为人数学能力的发展提供了基础。  相似文献   

16.
性格优势和美德是源于“价值实践分类体系”同一架构中不同层次的概念。过去十年的研究表明性格优势对个体身心健康和幸福感有积极贡献。但目前该领域绝大多数研究着眼于性格优势,而忽略了该体系中更普遍、更核心的美德。美德的结构差异性可能阻碍了相关研究的进行和比较。本文认为“兼顾文化共通性与文化特殊性方法”可能是解决途径之一,并引用已有研究进行佐证,发现亲和力、生命力和意志力可能是一个具有普遍意义的美德结构。  相似文献   

17.
杜国平  马亮 《哲学动态》2006,3(12):37-41
可拓学是由我国学者自主创立的一门新学科,它研究以形式化的模型分析事物拓展的可能性和开拓创新的规律,形成解决矛盾问题的方法。中国科学院权威杂志《科学通报》在评论文章中指出:“可拓学是一门充满生命力的新学科,它的创立是中国人的骄傲,它不仅属于中国,更属于世界。”[1]经过30年的不断开拓,可拓学已经发展成为一门横跨哲学、数学与工程学的交叉学科,我们哲学界也可以积极对相关问题进行科学的研究和探索。本文拟从逻辑的角度谈谈可拓逻辑的研究设想,以期能够引起哲学界、逻辑学界对可拓学研究的关注。一可拓逻辑的研究价值人类的历史…  相似文献   

18.
自我不确定感是指个体怀疑“自我”,并且对其看法不稳定而产生的内隐与外显的主观感受及反应.其研究方法主要有自我报告法与情境实验法.自DeCremer和Sedikides首先通过实证研究验证了自我不确定感对程序公正效应的调节作用后,研究者们通过将自我不确定感分解为情绪自我不确定、地位不确定和归属不确定以及探讨程序公正认知机制,不断扩展了此领域的研究成果.未来可以通过自我不确定感调节效应的本土化研究,自我不确定感特质与情境成分交互作用的探讨,自我不确定感与自我肯定、信息不确定感等相关变量的关系研究,进一步深化此领域的研究.  相似文献   

19.
党的十七大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号召全党坚持马克思主义思想路线,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不断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解放思想”与“实事求是”是一致的;它是坚持与发展社会主义,实现现代化的法宝。邓小平在重新确立党的正确的思想路线起了决定性作用。它的哲学理论基础是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文章着重阐释了马克思恩格斯新唯物主义与辩证方法若干原创点。  相似文献   

20.
哲学史研究方法的问题是一个常议常新的题目。这不仅是由于哲学史研究的方法论本身有待进一步深入和拓展,而且是由于哲学史研究工作者在具体研究实践中不断地继承传统的研究方法并加以创新,提供了一个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