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正《蓬壶炼度科仪》(全称《太上蓬壶津济炼度法食真科》,后简称《蓬壶炼》)是目前南通地区广泛流通的度亡科仪,传自太乙教掌教萧抱真,汇集各派炼度之大成,刘仲宇教授更认为其是"太乙教的唯一传世科仪"~1。《上清灵宝济度大成金书》(后简称《大成金书》)是明初正一派科仪之集大成者,由明代高道周思德真人(1359-1451,名思德,字素庵)编纂而成~2,今上  相似文献   

2.
小蓬壶道观乃为陕西省宝鸡县外八景之一。素有“蓬壶仙观”之美誉。小蓬壶位居八百里秦川之西部,山环水绕,景色秀丽,是神农氏炎帝部落繁衍生息的地方。坐落周原之麓,背倚凤原,面视秦岭,东有显圣庙观,西有古镇号虢县,南有姜公钓台,北有老君仙坡。道观面积八亩,坐北向南,上进式四节院落,殿堂渐进有序,建筑严谨对称。有玉皇殿五间,三官殿二间,武三师殿三间,娘娘殿三间,五祖师殿三间,山门三间,牌坊一座,山门两侧有演戏楼两座。山门以内有通明阁一座,原木质两层建筑,俗称福星楼。高度五丈有余,四周沿边有走廊,外有蛟龙明…  相似文献   

3.
《林泉高致》作为一篇篇幅短小的理论文献,精要地论证了山水画的价值及其创作方法。郭熙在自己的山水画实践中提炼出来的创作精髓,就是要以“林泉之心”,使自我与自然融为一体,从而实现“物我合一”,达到“无我”的境界。从“可行”“可望”“可游”“可居”的山水价值观、观照山水须持“林泉之心”、“注精以一之”的创作态度三个方面来探讨郭熙的山水美学思想,发掘其宝贵的美术史价值。  相似文献   

4.
郭熙是宋代院体山水画的重要代表,其《林泉高致》蕴含着丰富的自然审美思想。郭熙认为自然是人之本性,人人皆有林泉之心,这是自然审美得以进行的根源。林泉之心作为超功利的审美之心,是自然审美所必需的主观态度和必要前提。郭熙认为自然审美的对象是真山水,其根本特性是自然性。自然美具有多样性和节律性,其本质是一种生命之美。郭熙认为身即山川是对自然进行审美观照的恰当方式。在远望和近看中,郭熙重视远望,提出了三远说。在三远之中,平远是最主要的观照方式,最能体现自然审美的特征,最易达到至高的天地境界。  相似文献   

5.
刘研 《美与时代》2014,(5):73-74
郭熙的《林泉高致》集中体现了基于儒学的绘画美学思想。其中以绘画“四可”来提高人格的境界;阐释山水画的创作过程,在自然中真正地理解、感受和把握山水变化的美;在“三远”说中表达画家对于生命境界的追求以及心灵安顿的寻求。《林泉高致》不仅是对山水绘画的总结,更具有美学和文化上的重要意义,是中国绘画史上一个重要的转折点。  相似文献   

6.
郭熙是北宋著名画家、绘画理论家,他的山水画论基于儒家文化,同时蕴含了明显的道家思想,道家文化色彩极为显著。通过探究《林泉高致》中对后世影响较为深远的绘画理论,将郭熙提出的“林泉之心”审美心胸命题、“三远”创作手法以及“可行、可望、可居、可游”的山水画价值理论作为研究基础,分析其思想理论源头,阐述郭熙美学思想与道家思想的联系,并试图挖掘以山水画为代表的中国传统艺术所体现的深层意蕴,让当代人更好地理解传统艺术之美。  相似文献   

7.
汤士东 《美与时代》2005,(12):40-41
作为中国特有的室内陈设艺术之一的盆景艺术,一方面具有装饰美化室内环境的功能,另一方面又给人以精神上的愉悦,满足人们卧游林泉的愿望.  相似文献   

8.
刘伟 《美与时代》2007,(7):93-95
《林泉高致》是中国绘画史上一部系统完整的山水画论.郭熙把山水画的功能归结为"快人意,获我心",使其回复审美价值.  相似文献   

9.
太乙教是金元时代黄河流域新出的道派,但它存世的资料远少于全真、真大道教.《蓬壶炼度科》是目前发现的太乙教的唯一的传世科仪,对于了解太乙教有重要的参考价值.本文介绍了该科仪本的由来、特点和基本内容,并由之推测太乙教的基本教法“三元之术”、“五灵之法”的内涵.  相似文献   

10.
圆满     
静月先生很小的时候,母亲把他寄放在林泉寺,求师于慧明法师。一天,静月问师父:什么是圆满?师父那时很年轻,也很英俊,对静月的这个问题,师父却充耳不闻,没有做出回答。  相似文献   

11.
北宋是中国山水画发展史上的一座高峰。郭熙是北宋画家中最为多产,也有较强理论自觉的一位,他的理论思想集中体现在《林泉高致》一书中,其中所论述的美学思想、技法和个人修养方面的内容不仅为研究中国画提供了重要的理论参照,也为园林设计带来了启示。从美、法、意、道四个层面分别谈论《林泉高致》对园林景观设计的指导意义,美即谈论审美及书中涉及的美学命题,法即郭熙提到的创作技法及创作态度问题,意即全文论及的关于山水画意境的内涵,道即技法背后的理以及个人修养。  相似文献   

12.
本文以郭熙<林泉高致·山水训>中"山水画之快意说"为前提,从人的审美需要阐述作者对山水画根源的看法,即"此世之所以贵夫画山水之本意也".以及由此而建构的山水画的审美心胸、审美创作等审美意趣.  相似文献   

13.
兰芳 《美与时代》2006,(1):53-54
从汉画像中的山水题材获得大量图像资料,试从这些资料分析汉代人崇山心理及渴望归于山水林泉的愿望。汉代人们的这种思想与山水画起源的思想渊源有相同之处。汉画像中山水题材的艺术表现手法也已经有早期山水画的特点。这一切证明山水画真正起源于汉代。  相似文献   

14.
<正>古人关于"神合感"精神境界的描写,成为中国古典文学一种别具一格的令人为之低回和遐想的艺术特色。而古人关于"林泉之志、烟霞之侣"的表达,也成为中国古典美学一种充满人文关怀的令人为之心向神往的自然审美境界。它们有同中有异,异中有同。  相似文献   

15.
王嘉澍 《美与时代》2003,(12):49-50
唐代画家张璪的作品虽已失传,但其提出的”外师造化、中得心源“八个字深受后世画家的推崇。五代荆浩之《论画六要》、北宋郭熙《林泉高致集》更加丰富了这一创作理论。至今,这一传统的绘画思想仍是画家们观察和表现自然的思想依据。  相似文献   

16.
法兴禅师塔 位于五台山佛光寺西北的塔坪上、解脱禅师塔前。法兴禅师,京洛人,7岁出家。精通《妙法莲华经》和《净名经》等。他志历名山,乐止林泉,遂隶名佛光寺,并建三层九间弥勒大阁。又塑佛菩萨像万尊,分置台山诸寺。他曾任五台山山门都纲。  相似文献   

17.
"东山丝竹"讲述的是东晋著名政治家谢安在隐居东山时,时常携伎乐漫游山林泉畔,游山玩水的故事.由于谢安是备受文人景仰、推崇的古代名臣,故其出仕之前的这段故事,也被历代画家所引用.任伯年晚年也常以此入画,绘有多幅<东山丝竹图>.  相似文献   

18.
围以高墙的园林,早已不是只属于文人的林泉,园林脱离了以往的人类生活情境而成为特殊的文化载体。如今,几乎每一个走进园林的人都会怀想这里曾经发生的故事,也都在尽可能地感知那些别具匠心的设计和发自内心的表达。园林,是中国人心中的"桃花源"。"桃花源"是造园者给予园林的情感表达,是一种意境的体现。  相似文献   

19.
通功单     
《中国天主教》2007,(4):64-64
福建省天主教“两会”顾问、原福州教区主教林泉,圣名若瑟,因病医治无效,妥领傅油圣事,于2007年4月25日2时27分在福州蒙主宠召,享年94岁;高玉洁教友,女,圣名德肋撒,河北滦平县周营子乡大栅村人,于2007年5月14日蒙召,享年80岁。请众祈主,赏赐他们早升天国。  相似文献   

20.
郁永龙 《中国道教》2009,(5):50-52,56
位于姑苏城西20公里的穹窿山,钟灵毓秀。宋代杨备诗赞“吴郡名山第一峰,翠微心在碧霄间,林泉潇洒烟岚秀,直拟结庐终老闲”。此山钟灵萃秘,峰峦起伏,岭道纡曲,峻峭深幽,可谓“云构万山窟,楼阁千余楹,花落碧云静,药长名山灵”。穹窿山海拔高341.7米,素有“吴中第一峰”之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