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先秦史中,有一位非常传奇的人物,名曰姜太公。有人在小说中把他描绘成是一个“封神”点将的众神之主,但实际上,他是殷末出自东夷姜姓族团的一位十分有作为的大军事家兼大政治家,在灭殷战争及齐国的建设中曾作出过杰出的贡献。研究姜太公的族源、军事谋略和政治才能对齐鲁文化乃至中国传统文化的研认都有着很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2.
曹操既是一位真实的历史人物,也是一个艺术典型。他是历史人物也好,艺术典型也好,其性格特点都具有两重性。一方面他具有政治家的博大胸怀、军事家的雄才大略,为平息汉末战乱、促进祖国统一做出了重要贡献:另一方面他酷虐残忍、奸诈多疑的性格也使无数人无辜遭难。因此,他的同代名士许劭当面说他是:“治世之能臣,乱世之奸雄。”曹  相似文献   

3.
冯友兰先生对于中国哲学的贡献是世人皆知的,他的逝世使我们痛失了一位前辈和先师。对冯先生最好的纪念就是研究他的思想著作,对之加以客观的分析和公正的评价,实事求是地指出他的中国哲学研究和他所创立的哲学体系对于我们民族理论思维发展和现代新文化探索方面所做出的贡献及其所表现出的局限性,以便从中汲取理论营养和经验教训。本文正是  相似文献   

4.
<正> 列为世界十大历史名人之首的孔子,不仅是中国而且是人类历史上一位伟大的思想家、政治家和教育家,是集中反映中国传统思想文化的主要代表之一,在中国以至国外,都产生过而且在一定程度上至今仍在产生着或大或小、或明或暗的深远影响。这是不论赞成他还是反对他的人都承认的客观事实。中外学者和理论工作者对他进行实事求是的、既不溢美也不饰非的研究和评价,去其糟粕,取其精华,从中吸取有益的积极因素,以为今用,是很  相似文献   

5.
编者的话     
《管子学刊》创刊了,在中国传统文化的学术研究领域里,又增添了一块新的园地。管仲是我国春秋时期著名的政治家、经济家、军事家和思想家。在当时社会制度大变革的时代,他顺应历史发展,实行了一系列富国强兵的政策,在政治上、经济上、文化上进行了多方面的革新,堪称为中国古代的大改革家。他不因循守旧,敢于创新,历史上许多有识之士都非常赞赏他的求实创新精神。  相似文献   

6.
包兆会 《天风》2016,(6):52-53
他曾是晚清庠生,在国学方面有很高的造诣,其学术生命的多半时间都是在向教会大学的学生们教授中国哲学与中国文化,著有《孔子哲学》、《孟子研究》、《道家哲学》、《中国学术体系》等著作。他也是上世纪中国基督教本色化运动不可或缺的重要人物;而他在中国宗教史尤其是中国基督教史研究方面所做出的开创性贡献,又奠定了其杰出的教会史学家的历史地位。其基督宗教方面的著作有:《中国基督教史纲》、《中国宗教思想史大纲》、《中国历史的上帝观》、《基督徒之佛学研究》、《孙文主义与耶稣主义》等,另独编和合编有《耶稣基督》、《评基督抹杀论》、《中国文化与基督教》等。他是当时中国基督教界比较有影响力的、多产的基督徒学者之一。他就是王治心。  相似文献   

7.
有关梁启超文化学说的研究多集中于其文化史、中西文化比较。这些方面他的贡献无疑重大,但我们也不能忽视他对人类文化的总体性把握,对文化现象的形上思考,及在其文化哲思影响下萌生的中国现代化构想与实践。(一)作为中西文化激荡的近代之风云人物和学者,梁启超一生没有倾重于思辨性与哲学意味,但其形上思考与表现并不贫乏;他也没有构筑出某种体系,但其文化观还是有着统贯的内在逻辑的。文化是什么是文化哲学无以回避的核心问题。1922年在南京金陵大学的讲演中,梁启超系统阐述了自己的观点。“文化者,人类心能所开积出来之有…  相似文献   

8.
<正> 孔子作为中国古代的大教育家,对中国教育的影响及在中国教育史上所占的地位,是任何古代教育家都无法比拟的,而且孔子影响所及远非中国,他对东、西方许多国家都产生过不同程度的影响,特别是对东方一些国家影响更为深刻。孔子在教育史上的卓越贡献以及他所给予世界文化教育的影响使他在世界教育史乃至世界文化史、思想史上都占有极重要的地位。  相似文献   

9.
一管仲是中国古代卓越的政治家,他相齐桓公,改革内政,称霸诸侯,对齐国的富强,对维护华夏族先进的经济、文化,对统一多民族国家的逐步形成,起了促进作用。中国历史上的大思想家、教育家孔子,是肯定、赞颂管仲的,并吸取了他的某些思想观点。《论语》中孔子对管仲的评论,主要有三条,两条赞颂,一条批评: 子路曰:“桓公杀公子纠,召忽死之,管仲不死。”曰:“未仁乎?”子曰:“桓公九  相似文献   

10.
道教是中国本土产生的宗教,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居于重要地位,研究中国道教的形成、发展和影响具有重要的意义。葛洪是两晋南北朝道教创建革新时期的巨子。正如本书所指出的,他上继了秦汉方士神仙的传统,下开上清、灵宝两大教派,对上层神仙道教的创建和与之相关联的科学技术的发展作出了特殊的贡献。研究葛洪是研究道教发展的重  相似文献   

11.
周公是中国文化史上极为重要的人物。谈中国传统的礼乐文化,谈人文化成,都离不开周公。更为重要的是,周公对于中国传统文化价值体系的形成和发展,有着独特的贡献。周公姓姬名旦,是周文王之子,周武王之弟,周成王的叔父。他一生辅助武王和成王父子,在政治上大有作为,在文化上大有开拓。据《史记》记载,“武王即位,旦常辅翼武王,用事居多”。武王去世后,周公“践阼代成王摄行政当国”。摄政之初,周公不惧流言,坦荡行事,并奉成王之命平定了管叔、蔡叔、霍叔发动的“三监之乱”,以及武庚之乱,最终使得“诸侯咸服宗周”。“及七年后,还政成王”,恭…  相似文献   

12.
真是开卷有益。过去我读过梁启超先生一些小传,尤其最近我读了北京大学吴荔明副教授写的《梁启超和他的儿女们》一书,很受启迪,进一步懂得了家庭与国家的密切关系。作为父母的人们都应该认真地读一读,主要学习他抚育子女的方式方法,为什么他这么多孩子都成了国家有用人才,而且都是爱国者,并在新旧社会都对祖国作出了程度不同的贡献。 梁启超(1873年—1929年),是戊戌变法领导者,是近代历史上著名的政治家、思想家,同时又是一位很有学问的大作家。他一生写下了1400余万  相似文献   

13.
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刘少奇同志为中国人民的革命和建设事业作出了多方面的贡献,立下了不朽的功勋,他不仅在政治、经济、军事、白区工作和党的建设方面成就卓著,而且为新中国教育事业的改革作出了开拓性的贡献。他提出的两种教育制度、两种劳动制度的理论和实践,为创立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大教育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一、刘少奇教育改革思想的基本精神是调动各方面积极性,开门办教育中国教育事业之庞大,居全球之冠。然而中国又是经济文化比较落后的国家,所能用于办教育的资金相当短缺。解决这个矛盾的唯一方法是解放思想,走群众路线…  相似文献   

14.
绚烂多彩的中国书法是中国文化的特有现象和中华文明的重要象征,而在其众多留名史册的书法大家中,有一个群体尤为引人关注且被人称道,它就是贵为九五之尊的帝王书法家。这一群体其数量之多、延续之久,参与书法活动程度之深、影响之大,实为世界文明史所罕见。探讨中国帝王与书法的关系,对于理解中国书法的发展和某些特点有所禆益。  相似文献   

15.
唐凯麟先生长期耕耘于中国传统伦理思想史、中华民族道德生活史、中华民族爱国主义发展史等研究领域,他主编的“中华民族道德生活史”丛书是其积极推进中国传统道德文化研究所取得的重大标志性成果。唐凯麟先生自觉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立场和方法来审视、挖掘中国优秀传统道德文化,著书立说,推出了一系列具有开创性且影响深远的学术成果,原创性地建立了与中国优秀传统道德文化相承接的马克思主义伦理学体系,为我国社会主义道德体系的理论和实践贡献了学术智慧。唐凯麟先生所取得的成就是他以敏锐的洞察力、扎实的理论功底与不屈不挠的毅力孜孜求索的结果,他不懈奋斗的经历与卓越的学术贡献对深化中国传统道德文化研究具有重要教益与启迪。  相似文献   

16.
张汝伦 《哲学动态》2022,(12):48-52+124
<正>贺麟先生是对中国现代哲学建设作出独特贡献的人,但是正如张祥龙曾讲过的,贺先生对中国现代哲学事业的贡献还没有为学界所充分认识与估计。因此,在他诞生120周年之际,我们应该重新认识贺麟先生在现代中国哲学建设上的突出贡献。我认为,贺麟先生对于中国现代哲学的贡献首先在于他对中国的西方哲学之引进与研究,尤其是德国古典哲学之引进与研究的贡献。贺先生对西方哲学的研究当然不限于德国古典哲学,还包括斯宾诺莎、叔本华、尼采、新黑格尔主义、  相似文献   

17.
本文沿着孙中山一生的足迹,探索宗教文化对其思想发展的影响。青少年时代.他受洗入教,成为虔诚的基督教徒。在革命生涯的开创时期.基督教精神成为推动其革命的动力之一。迈向不惑之年的孙中山,自愿礼拜民间宗教偶像,发誓遵守洪门帮规,其主旨在于发展革命势力。民国初创时期,孙中山作为民主共和制度的缔造者.努力谋求各种宗教势力的支持,表现出近代民主政治家的风鉴。在其晚年思想的飞跃中,孙中山的宗教观也日臻成熟达观。其一.科学比宗教优越。其二.政治的主义比宗教的主义切实。其三,宗教之仁在于,以心感化民众,为灵魂谋幸福,健全国民人格,培养国家之基。晚年的孙中山力图将基督教文化与中国传统文化融合。他呼吁:“本基督救世之苦心.行孔子自立立人、自达达人之美意。”  相似文献   

18.
<周易>作为中国传统文化之源头,也是中国文化创生之源、创新之源.由阴爻、阳爻两种简单符号所构成的<周易>符号系统,因其抽象性、具象性、元点性、容摄性而成为古典科技与人文的原始增长点;由此符号系统与卦爻辞组成的文字系统共同絪缊而成的大易思想在科技与人文演化的历史长河中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主脉.其"生生"之创新精神成为大易文化之核心理念,其天地人三才和谐的理念成为创新之内在标尺,其独到的"象"思维成为中国传统文化创新思维方式的主线,其元亨利贞、贞下起元的循环智慧更是不断创新的不竭的动力支持.  相似文献   

19.
管仲是中国古代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思想家 ,齐文化的优秀代表 ,有“春秋名相”之美誉。他以卓越的才华和超人的魄力 ,辅佐齐桓公成为“春秋首霸” ,他以非凡的睿智而“九合诸侯 ,不以兵车” ,达到了军事上“不战而屈人之兵”的最高境界 ;他以深邃的思想 ,成为“管仲学派”的创始人 ,对齐文化乃至中国传统文化的形成和发展产生了重大而深远的影响。孔子曾对其有“如其仁 ,如其仁”、“微管仲 ,吾其被发左衽矣”的高度评价。战化军教授的《管仲评传》是山东省社会科学“九五”规划重点研究项目 ,全书共8章 ,2 0万字 ,主要从时代的呼唤、早…  相似文献   

20.
程军 《中国道教》1995,(4):19-21
陶弘景(公元456—536年),字通明,号华阳隐居,丹阳人。他三十七岁(公元492年)弃世入茅山(今江苏省句容县句曲山)。他博学多才,在天文、物理、医学、化学等许多方面都有很深的研究,是南朝著名的科学家;他还是一位政治家,梁时人称“山中宰相”;他同时也是一位道教领袖,因创立茅山宗而闻名。 今人对陶弘景研究颇多,然对其科学活动时间及对天文物理的贡献研究不够,本文将对此部分内容给予阐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