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当黑格尔撰写其划时代的普遍史时 ,他几乎毫不怀疑“历史”属于某些人而非其他人。这不仅仅是说欧洲人已经举起历史命运的火炬。正如黑格尔所看到的 ,土生土长的美国人和非洲人都缺少历史。由于没有具体表现集体意识的文字材料 ,他们仍然是“没有历史的民族” ,并且在更伟大的关于精神进化的叙述里 ,他们使自己消失或同化在日益崛起的西方中。今天 ,非殖民化已经使得黑格尔这番话显得既难以置信又不诱人。“没有历史”的民族已被征服、殖民并被剥削 ,但他们并未从历史中消失也没有变成欧洲人。一批文化学、比较文学、人种学、文化人类学及其…  相似文献   

2.
寻求专业性心理帮助的预测因素研究的综述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在日常生活中,一些人在产生了自己难以解决的心理问题时,不寻求专业性心理帮助,以致使心理问题变得更加严重,这一问题已经引起了国内外不少学者的关注。他们运用各种问卷和访谈的方式,从分析求助者个人心理特点入手,并通过跨文化研究,揭示了人格特质和社会文化对心理求助的预测作用以及与心理咨询工作者有关的因素。该文概述并讨论了国内外关于此课题的研究成果,以期为我国的心理健康教育提供有价值的资料。  相似文献   

3.
关于“税收筹划”这个在前几年被一些专业人士回避的话题,如今已经成了企业深入研究和确定经营方针的一项主要内容。作为一个纳税企业,所追求的是企业经营利润的最大化,纳税作为企业中的一项重要支出项目,是企业首先考虑的问题。然而在这个税收法律不断健全、新的税收征管方式不断完善、对偷、逃、骗税的纳税义务人处罚更加严厉的今天,一些有远见的企业家思考到,已经回避不了偷税给他们所带来的负作用。企业既要降低纳税成本,又要依法纳税,唯一走的只有“税收筹划”之路。在国外税收筹划并不是新鲜事,尤其是近30  相似文献   

4.
中国古代关于认识真理性检验标准的思想可以大致归纳为四种主要观点。先秦及汉代的唯物主义思想家已经有了把感觉经验和行为效果作为检验认识真理性标准的思想;古代唯心主义思想家则坚持无客观标准论,他们要么直接坚持主观标准论,要么认为根本无是非标准可言;宋、明、清时期的一些唯物主义哲学家提出并坚持以客观事物或事实作为检验认识真理性的标准;与此不同,王廷相、王夫之、颜元等人则提出“行”标准说,这种颇具光辉的哲学思想,使中国古代关于认识真理性检验标准思想的探讨大大前进了一步。  相似文献   

5.
这本书的序言一开始就说:“在这之前,我还从没有就一位与我的观点完全不同的哲学家和作家写过任何东西。”由此,读者已经被清楚告知,他们所能期待的,或者是对奎因哲学全面否定的批评,或者至少是对以关于本体论、必然性和经验为题的那本书中提出的那些中心问题的全面否定批评。批评主要分为两类。有些是批评奎因有一些观点是混  相似文献   

6.
本文讨论关于世界的信念和关于他人信念的信念如何指导主体(成人、儿童和动物)行动。如果我们知道一个人的偏好和他的信念,那么我们可以某种程度上预测他的行为。而如果我们知道他们的偏好,那么我们就可以通过他们的行为来推测他们信念。文学作品和现实生活中都有一些相关的例子。我们还给出了一个形式框架,这个框架是不依赖纳什均衡,而是接受非确定论,并且采用信息观点下的被占优策略概念。  相似文献   

7.
UFO之谜即不明飞行物之谜,被称为世界上十大未解之谜之一。正是由于它的快速飞行、变幻莫测的特性,引起人们极大的兴趣。青少年正处在一个长身体、学知识、探索未知科学这样的特殊时期,往往会比成年人更加关心这类问题,其中有不少青少年就沉湎于这个话题,投入了大量精力去研究UFO之谜,试图探索这一所谓的未解之谜,从而影响正常的学业。给我印象比较深的一件事情,两年前有一个武汉的网友给我发了个E-mail,他谈到了自己研究UFO后的遭遇。当时他在武汉某大学读大二,与另一个同学一起休学钻研UFO问题,  相似文献   

8.
在未受良好教育的人面前,类似UFO故事的墨迹很难干去。从前有个传播者叫乔治·亚当姆斯基(George Adamski,1891-1965),与一个英国作家戴斯蒙德·雷司列(Desmond Leslie)合著,出版了一本书,书名叫《飞碟登陆》(英国图书中心,1952)。按照亚当姆斯基的说法,他从事飞碟业是因为在宗教领域没有赚到钱,亚当姆斯基来到美国,兜售他的书,并到处讲他去金星、火星和土星旅行的情景。我们听过他在肯塔基路易斯威尔的演讲,在这次演讲中,他说了一些在金星表面上行走的情形。在提问过程中,我们问他的脚是否已经好了。“你这是什么意思?”他问。“因为金…  相似文献   

9.
关于唯物辩证法的世界观内容和方法论职能的问题,一次又一次地产生,并围绕着许多新的方面而展开争论。一言以蔽之,这个问题仍然是认真讨论的对象。在苏联哲学家争论的问题当中,关于“整个世界”的问题也是一个激烈争论的问题。一些苏联哲学家坚持这样看法:不能把被理解为“世界现象的普遍联系”的整个世界认作哲学的特有对象。他们提出如下论点作为其主要论据,即:整个世界这个概念的内容也应当包括人及其意识,但是这样一来,也就把全部哲学的最高问题——关于意识和世界的关系问题撇在一边了,因为关于整个  相似文献   

10.
在人类还未成熟以前,即还没有面对这个普遍 的道德态度的很久以前,对生命危险的恐惧已使他 们把释放那些人们害怕或可能欢迎的自然力量的能 力归于各种无法触知的、想像出来的个体存在物 (personal beings)。他们相信,那些到处控制着他们 的想像的存在,在肉体上与他们自己相似,但被赋 予了超人的能力。这就是上帝观念的原始形式。这 种关于存在着这种存在物及其非凡能力的信仰,首 先产生于人类日常生活中遍布的恐惧,它对人以及 人的行为的影响已经大得难以想像。因此人们开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