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先秦伦理思维方法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先秦时期是我国伦理思想的奠基时代,当时学术思想上百家争鸣,伦理学说也分争异立,丰富多彩。各家各派站在不同的立场上,从不同的角度来考察道德生活,建立了不同的伦理思想体系,尽管各具不同程度的局限性,但是都对道德认识的发展做  相似文献   

2.
先秦名家的开创者和成立标志应为邓析.邓析的学术思想就是以"可不可,然不然"之说,对当时社会那些合乎形式逻辑的"常识"提出批评与非难.先秦名家对诸子学派的学术批评,以惠施、尹文二人最为显著.惠施对儒、墨、道、法、名诸家思想,尤其是对道家庄子的思想观点予以了直接的批评;尹文则从稷下黄老"兼综百家"的立场,对名、法、儒、墨各...  相似文献   

3.
简讯两则     
8月2日至4日,《中华心——胡秋原政治·文艺·哲学文选》首发式暨胡秋原学术思想研讨会在京召开。海峡两岸学者及社会各界知名人士近百人出席了会议。胡秋原现为台湾中国统一联盟名誉主席,《中华杂志》发行人,是台湾统派中最有影响的人物。多年来,胡秋原同“台独”、“独台”势力进  相似文献   

4.
先秦道家是一个相当庞杂的学派。据《庄子·天下篇》载,就有宋尹、彭田慎、关老和庄周四个流派。他们的学术思想(包括心理学思想)既有其共同的、统一的一面,也有其不同的、分歧的一面。因此,要全面考察他们的心理学思想是相当困难的。从现有的一些资料看,宋钘与尹文、关尹与老聃、庄周等三个流派都对心理学中一些重大的理论问题提出他们的看法,在先秦心理学思想史中占有值得注意的一页。尽管存在着困难,也应对它们作一番初步的整理。所以本文试图对这三个道家学派心理学思想作  相似文献   

5.
一百多年前,梁启超在<新民丛报>上论中国学术思想变迁大势时,忧心忡忡地告诫当日的青年读者道:"自今以往二十年中,吾不患外国学术思想之不输入,吾患本国学术思想之不发明……若诸君而吐弃本国学问不屑从事也,则吾国虽多得百数十之达尔文、约翰弥勒、赫胥黎、斯宾塞,吾惧其于学界一无影响也";他还预测说:"大地今日只有两文明:一泰西文明,欧美是也;二泰东文明,中华是也.二十世纪,则两文明结婚之时代也……彼西方美人,必能为我家育宁馨儿以亢我宗也."  相似文献   

6.
针对本世纪初“疑古过勇”的偏失 ,李学勤先生在《走出疑古时代》一书中曾提出了走向“释古”的平实主张。而近 50年来出土的简帛资料 ,对修复与重构先秦学术的原貌提供了大量的新资料 ,同时亦为重新解读、认定、印证已有的秦汉文献中的种种令后人争讼不已的问题提供了进一步讨论的新材料。一时间 ,先秦学术史的改写或部分重写的工作被提到了重要的日程上来。近日来 ,喜读郭沂《郭店竹简与先秦学术思想》一书 (上海教育出版社2 0 0 1年 2月出版。以下简称“《郭店》” ,引文只注页码 ) ,深感作者近年来在此领域做出了艰辛的努力 ,取得了令人…  相似文献   

7.
儒家和墨家是先秦诸子中的两个重要学派,他们从一开始就具有一种互绌互补的关系。这种互绌互补的关系主要表现为他们之间的学术批评与反批评。先秦墨家主要批评了儒家"以天鬼为不明""厚葬久丧""弦歌鼓舞"和"以命为有"等"四政焉";而先秦儒家则主要有公孟子对墨家"好辩自炫"的批评,孟子、荀子对墨家"兼爱"说的批评、孔鲋对墨家"非孔"的反诘、以及儒者董无心对墨者緾子"右鬼"说的批评等。先秦儒、墨相互之间的学术批评,也充分彰显了各自的思想特点和理论缺失。今天研究先秦儒、墨之间的学术批评,就是要站在客观公正的立场上,找到其学术思想的优缺点,然后加以批判、继承、融合、创新,使中华优秀的传统文化资源,为今天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作出更大的和更积极的贡献。  相似文献   

8.
民族风格的服装一直是现代服装设计主要潮流,中华民族有着悠久的服饰文化历史,一些民族的元素或多或少地也出现一些现代设计中,但总的来说,不是很系统。服装设计的继承不能只停留在形制的模仿上,而是要从文化的层面上融会传统服饰的精髓,用神似的手法进行设计。本文分析了中华服饰的色彩文化的形成和色彩文化的哲学基础。从先民对色彩的认识、色彩的运用和染色技术等方面论证,显示了中华民族优秀的服饰文明,同时也给我们在现代服装设计中色彩的运用提供了很好的启示。  相似文献   

9.
在刘及辰先生逝世3周年和刘先生遗著《京都学派哲学》出版之际,“刘及辰先生学术思想座谈会”3月7日在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举行。来自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华日本哲学会等首都理论界的知名学者、刘及辰先生的老同事和家人共3O多人参加了座谈会。座谈会由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所长、《哲学研究》杂志主编陈筠泉同志主持,中国社会科学院副院长汝信同志出席座谈会并讲了话。陈筠泉同志首先概略介绍刘先生的生平、学术造诣和成就,认为刘先生无论在治学方面,还是在为人方面,都是我们的楷模。他特别指出,刘先生一生坚信马克思主义,…  相似文献   

10.
刘庆 《管子学刊》2009,(3):55-64
“军事软实力”概念是上个世纪末才刚刚由西方学者提出来的。但在中国先秦时代,辉煌的华夏文明已为该思想的萌生奠定了坚实基础。其中,“得道多助”的义战德胜思想,“尚智重谋”的诡道用兵思想,“以治为胜”的治军练兵思想等皆堪称中华智慧之树结出的丰硕果实,对后世中国用兵智慧的发展、兵学理论的充实和积淀都有着不可低估的影响。  相似文献   

11.
胡绳是中国现代著名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家、哲学家和史学家.目前,学术界对胡绳学术思想的研究有两种现象:一是大多数研究都是从史学角度进行的,从哲学角度研究的人很少;二是对胡绳晚年的学术思想进行了大量研究,而研究其早期学术思想的甚少.  相似文献   

12.
在中国学术思想史发展的长河中,清代的学术思想是一个辉煌摧灿的重要时期。从明清之际实学思潮的兴起,到王、黄、顾等杰出思想家和学者的涌现,揭开了清代学术思想的序幕。其后的发展,波澜壮阔,绚丽多采。由于社会的变化和学术思想自身的逻辑发展,占据思想界统治地位数百年之久的理学逐渐衰落,经学又重新复兴,一时间,经世致用成为学者的治学宗旨,崇实黜虚成为学者追求的目标。尔后,随着清朝政治上的稳固和经济的发展,统治者对思想领域的控制逐步加强,对学术思想的参与也大大增多,使清代学术进入对既往成果进行清理总结的时代。…  相似文献   

13.
先秦时期,羊作为先民崇拜的图腾之一,作为图像题材出现并不少见。在资源匮乏的远古时代,能成为图腾受到崇拜,必有其特殊的象征意义,拟以"生殖繁衍"作为核心首要象征意义,从三个不同的角度探究其原因。具体为:第一、对羊"先生如达"强大生殖繁衍及顺产能力的崇拜;第二、对"德如羔羊"柔顺美德与吉祥文化等美好品质的推崇;第三、对羊在日常饮食以及中医药文化中承担丰富"角色"的认同。这些意象推动使羊成为器皿的纹饰图像,成为中华灿烂文化历史长河中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的综合载体。  相似文献   

14.
<正>2019年10月20-21日,由清华大学哲学系、北京大学哲学系、中国哲学史学会和中华孔子学会主办的"中国哲学的传统及其现代开展——纪念张岱年先生诞辰110周年学术研讨会"在清华大学隆重举行,张立文、陈鼓应、陈来、郭齐勇等100余位学者参会,美国著名汉学家田浩先生、山东大学终身教授兼讲席教授刘大钧先生分别向大会发去贺词。与会学者们围绕张岱年先生的人格风范、学术思想、重要贡献及中国哲学、儒学、经学等各方面问题展开了全面而广泛的讨论。  相似文献   

15.
沈顺福 《现代哲学》2006,(4):102-107
先秦名家通过辨析概念与事物的关系,揭示了一、概念是主观的;二、概念作为实在存在的条件;三、概念的真实意义在于运用;四、事物作为现象存在,其空间性、时间性是主观的;五、作为现象的事物是不确定的;六、现象是主体先验感知模式与外在尘缘的作为;七、现象是静止的;八、理性思维只能关注经验现象,对事物的真正无效。  相似文献   

16.
先秦中庸源流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庸”,是中国认识史上的一个古老的概念,是儒家所特有的思维方式。该词始见于《论语》,但其思想渊源甚为久远。中庸的前身称为“执中”,执中原则可上溯至“禅让制”时代,是从传说中的尧舜直到禹汤文武周公治国安民的指导方针。孔子首创“中庸”,把执中原则提升至哲学范畴。孔子身后,儒分为八,中庸学理又经子思、孟子、苟子相率发展,迄于战国末年已蔚然大观,从而结束了中庸思想哲理化的历史进程。秦汉以降,历代儒者虽多事阐发,然终不出托古致用、借题发挥之圈子,中庸的本质含义未见改变。是故,探究中庸思想应以先秦为大端,…  相似文献   

17.
<正>2019年1月17日,《中华宗教思想通史》主编魏道儒研究员按照《中华思想通史》总编委会王伟光主任的意见,委托我们组织熟悉党的宗教工作理论和当代宗教状况的专家学者,承担《中华宗教思想通史·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卷》(以下简称《当代卷》)的编写任务。  相似文献   

18.
<正>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7年12月出版,56. 6万字本书为"朱子门人后学研究丛书"的第一部专著,由作者的博士论文(曾获中国人民大学优秀博士论文称号)与国家课题部分成果修改而成。朱子学是朱熹及其门人共同创立的学问思想体系,朱子门人是朱子学派的重要组成部分。已往学界对于朱子门人学术思想的重视严重不足。作为国内外第一部系统研究朱子门人群体学术思想的专著,本书认为,伴随着朱熹学术思想的形成和发展,逐渐聚集在朱熹周围的所有朱子门人,构成了一个南  相似文献   

19.
复仇,是人类几乎各民族都盛行过的历史文化现象,有自身独特的亚文化伦理。最早的复仇现象当溯至远古时代的血族复仇,在“死后有灵”的神秘观念支配下,认为核死者有要求本族成员为自身讨还血债的义务。“以血还血”的信念强固了氏族群体意识,并在这种意识支配下建构了复仇伦理。农耕民族的种种习性使中国古代社会复仇之风持久盛行。发韧于孔子的先秦儒家学说有力地强固了古代文化中的复仇意识,使之充实了仁爱、正义的合理内核,从而奠定了复仇意识作为传统文化心态有机组成部分的根基。一、关于复仇的原则与宗旨《论语·里仁》中孔子说…  相似文献   

20.
李楠 《中国宗教》2023,(6):76-77
<正>佛教音乐是古代丝绸之路文化传播的重要内容。一方面,丝路僧人将佛教音乐传入中国,逐步与中华传统文化融合,形成了独具特色的中国佛教音乐。另一方面,中国佛教音乐也成为古代丝绸之路上不同地域文化交流的纽带,是展现中华传统文化精神的平台。传承发展好佛教音乐,有助于“一带一路”建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