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2001年9月7日至9日,由武汉大学中国传统文化研究中心、武汉大学人文学院哲学系与湖北教育出版社联合主办的熊十力与中国传统文化国际学术研讨会在古朴典雅的武汉大学珞珈山庄隆重举行。来自美国、加拿大、德国、澳大利亚、日本、韩国、中国大陆、香港、台湾等国家和地区的70余位老中青专家学者济济一堂,共襄盛举。此次会议的一个重要特点是,人们不再仅仅局限于熊十力哲学的思想结构、理论渊源、价值取向的研究,而是开拓出全球经济一体化背景下的跨文化对话,新轴心时代的哲学走向等话题,努力发掘熊十力哲学的当代意义,标志着…  相似文献   

2.
蒋海怒 《学海》2003,(1):203-204
在20世纪中国哲学发展史上,熊十力是一个中心人物。他在儒学、佛学、易哲学等多领域里作出了创造性贡献,从而,对熊氏学说的辨识,关联到对20世纪中国哲学走向的理解。熊氏思辨哲学又极富冲击性和争议性,时代痕迹亦很明显。  相似文献   

3.
熊十力的体用哲学具有突出的历史性哲学向度,而且在他的哲学体系中,以"治化论"为标志的历史哲学领域的探究也占有重要的位置。但长期以来,熊十力思想的历史哲学向度一直未能得到学界的广泛关注与重视。深入挖掘被学界所忽视的熊十力思想的历史哲学向度,并对这一领域的研究状况作一详细回顾,将有助于进一步拓展与深化熊十力以及现代新儒学和中国近现代历史哲学等领域的学术研究。  相似文献   

4.
论张岱年哲学思想的理论特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 "中国现代哲学"经过漫长的历史过程已逐渐走向成熟,其内容也已基本确定.胡适、梁漱溟、熊十力、金岳霖、冯友兰、贺麟、张岱年、李达等人都是"中国现代哲学"必须要研究的重点人物.从这一学科目前发展的状况来看,对于胡适、梁漱溟、熊十力、金岳霖、冯友兰、贺麟、李达等人的研究相对说来较为深入和系统,研究的著作也颇为丰富,对于他们的哲学思想在中国现代哲学史上的贡献和地位也有着比较明确的定位.但对张岱年哲学思想的研究则显得不够深入系统,对其哲学思想的贡献和特性也缺乏有说服力的阐述,因此对他的哲学思想尚有深入系统研究的空间.  相似文献   

5.
鉴于政治哲学在最近国际哲学界成为一个热点 ,我国哲学界对政治哲学的关注也日益增强 ,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和中英澳暑期哲学学院将于 2 0 0 1年组织一次国际政治哲学学术研讨会 ,目的是使我国学者有机会理解政治哲学的最新发展 ,与来自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外国学者以及来自港台地区的学者就政治哲学中的基本概念、理论主张、价值取向和伦理观念等问题交换意见 ,展开讨论 ,以促进政治哲学在我国的研究。会议时间 :2 0 0 1年 4月 2 7- 2 9日 ;会议地点 :好苑建国商务酒店 (北京中国妇女活动中心 ) ;会议要求提供中英文论文摘要 (包括…  相似文献   

6.
2001年9月7日—9日,由武汉大学中国传统文化研究中心、武汉大学人文学院哲 学系和 湖北教育出版社联合举办的“熊十力与中国传统文化”国际学术研讨会在武汉大学召开。 来自 德国、日本和中国大陆、香港、台湾地区的60余位学者出席了会议。会议期间,还举行了萧■父、郭齐勇二教授主编的《熊十力全集》的首发仪式。现将会议内容综述如下:  (一)新儒学的历史回顾和研究述评 方克立指出,以熊十力为代表的新儒家自觉地从事中国传统哲学的现代重建工作,并且 取得了显著的成绩。郭齐勇回顾了20年来中国大陆新儒学研究的发展历程,详细…  相似文献   

7.
20 0 1年 7月 2 1~ 2 4日 ,以“中国哲学与 2 1世纪文明走向”为主题的第 12届国际中国哲学大会在北京隆重召开。来自美国、德国、瑞典、日本、加拿大、澳大利亚、韩国等十几个国家以及台、港、澳地区各高校及科研院所共 2 5 0多位专家学者聚会一堂 ,热烈而深入地探讨了中国哲学未来发展的诸多方面内容 ,其中“中国哲学如何面对 2 1世纪经济全球化的问题”成为本次大会关注的焦点。伦理问题也是这次大会研讨的一个重要内容 ,提交大会的伦理学论文有 30余篇 ,并召开了四次专题讨论会 ,近百位学者各抒己见 ,畅所欲言。伦理问题的研讨主要围绕…  相似文献   

8.
历时两天的第四届冯友兰学术思想研讨会于 2 0 0 0年 1 2月 9日至 1 0日在北京大学举行 ,海内外研究冯友兰思想的老、中、青学者会聚一堂 ,发表学术论文近 30篇。讨论热烈 ,气氛活跃 ,高潮叠起 ,充分体现了学术自由精神 ,正在向自由理性精神发展。这是本次研讨会的一个重要特点。冯友兰作为中国 2 0世纪的哲学大师 ,不仅培养了一批从事中国哲学研究的后继学者 ,而且这些学者正在各自的领域进行耕耘 ;近年来 ,他的学术著作还以各种形式不断出版发行 ,研究著作也越来越多。最近 ,《三松堂全集》第二版也已出版。冯友兰学术思想引起海内外学人…  相似文献   

9.
青年学者韩震同志的新著《西方历史哲学导论》(1992年由山东人民出版社出版),选择了一个新的专题,打破了多年来我国学术界撰写西方哲学史著作的旧格局,从一个重要方面丰富了中国学术界对西方哲学的了解,为西方哲学史研究开了新局面。全书四十多万字,内容充实,文笔简洁,具有如下鲜明的特点。  相似文献   

10.
<正>近年来,随着国内中国传统文化研究的深入,中国哲学史的教学、研究也有了很大的进展,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为了进一步推动中国哲学史研究的深入发展,更加广泛地加强中国哲学史学界的交流与合作,发挥中国哲学史学会桥梁与纽带的作用,中国哲学史学会将进行会员登记,同时也吸收一批学术界的青年学者加入学会。现将有关事宜通知如下:第一,中国哲学史学会是由从事学习、研究和弘扬中国哲学的学者自愿组成的全国性学术团体,属于  相似文献   

11.
关于文化的哲学思考过去 2 0年一直是中国哲学研究的热点之一。但是 ,由于文化在人的生存和社会活动领域中的内在性特征 ,关于文化哲学的研究一直散见于哲学的不同研究领域中 ,以至于人们常常不知如何为文化哲学定位与归类。但有一点可以肯定的是 ,世纪转换年文化哲学研究的最大特点是越来越明确地走向自觉。一、关于文化哲学本身的自觉反思2 0 0 0年一系列直接以文化哲学为题的研究成果对于文化哲学的定位、形态、研究状况等问题进行了自觉的探讨与反思。(一 )文化哲学的重新定位 很多学者倾向于把文化哲学界定为一种新的哲学范式。衣俊卿…  相似文献   

12.
“海峡两岸易学与中国哲学研讨会”于 2 0 0 2年 8月 1 8日— 2 2日在青岛市召开。本次会议由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山东大学易学与中国古代哲学研究中心”和青岛市崂山风景区管理委员会主办 ,中国周易学会及台湾中华易经学会协办。来自海峡两岸及美国、日本、韩国等地的 2 0 0余位学者参加了此次盛会 ,送交论文 1 40余篇。与会学者对易学研究及中国哲学研究进行了多角度、多方面、多层次的深入探讨 ,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果。(一 )易学研究易学研究方法的整合和重建 从哪个角度切入理解易学及中国哲学 ,以便把握住其“活的灵魂”…  相似文献   

13.
经过国内数十位专家学者近 4年的艰苦努力 ,集思想性、历史性和前瞻性为一体的《2 0世纪中国学术大典·哲学卷》 (福建教育出版社 2 0 0 2年 9月版 )终于问世了 !这是国内哲学界的一个重要事件。其重要性在于 ,它以历史描述的方式 ,记录了 2 0世纪发生在中国思想领域的波澜壮阔的历史轨迹 ;以理性分析的方法 ,展现了中国哲学独特的思想特征以及与外来文化之间冲突、理解并最终达到兼容的思想历程。这是一部“世纪之鉴” ,它真实地反映了中国的哲学研究在 2 0世纪从无到有、从简单模仿西方哲学到形成自身哲学形态、从一种古典经学走向一门现…  相似文献   

14.
熊十力先生(1885~1968),湖北黄冈人,原北京大学哲学系教授,现代哲学家。熊氏早年参加辛亥革命,尔后究心哲学,平生著述颇多。熊氏学术,大抵以出入华梵为主,欲冶儒佛于一炉,并受到西方近代哲学的某些影响。当今海外一些学者认为,熊十力的思想在近现代中国哲学中占有较为重要的地位。 熊十力思想,本“从大乘空有二宗入手”。其由投契佛法,而归宗孔《易》,得力处唯在“体用不二”之论,中岁以后,舍佛学《易》,晚著《体用论》、《乾坤衍》诸书,标明以大《易》  相似文献   

15.
中国哲学的"合法性"叙事及其超越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自2001年以来,由郑家栋、陈来等学者提出的关于中国哲学"合法性"问题的讨论,触动了不少学者的思想神经和文化情感,众多研究中国哲学的学者一时间都或者兴致盎然或者义不容辞地参与到对这个问题的讨论中来.一些眼光敏锐的学术期刊则不失时机地连续推出多组这方面的专题文章,国内学术界也召开了多次以"合法性"问题为中心议题的研讨会.  相似文献   

16.
哲文 《学海》2001,(5):205-206
“文化”问题历来是一个激动人心而常谈常新的话题 ,这一话题的魅力在于文化本身就是人的本质特征与本质力量的集中体现。由虞友谦、陈刚主编 ,江苏省社科院哲学与文化所人员共同撰写的《当代中国文化走向》(河海大学出版社 2 0 0 0年 1 2月出版 )一书 ,以崭新的研究视角 ,回顾近现代中国文化发展历程 ,考察当代中国文化现状 ,展望中国文化未来走向 ,给读者提供了广阔的思维空间和深刻的思想启迪。第一、世纪回眸 :考察当代中国文化走向的历史感。历史、现实、未来 ,是一个时间链 ;传统、时代、理想 ,是一个文化链。《当代中国文化走向》一…  相似文献   

17.
由北京师范大学哲学系“中国传统政治哲学”课题组、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所“政治哲学”课题组、北京市哲学学会中国哲学专业委员会和河北人民出版社共同主办的“政治哲学研讨暨《中国传统政治哲学》出版座谈会”于 2 0 0 1年 1 0月 2 0日在北京师范大学哲学系召开 ,2 0多位学者参加了研讨会。《中国传统政治哲学》一书是周桂钿教授主持的国家“九五”社科规划重点项目的最终成果 ,2 0 0 1年 7月由河北人民出版社出版。在对此书的讨论中 ,张立文教授、钱逊教授等认为 ,虽然有关政治思想史方面的书中多有提到传统政治哲学 ,但都不够系统 ,本书…  相似文献   

18.
寇征 《哲学动态》2001,(5):14-14
由中国现代外国哲学学会、中英澳暑期哲学学院和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所现代外国哲学研究室共同发起的“历史哲学 :过去与未来”学术研讨会于 2 0 0 1年 3月 7日在北京举行。与会学者 2 0余人。会议主要围绕四个问题展开了讨论 :(1 )历史哲学在中国的发展与现状 ;(2 )西方历史哲学研究的现状 ;(3)历史哲学与其他哲学学科的联系 ;(4)如何在中国推进历史哲学的研究工作。何兆武先生是我国现代历史哲学研究的先驱之一。他在会上比较了建国初期和改革开放后历史哲学研究上的变化 ,认为现在正是开展历史哲学研究的大好时机。涂纪亮先生则特别指出了…  相似文献   

19.
<正> 熊十力哲学是五四以来传统色彩最为浓重的一个体系,尽管他在实质上也受到近代西方哲学的刺激与影响,但其体系从思想资料到思想方向都显示出与中国传统哲学(包括佛教)的直接联系。因而,在研究熊十力哲学的过程中,我们不仅要进一步彰显出这种联系,还要由此入手,澄清他对传统究竟做了何种适应现代的调整与转化,从而了解现代新儒家之为“新”的某些特质。在熊十力的哲学中,体用论与明心论构成了这一体系的主要部分。体用论以“体用不二”(?)宗,建立了一个有特色的哲学的宇宙论。明心论则以“本习之辨”为中心,他自称之为“哲学的心理学”。就体用论与明心论的关系说,前者是后者的宇宙论基础,后者是前者在人类  相似文献   

20.
《中国哲学年鉴》 (年刊 )是哲学专业资料性刊物。它逐年向读者提供哲学各学科的研究进展、成果和学术讨论、活动的全面而系统的信息 ,发表国内学者出访的观感 ,介绍国内哲学界的情况 ,并附港台哲学新书目 (部分 )和内地哲学新书目、论文索引。每册大 3 2开本 ,分平装、精装两种 ,由哲学研究杂志社自办发行。 2 0 0 2年版《中国哲学年鉴》现已出版 ,精装每本 40元 ,平装每本 3 0元。本杂志社尚有少量下列年度的《中国哲学年鉴》 :  1 993年 精装  1 1 . 0 0元  平装 8. 0 0元  1 994年 精装  1 9. 0 0元  平装 1 5. 0 0元  1 995…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