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在先秦诸子的文艺思想中,孔子文艺思想中的"实用主义"无疑是其文艺思想中最显著的特色,这也深刻地影响了后世中国的传统文艺思想。通过对记录了孔子言论的《论语》一书进行详细的梳理和考察,从今人的美学视角出发对孔子关于"诗""乐""文辞""美"的言论中所体现的"实用主义"的文艺思想进行进一步的审视与探讨。  相似文献   

2.
傅永聚、韩钟文主编的《2 0世纪儒学研究大系》,是一部系统总结2 0世纪儒学研究成果的大型丛书,共有2 1卷,约1 0 0 0万字,由2 0余位专家学者分工协作,经过三年的艰苦努力,终于编纂完成,2 0 0 3年由中华书局作为重点出版书籍出版发行。该书是设在曲阜的孔子研究院的“开山之作”,课题启动后,又被列入2 0 0 2年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规划项目,作者皆系在孔子、儒学及思想史研究领域颇有造诣的教授、博士。张岱年先生为之撰序,称该书的出版“在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方面做出了一件非常有意义的事情”。《2 0世纪儒学研究大系》的编纂方针是,力求通…  相似文献   

3.
孔子研究院     
孔子研究院是经国务院和山东省政府批准成立的省属事业单位。 1 996年 9月 2 8日孔子诞辰 2 5 4 7年纪念日举行了奠基仪式 ,1 999年 9月 2 6日一期工程竣工。 2 0 0 0年 1 0月举行了揭牌仪式 ,正式宣告成立。孔子研究院将逐步建成和完善以下五项功能 :一是文献收藏 ,大规模地开展孔子及儒学文献资料的收集、整理、储存 ,将其建成现代化、综合性的文献资料中心 ;二是学术研究 ,积极开展孔子及儒家思想研究 ,创办专门的研究期刊 ,组织出版学术专著 ,举办各种类型的学术会议 ;三是信息交流 ,搜集与孔子、儒学有关的各种信息 ,了解和掌握研究动…  相似文献   

4.
西方学术背景下的魏晋玄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清谈误国”是自两晋当朝以至 2 0世纪前中国历史上大多数史家与学者对魏晋玄学的总体评价。随着历史进入 2 0世纪 ,随着中国学者对西方文化了解的深入 ,受西方文化学术的影响和启发 ,人们开始重新审视和评价魏晋玄学。由晚清、民国以及建国后数代学人的共同努力 ,作为中国现代学术的重要组成部分 ,魏晋玄学同周秦诸子、两汉经学、隋唐佛学、宋明理学以及清代学术一样 ,成为中华民族学术、思想、文化发展史上一个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 ,获得了全新的肯定和评价。我们根据 2 0世纪魏晋玄学研究在各个不同的时间阶段上所呈现出来的受到西方哲…  相似文献   

5.
20世纪初 ,儒学独尊地位被打破。百年中 ,随着孔子以及儒学思想研究的深入 ,作为儒家重要经典的《论语》一书的文学价值和散文艺术成就逐渐为人们所认识。纵观百年《论语》文学研究 ,就散文艺术而言 ,研究者就其语言艺术、人物描写、文体特征、艺术风格及其对文学发展的影响等进行了多方面的探讨 ,取得了可观的成绩。本文就以上几个方面对 2 0世纪的《论语》散文艺术研究状况作了简要梳理 ,并对其得失和未来的研究趋向作了评说与前瞻。  相似文献   

6.
赫尔伯特·芬伽莱 (HerbertFingarette)以及他那本有关孔子研究的著作《孔子—以凡俗为神圣》(Confucius:TheSecularasSacred)对于中文学术界的读者也许并不陌生。这本被罗伯特·贝拉 (RobertBellah)誉为“阐发了孔子思想之最深奥层面”① 的著作只有 84页 ,是芬伽莱这位与汉学素来无缘的美国哲学家偶尔“客串”的产物。然而 ,这一借助于英译本《论语》所作的孔子研究 ,却因其独特的问题性(problematique)在西方汉学界尤其是儒学研究领域引发了一场持久的争论 ,由此形成的学术话语覆盖了 2 0世纪的最后 30年。本文拟对这一话语的内涵作…  相似文献   

7.
《孔子家语》(又名《孔氏家语》、《家语》)是记录孔子及门弟子言行和诸国故事的书 ,今传本为十卷四十四篇 ,魏王肃注 ,附有王肃序和《后序》。内容本极重要 ,但因长期被疑为伪书而影响了其作为思想史料的价值。1 973年河北定县八角廊汉墓出土了整理者定名为《儒家者言》的竹简 ,1 977年安徽阜阳双古堆汉墓又出土了章题木牍 ,这些材料均以孔子及其弟子言行为主 ,与《孔子家语》性质相类。虽然墓葬的发掘是在 2 0世纪 70年代 ,但由于简报于80年代初发表 ,故而当代学者们对《家语》的关注和重新审视自上世纪 80年代始。1 987年《孔子研究》第 …  相似文献   

8.
<正> 孔子不仅是一位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而且是一位文艺理论家。《论语》等儒家经典所记载的孔子的文艺见解,曾被刘勰奉为“恒久之至道,不刊之鸿教”(《文心雕龙·宗经》),构成了中国文艺理论体系的最初源头,并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哺育、铸造了我国一代又一代文学艺术家的文艺价值观和审美情趣,从而在一个方面深刻地影响了我们民族心理性格。把孔子的文艺思想放在世界文化史的宏观背景上加以考察,特别是和西方文艺理论体系的奠基人、古希腊的柏拉图(前427—前347)的文艺思想作一番比较、考察,是有意义的。这样,可以从源头上比较两种各具特征、互有长短、形态不同的文艺理论,有利于文艺的自我反思与重新选择。  相似文献   

9.
孔孟思想与我国现代化建设周宏府厂 西社会科学.士987年第1期孔子观念取向三论陈出东北师范大学 研究生学刊1987年第1期关于孔子研究断想胡月耕中国图书评 论1987年第2期孔子的方法论初探刘正一齐鲁学刊 1987年第3期研究孔子思想必须正确使用资料李毅夫 齐鲁学刊1987年第3期孔子研究的进展与不足郭沂史学情报 1987年第3期齐鲁两国建国方针之比较研究—兼论对孔 子的基本评价逢振镐东岳论丛 1987年第3期孔子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贡献郝连昌北 方沦丛1987年第4期近几年来关于孔子研究的新进展周溯源 求索1987年第4期结合鲁国社会特点认识和评价孔…  相似文献   

10.
爱因斯坦科学哲学思想概览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20世纪的帷幕已经落下 ,但 2 0世纪的“尘埃”还远不能说已经“落定”。要对 2 0世纪的重大历史事件和人物作出恰当而中肯的评价 ,仍需假以漫长的时日。然而 ,我们现在完全可以有充分的理由断定 :爱因斯坦 (1879— 195 5 )无疑是 2 0世纪最伟大的科学家、思想家。本文限于篇幅  相似文献   

11.
<正> 孔子思想博大精深,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思想对我国历史文化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然而,对孔子思想的研究,却是仁智互见。如果要在研究中得出尽量与孔子本人的观点相一致的看法,就必须对孔子的思想进行全面的分析,从整体的、历史的角度对孔子的思想进行评价。下面本文将对孔子思想的核心问题进行初步的探讨。  相似文献   

12.
编辑同志: 为了恢复作为中国古代教育家、思想家孔子的历史地位与本来面目,正确评价孔子学说,开拓孔子研究的新局面,目前,一些同志已着手探讨孔子研究的方法论问题。我  相似文献   

13.
<正> 据《恽代英文集》和《恽代英日记》所载,恽代英已刊、未刊的关于孔子研究的文章有《我心日中的孔子》、《耶稣、孔子与革命青年》以及他在日记中记录的研究心得。这些材料虽不是研究孔子的鸿篇巨制,其对孔子的评价也未必人人赞同,但其研究态度之公允,方法之科学,不仅在当时(“五四”前后)高出时论一筹,即至今日也还有重要的参考价值。概括言之,有以下几点: (一)评价孔子不要各执一词,既不能要求孔子的言论“没有一句错的”,也不能认为“没有一句不错的”。恽代英说,孔子的学说,自然不尽可信,但他确是“苟有所见之大学者”,对  相似文献   

14.
<正> 孔门弟子的不同思想倾向和孔子死后儒家的分化是先秦儒学发展中的一个重要问题,对这个问题的研究不仅可以填补孔子与孟子间一个世纪儒学发展的空白,而且对探讨孟子和荀子为什么会从不同的角度对孔子思想加以深化是有意义的。在一定意义上说,正是因为孔门弟子发生思想分化,才有后来孟、荀从不同角度对孔子思想的深化。  相似文献   

15.
对孔子天命观如何评价,众说纷纭,未有定论。今不揣浅陋,试抛管见,冀求正于前辈,并俟商榷。 一 历来人们在研究孔子的哲学思想时,都把目光集中到孔子关于天、命、鬼神的言论上,来  相似文献   

16.
新书架     
《大易集义》刘大钧主编 ,上海古籍出版社 2 0 0 2年 12月第 1版。本书出版获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基金资助。2 0 0 0年 10月 ,山东大学易学与中国古代哲学研究中心举办了“百年易学研究回顾与前瞻国际学术研讨会” ,来自海内外的学者、专家 ,对 2 0世纪易学研究状况作了回顾 ,展望了 2 1世纪的易学研究 ,为推动新世纪易学研究产生了良好的作用。本书即从提交会议的 5 0余篇论文中挑选 30余篇 ,编辑而成。按照论文的内容 ,本书分为四部分。第一部分为“百年易学研究” ,其论文或对 2 0世纪的一些易学著名人物如胡朴安、刘师培、尚…  相似文献   

17.
发刊词     
<正> 孔子是中国历史上伟大的思想家、政治家和教育家,是世界文化史上的巨人之一。对孔子这位重要的历史人物,历代评价有褒有贬,或奉为圣人,或抑为枇糠,但不论如何评价,孔子的思想和学说曾经对二千多年的中国封建社会的文化和观念形态产生过重大影响,却是客观事实,亟需当代学者以科学的态度加以研究和进行评价。  相似文献   

18.
中国大陆1949年以来研究孔子的历史,以文化大革命为分界线,形成了三个时期。即研究的开展时期(包括试探和专题论争两个阶段),灾难时期(包括横扫和围攻两个阶段),兴盛时期(包括呼吁、拓展和倡导三个阶段)。研究遭受过摧残,但未曾中断。其主要原因在于孔子思想与中国社会的关系太深。正因为这样,三个时期所论争的共同性问题,都集中于评价孔子学说的性质及社会作用,其中包括孔子学说的阶级属性及对当时社会的作用,关于孔子思想的核心及其评价,关于孔子哲学思想的性质,对于孔子教育思想的评价,关于孔子思想的历史作用等。这些问题的讨论虽然有进展,但不同观点的分歧和对立仍然存在,只是研究和争论的中心,现在已经转移到孔子思想与现代化建设的关系问题上。其中又以探讨孔子思想的现代价值为当前的热门话,在理论上出现了如何发掘和利用孔子思想的现代价值的商讨,对“批判地继承”的命题提出了一些具体解说。笔者认为,对于孔子思想等历史文化遗产,可以着重提倡:在创建中吸收、改造。已经有些专业学科在进行创建中吸收、改造的尝试。今后中国大陆对于孔子的研究,可能会出现一个在各种文化形式的创建热潮中进一步开展的时期。  相似文献   

19.
代际关系的伦理建构——《伦理的代际之维》评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自2 0世纪初特别是2 0世纪中叶以来,国外有关学科如青年学、社会学、文化人类学、经济学和对家庭进行研究的某些学科等以及我国自2 0世纪80年代起,研究社会学、青年学、伦理学的学者,都开展了代际关系问题的讨论,并取得了许多有价值的成果。但是,从现有成果来看,这些学科仅仅  相似文献   

20.
孔子的思想在中国的社会史、哲学史、教育史和文化史上占有特殊地位。研究孔子既不是为了尊崇他,也不是为了贬斥他,而是把他的学说和影响作为科学研究的对象,实事求是地作出科学的评价。孔子研究中的分歧意见很多,探讨孔子研究中的方法论问题是把孔子研究推向前进的可靠途径。对于决定孔子思想面貌的社会因素应当进行多层次的研究。社会形态的转变是一般原因,鲁国的思想文化传统与现实矛盾对孔子的影响是孔子思想形成的特殊原因,孔子的家世对他思想的影响,是形成孔子思想独特风貌的个别原因。具体说,就是以新旧社会的交替为主要线索,通过孔子的生活环境和道路,形成了孔子的思想体系。孔子学说经历三次大的改造逐步成为封建社会的统治思想和封建文化的统治支柱,通过官方的提倡、推行,深深地融入了民族文化传统之中。孔子和儒家学说中维护剥削压迫、宣扬专制主义、保守倾向、封建礼教和唯心主义思想应当摒弃,而在发展文化教育方面的建树应适当肯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