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理論脫离实际是公共課心理学教学中的一个严重問題。不少人說,“心理学学了沒有用,不解决实际問題”,“心理学里讲的那一套,跟实际有距离,用不上”等等。这个問題,长时期以来沒有得到解决。这里面的原因很多。从貫彻理論联系实际方針的角度来說,我們认为,可能存在着几方面的問題:这里既有对心理学教学中貫彻理論联系实际方針的认識和态度问题,也有对我們傳統的心理学理論与教学实际不相符合的情况不够了解的問  相似文献   

2.
肖前瑛 《心理学报》1965,10(1):52-58
問題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应用題教学是具有重要意义的。学习应用題既能帮助儿童更好地掌握基本数学概念,培养儿童运用計算技巧解决实际問題的能力,同时也是发展儿童邏輯思維的手段。所以培养儿童解答应用題的能力是小学数学教学中重要的一环。 解答应用題是一种复杂的智力活动。儿童的語文水平、运算技巧虽然对解答应用題有一定的影响,但是解答应用題的先决条件是儿童了解組成題目的数量間的联系及相依关系。在教学中常常发現有些儿童虽然能机械地指出題目中的条件与問題,但不知道問  相似文献   

3.
彭飛 《心理学报》1959,4(2):21-26
(1)心理学資产阶級思想批判运动后,紧接着提出了許多学术問題在討論,其中也有关于“心理形式和心理內容”的問題,这个問題并不是什么新問題。因为当談到心理学对象时,首先就遇到这个問題:心理学是把心理形式作为自己的研究对象,还是把心理內容作为自己的研究对象?这个問題不明确起来,难以确定严正的科学体系和具体任务。 在这个問題的討論中,有人孰为形式和內容是一致的,所以心理內容有阶級性,心理形式也有阶級性。有人主张,尽管心理內容有阶級性,但不見得所有心理形式都有阶級  相似文献   

4.
“人民日报”一九六一年六月一日社論以“根据儿童的特点教育儿童”为題,提出了根据儿童年龄特点进行教育,“因为少年儿童正处于成长发育阶段,德育、智育、体育的发展都有着一定的規律。……只有符合于儿童发展,才能为儿童所接受”。这是完全正确的。但是,这里也就发生一系列的問題,例如究竟儿童各方面成长发育的阶段是什么?目前教  相似文献   

5.
楊繼本 《心理学报》1959,4(5):53-55
心理学是一門什么性貭的学科,这是心理学界久經爭論的一个問題。要正确解决这个問題,我认为必須从心理学的对象的性貭进行考虑,因为一門科学的学科性貭是为它所研究的对象的性貭所决定的。 有人主张从心理学的任务出发确定它的学科性貭,显然这是不妥当的。如有人說“教育系設置心理学的目的不是解决生理問題,而是解决社会問題,解决培养什么人的問題,要达到这个目的把心理学說成是社会科学此說成自然科学更好”。有人根据心理学可“运  相似文献   

6.
唐钺 《心理学报》1959,4(4):46-48
当然,心理学是研究心理的。但这样的同語反复不能解决什么問題,因为问題就在于心理是什么东西。要討論心理是什么,有两个途径:一个是去討論心理的性貭、实貭或本貭是什么(用邏輯的詞語来說,这大致可以說是心理这个名詞的內涵問題),一个是举出具体的心理的例子(这大致是“心理”的外指問題)。前一途径是很重要的,可是几乎一开始就  相似文献   

7.
人們对“回汉通婚”問題的看法一向就各有不同。有的人同意;有的人反对;也有的人是既同意也反对的“一喜一忧”的态度,认为汉族姑娘嫁进来是“一喜”;回族姑娘嫁出去是“一忧”。这說明这个問題不仅是个老問題,而且也是一个非常实际的問题。我们虽然对民族問題是个門外汉;不过,既然是討論,我们也不防把自己粗淺的見識談出。回汉通婚問题是个老問題了,不仅現在有,解放  相似文献   

8.
从最近“中国穆斯林”所展开的“关于回汉通婚問題”的討論內容看来,国內广大的回民对这一問題的认識,还存在着重大的分岐。我是一个普通的回民,愿意提出我个人的看法。回汉通婚問題,是一个关系重大的問題。这个問题解决妥善与否,不仅关系着回民青年男女的生活、前途,同时也影响到民族团結和祖国社会主义建設。因此我认为目前对这一問題展开討論是非常有必要的。  相似文献   

9.
吕静  汪文鋆 《心理学报》1963,8(2):43-51
近年来,我国心理学界对小学生掌握应用題过程中的一般阶段性問題进行了研究。这里,我們就儿童只根据应用題的表面現象来解題的思惟特点作进一步探討。我們看到,低年級儿童在解答应用題时。往往不是从分析題意,了解題中条件和問題間的因果关系着手,而是从个别文字的表面现象进行演算。我們认为,儿童之所以能掌握应用題概念,在  相似文献   

10.
儿童年龄特征是很早被注意的一个問題。亚里斯多德在“动物历史”著作中提到在大部分情况下人到“双七岁”是青春期的开始。祖国医学对儿童年龄的分期問題也很早感到兴趣。千金要方引小品文說:“凡人年6岁以上为小,16岁以上为少。”人們早已观察到,儿童在嬰儿期可以說是十分相象的,随着年龄的增长个别差异便愈益显著。儿童年龄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