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 毫秒
1.
气功是中华传统文化遗产之一,作为传统武学和医学的分支,经过二千多年的流传,至今已成为强壮身体、益智延年和防病治病的方法。70年代它被重新发掘和推广以来,各种民间功法和流派在国内或国外广为流行,拥有大量的崇拜者。正确进行气功锻炼,不仅有益于人体的心身健康,还可以治疗某些慢性疾病。然而,由于气功锻炼的宣传和管理方面的种种原因,致使盲目滥用气功训练,造成气功偏差的现象仍时有发生。自从我们在国内首先报导气功偏差心身障碍的临床研究后,国内同行也相继有类似报导,这一与我国文化传统有关的  相似文献   

2.
我在《程序教学中几个心理学问题》一篇讲话中,曾对程序教学,特别是斯金纳学派的做法和理论基础,作了一些介绍并提出了很不完整的一些评价。兹就近来对这个问题的接触,提出一些值得注意的问题,并提出自己若干粗浅的看法。  相似文献   

3.
关于气功真理性问题的哲学思考──气功真伪之辩皖南医学院(芜湖241001)蒋平,潘克恒气功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精粹之一,在世界文化宝库中独展异彩。当希腊人只注重虎背熊腰的躯体,筋骨强壮的体态的锻炼时,中国人已进入“外炼筋、骨、皮,内炼一口气”的阶段,即不...  相似文献   

4.
《首罗比丘经》若干问题探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5.
编者按:此文是作者2000年4月在北京召开的第二届中美精神病学学术会议上的大会报告.这里转载的是该报告的一部分.杨教授从自己的临床医学实践研究中,提出了气功术与气功治疗的相关关系.这是一个很有教益的观点,值得一读.……  相似文献   

6.
明确医学人文与人文医学,医学伦理学与生命伦理学,医学人文精神与医学人文素养,医学人文与医师专业精神等概念的内涵及彼此间的关系,是当前医学人文教学的需要;分清事物(问题)的本质和它的外在或特殊情境下的表现形式,区别事物(问题)终极价值与工具价值,是厘清这些概念内涵和外在形式的关键。只有从具体情境出发,才能将这些概念运用到它应当用的处所。  相似文献   

7.
气功与科学     
国内学术界和气功界对气功与科学的关系已经作了许多探究。我对这个问题的看法归结为两点,第一,气功不是科学,也不符合科学道理,第二,科学或非科学皆不足以成为赞成或批评气功的依据,就其扩展了人类的经验范围,增加了人的福祉而论,气功本身即有其存在的根据,而不必非要打着科学的旗号不可。  相似文献   

8.
道德教育若干问题探讨江声树改革开放后,我国的经济快速发展,让世人瞩目,去年七月,香港回归祖国,不久前,长江截流成功,圆了几代人的梦,它昭示着中国人民迈向新世纪的坚定步伐。但是,我们的后代,能否象前辈那样艰苦奋斗,自强不息。我们的国家能否后继有人,这是...  相似文献   

9.
李蕊 《美与时代》2006,(5):76-77
紧张、放松、忘我、有我、热情、冷静、自信、谦虚、老实、灵活、完整、细致……,这些都是上台演奏所必须具备的。  相似文献   

10.
止观与气功     
《法音》1989,(3)
早在本世纪初,蒋维乔居士在其《因是子静坐法》及《续编》中,把佛教六妙门、天台止观等作为一种身心锻炼之道,介绍给社会人士,开佛教禅法进入医疗气功园地之端。近几年来的气功热中,佛教禅定从气功、人体科学的角度,被重新认识,气功界把佛教禅定从客观上看做气功,尊佛家禅功为中国传统气功六大家(道、佛、儒、医、  相似文献   

11.
道教修性炼命之术,首先讲究祛病健体,其次着重延年益寿,最后追求长生久视。笔者三年前曾在崂山得匡常修道长传授吐纳气功,属道教内功筑基功法。因观社会上各派气功五花八门,杂而多端,颇令欲学者眼花缭乱,无所适从。或见异思迁,或误入旁门,或不知火候,甚至做出偏差不可收拾,欲养生而反戕生。盖道教气功,遵循“道法自然”,行之得法,不可能出现任何偏差,且与他家气功都可相通。故此,不自保守,献诸同道。一、功理篇吐纳者,呼吸也。庄子云,“吹嘘呼吸,吐故纳新……为寿而已矣。”意即吐出浊气,纳入人体所需之清气。  相似文献   

12.
气功历史悠久,流派很多,在传承上也有多种系统的完整修法。其理论基础,大多源于佛道二家典籍。道家重口传心授,在修法上难度较大。佛教密宗,经上师灌顶传授,照仪轨修学,便能达到预期效果。道家讲性命双修,若单修性功不修气脉,就是修性不修命;如只知意守丹田、气贯丹田,专修“守窍”“行气”功夫,没有静功(性)作为修性的基础,就是修命不修性。密宗注重守意而气沉丹田,要求守而不死,活而不乱;守中有升、降、开、合几个  相似文献   

13.
所谓“气功载体”应为物质性的,属有为法。如来藏又名佛性,常住不变,属无为法。二者不能并为一谈。文中其他对于神通的看法尚可供研究气功及特异功能者参考,故予发表。  相似文献   

14.
从70年代末开始,过去罕为人知的“气功”这个词开始变得家喻户晓。晨昏暮鼓,在僻静的林荫之处,经常看到中老年包括一些青年人练气功的身影。跑步、打拳、舞剑、练气功成了大众健身的主要项目。 气功在社会上广泛受欢迎、迅速普及,主要因为它简便易行,不拘形式,动静相宜,符合养生之道。爱好者总能列举出许多气功治病的例子,甚至绝症康复的案例。对  相似文献   

15.
绩效评价的若干问题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通过对绩效的内涵、绩效评价标准的确定、评量指标体系的构建以及多样性评量指标的整合意义与方法等四个绩效评价的最基本问题进行反思 ,提出如下观点 :(1 )对绩效进行考量时必须同时考虑时间、方式和结果三个维度。 (2 )绩效评价标准的确定应先于具体评量指标的选择 ,且应保持一定的稳定性 ,不可随意增删 ;(3 )评量指标体系的构建应本着贵精不贵多、贵明确不贵模糊、贵敏感不贵迟钝 ,贵关键不贵空泛的原则进行 ;(4)多样性评量指标是否整合需根据具体的需要而定 ,整合时要考虑评量指标本身的权重差异以及不同评价者由于对标准尺度掌握的松紧不一和评判角度不同所带来的对最终评价结果的影响。  相似文献   

16.
五四新文化运动若干问题辨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五四新文化运动的主要领袖、基本口号、思想主潮是什么?这三个问题牵涉到对“五四精神”的基本把握和历史评价,在今天我们纪念五四新文化运动80周年之际,不可不辨析清楚。长期以来,尤其是90年代以来,海内外广泛流行一种说法,就是把“打倒孔家店”说成是五四新文...  相似文献   

17.
气功是祖国医学的宝贵遗产之一,据文字记载已有几千年的历史。现代流行的气功包括外气功和内气功,是集历代气功的精华而形成的具有中华民族特色的保健强身的锻炼方法,用来防病和治病的气功称为气功疗法。尤其是内气功经过科学研究表明它和印度的瑜珈、日本的禅修一起已被认为是一种心身锻炼方法,在临床上广泛应用,对许多慢性疾病和高血压等心身疾病往往取得戏剧性效果,甚至治疗癌症的报导也屡见不鲜。人的生命活动是与人的生理心理机能不可分隔的。而利用现代医学手段对气功疗法的深入研究表明气功疗法的主要过程和机理是通过人体的生理心理活动的改变。比如如何  相似文献   

18.
易学研究若干问题商榷邱仁宗对周易与科学的研究,需要采取多学科和跨学科的方法,才可以在不同学科、不同专业的工作者之间取长补短。在最近(1993年7月)召开的全国科学哲学学术会议上.也提出了总结传统文化的问题,尤其要总结中国古代和近现代哲学家和科学家的理论和方法,使科学哲学具有中国的特色,并对这门学科作出贡献。某些科学哲学工作者也开始对这方面作了一些努力,这种努力是可贵的,但成绩不太令人满意。因为这要求花费辛勤的劳动,例如对中国传统典籍的把握,对现代科学理论的把握,对科学哲学的把握,以及探索的正当途径和方法。而在这些方面都还存在一些问题。由于篇幅关系,这里主要谈两个问题。科学与非科学在讨论周易与科学时有许多问题要涉及到科学与非科学的分界。如周易是不是科学,“科学易”是不是科学等。到底什么是科学?什么不是科学?在中国讨论这个分界问题,首先要澄清一点,即科学的政治化和意识形态化问题。在当代中国,任何东西冠以科学的定语,这个东西似乎就是“正确的”,“好的”,“合意的”,“善的”……,它就容易得到社会承认,就可以通行无阻。例如烫发,这虽然也可以说应用了科学,如电学和化学,但烫发本身,烫发的效果和质量,或顾客的满意程度,  相似文献   

19.
情境心理学的若干问题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本文对情境心理学的概念、内容、研究方法及其意义作一扼要阐述,着重探讨以下几个问题:(1)情境论对特质论的批评;(2)人与情境互动论及其研究方式;(3)情境概念的变化趋势;(4)用词汇法研究情境分类学;(5)情境表象及其个别差异;(6)情境心理学对我们的启示.  相似文献   

20.
1 从哲学发展史上看,历史的主体、客体范畴不是马克思首先提出来的。但马克思以前的“历史哲学”既没有对历史的主体、客体范畴作出过科学的规定,更没有科学地说明历史主客体之间的真实关系。在历史的主客体问题上,先前的思想家们不是象法国唯物主义者那样,沿着“自然主义”的轨道滑向历史唯心主义泥坑,就是象德国古典唯心主义的哲学家们那样,沿着“理性主义”的轨道滑进历史唯心主义的泥坑。马克思以前的思想家们失足的原因何在呢?当法国唯物主义者认定“环境创造人”的时候,不能说他们缺乏唯物主义味道。但环境是如何产生的困惑,使他们又引出了“人创造环境”的命题。于是,在历史主客体问题上,他们始终跳不出这种循环论证的逻辑怪圈。那么,他们为何跳不出这种逻辑怪圈呢?不懂得历史辩证法是其重要原因之一,但更为深刻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