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新年新起点     
黄建生 《天风》2012,(1):56-56
在一个阳光明媚的周末,我陪着女儿在江滨公园散步,突然女儿兴奋地大喊:“妈妈,快看,快看,蝴蝶,好漂亮啊!”她的脸上洋溢着幸福和喜悦。我顺着她所指的方向望去,看见一只美丽的蝴蝶在花丛中翩翩起舞,它的舞步时而快捷轻盈,时而缓慢深沉,  相似文献   

2.
女人恋家     
遥远的天际刚吹来一缕春风,南飞的燕子一路呢喃:老家呀老家。小时候住在村庄,抬眼望见叽叽喳喳的燕子从蓝天下俯身飞向家中屋檐下寻找巢居,妈妈便喜悦地说:“小佳,你看,那只燕子是去年在我家筑巢的哟,它舍不得老家哦!”我望见那只呢喃的燕子正不停地向我和妈妈点头致意哩,悄悄的,我少女的泪珠一下滑落。 我依在妈妈怀里,在她的耳边低语:“妈,我也像这燕子一样,一辈子不离开您。”妈妈一双慈爱的手抚摸着我的头:“乖女儿,你长大了也要有个家呵,就像这燕子,一点一点衔来春泥筑起一个巢。”“不,妈  相似文献   

3.
早晨六点,女儿的房门还关着。正在读高中的女儿是住校生。星期一,她该返校了,今天怎么还没有动静?妈妈纳闷地推开女儿房门,只见女儿满面焦躁地坐在床沿上。“菊儿,怎么还不吃早饭上学?”“妈,我不想上学了!”“什么?”妈妈一头雾水地问:“好端端  相似文献   

4.
正天高云淡,风清气爽,我带着女儿在乡间小路上悠闲散步。路两旁开满野花,五彩缤纷,在微风的吹拂下轻轻摇曳,姿态万千。我们徜徉在美景中,一边走一边欣赏,心旷神怡。忽然,女儿停下脚步,拉着我的手说:"妈妈,我们等会儿再走好吗?"我疑惑地问:"为什么呢?"女儿用手指着一只蝴蝶说:"你看那只蝴蝶正在飞,我想等它落到花朵上。"刹那间,我被女儿单纯美好的想法触动,她的细致入微,她的温柔多情,  相似文献   

5.
有这样一位妈妈,总担心女儿会早恋。因此,除了平日对女儿严加监管以外,还常常采取“非常”手段,寻找孩子可能出现问题的“蛛丝马迹”。她偷看女儿的日记,为的是获取“第一手资料”。  相似文献   

6.
心存感激     
翁溯利 《天风》2002,(1):61-61
一位母亲带着两个年幼的女儿上公园游玩。一会儿后,大女儿一脸沮丧地跑来,向母亲抱怨“妈妈,这个鬼地方一点也不好玩,连花上都长刺!”然后,伸出被刺伤的手。稍顷。小女儿蹦蹦跳跳来到母亲面前,神采奕奕地说:“妈妈,这个地方真有意思,连刺上都长着花!”言毕,把身边的一朵玫瑰花指给母亲看。母亲抚着小女儿的头,对大女儿说“你要学你妹妹——能看到刺上的花,而不是只注目于花上的刺。记住:要学会感激!”要学会感激!多么简扼淳朴的一句话,却又多么富有哲理。  相似文献   

7.
一天,女儿从外面回来,手里捧着一捧碎玻璃对妈妈说: “妈妈,快来看呀,我找到了许多小珍珠呢!”女儿小心翼翼地捧着她的小珍珠,生怕它们从指缝中滑落丢失了。  相似文献   

8.
她心里很烦     
星期天我和丈夫、女儿到照相馆拍照片,服务员对我们上乘的服务,我很感动。第二天,她打电话让我去看样片,我如约到了上花轿影楼。选好了样片,她叹叹地说很羡慕我,我一惊:“不会吧。”我们没有过多的交流。她说是看到我女儿非常懂事乖巧的样子,让我感觉我对女儿的培养很成功。我很开心,别人夸自己的女儿好就是对妈妈的赞扬吗。 “大姐,你看起来很幸福。”她望着我的眼神有点犹豫。  相似文献   

9.
正不久前,我与一个朋友闲谈。她谈到一二往事。事情很简单。在我朋友孩提时代,一个晚上,她和妹妹熟睡过去。突然,她醒了。窗外已是暮色四合,她也不知那一刻具体的时间,只知是在夜晚。她发现妈妈不在身边,心里莫名地着急。妈妈去  相似文献   

10.
女儿信佛     
女儿上小学六年级那年的“六一”,我陪她去书店选书。她没选童话,没选故事,却选了一本《佛学精华》。我不明白,她小小年纪为什么对佛学有兴趣。我读了此书才发现,女儿真是独具“慧眼”。从此,女儿无论是上初中还是上高中,这本书一直带在身边,并在同学中流传。   女儿每天起得很早,无论是否自己值日,总是早早到校,别的同学值日她帮着,她的组值日时,等其他值日生到校,她早已干完了。她来不及在家吃早点,就给几角钱让她在路上买点干粮。低年级一位同学患了白血病,学校号召同学捐款,她捐了十元。我问她哪来的钱,她说攒的…  相似文献   

11.
大声地生活     
那天,我领女儿上街,在一个书摊前选了两本书,手伸到兜里掏钱,突然碰到一只手,我吓了一跳,禁不住“哎”了一声,就见一个男人“嗖”地一下转身离开了,留给我一个穿黑色皮夹衣的背影。女儿在旁边连忙问:“妈妈,怎么了?”  相似文献   

12.
●孩子需要阳光,我要努力给她一份完整的爱,弥补她心中的另一半感情的残缺。 那伤心欲绝的一幕我一辈子也难以忘怀。那是我和前妻办理了离婚手续后,前妻收拾衣物挎上包离开这个家的时候,7岁的女儿一手紧紧抱住她妈的腿,一手死死拽住行李包,死活不让走,哭喊刺破了血红色的夕阳。前妻最终挣脱女儿走了,女儿跪在地上哭了整整两个小时,“妈妈—妈妈—”的呼叫令人撕心裂肺。可以想见,父母的这场婚姻悲剧,给女儿幼小的心灵烙下了透彻肝胆的痛。  相似文献   

13.
刘凌维 《天风》2022,(6):52-53
<正>01放下那一年的五一假期,我们几个老师需要加班集体阅卷。同事上幼儿园中班的女儿蕊蕊因家中无人照顾,便和妈妈一起来学校“加班”。小蕊蕊极文静,大家安静地埋头阅卷时,她一声不响地在一个角落的桌子上玩拼图。两个小时后,我们中场休息,我泡了杯茶,活动一下筋骨,走到蕊蕊身边,看到她手中握着彩笔在有模有样地画画。  相似文献   

14.
拣豆豆我想生点黄豆芽,又要上街买菜,便将拣豆的“任务”交给放假在家的女儿。过了好长时间我买菜回家,仍见女儿趴在桌上忙碌。“怎么还没拣完?”我诧异地问。“黄豆这么多,可不不出活!”女儿撅着嘴辩解道。我仔细地在一旁观看女儿拣黄豆的过程,她是将好的拣出,留下瘪的。“这样拣你看行不行?”我在桌上拨拉开了:先将瘪的拣出,留下饱满的。三下五除二,一会儿黄豆就拣好了。“爸,你真聪明!”女儿欢呼雀跃:“我怎么没想到呢?”于是我向女儿讲了一条定律的故事。20世纪初,意大利学者巴特莱提出了“重要的少数”的概念。他认…  相似文献   

15.
亲情     
封镇 《思维与智慧》2006,(10):34-35
到女儿站立的三尺讲台看一看,这是一年多来的强烈愿望。今年春节,为了陪伴那些家境困难不能归家的学子们,女儿留在了学校。而我的家,却在殷切的思念中,迎来了新春。一年多没见着女儿了,孤旅在外的女儿,总让做父母的牵肠挂肚。所以,趁着“五一”长假,不顾风尘仆仆、舟车劳顿,我和妻子来到女儿工作的江南某所大学。  相似文献   

16.
翁溯利 《天风》2001,(7):36
主耶稣走路的时候,有一位迦南妇人带着犯鬼的女儿,赶来见主。她在主的身后大声呼求:“主啊!大卫的子孙,可怜我!我女儿被鬼附得甚苦。”我想这位母亲说这话时,心里一定充满了悲伤,眼里一定蓄满着酸涩的泪水——她视女儿为自己的生命,女儿的痛苦即是她的痛苦。因此她才对主说“可怜我”,而非说“可怜我的女儿”。母亲的心,与女儿的生命已深深溶化在了一起。当迦南妇人大声求主时,“耶稣却一言不答”,门徒们还厉声责备她,且请求主打发她走。妇人没有灰心,  相似文献   

17.
黄水仙定律     
我女儿几次打电话来说:“妈妈,您一定得在黄水仙花凋谢以前来这儿看这些花。”我是想去,但从拉瓜纳开呈到细头湖要两个小时。”当她又一次对我这样说的时候,我有些勉强地说:“那好吧,我下个星期二上。”当这一天来到时,却是一个又冷又湿的雨天。可是我已答应了女儿,于是还是去了。  相似文献   

18.
有一天,我在敦化南路散步,突然有人从背后追上我,她一面喘着气,一面说:“请问,你是林清玄吗?”我说:“是的。”她很欢喜地说:“我正想打电话到出版社找你,没想到就在路上遇到你。”“你有什么事吗?”我说。“我……”她欲言又止,接着鼓起勇气说,“我觉得,我还没有学佛以前很快乐,现在生活却过得很痛苦,不知道是不是自己出了问题?”然后,我们沿着种满松香树的敦化南路散步,人声与车流在身边奔跑,有时我感觉这样看着不知从何处来,又要奔向何处的车流,总像是在看一个默片电影的段落,那样匆忙,又那样沉寂。我身边的中年女士向我倾诉着生活与学佛…  相似文献   

19.
小娟同妈妈发生了激烈争吵,妈妈不同意她嫁给比她大10岁的男子。一直很乖的她这次就是不听母亲的话,情急之下,妈妈扬手给了她一巴掌。自小长大,倍受妈妈呵护的她从未受过如此重责。她一下子愣住了,手捂着火辣辣的面颊,伤心的泪水夺眶而出……突然间,她觉得胸闷、心慌、呼吸困难、手足发紧,然后就瘫倒在沙发上。看见女儿紧闭双眼、手足抽搦,妈妈吓坏了,赶紧打电话向120急救中心求救。几分钟后,医生赶到了,检查结果:她患的是“肺过度换气综合征”。医学链接:“肺过度换气综合征”又称之为“呼吸性碱中毒综合征”,有人还称其为“呼吸性神经官能…  相似文献   

20.
李爱莲 《天风》2014,(6):48-48
这晚,在孩子的泪水中,我们的心又再次紧紧地靠在了一起…… 大女儿柔柔在餐厅打工时,我和她聊起工作的状况:“你是新手上路,会不会给别人造成困扰呀?”只见女儿笑着安慰我:“妈妈,别担心,您别忘了我有一个专长——就是向别人说‘对不起’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