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如果你正在等待幸福,那么你已经错过它了。 在我作了关于幸福的讲座后,听众中的一位妇女站起来说,“我真希望我丈夫也来听你的讲座。”尽管她非常爱她的丈夫,她解释说,但和一个不快乐的人相处实在不是件容易的事。 这位女人促使我把我一直探索的东西──认真对待幸福的理由──用笔写出来。我告诉她我们每一个人都有责任尽可能地在我们的配偶、我们的孩子、我们的朋友面前表现得快乐。如果你不相信我说的,那么问问孩子,有一位忧郁的父亲或母亲是什么滋味。或者问问父母,如果他们有一个不快乐的孩子,他们会遭受怎样的痛苦。我不是一…  相似文献   

2.
小时候我们姊妹多,家境贫困,经常受人欺负。每次受气我心里很不是滋味,更不是滋味的是,我们吃了亏还要受母亲的责骂。明明我们有理,母亲不去与别人论理反而责怪自己的儿女,这让我们心理很不平衡。母亲说:“人亏亏一时,不会亏一世。好人人欺天不欺。”我非常不解,觉得母亲有点软弱,于是心里暗  相似文献   

3.
《西游记》男女老幼都很喜欢,从电视剧到现在的动画片,81难的故事让人百看不厌,这当然是吴承恩的故事写得精彩,非常吸引人。在前几天看《西游记》(续集)时,猪八戒又一次提出分行李要散伙,这使我猛然悟出一个道理:唐僧师徒四人其实是一个人,那就是历史上那个真正存在的僧人──唐玄奘,那个不怕艰险、万里取经,最后终于满载而归的大唐僧人。 说唐僧师徒是四位一体的一个人,含义其实也很简单。唐僧代表一个有坚定信念而且不畏千难万险的人。孙悟空则象征着唐僧战胜困难的能力、灵活应变和善于明辨是非的超人的能力。但孙悟空又…  相似文献   

4.
祈愿如你     
《天风》2020,(5)
正我是从上小学那会儿开始喜欢上写作的。这么多年,我一直想为生我养我的母亲写点什么,表达感恩之情。可总是下不了笔,总觉得驾驭不好、表述不了母子间那份浓得化不开道不尽的感情。或许,对于每一个为人子女的人来说,母亲都是一个了不起的人物,是在每个人的生命中留下最深痕迹的人。今天,我下笔写母亲,不是说我已经准备好了怎么写,而是我改变了想法。我不要等到完全准备  相似文献   

5.
王保全 《天风》2018,(5):45-46
爱主爱人,幸福就在呼吸间我的母亲有一个十分特别的名字,叫"幸福"。身边的亲友说,这个名字起得好,既温馨又美妙,恰如她长期以来真实生活的写照。母亲中等个子,性格和善,脸上常带着微笑。她乐于助人,见过她的人都能感受到她的温柔与质朴。最重要的是,母亲始终认为自己生活得非常幸福。  相似文献   

6.
《天风》2020,(11)
正有位牧者在讲道中称:"我有一次到一个教堂里布道,坐在长椅上发现,长椅上都写上了捐赠者的名字。我认为这种做法非常不妥,既然我们要把东西奉献给主,就不要留名了,这背离了奉献的真义。"牧者说的情况绝非个案,除了在捐赠品上写名字,不少堂会还会定期在教堂里张贴奉献者的名单,并写上某某人奉献了多少钱。这种做法在信徒中引起了一些争议,有的人认为奉献就不要留名了,不然就是在显扬自我;  相似文献   

7.
大约是两年前,我的一位朋友向我谈起一位出世的老人.朋友说:"我想你会对他有兴趣,说不定你会为他写一本传记文学."可惜我对一切以真人真事写出的作品丝毫不感兴趣,况且我没有见过这位老人,我也无从知道他的详细经历.虽然我什么也没写,但是,一位传奇人物的图像毕竟是印到我的脑海里了.去年9月,我到佛教圣地九华山采访一个大型法会,正赶上那天仁德方丈在祗园寺方丈寮召集一些僧人听几位刚刚从美国讲经归来的法师介绍访问概况.我去得迟了,进门时,与会者俱已就坐,一位老法师正在用浓重的浙江话谈访美感受.立刻,这老人引起我久久的注视.他的相貌是恬淡而静穆的,但于恬淡静穆中又显出一种非同凡俗的丰彩.我特别有感于他的那种恬淡而静穆的笑  相似文献   

8.
“茶宴的目的还是为了僧人修行服务的,茶融入到僧人的整个生活当中,是跟僧人的修行息息相关的。径山茶宴可以说赴失传了,但并不是说消失了,只是在演变的过程中形式发生了变化。只要有径山寺,有僧入在喝茶,禅茶的内涵和精神是不变的。”  相似文献   

9.
学会原谅     
乔治·罗拉在维也纳当了多年律师,但在二战期间,他逃到瑞典, 一文不名,很需要找份工作。因为他能说并能写好几国语言,所以他希望能够在一家进出口公司里谋一份秘书工作。绝大多数公司都回信告诉他,因为正在打仗,不需要这一类人才,不过他们会把他的名字存在档案里。唯有一家公司在给乔治·罗拉的回信中写道,“你对我生意的了解完全错误,你既错又笨,我根本不需要任何替我写信的秘书。即使我需要,也不会请你,因为你甚至连瑞典文也写不好,信里全是错误。”  相似文献   

10.
有一位年轻人,对事业的不满和内心的不平衡一直在折磨着他。直到一个夏天与他的同学尼尔尼斯乘船出海,才让他懂得了许多他曾经不明白的东西。尼尔尼斯的父亲是一个老渔民,他的打鱼生涯已有几十年了,这个年轻人看着他那从容不迫的样子,心里十分敬佩。年轻人问他:“您每天要打多少鱼?”老人说:“孩子,打多少鱼并不是最重要的,关键的是只要不空手回去就可以了。尼尔尼斯上小学的时候,为了交清学费,我不得不想着多打一些,现在他毕业了,我也没有多少奢望了。”年轻人若有所思地看着远处的海,突然想听老人对大海的看法。他说:“海真的是非常伟大,…  相似文献   

11.
正正月,去看朋友,她的老母亲也在。致过问候,刚落座,门铃响,又来客了。来者是一位年近六十的男人,一进门,便上前对着老人,双膝跪倒磕头,边跪边说:"侄儿给婶子拜年了!"又掏出一百元钱硬塞给老人。朋友说,这是她堂弟,每年都来给她母亲拜年。老人说:"嗨,我的这个侄子啊,就是不忘老礼儿!"男人道:"家里就这么一个老人了,将来不在了,想孝顺也没机会了。"  相似文献   

12.
一、美的引路人 1930年10月17日,我出生于安徽省天长县汊涧镇.外祖父王东屏老人为我起了一个名字,叫王名驹.解放后,我就写成王明居,一直用到现在.父亲王锡章(字宪斌),英语、国文,均有素养.母亲王絮生,喜爱古代通俗文学.他们对我言传身教,使我深受影响.  相似文献   

13.
正一天,我遇到一位老者,在谈到人生时,老人不说话,只是用棍子在地上画了一条线,说这就是他的一生;而后又用棍子在地上画了另一条线,说这就是我的一生。我不解。老人说,人的生命再长也就如这一段线,再短也还是如这一段线,有开头有起点,终归也是要有尽头有终点的,只不过有的长有的短罢了。老人又说,每个人的一生  相似文献   

14.
启功老人在世的时候,我曾拿着一幅盖有他印鉴的条幅求辨真伪。启功老人仔细瞅了一会儿,才缓缓地说:“这幅字写得比我好!”大师的潜台词不言而明。“比我好”固然有自谦的成份,但赝品的临摹技法可见已出神入化。  相似文献   

15.
我在《思维论》前言中说:“任何写作者都希望自己写出来的东西不是错误的,我也不例外,尽管我在写作的时候力求有据,写的过程中又经常自己反驳自己,写出来以后又力求投入应用、进行检证,予以修订,隔上一段时间回头再看,进行反思——但仅有这些仍不能保证没有  相似文献   

16.
母爱深深     
在外漂流6年,竟疏忽了家的存在。终有一日,捏着“母病速归”的电报,我才第一次打起行囊,倦鸟归林般急切地回到了阔别很久的“闺房”。房间依旧,不过床上挂满了叮叮当当的风铃,还有儿时做游戏用的小玩偶,上面贴上了标签,还写着我的名字。病床上的母亲说:“每次看...  相似文献   

17.
一觉足     
《佛教文化》2011,(3):105-105
香港美食家蔡澜先生说,有一次,他到西班牙旅游,在一个风景旖旎的小岛上,他看到一个老人在垂钓。那个地方实在美极了,就连海水也澄碧到可以一眼望到底。然而,让他感觉蹊跷的是,老人钓上来的,都是很小的鱼儿。老人家,远处,不是有更大的鱼吗,为什么偏偏只钓小的上来呢?老人微微笑笑,回答了一句让他久久不能忘怀的话:够一顿早餐就好了,...  相似文献   

18.
果然回家     
那天回到家,发现母亲等在门口,看到我,欣喜地说:“你果然回来了!” 还是一个星期前的一个电话.我说,等到我休假,如果有可能,我回去一趟。这样的话以前也常说,但是说完了以后,常常不能兑现,因为我每一次用的都是“可能”,所以事后我也不打电话解释。而今天母亲看到我,说的是“果然”!我的心一惊,也许每一次,我的“可能”在她的心目中就是“一定”。母亲一定是把我每次不经意的许诺当成了一种最真切的期盼。  相似文献   

19.
给自己打气     
十年前,我已经三十岁,但一事无成。虽然喜欢读书写作,但不知怎么做,才能提高自己的读书效果和写作能力。读了很多书,不知有什么用;写过许多文章,但没有勇气投出去。直到有一天,一个经常发表通讯的熟人鼓励我投稿。我说:“我又不认识编辑,投出去也不会发表。”他说:“不是那样,我在编辑部一个人都不认识,现在不也发表了 100多篇文章吗?只要你努力,以你的实力,发表文章没有什么问题。”然后,他拿出了他发表的东西给我看。他说的话对我作用并不大,但是他发表的那些作品却极大地刺激了我。因为我发现他写的那些东西自己是…  相似文献   

20.
正早年我经营一家小作坊时,一名女士给我写了封求职信。"嘿,伊丽莎白。"她直呼我的名字,然后才写她是从某个人那里得知我的名字的,而那个人我已经没有什么印象了。她说她"需要"一份工作,而且她正在"考虑转入写作和编辑"。她没有附上任何样文,也没有附上简历,但让我安排一个时间面谈。我立即抓住这个机会,安排第二天面谈!当然,这是在开玩笑。我删除了该邮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