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房赢 《天风》2007,(8):33
一月的无锡,空气中迷漫着冬的气息。走进一个引人注目的广场,自然地就看到了一座西式的教堂。红色的砖墙,独立的钟楼,立刻令人感受到了教堂的威严和神圣。虽然这个主日的清晨让人觉得一丝寒冷,但教堂门前“热闹”的景象却让人感受到春的温暖。一眼望去,教堂的门前攒动着一个个忙碌的身影,有的是到教堂聚会的弟兄姊妹;有的是教堂进行接待侍奉的义工;有的是看到这样一座独树一帜的教堂而走过来观望的“外人”;有的则是  相似文献   

2.
山城重庆九龙坡区的华岩寺,我从小就听过它的大名,但是那时交通不便,山路崎岖,车速又慢,即使住在重庆市区,想要一睹古寺风貌也不是件易事。改革开放以后,重庆市发生根本性的变化,市内高楼林立,交通四通八达,久已向往的华岩寺就与我拉近了距离。第一次到华岩寺是在1998年的初冬。从机场下飞机,沿着高速公路疾驰,没有多久,就进入了一条弯弯的水泥路,拐过几个弯,眼前突然开阔,一座精致的建筑物出现在面前,门上刻的“华岩寺”和“重庆佛学院”几个大字告诉我华岩寺到了。重庆市有大大小小数十个寺院,但是在重庆市区,就数华岩寺占地面积最广,方圆…  相似文献   

3.
《法音》2016,(1)
正华岩寺又称花岩寺,以华岩洞岩壁泉水飞溅、滴水成花而得名。华岩寺集山、水、园、林、洞为一体,享有"巴山灵境"之美誉。其始建于唐宋、兴盛于明清,传法甚广,史有"华岩寺宗支流衍天下"的记载,亦是"巴蜀十大丛林"之一。华岩寺历代祖师不但自身学识丰厚,且十分重视文化建设,故使华岩寺建筑精美、藏书甚丰,具有厚重的文化底蕴,这也是华岩寺在数百年间,虽经战火离乱、"文革"  相似文献   

4.
你坐在我的身旁把脸儿贴在我的手上静静地让我为你捧一缕阳光我要让明媚的阳光就这样温暖着温暖着你的心房你就这样坐在我的身旁让春光在你的脸上流淌静静地让我为你捧一缕花香我要让明朗的喜悦就这样荡漾着荡漾在你的心房我真想留住今天的阳光让阳光就这样一直照在你的心上让阳光驱散昨天的迷雾拭去你心中的忧伤请你记住吧记住今天的阳光(编辑段晨)记住今天的阳光@胡安运~~  相似文献   

5.
张洁 《法音》2008,(6):15-15
重庆日报5月27日讯(记者张洁)抢救伤员、心理抚慰、发放食物……在绵阳市各个救灾第一线,活跃着这样一个特殊群体——由重庆市政协委员、华岩寺方丈道坚法师率领的僧侣救援队,他们进灾区、  相似文献   

6.
编后语     
《法音》1994,(7)
慈悲喜舍四无量心,是佛教的人生观,更是修习大乘佛法的根本点。“诸佛世尊,以大悲为体故”.“佛心者.大慈悲是”。菩萨的一举手,一投足,无不《慈悲的流露,一切作为,都以慈悲为动力,以“大悲为上首”。离了慈悲,没有佛,也可以说,如没有慈悲,就没有佛法,佛法是从慈悲而发挥出来的。本期《愿爱心之光遍照人间》一文,回顾了由赵利、初居士等八位老人倡议成立的“中国残疾人福利基金会”十年的历程及其成就。倡议成立福利基金会这一善举,开辟了一方“广种福田”,“多做功德”的园地,也为我什l提供了“如法供养”,“长养菩提…  相似文献   

7.
《法音》2006,(1):53-53
2005年12月25日至27日,由重庆市佛教协会主办、重庆市九大寺院(华岩寺、慈云寺、罗汉寺、双桂堂、圣寿寺、缙云寺、宝轮寺、南山寺、温泉寺)共同承办的“中国重庆华岩佛教文化节”在重庆华岩寺隆重举行。来自大陆、香港、澳门、台湾和韩国、新加坡的诸山长老、四众弟子参加了这一盛典。  相似文献   

8.
2009年4月3日-6日,西南大学宗教研究所、重庆市华岩寺、北美华人基督教学会联合组织举办了"基督教的罪与佛教苦学术研讨会",西南大学宗教研究所所长杨玉辉教授、北美华人基督教学会会长王忠欣博士、重庆华岩寺方丈释道坚法师以及来自山东大学、武汉大学等高校和科研院所的近20位专家学者参加了会议.会议讨论了基督教的罪观的历史演变及其对中西方文化的影响,佛教苦的内涵及其对人间现实关怀的意义、苦与罪的内在关联等问题.  相似文献   

9.
, 《天风》2012,(12):8-10
编者按:在今天的中国教会,义工已经数以万计,他们对教会的发展贡献巨大。当各地教会培养了不少神学生进入教会并且日渐发挥更多作用的时候,义工的作用如何进一步发挥?什么样的义工才能作“义”之工?教会又当如何培训义工,以使他们在教会事工中的果效更加显著呢?让我们看看本期的话题吧!  相似文献   

10.
女人又踱到山坡上晒太阳了。她仰面朝天.微眯了双眼,让阳光流水般均匀地从身体上淌泻下来,在脚下汇成一湾清塘。她舒服地张开双臂,将内心芜杂的烦恼完全沉浸下来,打算美美地浣洗一遍“阳光澡”。  相似文献   

11.
<正>“十年树木,百年树人”,丹阳市第三中学虽是一所百年老校,但历久弥新。“抬头、挺胸、望远,做阳光的中国人”是丹阳三中的办学理念。在此基础上,学校提出了“阳光教育”这一办学主张。阳光教育的内涵特质“阳光”给人以光明、温暖、公平和力量。我们提倡的“阳光教育”就是借助阳光温暖万物、朝气蓬勃、光明磊落的自然属性,探索一条回归生命本源,符合青少年成长规律的教育之路,使他们成为活泼健康、乐观开朗、自立自强的一代新人。  相似文献   

12.
经过千百年的传承延续,五台山佛乐最终形成了一套完整的、具有独特风格的系统,被人们誉为"中国北方佛教音乐的代表"。五台山是中国的佛教四大名山之一,其佛乐也久负盛名。早在唐代,五台山佛乐就已经有统一、专用的曲调和一整套的唱、念、诵、吟程式,而且极具规模;在宋代,五台山佛乐得到极大发展。  相似文献   

13.
当我们在名山大川游览,当我们在幽林曲径徘徊,常常一座座或高大、或小巧,或华美巍峨、或沧桑古朴的佛寺会出现在我们的眼帘,于是我们拾阶而上,怀着或神圣、或敬畏、亦或好奇的心情,走入殿堂.看着一尊尊或灿烂、或衰败、或威严、或慈悲的大佛,隐现于缭绕的香火中,于是心生某种莫名的滋味.  相似文献   

14.
收住目光     
正周末,去社区残疾人活动中心当义工。我教一个中年男人使用电脑。他身高大概只有一米多点,双脚残疾,没有脚板。他的脑子很灵活,有些东西我只教一遍他就会了。我说,你很聪明呀!他向我憨笑,激动地问我:真的吗?我拍拍他的肩膀,朝他微笑点点头。过了会儿,他低声说,每次走在大街上,都会有许多目光盯着我,让我十分难堪和自卑。我多想大声告诉他们"请不要看着  相似文献   

15.
佛乐是佛教传播中的生动内容,但佛教发明地印度的佛乐并未随佛教传入中国,即所谓"金言有译,梵响无授。"因而,中国佛乐也就特别能体现佛教在中国发展的一些特点。其中,佛教政策及信仰倾向与佛乐的相互关系,便是比较有探讨意义的一个方面。而明初佛教政策及流行佛乐都是比较有典型特点的事例。本文即梳理了明初佛乐创作及其与佛教政策和时代信仰倾向的背景关系,并对明初相关礼乐的认识及佛乐的时代性等问题进行了尝试性探讨。  相似文献   

16.
佛教新闻     
《法音》2006,(1)
“中国重庆华岩佛教文化节”隆重举行本刊讯2005年12月25日至27日,由重庆市佛教协会主办、重庆市九大寺院(华岩寺、慈云寺、罗汉寺、双桂堂、圣寿寺、缙云寺、宝轮寺、南山寺、温泉寺)共同承办的“中国重庆华岩佛教文化节”在重庆华岩寺隆重举行。来自大陆、香港、澳门、台湾和韩国、新加坡的诸山长老、四众弟子参加了这一盛典。此次文化节的主题是“弘扬佛教文化、构建和谐社会”。25日9时30分,文化节隆重开幕。中国佛教协会会长一诚,副会长圣辉、香根、根通、戒忍、永寿、永信、明生、祜巴龙庄勐、觉醒,中国佛教协会咨议委员会副主席、重…  相似文献   

17.
善良的力量     
正美国科学家曾做过这样一个实验:将100名未成年学生分成两组,一组为义工组,另一组为义工后备组。实验规定每个星期义工组的学生将到养老院、孤儿院等地方参加社会义工实践活动,而义工后备组的学生则坐以待命。10个星期后,研究人员通过检测发现了一个问题,那就是义工组的学生相较于义工后备组,他们身体的炎症症状、胆固醇水平和体重指数都明显的降低了。为什么会这样呢?研究人员进一步研究发现,原来,一个人常怀善心,常做善事,心  相似文献   

18.
张合安 《天风》2007,(24):4-6
对于处在患难、困苦中的人来说,就是一束温暖的目光,一个善意的微笑,一句温情的问候,往往可以让那些孤苦的心灵洒满阳光,如同"客房"一样温暖人心,助人挡风遮雨。  相似文献   

19.
"义工"在教会中常指参与教会事工却不领薪金的基督徒,这在全国教会是一个普遍的现象。在温州教会中,"义工"则专指那些参与教会传道、负责讲台牧养而不取酬报的"义工传道"。"义工"在温州教会中是一个独特的群体,各个历史时期充当了重要角色。可以肯定地说,今日温州教会复兴的基础,就是拥有数以千计的义工传道。他们对教会的自身管理、教会牧养、事工拓展,起着决定性的作用。本文以温州教会各个历史时期为主线,简要介绍义工在温州教会的发展,藉以帮助读者了解温州义工发展以及他们在教会中的角色。  相似文献   

20.
景健美 《天风》2012,(12):12-13
今天,我们很难统计中国教会的义工人数。“义工”身份的定位可以指教会管理中,由信徒担任的志愿者岗位,义工队伍在教会中犹如一支可见的有形军队。而“义工精神”之于今日教会,也传递着一种无形的、基督徒服侍的价值与理念。有许多基督徒虽然名字不在义工名册内,但他们仍做“义”之工。他们默默地付出,代表着基督教会所特有的生命动力,为教会发展、融入人群贡献着自己的力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