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如铃木大拙先生所说:假如一个人真想精通一门艺术,光有技巧方面的知识是不够的,他必须超越技巧,让艺术成为一种源于无意识的‘无艺之艺’。中国拳学,博大精深,奥妙所在,非言语所能道及,作为内家拳法的大成拳尤其如是。故有志于拳学诸同好,除苦用功外,尚须自具悟性,正如王芗斋先生所云:不可浮聪明,不可笨用功。学者于师之所授,当观其神,度其  相似文献   

2.
道教以修炼养生为主,故特别重视内外兼修。如张三丰首创“武当内家拳”就深受世人崇尚。但对其渊源,虽然研究者不乏其人,而众说纷纭,仍无定论。“武当内家拳”的创始人张三丰,是众所公认的。但因宋、明两代皆有“张三丰”的史料记载,所以对首创内家拳的时代发生质疑。针对这一问题,笔者翻阅了有关史籍,微有所得,特提出就教于方家。明清之际,有宋张三丰别少林为外家而自创内家拳的史料记载。黄宗羲《南雷文定·王征南墓志铭》云:“少林拳勇名天下,然主于搏人,人亦得而乘之。有所谓内家者,以静制动,犯者应手即仆。故别少林为外家,盖起于宋之张三丰。三丰为武当丹士,徽宗召之,道梗不得进,夜梦玄帝(真武)授之拳法,厥明  相似文献   

3.
<正>传统内家拳养生与求松传统内家拳是指长期流行于我国的以练意、气为主,外形从之,注重"精、气、神",秉承以柔克刚原则的一类拳法,与外家拳相对应。内家拳种类繁多,其典型代表即有三大内家拳之称的太极拳、八卦掌和形意拳。内家拳作为安全、高效的养生运动方式,在长期的流传中不断得到人们的广泛认可,使以  相似文献   

4.
孔令宏教授所著的《从道家到道教》一书已于2004年9月由中华书局出版了。胡孚琛先生在本书序中称其“与王明先生关于道教研究学科建设的(关于道家道教的学术研究,尚有若干学科的‘基本建设’须有人着手完成)设想隐然想相合”,这是一个很高的评价。潘富恩教授在其另一部书之序言中说:“他有一个长远的目标,就是想化数年时间把从先秦道家到近代的道家,乃至新道家,作一个一以贯之的统盘研究。”这部专著无疑是其“统盘研究”的宏大工程中继《中国道教史话》、《宋明道教思想研究》之后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该书研究了从道家到道教的发展过程,虽…  相似文献   

5.
道士的称谓     
“道土”之称在东汉创教之前便有之。据《楼观本纪》载:‘调穆王好尚黄老,闻仙师杜仲有至德高行,遂师之。因追仰遗迹,崇构灵坛,招集四方幽人逸士,以绍玄业……朝野弘修道事,故以道士为号焉。”古时有三种人可以称为“道士”。一是崇泰道家之八二是有道之七三是方术之士。道教创立之后,‘道主’倒成为道教神职教徒的称谓。道教经书,如《太上太真科经》、《洞真太上太霄琅书经》均谓“以道为事,故称道士”。据此,道士必须信奉道教教义,遵守道教规戒,还必须身着规定的道装,在宫观内修习道教的斋仪和道术。上述‘值上’识是对道教…  相似文献   

6.
肖杰 《中国道教》2003,(1):35-36
在中国道教史上,张三丰是明清时期道教中最有影响的人物,他上承陈抟、陈致虚丹法,著《金丹直指》、《金丹秘诀》、《无根树》、《大道歌》、《大道论》、《玄机直讲》等丹经道籍,遂开三丰一派。李西月编《张三丰先生全集》中,称之为“隐仙派”、“隐派”、“犹龙派”,并将其师承追溯于老子的弟子文始先生——关令尹喜。据白云观1926年抄本《诸真宗派总簿》所载,至清末时奉张三丰为祖师的道派就有17个之多。其中武当一脉尤以内家拳术誉名海内外,享有很高的威望。  相似文献   

7.
根据《张三丰全集》以及相关史书的记载可知,张三丰是元末明初道教全真派道士。1314年,67岁的张三丰,因感人生光阴有限,富贵无常,入终南山拜火龙真人为师,学长生之道。张三丰在出家后虽然云游四海,但主要的隐居地却是武当山。相传他在武当山看到猫与蛇打架,于一夜之间悟出了“太极拳”的妙理。不论这个传说的真实程度如何,有一个事实却是不可否认的,这就是武当山道教内家拳的创立和流传与张三丰的名字一直是联系在一起的。张三丰之所以在内家拳方面享有盛誉,是因为他勤奋学习和钻研道教传统的内丹理论,并将此等理论应用于武术的习练与创新过…  相似文献   

8.
《论语·子路》中“南人有言”之“南人”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论语·子路》:“子曰:南人有言曰:‘人而无恒,不可以作巫医。’善夫!‘不恒其德,或承之羞’。子曰:‘不占而已矣。’”在《礼记·缁衣》中有一段基本相同的文字:“子曰:南人有言曰:‘人而无恒,不可以为卜筮。……’《易》曰:‘不恒其德,或承之羞。’……”这个“南人”是谁?历代注家都说是南国之人。这自然没有错,但等于不说。来可泓先生说是吴、楚之人来可泓《论语直解》,复旦大学出版社1996年版,第364页。,饶宗颐先生说是楚人饶宗颐《帛书〈系辞传〉"大恒"说》,载《道家文化研究》第3辑,上海古籍出版社19…  相似文献   

9.
1987年6月26日在《人民日报》第三版上刊登了这样一条消息:“八仙过海,各显其能,武当山武术擂台赛进入高潮”。文中说:“用几套拳路动作打得漂亮的还有青岛选手邱国友。他的老师叫匡常修,是山东崂山道教会长,功夫可是厉害,有‘匡飞腿’、‘铁拳’之称”。今年8月,我们在山东崂山太清宫拜访了匡常修道长。匡道长今年已八十三岁高龄,但仍红光满面,精神矍铄,动作敏捷,思想清晰,谈吐也很幽默,完全不像一个年过八旬的老人。匡常修道长原籍山东胶县,自幼习武好道,八岁开始学拳,青年时代曾在家乡行医和  相似文献   

10.
3月16日晚,“宗教反邪,去伪匡正──宗教界揭批‘法轮功’邪教座谈会”的新闻播放后,在中国道教学院全体师生中引起了极大反响。3月18日晚,学院又组织全体学员学习座谈3月17日《人民日报》刊登的“全国五大宗教团体愤怒声讨‘法轮功’的有关报道。在座谈中,大家一致认为,闵智亭会长的讲话《“尊生贵德”才是求得圆满之正道》代表了广大道教徒的心声,纷纷表示坚决响应全国五大宗教团体的代表“在全国宗教界开展一场‘宗教反邪’活动”的呼吁,要努力提高自身素质,弘扬道教正信,铲除“法轮功”邪教。来自湖北京山县的周崇林学员在座谈中说,“法…  相似文献   

11.
道教奉太上老君为教主,以《道德经》为主要经典,以“道”为最高信仰,以修道成仙为核心的我国传统宗教。一般理解,以修道成他为核心的道教与现实生活没有多大联系,但是纵观道救起源与道教发展衍变历史,中华道教文化传播与中华民族精神与爱国主义精神紧密相关。大律师傅宗天方丈在时常说:“道教文化与中华民族远古时期文化同根同源,道家文化起源于‘无极太极’,道教起源于‘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道家文化与道教教理教义,都是从无和有总根源开始衍绎发展”,形成为我国独具的宗教思想,并成为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  相似文献   

12.
光明日报8月20日发表了中国科学院历史研究所批评刘节的座谈会纪要、《学术研究》第4期发表了金应熙的《评刘节先生的以人性论为核心的唯心史观》,就刘节的“唯仁论”和唯心史观展开了批评。兹将批评的要点,简介如下.一关于“唯仁论”。在历史研究所的座谈会上,不少同志指出:“‘唯仁论’是刘节先生反对马克思主义阶级斗争学说的主要‘理论’。刘节先生从资产  相似文献   

13.
去年(指1978年。——译者注)11月3日,唯物论研究协会的第一次学术讨论大会在法政大学召开了。在这次讨论大会上,进行了“自由问题——以公民的自由为中心”、“辩证法和矛盾”这两个问题的讨论,有十位先生发表了个人的研究成果。在“关于自由问题”的讨论中,清真人、藤田勇、宫本十藏几位先生分別以《社会主义民主的‘伦理基础’和‘公民的自由’》、《自由的问题——关于公民的自由》、《公民自由的历史性质——以‘无产阶级革命’和‘公民’的自由为中心》为题作了报告。清先生首先要大家注意这个问题:“个人自由”、“自律的个人”、“个性”等资产阶级的“公民自由”,应该怎样作为社会主义民主的“伦理基础”加以继承呢?从这一点出发,他注意到黑格尔等人的德国唯  相似文献   

14.
冯友兰先生在《新理学》开头就说 :此书“是‘接着’宋明以来底理学讲底 ,而不是‘照着’宋明以来底理学讲底”。冯先生在《中国现代哲学史》中又说 :“新的现代化的中国哲学 ,只能是用近代逻辑学的成就 ,分析中国传统哲学中的概念 ,使那些似乎是含混不清的概念明确起来 ,这就是‘接着讲’与‘照着讲’的分别。” (冯友兰 :《中国现代哲学史》 ,广东人民出版社 1 999年版 ,第 2 0 0页 )张立文教授也在《中国人民大学学报》 2 0 0 0年第 2期上发表了题为《中国哲学 :从“照着讲”、“接着讲”、到“自己讲”》的文章。笔者受冯、张两先生的启…  相似文献   

15.
“一件小事”与《古兰经》所提倡的博爱大公思想马凤魁《回族研究》1994年第一期发表了一篇敏生光先生的题为《回族穆斯林经济特点与西道堂经济发展模式》的文章,文章中讲述了“一件小事”:“一次,有人拜访敏志道教主,向他提出一个问题:‘在西道堂的所有财产中,...  相似文献   

16.
9月24日,香港道教蓬瀛仙馆与香港宽频网络有限公司在香港会议展览中心正式签署合作意向,共同推出一个专门作道教文化宣传的电视频道———《道通天地》,届时在香港宽频有线电视台播出。作为一个独立的、专门的频道在电视媒体上做道教节目,这还是第一次。《道通天地》频道每天于不同的时段以不同的内容与观众见面,目前,该频道共有九个栏目,分别是:“大道纵横”、“洞天福地”、“钧天妙乐”、“仙踪道迹”、“道教养生”、“天天谈道”、“妙手灵丹”、“道教知多少”、“经忏科仪”等,节目以生动的形式,多姿多彩的画面,向大家介绍道教的哲学…  相似文献   

17.
梁巧英 《宗教学研究》2007,3(1):170-174
张三丰是明清时期道教养生史上影响甚大的人物。他的丹道思想在道教内丹史上的地位不容忽视。张三丰还被尊为武当内家拳创始人,其通过内炼养生的健身思想极受后世推崇、关注和效仿。“道”与“身”的思想是张三丰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从其修道理论与实践着手,认为他的道与身的思想有以下几点:一、身生于道而归于道;二、道显于身;三、修道以修身为大。  相似文献   

18.
<正> 杨作龙先生的“《诗经》‘乐土’和‘桃花源’的时代现实性”一文(《孔子研究》1990年第三期》),就“乐土”和“桃花源”的现实性和陶渊明儒家思想诸问题,不能不说作了较仔细的研究,但是,杨先生的立论实在不能让人苟同,今陈浅见于此,就教于杨先生和方家学者。  相似文献   

19.
马一浮以“六艺论”自觉挺立了儒学的教化维度。马一浮非常重视《论语》,并将其置于“六艺之教”的观照下以显现“大义”。他认为《论语》处处都体现了“六艺”大旨:《论语》有“问仁”“问政”“问孝”三大问目,其中凡答问仁都是“‘诗’教”义,答问政都是“‘书’教”义,答问孝为“‘礼乐’教”义。又“‘易’教”是“礼乐教”之原,因而“‘礼乐’教”即蕴涵“‘易’教”;“‘春秋’教”是“‘诗’教”“‘书’教”之用,因而“‘诗’教”“‘书’教”中自然有“‘春秋’教”。这一诠释进路的意义在于:一是将《论语》融摄于“六艺之教”,继承并贯彻了儒学“教化”观念,使“六经”在儒学现代化这一学术视野中依然可以“在场”。二是重新绾合“六经”和《论语》在本源意义上的联系,为“六经”是孔子之教提供了极为有力的佐证。  相似文献   

20.
《风俗通义》等文献所见东汉原始道教信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主要以应劭《风俗通义》为考察对象,并与有关的文献和考古资料相印证,从“原始道经《黄帝书》”,“思道、诵经、用剑三法结合的道教劾鬼术及尸体‘飞去’的信仰”,“司命神信仰及御死辟恶术之盛行”等三个方面,探讨其中可能包含的东汉原始道教的某些神学内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