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常乐文 《天风》2005,(8):27-27
在一次感恩见证会上,一位老姊妹作了这样一个见证:说她儿媳怀孕了,她便为她祷告,求神让她生一个男孩,千万别生女孩。结果产期一到,儿媳果然生了一个男孩,她为此而感恩。类似这样的见证,我在别的教会也听到过,但每次听后总感到不舒服,因为它暴露出某些信徒重男轻女的旧思想、旧观念,违背了圣经真道。  相似文献   

2.
感动     
韵岚 《天风》2008,(22):17-17
教会预告说,今晚有一个主题为《生命的翻转》赞美见证会。傍晚,看见参加见证会的弟兄姊妹陆续走进教堂,路过教堂的人,还以为里面有什么文艺演出呢!随着一首《生命的翻转》的赞美歌声,赞美见证会拉开了序幕。首先上来为主作见证的是一位姊妹,她介绍,自己成长在一个知识分子的家庭,从事教育工作。当她接触到基督教,便感觉  相似文献   

3.
这是马红小姊妹给兰州教会青年聚会的第二次证道,也是她平生的最后一次对大家的劝勉,时间是在1990年9月27日。1995年10月她已安睡主怀,我们用小姊妹留下的最后的话来激励弟兄姊妹,纪念她在主面前短暂而充满苦乐的一生,来提醒大家珍惜时光为主尽忠。马红姊妹的见证请看上期。  相似文献   

4.
马素英是安徽省淮北市相山区相城教会的一个姊妹,年已73岁,年轻人都亲切地称她"马姨".马姊妹出生于普通农民家庭,母亲是虔诚的基督徒,看到神在母亲身上显出的大能,她的心里很早就埋下了福音的种子,她和哥、嫂、弟媳都先后受洗归主.提起马姊妹,教内教外无不交口称赞,称她是完全奉献的模范.关于她的事迹,《淮北日报》曾有"雷锋在身边"的主题报道."愿向主奉献一切,我所有时间、财物;献我身,献我灵魂,永完全,永归与主."(《依傍十架歌》)这是她的心声,也是她的实践.马姊妹一路走来,亲身经历了相城教会的发展;相城教会的兴旺也见证了马姊妹的付出.  相似文献   

5.
《天风》2020,(6)
正有位姊妹跟我交流信仰见证,她说自己十几年前就参加教堂的活动了,可是感觉并不太好。原来当时她和青年团契的弟兄姊妹围在一起祷告时,不少人竟哭了起来,尤其她身边的一个大男生,更是哭得稀里哗啦。这种氛围让她感觉怪怪的,于是就离开了教会好几年,直到偶然参与了某教会事工,才真正信主。  相似文献   

6.
田素良 《天风》2010,(3):40-41
<正>"老牛自知夕阳晚,不用扬鞭自奋蹄。"这是单县教会弟兄姊妹竖起拇指称赞张秀英姊妹的佳话。张秀英姊妹是山东省单县基督教堂负责同工,今年83岁。她信仰虔诚,热心爱主,平易近人,同龄人乐称她"张姐",青年同工皆尊称她"张姨"。张秀英姊妹虽然年事已高,却眼不花,耳不聋,思路清晰,口齿清楚,用耳聪目明来形容她一点也不夸张,她为基督作出了美好的见证。  相似文献   

7.
王雪芬 《天风》2002,(7):46-46
我们教会唱诗班里有一位70岁的老姊妹,因为心中充满爱,为人善良,所以她的外貌比实际年龄轻许多。她个子不高,较为瘦小,但她说话行事有很强的感染力,让你感受到来自神的喜乐和神赐的无穷力量。在平时,诗班的弟兄姊妹(即使是年长于她的)都亲热地称呼她为李阿姨。“李阿姨”这一声称呼,包含了弟兄姊妹对她的尊敬和爱戴! 我参加诗班事奉的时间不长,再加上我生性不善于与人打交道,所以对诗班里的弟兄姊妹及李阿姨知之甚少。然而在过年前夕,我得了一场大病,导致两腿不能行走。弟兄姊妹得知后,纷纷揣着一颗爱人爱神的心来探望我,并恳切地为我  相似文献   

8.
1996年除夕夜,上海奉贤县南桥耶稣堂组织一次信徒见证会,赞美主一年来的恩典。会上,一位30多岁的姊妹热泪盈眶地通过见证她丈夫一年来的前后变化,述说神奇妙的大爱,情真意切,催人泪下。与会者无不情意交融,感谢主恩。  相似文献   

9.
施国荣 《天风》1997,(6):31-31
1996年除夕夜,上海奉贤县南桥耶稣堂组织一次信徒见证会,赞美主一年来的恩典。会上,一位30多岁的姊妹热泪盈眶地通过见证她丈夫一年来的前后变化,述说神奇妙的大爱,情真意切,催人泪下。与会者无不情意交融,感谢主恩。  相似文献   

10.
刘凌维 《天风》2018,(8):55-55
一个爱好写作的姊妹在她公众号的文章中,讲述了自己幽闭恐惧症逐渐减轻的见证,她原来无法单独乘坐电梯,现在基本可以一个人乘坐。在评论区,有不少类似"靠主刚强,不要恐惧"的劝勉,也不乏过激的言词,有一条评论说:"爱里没有惧怕,幽闭恐惧症不属于上帝!"这位一向率直的姊妹直接反问说:"癌症属于上帝吗?一些爱主的弟兄姊妹患癌症是怎么回事呢?"  相似文献   

11.
《天风》2020,(11)
正[问]基督徒在与人分享福音时,常常做见证,即讲蒙恩的经历,确实很有效果,不少人因此而接受信仰,但我想更全面地了解,我们为什么要做见证?王玫姊妹[答]王姊妹,你好!做见证是我们基督徒在经历上帝后的一种自然流露和生活体现,就如同人们通常乐意将好东西与好朋友分享。"见证"是基督徒话语体系中的常用词之一,我们可以从见证的原初含义、圣经范例与信徒本分三个方面来理解。  相似文献   

12.
李华 《天风》2014,(4):12-13
在一场崇拜结束后,我走下讲台,一位弟兄向我介绍身边的姊妹,希望我可以为其做一次辅导。姊妹很有气质,但稍作观察,却发现她黑眼圈很深,面容憔悴——她的婚姻遇到了问题。入座后,她开始诉说自己的伤心事。她已经离婚,但自己并不是真想离婚,可事态并不由自己掌控。  相似文献   

13.
王荣伟 《天风》2017,(1):58-58
近日,一位安徽农村教会的姊妹打来电话,哽咽地要我为她祈祷,求主让她有精神疾患的儿子可以早日寻回。电话里,焦急的姊妹为她的儿子操碎了心……  相似文献   

14.
李华 《天风》2014,(4):12-13
在一场崇拜结束后,我走下讲台,一位弟兄向我介绍身边的姊妹,希望我可以为其做一次辅导。姊妹很有气质,但稍作观察,却发现她黑眼圈很深,面容憔悴——她的婚姻遇到了问题。入座后,她开始诉说自己的伤心事。她已经离婚,但自己并不是真想离婚,可事态并不由自己掌控。  相似文献   

15.
特别的春节     
吴玉明  邵立良 《天风》2017,(4):24-25
<正>在帮助他人的过程中,我们度过了一个难忘的春节……农历腊月二十八,我正带儿子一起兴高采烈地逛街,手机响了,是罗姊妹的电话。她说:"吴姊妹,我带了一位病人在古城教堂等你,请你快来!"于是我将儿子送回家后,来到教堂。在教堂门口,我见到罗姊妹扶着面黄肌瘦的小郭。罗姊妹说她要带病重的小郭到医院做HIV检测,但  相似文献   

16.
《天风》2020,(9)
正以耐心、爱心来包容孩子的缓慢改变,并以较有弹性的态度来回应孩子的种种反应有一天,一个姊妹问我:"老师,我女儿上了初中后就开始排斥穿裙子,头发也剪得短短的,像一个男孩子,她每次为了穿着总和我闹得不愉快。您说我该怎么办?"这个姊妹心中的这个问题,也是许多父母共同的心声。其实现代社会观念开放,打扮中性已是寻  相似文献   

17.
座位     
邓声镭 《天风》2001,(7):17
礼拜天,来参加崇拜的弟兄姊妹,早早就来到了教堂。时间还早,甲姊妹把书包交给邻座,出去一下。进来乙姊妹刚刚落座,邻座几位姊妹不让她坐在那里:“有人坐。”“不是空位吗?”“你怎么不讲理,她会回来。”“我怎么不讲理?”这时甲姊妹回来:“这是我坐的。”乙姊妹气愤愤喃喃地找别处座位去了。  相似文献   

18.
效法多加     
经文:徒9:36—42 初期教会有一位姊妹名叫多加,希伯来文叫大比大,翻成希腊话叫多加,就是羚羊的意思。从圣经中的记载,我们可以想象多加姊妹,行动做事一定很敏捷。她有美名称女徒大比大。圣经中只有这一处提到女徒,就是女性门徒,说明对多加姊妹是多么尊重,姊妹在初期教会做主门徒较少。门徒有学生之意,有跟从主之意,受教训之意。多加的见证美名流芳百世,从中看到做主门徒是件光荣的事,以下分享两点多加姊妹的生命见证。 一、多加有爱心行为的生命 多加“广行善事,多施周济”,看到多加是心胸宽阔、心怀广远的人,“广行”不是在很长时间做一件好事,而是常常帮助需要的人,在约帕一带地方为耶稣  相似文献   

19.
起来,走!     
晃昶 《天风》1996,(7):20-20
福州市铺前基督教堂的程珍玉姐妹偏瘫卧床三十八年。是主发出命令叫她起来行走,为主作了荣耀的见证…… 一九五四年十一月的一天,时年才二十八岁的程珍玉姊妹突然晕倒中风,患上偏瘫症。当时她已育有三子一女,最大的五岁,最小的才周岁。她爱人张士敏弟兄是中学教师。  相似文献   

20.
这一期“见证如云”栏目集中选登了姊妹们的见证。姊妹们爱主爱人、兴旺福音、持家敬业的见证在我们的身边处处可见。这里登出的是一些平凡的事迹,让我们为各地的姊妹们祝福,求神更多地赐福并使用她们。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