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对中国古代的人神:山川、星辰、社稷、城隍等作了分析,并以汉代以后人神为例加以说明,又涉及中国古代的成神理论。认为弄清中国古代的鬼神观念是弄清中国古代宗教、哲学及一般文化问题的钥匙。  相似文献   

2.
中国古代的石刻艺术源远流长,其中尤以南朝石刻在古代陵墓雕刻中最为典型,在我国古代石刻艺术领域占据着重要的历史地位,艺术形态上具有极高价值,充分反映了南朝的时代特点和民族气派,全面体现了南朝文化走向成熟阶段的生动、泼辣、鲜活的时代风格。它们与石窟造像石刻一起成为中华文明艺术宝库的重要元素。  相似文献   

3.
从先秦时期到鸦片战争前后 ,是中国古代伦理思想的发生发展时期。中国古代伦理思想的发展有自己的逻辑进程 ,主要表现为儒学道德世界观在不断吸收其他学术流派的思想内容和思维方法的条件下的自我完善过程。中国古代伦理思想从总体上呈现出以下特点 ,即天人合一的人生境界 ;体用不二的本体论架构 ;直觉体悟 ,洞观本体的思维方法 ;本体工夫合一的道德实践  相似文献   

4.
中国古建筑油漆彩绘是中华文明在传承中积淀的精华,是历史和记忆的实证,是古人给我们留下的艺术珍宝,是中华民族珍贵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中国古建筑油漆彩绘是中国古代建筑独特建筑形态的重要元素之一,文章首先简要论述了我国古建筑油漆彩绘在不同历史时期的发展,其次又分析了受封建等级影响的古建筑油漆彩绘以及古建筑油漆彩绘所具有的象征意义,最后又探讨了古建筑油漆彩绘在现代建筑中的运用和创新,希望人们对中国古建筑油漆彩绘能有更多更好的认识和了解。  相似文献   

5.
神庙、会馆和宗祠是中国古代重要的演剧场所,它们的类型、功能、演剧活动以及信仰民俗已得到前人广泛深入的研究,但是我们在研究以上几个方面的同时,也不能忽视了中国古代神庙、会馆和宗祠的美学文化内涵.中国古代神庙、会馆和宗祠体现了中国人宇宙时空观念和尚中意识,以及"礼乐相济"的传统,而且这些建筑兼顾了实用性和审美性,达到了技术与艺术的统一.  相似文献   

6.
本文认为要认识中国宗教首先要正确认识中国的神。文章对诸神起源论作了简单反思,讨论了中国古代的动物神、人神、自然崇拜等。  相似文献   

7.
“天人合一”是一个以宇宙观为主体的涵义复杂的命题。“天人合一”自然观作为长期居于中国古代科技中心的观念或思想,使中国古代科技无论是在思维指向上,还是在理论建树上,走上了与西方科技发展完全不同的道路,表现出自身固有的特点。中国古代科技辉煌成就的取得,固然与多种因素有关,但“天人合一”自然观无疑作出过重要贡献。  相似文献   

8.
论中国古代官僚制的基本价值特征及其制度性缺陷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中国古代专制官僚制是建立在中国封建地主经济基础上的政治统治和社会管理形态,作为国家组织结构和形式,是人类社会在农业文明形态下最严密的统治和行政体制。儒家学说作为中国古代官僚阶层的“阶级伦理”,与此相互交融形成了中国古代官僚体制所独具的基本价值特征:适应现世的世俗理性主义精神;合法化基础的价值一元倾向、“官本位”的价值追求。同时,也形成了其自身难以克服的阻碍社会发展的制度性缺陷:国家制度民主的荒漠、体制的形式合理性缺乏。  相似文献   

9.
中国古代医书目录发展过程及文化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古代医书目录发展过程及文化分析黑龙江中医药大学医学史研究生(哈尔滨150040)陈岩波导师常存库一、古代医书目录发展过程及特点众所周知,早在先秦时期中国古代文化已奠定了良好基础,中医学理论体系也是在这一时期形成的。大量图书的积累和整理导致了西汉时...  相似文献   

10.
对宇宙本原的探索往往是哲学思考和哲学体系建立的起点。哲学作为爱智和求真的学问,必然首先对事物的起源和本质产生兴趣,这在中外历史上都是如此。在中国古代,也产生了一些著名的宇宙论,它们不仅代表了当时人们对世界的认识,而且是其哲学思想和主张的理论基础。本文拟对中国古代以道家和儒家为代表的宇宙论进行考察,分析它们各自的特点和不同的理论意义。  相似文献   

11.
关于中国古代的人贵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重点挖掘与整理中国古代学者关于人贵于万物原由的论述,对中国古代学者关于人贵于万物原由的 六种主要观点──人贵在具有智能、人贵在具有很多社会性心理素质、人贵在有能用于相互交流的 言语、人贵在“独得天地之全”、人贵在能劳动和人贵在能直立行走──逐一进行了探讨;最后, 文章得出四点结论。  相似文献   

12.
文章首先分析了中国古建筑彩画的产生历史以及艺术特征,并整理出中国古代建筑彩画从功能到装饰之间的过渡。在此基础上重点探讨提升古建筑彩画发展范围的艺术途径,结合当今社会发展环境重点探讨古建筑彩画得到新生的有效方法,帮助全面提升艺术发展价值,实现古建筑彩画与当代建筑涂鸦艺术上的结合。  相似文献   

13.
中国古代法律文明独具特色,其特质体现在礼法结合、礼刑并用、伦理立法、重刑轻民等诸方面。中国古代法律文明在世界上占有重要地位,对同期及后世周边国家的立法产生了极其重要的影响,特色鲜明的中华法系被公认为最具有代表意义的世界古代五大法系之一。中国古代法律的精华对于现代法制建设具有一定的借鉴作用,我们应当从中汲取营养,努力建设现代法治文明。  相似文献   

14.
中国古代建筑经过两千多年的发展演变,形成了独具中国传统文化特色的建筑风格和美学意蕴,这种建筑风格和美学意蕴主要体现在建筑物的结构、屋顶造型、色彩和平面布置等方面。欣赏中国古代建筑,能给人极其特殊的审美享受。  相似文献   

15.
中国古代管理思想及其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从探析中国古代管理思想的精华入手,旨在从中寻求启示,以促进我国的管理体制的创新.完善具有中国特色的现代管理理论体系。  相似文献   

16.
社会转型时期,各种社会问题不断出现,人们转而寻求古代经典中的智慧.中国古代的先哲们对于如何维护社会和谐,如何建设各种和谐人际关系,提出了可资借鉴的主张,对于当今时代建设和谐社会,具有一定的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17.
燕连福 《世界哲学》2009,(3):156-160
张再林先生在其《作为身体哲学的中国古代哲学》一书中,从身体的视角对中国古代哲学做了一种崭新的阐释。这种阐释之所以必要,就在于从意识哲学的视角不可能揭示出中国哲学的真正面目;这种阐释之所以可能,就在于中国古代哲学在宇宙观、宗教观、伦理学等诸多方面都表现出彻底的“身本主义”特质;这种阐释给我们的当代启示,就是中国古代哲学不是“隐身于世界”而是“挺身于世界”的哲学,其为人类文明的进一步发展提供了一种“身道合一”的宝贵思想资源。  相似文献   

18.
中国古代明是一种以伦理一政治为取向、以维护封建专制王权为核心的政治明。中国古代政治明是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明不可逾越的历史积淀,与现代政治明有着根本区别,在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明的过程中,要十分注意批判专制主义政治的糟粕。  相似文献   

19.
中国古代政府实行开明、理性、实用的宗教政策,并在长期实践中形成了有关政教关系的宝贵历史经验。中国自古就是一个多民族、多宗教国家,但在其五千多年发展史上,中原地区几乎没有发生过宗教战争,严重的宗教迫害次数不多、时间也不长。这不能不说得力于中国古代政府实行开明、理性  相似文献   

20.
中国古代少儿艺术教育思想是我国当代少儿艺术教育思想发展的重要思想资源.中国古代少儿艺术教育思想的发生发展,和我国农耕文明传统相一致,形成了一套主要以伦理学为核心的思想体系,为我国古代文明的发展和人才培养做出了重要贡献.在1 9世纪末期,中国古代少儿艺术教育思想发生了现代性转向,进入了以现代心理学为学科基础、以“立人强国”为目标的新功利主义发展阶段.而在有着明确艺术教育国家目标的21世纪,我们关注和研究中国古代少儿艺术教育思想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