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音乐对大学生阅读影响的眼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丹  隋雪  王小东  钱丽  姜娜 《心理科学》2008,31(2):385-388
采用眼动记录技术探讨音乐对阅读即时加工过程的影响.考查先导音乐、背景音乐与无音乐条件之间的差异.结果发现:(1)先导音乐比无音乐条件促进了阅读效率的提高,先导音乐改变了被试阅读过程中的眼动模式,瞳孔直径缩小,注视次数减少;(2)与无音乐条件相比,背景音乐对被试的阅读过程起了干扰作用,背景音乐对被试眼动模式的改变体现在瞳孔直径增大,眼跳距离缩小.由此可知,音乐影响阅读过程和阅读结果.先导音乐有助于阅读效果的提高,背景音乐对阅读起干扰作用,音乐对阅读的作用在阅读过程和阅读结果上都有体现.  相似文献   

2.
空格在文本阅读中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总结空格在文本阅读中作用的相关研究, 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1)删除或替代有空格文本中的空格, 对阅读产生的干扰作用; (2)在无空格的文本中插入空格, 对阅读产生一定的促进作用, 空格在汉语阅读中的作用受被试阅读经验、阅读方式和空格大小等因素影响; (3)被试母语和第二语言呈现方式的一致性会影响空格在第二语言阅读中的作用; (4)今后应结合眼动控制理论, 从注视点落点位置和熟悉性等方面开展研究。  相似文献   

3.
赵冬梅  莫雷 《心理学报》2007,39(2):225-234
探讨回指距离、干扰词的精细描述、干扰词的典型性 对回指推理(先行词通达)的影响。包括2个实验,被试是华南师范大学一二年级本科生164名。采用移动窗口技术,要求被试阅读一定篇数(如,实验1a每个被试阅读15篇)的文章,对不同条件的探测词的反应时进行统计。实验1探讨干扰词精细描述类型(精细描述高和精细描述低)对回指推理的影响。结果表明,干扰的精细描述并非是影响回指推理的主要因素。实验2探讨干扰词和先行词的典型性类型的相对变化对回指推理的影响。结果表明高典型干扰在不同回指距离条件下都会对回指推理产生影响。本研究结果初步证明在影响回指推理的干扰典型性和干扰精细描述的二个因素中,起主要作用的是干扰的典型性  相似文献   

4.
以小四、初二和高二年级中有音乐经验和无音乐经验的学生为被试,采用等级量表评定法,通过两个实验,分别在无概念提示和有概念提示的条件下,要求被试对音乐旋律片段的张力进行判断,探讨概念提示和音乐经验对于音乐张力感知的影响。结果发现:(1)音乐张力感知是一个随个体成熟而不断发展的过程,小学四年级到初中二年级之间音乐张力感知变化较大,到高中二年级趋于稳定;音乐训练经验仅对小学四年级被试的音乐张力感知有促进作用;(2)概念提示有助于小学四年级被试对音乐张力概念的理解,而对高二被试无显著促进作用,说明音乐张力概念的掌握  相似文献   

5.
采用眼动追踪技术探讨中文阅读中无关言语效应的影响机制, 操纵了背景音的类型(有意义背景音、无意义背景音、无声), 通过3个实验考察其对简单句、复杂句、篇章阅读的影响。结果发现, 被试在无意义背景音条件下加工三类阅读材料时的眼动指标与无声条件相比差异均不显著; 但是, 在有意义背景音条件下, 被试在进行复杂句和篇章阅读时的眼动指标与无声条件相比差异显著, 而在简单句阅读中差异不显著。结果表明, 语义属性才是影响无关言语效应产生的关键因素, 其所起作用受到阅读任务难度的调节, 而对阅读过程的影响主要体现在晚期的词汇加工和语义整合阶段, 本研究结果支持了语义干扰假说。  相似文献   

6.
不同认知方式与标记利用意向对文章标记效应的影响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本文探讨读者不同认知方式与标记利用意向对文章标记效应影响的实验。实验以初中二年级学生为被试。结果表明 ,文章标记利用的意向对场独立和场依存被试文章信息的保持都有显著的促进作用 ;文章宏观标记与读者的认知方式有显著的交互作用 ,在有文章宏观标记条件下 ,场独立被试与场依存被试之间无显著差异 ,在无宏观标记条件下 ,场独立被试显著优于场依存被试  相似文献   

7.
探讨阅读理解水平不同的被试前后两次阅读的文章结构与内容上的共同性对目标文章信息保持的迁移效应。研究结果表明:阅读理解水平的差异影响信息保持的迁移效应;被试必须具有一定的阅读理解水平,文章的结构特征与内容特征才会对文章信息的迁移有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8.
本研究通过汉语拼音和128个汉字的特别语音辨析或常规教学对40名普通话儿童和40名福州话-普通话双语儿童进行了声母、韵母和声调方面的训练并且观测其对词汇阅读能力的影响.两类被试各分为两组,每组20人, 一组接受特别训练,另一组接受常规教学式训练,为期24天,每天30分钟.结果显示,两种不同训练对两类被试产生不同效应:两种不同训练对普通话被试没有显著的效果差异,而对方言被试却有显著差异.特别训练对方言被试的语音意识和词汇阅读水平有显著的促进作用,常规训练没有这种促进作用.文章对这种训练效应产生的机制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9.
探讨正常与快速阅读条件下文章宏观标记对文章主题通达和文章信息保持的影响。实验以高中二年级学生为被试。结果表明,在文章主题通达上,有文章宏观标记时,正常阅读与快速阅读之间无显著差异;无文章宏观标记时,正常阅读显著优于快速阅读;在文章信息的保持量上,文章宏观标记对正常阅读和快速阅读都有显著的促进作用。据此,我们可以初步得出快速阅读过程是读者利用文章结构信息建构文章结构表征并进行结构搜索加工的过程的结论。  相似文献   

10.
在112名大学生被试阅读难度不同的两种材料并解答相关的理解题和应用题时,按照阅读时是否要求生成图解与答题时是否允许生成图解两个条件将他们平均分为四个小组,探讨阅读画图与答题画图对被试理解和应用不同难度材料的影响。结果表明,阅读时学习者生成的图解可显著促进对难度较高材料的理解;答题时学习者生成的图解可显著促进对难度较低材料的应用;阅读时是否画图与答题时是否画图对理解和应用所学习材料没有显著交互作用。  相似文献   

11.
心理咨询在现代社会中,起着越来越大的作用,改善和提高了人们的心理健康水平,本文旨在加深对心理咨询含义的理解。首先对心理咨询的涵义做了探讨,进一步分析了心理咨询助人的含义,分别从心理咨询助人的基础,助人的方式,助人的目标做了阐释。最后探讨了咨询师的价值观与方法论对心理咨询可能产生的影响。心理咨询是心灵层面的沟通,通过体验关怀,达到来访者的心灵成长。咨询师对心理咨询的本质理解以及不同的咨询价值观和方法论都对心理咨询起着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12.
13.
《桃花源记》系公元5世纪中国诗人陶潜(365~427)之作,是中国文学中描绘理想完美境界的最著名的作品。中国人的想象对它如此神驰心往,以至于桃花源的名字几乎已成为理想国本身的代名词。这篇作品由两部分组成:一篇用散文形式写的序和一首诗。二者均讲述了桃花源被发现和消失的故事。不过,或许是由于那篇散文具有更加实实在在的感染力吧,当中国人想到理想国时,更会马上想起它。  相似文献   

14.
15.
16.
This article argues that Kongzi's religious ethics suggests an alternative way of understanding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right and the good, in which neither takes clear precedence in terms of being more foundational for ethics. The religious underpinnings of Kongzi's understanding of the Way are examined, including the close relationship between tian ("Heaven") and the Way. It is shown that following the Way is defined primarily by the extent to which one's actions express certain virtues, and not whether one's actions are conducive to the best overall outcome or whether they are inherently right irrespective of consequences. It is then argued that the Way is seen as constitutive of both the right and the good, and that this understanding of the right and the good has important implications for contemporary virtue ethics, religious ethics, and political philosophy.  相似文献   

17.
18.
社会比较方向及目标可达性对行为水平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错觉合取效应”实验材料,以正确率和反应时为行为水平的指标,探讨在coaetion的情景下.不同的社会比较方向及比较目标的可达性对个体任务操作水平的影响。结果发现,成绩差异量越大.可达性越低:无论个体进行上行比较还是下行比较,当成绩差异量为20%时,其行为水平显著高于其他成绩差异量时的行为水平。上行比较时,不同的成绩差异量,任务操作的正确率由高到低依次为:20%、30%、10%、40%;下行比较时.不同的成绩差异量,任务操作的正确率由高到低依次为:20%、10%、30%、40%。对个体心理紧张度进行方差分析发现,当个体进行上行比较时,心理紧张度显著高于下行比较。  相似文献   

19.
20.
汉字整体和笔画频率对笔画认知的影响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为考察笔画在汉字认知中的作用,探讨了汉字整体和笔画频率对笔画认知的影响。结果表明:(1)和部件识别类似,笔画认知存在着显著的字劣效应:识别汉字中的笔画比识别单独呈现的笔画反应时明显地长,错误率也大幅度增加,显示了汉字整体对笔画认知的抑制性影响。(2)识别汉字中的笔画的反应时也受背景汉字笔画多少的影响。识别少笔画汉字中的笔画比识别多笔画汉字中的笔画容易。(3)笔画频率对笔画认知也有重要影响,频率高的笔画比频率低的笔画容易识别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