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由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与中国伦理学会联合举办的第五届中日实践伦理学讨论会,于1991年10月17日至19日在北京进行。应邀参加会议的日本学者是以社团法人伦理研究所常务理事北奥三郎为团长的日本伦理学者访华团一行七人,其中包括著名的高桥进教授(前筑波大学副校长,现任目白女子大学副校长、日本家庭教育研究会会长)、铃木博教授(日本东海大学经济管理主任教授)等人。我国方面参加会议的,除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的一些学者外,还有来自其他省市和其他部  相似文献   

2.
中日实践伦理学讨论会纪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应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所和全国伦理学会的邀请,以北奥三郎为团长的日本伦理学代表团一行六人于九月六日至十一日访问我国,并在北京同我国伦理学工作者举行了中日实践伦理学讨论会。日本方面出席会议的有六人,其中包括伦理研究所四人、茶水女子大学胜部真长教授和筑波大学高桥进教授,中国方面出席会议的有罗国杰、刘启林、倪鼎夫、魏英敏、许启贤等十六人。会议的主要议题是职业道德和婚姻家庭道德。中日两国学者结合本国的历史和现实,就这两方面的问题坦率地交流了各自的研究心得。现将会议讨论的主要内容概述如次。  相似文献   

3.
由中国社会科学院 哲学所和全国伦理学会 举办的中日实践伦理学 讨论会于1987年9月 7日至9日在中国社会 科学院举行。日本方面 参加会议的六名学者是 前日本伦理学会会长、 茶水女子大学名誉教 授胜部真长,筑波大学 哲学、思想学系教授高 桥进,还有以北奥三郎 为团长的日本伦理研究 所访华团一行四人。中国方面参加讨论会的,除了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所  相似文献   

4.
1990年10月20日、21日,日本伦理学会在东京法政大学召开第四十一次大会。笔者应日本伦理学会会长小仓志祥教授的邀请参加了这次大会。据了解,中国学者参加这样的会议,还是第一次。为了向国内的伦理学界同仁和爱好者介绍情况,特意撰写了这篇会议述评。  相似文献   

5.
由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应用伦理研究中心主办,日本社团法人伦理研究所协办的“东亚经济发展与社会伦理”学术研讨会于1998年10月17日至19日在北京举行。参加这次会议的有来自日本、韩国、新加坡以及我国台湾、香港和大陆的专家学者共40余人。各国学者...  相似文献   

6.
正2017年4月15日至16日,由中国伦理学会、南京师范大学、江苏今世缘酒业股份有限公司共同举办的"道德资本与企业经营"学术研讨会在江苏淮安召开。来自国内高校、企业、科研院所及西班牙、印度、日本、菲律宾等国家的专家学者四十余人出席会议。中国伦理学会副会长、长江学者特聘教授李建华,中国伦理学会副会长、南京师范大学教授王小锡,中国人民大学教授葛晨虹,西班牙纳瓦拉大学教授阿莱霍·何塞·G.西松,日本经营伦理学会原会长、日本白鸥大学教授高桥浩夫,今世缘酒业股份有限  相似文献   

7.
“第二届阳光文明国际会议”于1989年10月28日在日本岐阜县高山市的大神宫国际会议大厅举行。参加会议的有来自世界24个国家的自然科学家以及人文学科、宗教学方面的著名学者,包括其他列席者,共500余人。中国学者罗国杰,方立夫、刘大钧三位教授应邀参加了会议。有关此次会议的情况,日本东京每日新闻社的《每日画报》周刊(89年12月3日发行)作了详细报道,现据该报道编译如下:  相似文献   

8.
第12次中韩伦理学国际学术研讨会于2004年6月21日至22日在韩国仁川大学召开.中国伦理学会代表团由21人组成,中国伦理学会副会长、国家行政学院王伟教授担任团长,中国人民大学伦理学与道德建设研究中心肖群忠教授担任秘书长.日本学者藤原素子、新加坡学者王永炳也应邀参加了会议.  相似文献   

9.
2002年12月10日至14日, “基督教与中国社会文化”国际年青学者研讨会在香港中文大学崇基学院召开,来自大陆、香港、台湾、日本、美国等地的30余位青年学者参加了会议。此次会议由香港中文大学崇基学院宗教与中国社会研究中心与美国旧金山市旧金山大学利玛窦中西文化历史研究所联合主办。研讨会特别邀请三位世界著名学者,美国密歇根州加尔文学院历史系教授裴士丹(Daniel Bays),比利时鲁汶大学汉学教授钟鸣旦(Nicolas Standaert)和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宗教研究所卓新平所长担任论文的评点工作。会议共收到论文34篇,内容涉及基督教教育、教会…  相似文献   

10.
正2015年10月11日,由中国伦理学会青年伦理学工作者委员会、南京师范大学公共管理学院主办的"伦理学前沿与青年学者的学术担当"高层论坛在南京师范大学召开。中国伦理学会会长万俊人教授,副会长李建华教授、王小锡教授和包括首届中国伦理学十大杰出青年在内的二十多位专家、学者出席了论坛。与会学者就伦理学学科发展现状与挑战、伦理学前沿问题与研究方法、青年学者的学术使命与担当等展开了讨论。  相似文献   

11.
第四次中日实践伦理学讨论会于1991年1月20日至22日在日本国东京都召开。中国代表团以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副所长于良华为团长一行7人出席;日本方面以伦理研究所理事长丸山竹秋为首的研究人员及筑波,樱美林等七所大学的教授共24人与会。讨论会的主题是家庭道德和职业道德。研讨的主要对象是青少年。讨论的方式是:围绕每一专题,由中日双方学者分别宣读有关论文,然后结合论文内容展开讨论。会议自始至终充满了团结,友好、严肃、活泼的气氛。现s将会议讨论的主要情况概述于后: 一、家庭伦理的自然基础及家庭道德教育与青少年健康成长的关系  相似文献   

12.
<正>2015年10月11日,由中国伦理学会青年伦理学工作者委员会、南京师范大学公共管理学院主办的"伦理学前沿与青年学者的学术担当"高层论坛在南京师范大学召开。中国伦理学会会长万俊人教授,副会长李建华教授、王小锡教授,首届中国伦理学十大杰出青年及部分刊物代表参加论坛。与会学者围绕伦理学研究现状、伦理学研究方法以及青年学者的学术担当等问题展开讨论。一、伦理学学科发展和学术创新伦理学作为一门历史悠久的哲学社会科学,其学科发展现状如何?面临何种挑战?又存在哪些问  相似文献   

13.
1991年1月20日的东京,虽值严冬而天气和暖,在高悬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旗的千代田区三畸町伦理研究所的二楼大厅里,一年一度的日中实践伦理学讨论会第四届会议开幕了。日方主办这次讨论会的伦理研究所理事长丸山竹秋、专务理事矢头俊一、常务理事北奥三郎等主要负责人都出席了会议。应邀参加的还有一些日本著名的学者,其中包括前日本伦理学会会长、御茶女子大  相似文献   

14.
2012年6月16日至18日,由中国伦理学会与中国青年伦理学会共同主办、井冈山大学与江西伦理学会共同承办的"第二届中国伦理学青年论坛"暨"首届中国伦理学十大杰出青年学者颁奖大会"在井冈山大学召开.来自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人民大学、清华大学、湖南师范大学、中南大学等几十个科研单位的近百名专家学者参加了此次会议.中国伦理学会会长万俊人教授在开幕式上作了关于"当前伦理学研究与青年伦理学家的学术使命"的主题发言.与会代表围绕"当代中国社会的伦理精神"这一主题进行了广泛而深入的研讨与交流.  相似文献   

15.
由台湾中华伦理教育学会、台湾师范大学主办的“第三届两岸伦理学术研讨会”,于 2 0 0 2年 1 2月 1 0日至 1 1日在台北市台湾师范大学国际会议厅举行。本次会议的主题是“经济全球化对中华传统伦理的冲击与影响”。应台湾中华伦理教育学会巴信诚理事长邀请 ,中国伦理学会组织了 1 0位代表赴台参会。海峡两岸各 1 0位学者在会议上发表了2 0篇论文 ,与会参加讨论的台湾学者和各界人士近百人。在开幕式上 ,台湾师范大学校长简茂发教授作了题为“中华伦理文化之创新与展望”的专题演讲。在两天的会议中 ,两岸学者围绕会议主题 ,发表了富有建设性…  相似文献   

16.
由美国学术联合会和亚洲太平洋研究中心联合召开的国际朱熹讨论会,于1982年7月6日在美国夏威夷大学举行,应邀参加会议的各国学者、专家共八十余人。会议主席是八十高龄的、在美国从事中国哲学史讲学、著述达四十余年的陈荣捷教授。由于他的促成,才能集世界各国研究朱熹思想的著名学者,就朱熹思想进行讨论。从讨论之深入、会议之规模来说,实属空前。 会议围绕着宣读的论文展开了热烈的讨论,现将其中的几个问题概括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7.
张克宾 《周易研究》2012,(6):94+1+97
<正>2012年11月9日至13日,第五届海峡两岸青年易学论文发表会在台北成功召开。本次会议由台湾中华易经学会和台湾师范大学国文系联合主办,两岸易学界老中青三代学者一百余人济济一堂,共襄盛举。作为本次会议的协办单位,山东大学易学与中国古代哲学研究中心在刘大钧教授的率领下一行八人参加了会议,取得圆  相似文献   

18.
金秋季节,天高云淡。我们受韩国国民伦理学会会长安正秀教授的邀请,于1998年10月28日至11月3日赴韩国汉城西郊参加了韩、中、日《在世界化时代政治、经济、教育上的伦理问题》学术研讨会,与会的还有德国、奥地利的学者,共20多人。会议在韩国精神文化研究...  相似文献   

19.
《心理科学进展》1990,8(2):76-78
中国语文——认知科学国际研讨会于1990年8月3-5日在中国北戴河召开,会议由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香港大学心理系、美国加州大学河滨分校认知心理系研究中心、和美国康乃尔大学美国亚裔研究中心等单位主办.会议组织委员会由下列人员组成:主席:匡培梓(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所长、研究员),委员:高尚仁(香港大学心理系主任、教授)、曾志朗(美国加州大学河滨分校认知心理研究中心主任、教授)、李莉(美国康乃尔大学亚洲研究中心主任、教授)、张嘉棠(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业务处处长、副研究员)等.会议共收到学术论文65篇,其中认知类型35篇,神经语言类19篇,计算机识别类11篇.参加的学者有来自中国、美国、比利时、日本、荷兰以及台湾、香港等国家和地区共100多人.参加会议的台湾学者在会议结束后,应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的邀  相似文献   

20.
1986年6月22日至25日,由《中国哲学史研究》编辑部和北京市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联合举办了第七次夏季学术讨论会,议题为“中国哲学史上关于人的价值观问题”。参加会议的有来自北京、河北、湖北和浙江等地的教师、研究人员和记者、编辑共44人。正在访华的日本筑波大学哲学。思想学系教授高桥进及其随行的丸山敏秋和佐藤贡悦先生,也应邀参加了讨论会。与会同志就人的价值的内涵、中国哲学史上关于人的价值观的提出、形态、特点和发展线索、中外哲学史上关于人的价值观的比较以及研究人的价值问题的现实意义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