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金秋 《美与时代》2014,(3):131-132
宗教与艺术是一个相互不可分离的混合体。宗教艺术的特点使这一类艺术不但具备宗教文化的内涵,而且具有很高的审美价值,是赋予浓郁色彩的精神内涵的艺术形式。部分人认为原始人对宗教的信仰与崇拜,是原始艺术产生和发展的直接原因。  相似文献   

2.
“原始赝品”、“旅游艺术”和真实性的观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几十年来,许多作者已经揭示了潜在于我们那个在很大程度上是靠想象构造的有关其它原始民族的看法之下的复杂观念体系.在原始民族的表象上既有我们对于野蛮状态和性放纵的幻觉,也有我们对未受侵蚀的理想人性的憧憬.对原始艺术的传统处理一直是这种对“原始人”的混乱描述的一个部分,而最近对原始艺术概念的讨论(如克利福德、普赖斯、托果夫尼克等)对上述状况作出了尖锐的批评.但是如果说近来这批作者无情地剖析了“原始艺术”中“原始”概念上的混乱的话,那么他们中的某些人在遇到其中的“艺术”概念时也变得踌躇了.沃尔夫冈·哈伯兰的说法比较含糊:“我们主要的责任……是使艺术史学家们相信,北美土著民族的‘艺术’是大写的.”萨莉·普赖斯诉苦说,决不应仅在西方人眼里“人种学的对象才被提升到艺术的地位”.而对现代艺术概念的症结有着清楚意识的玛丽安娜·托果夫尼克坚持说:“对认定非洲、大洋洲和美洲土著的制品为‘艺术’这一点的任何挑战……都有与适宜于原始民族的思维方式失之交臂的危险.”  相似文献   

3.
人面鱼纹最早出现在新石器时代仰韶文化半坡彩陶中,多绘在翻唇浅腹盆内壁,迄今为止发现的原始人面鱼纹有十几种,它们随出土的地域不同形象也各略有变化,但总体色泽质朴、造型优美独特,极具原始宗教审美内涵.  相似文献   

4.
世界各民族文化的发展,无论是东方还是西方,都经历过茹毛饮血、崇拜图腾的史前文化,神学本位的动物文化和融铸人类忧患意识的现代文化。三种文化的交际区,正是宗教意义的转换域。恐惧宗教:求生本能的投射。史前文化这一时期,原始人是从求生本能的功利性出发来对待自然的。他们畏惧自然又依赖自然,只有当这种依赖表现为内界心灵危机感的平衡物,即信仰主体求生本能在自然物中的投射,这才形成原始的恐惧宗教。  相似文献   

5.
论“原始至上神”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简要地评介了西方人类学界对原始至上神的论点。根据我国当代民族志材料,认为原始至上神信仰是信奉原始宗教民族中比较普遍的现象。原始至上神信仰不是一种教,不同于阶级社会一神教的至上神,是原始人基于强烈的求生愿望,对于有序世界的思考而形成的一种信仰,它和万物有灵观念同属于原始宗教的早期形态,却是原始观念两个系统上并行的产物。  相似文献   

6.
中国画是我国传统的文化艺术,自原始时期到今,发展源远流长,蕴含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儿童画教学应该去传承和发扬这一传统的中国文化艺术,让儿童了解传统文化艺术的魅力,及其绘画方法、绘画形式。同时,儿童画本身也具有着自身发展的特点,如何将国画的精深技艺融入到儿童画当中去,是儿童国画教学要思考的重要问题。两者之间密不可分。  相似文献   

7.
中国瓷器吉祥装饰图案是中国传统文化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世界文化艺术之瑰宝.它那精美的图案、深刻的吉祥文化内涵、丰富的想象把细腻的瓷器装饰得更加靓丽,令人"陶"醉"瓷"迷、爱如珍宝.  相似文献   

8.
原始道德的自制力,主要表现为原始人对其生物本能的克制和调整。它来源于原始先民的精神心理与其群体社会生活的互动机制。具体包括两种生产活动的社会制约,神灵信仰的敬畏心理,自我观念的发生与发展,原始理解的能力与机制等因素。  相似文献   

9.
张鉴 《美与时代》2007,(4):89-90
现代广场中的立柱有其古老的原型.本文从文化人类学视角考察这一存在于宽广时空范围内的环境艺术造型元素,从而揭示出其原型曾是原始氏族的图腾柱、早期村落的寨柱和神话中具有神性的擎天柱.其古老的象征意义有神圣崇拜、团聚民众等精神内涵.  相似文献   

10.
周小川 《美与时代》2007,(11):97-99
当代西方文化涌入国门,这无疑会推动华夏文明的交融与更新.但是,还应坚持中华民族的文明特质与民族个性,继承发扬其博大精深的内涵.这不仅是艺术多元化的需要,同时也是文化自主创新及丰富世界文化语汇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11.
探讨人对艺术的需要,其实质就是要探清人类艺术的源起。迄今为止,关于艺术的起源的原因,并没有一个决定性的定论。然而对这一问题感兴趣的研究学者不少,提出了各种各样的观点。如“巫术盛行时,艺术开始萌芽”的巫术说;原始人反复描摹每次捕获的动物形象,从而逐渐扩大了他们对形象符号的进一步认识,所以原始人从多样的摹仿中获得快感,促成了人类艺术的萌芽——这就是模仿说;而持表现说的学者认为,原始人特有情怀的表达与交流是促进人类艺术起源和发展的重要因素,原始人在面对——劳作后的欢愉心情,同类伤亡的痛苦心情  相似文献   

12.
沧源岩画作为一种特殊的原始文化,所包含的艺术内涵与审美都与现实生活追求的实用性有着必然的联系。绝版套色木刻版画作为绘画艺术中的新兴门类,与同属于云南本土艺术的沧源岩画合为一体,在人们心目中扎下了深深的根。  相似文献   

13.
窗格纹是中国乃至世界历史文化中的一大闪光点,在我国传统艺术中不仅影响深远,而且还具有独特地域特色和文化内涵,彰显了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艺术魅力。以苏州园林古典窗格为例,探讨窗格的纹样类别、文化内涵及象征意义,进一步从窗格的构成方法、形式美运用等角度分析其平面构成形式,通过对窗格的平面构成的了解和学习,能够深刻地体会到中华民族的聪慧和人们对艺术的追求。  相似文献   

14.
羌族是我国西南地区重要的少数民族之一,羌族文化源远流长,艺术博大精深,具有显著的民族特色和丰富的审美内涵.羌族艺术主要表现在文学,宗教、表演、设计和民俗等方面,是中华民族文化艺术中的瑰宝.蕴涵于羌族艺术中的自然崇拜与宗教信仰,贯穿于羌族的神话传说、宗教仪式、歌舞戏曲、建筑工艺、民族习俗,以及各种文化生活之中,是羌族民族文化思想的核心和艺术发展的精神动力,具有一定的神圣性、神秘性和神奇性,是羌族文化民族凝聚力、宗教感召力、审美鉴赏力和艺术生命力的象征.  相似文献   

15.
现代医学研究表明,梦与心理健康有着极为密切的关系,为什么呢?著名心理学家荣格曾说过,梦是我们内心中的“原始人”的产物。《梦:内心的声音》一书的作者认为,梦是原始人的来信,这个“原始人”实际上是人们心理结构中较为原始的那部分,它时时刻刻在接收外界信息,分析各种  相似文献   

16.
在丹托《寻常物的嬗变》关于艺术定义的思考中,"再现"与"解释"一经一纬,共同组成了艺术的新定义。而构成艺术定义的这二维,都各自有其思想渊源:"再现"根植于"可感-可知"世界的二分,"解释"则发生在不可见的"可知世界"中。为解决自柏拉图以来世界二分所导致的困境,丹托提出"艺术终结于哲学",用哲学收编艺术,从而整合成一个"可知世界"。然而,丹托修正后的"可知世界"并不像柏拉图或黑格尔所理解的那样,由一个单数的超然实体所宰治,而是像尼采理解的那样,由各种流变争胜的现世理论相互生成。  相似文献   

17.
皖南徽派建筑与设计的美学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石祥强 《美与时代》2004,(10):33-35
历史悠久的皖南徽派建筑,是民族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作为世界人类文化遗产,其独特的建筑造型形式与丰富多彩的设计思想,为我们后人建造了一个丰富而充实的物质世界,也为我们塑造了一个最具东方人文环境特色的精神世界,它在世界建筑艺术文化圈中独具一格.建筑艺术是人类物质创造与精神创造的产物,它与人们生活紧密相连,它完全融合于人们的全部生活中.因而,皖南徽派建筑群与其它传统文化艺术一样,更能实现它独特的审美,同时,徽派建筑形式的艺术美,在审美体验中既具有"艺术感的因素"也具有"自然感的因素",这就更加丰富了它的审美内涵.  相似文献   

18.
彩陶纹饰是原始人类在漫长的实践中产生的艺术形式。作为一种历史文化的承载物,它体现了人类在生活中体验到的某种认知、感受、规律和情感,也体现了原始先民们早期的审美意识和审美心理。彩陶纹饰起源于人类对自然世界的模仿,并经历了由再现向表现的转变,走向符号化、抽象化。彩陶纹饰所呈现出的审美意蕴是独特的,主要体现在符号性、独立性和情感性三个方面。这一原始艺术从一开始便渗入交织着社会性观念内容,它启示着艺术创作中应将个人情感与时代共同情感、个体性与群体性交织积淀在一起。  相似文献   

19.
张琪 《美与时代》2004,(7):55-57
啊,人类,只有你才有艺术!"德国伟大的诗人席勒的诗句既是对艺术的由衷赞美,更是对拥有艺术的人类的由衷赞美. 但是,艺术是怎样在人类生活中出现的呢?今天我们所能见到的人类早期一些具有审美价值的作品,对于"创作"和拥有它们的原始人来说,其主要价值并不在其审美属性而是在其实用功利属性上.艺术原是从非艺术活动中产生的,导致艺术发生的最初基本动力乃是人类的社会实践活动,尤其是为了维持自身生存和取得发展的生产劳动.  相似文献   

20.
左江花山岩画,画面神秘,气势雄壮,色彩美丽。其规模场面之广,单位面积之大,物象数量之多,分布密集,保存完好,为国内罕见,为世界瞩目。以一个美术工作者的角度去研究左江花山岩画,力图了解其文化的内涵,艺术的外延,学以致用,进行美术创作探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