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3 毫秒
1.
约翰·希克是当今世界著名的宗教哲学家,宗教多元论的倡导者。在中国宗教学界,他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人物。他的思想直接影响了中国宗教学20多年的发展走向。本文就约翰·希克和中国宗教研究之间的关系做了一些梳理,以此让学界尤其西方学界了解希克对中国宗教学的发展做出的杰出贡献。  相似文献   

2.
自由与秩序问题的宗教阐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推崇科学理性的时代 ,在遭到启蒙思想家猛烈抨击之后 ,宗教并没有销声匿迹。在现代社会与政治哲学的视野中 ,宗教重又受到关注 .在解读现代社会与政治哲学典籍基础上 ,针对中国社会转型诱发的社会秩序问题 ,作者提出了自由与秩序难题的宗教阐释。认为 :如果处理得当 ,在社会秩序的重建过程中 ,宗教完全可能发挥建设性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罗喻臻 《法音》2001,(10):28-28
本刊讯应中国佛教协会邀请,以越南佛教协会理事会常务副主席兼越南佛学院河内分院院长清赐大长老为团长的越南佛教代表团一行8人,于9月14日至21日来我国进行为期一周的友好访问。9月15日,越南佛教代表团拜会了中国佛教协会,受到刀述仁副会长等的热情接待。刀副会长首先对代表团来访表示欢迎,并向客人们介绍了中国佛教的发展概况。清赐长老则介绍了越南佛教近年来的发展情况,并对中国佛教协会的盛情款待表示感谢。代表团在京期间还前往西山八大处灵光寺参拜了佛牙,受到灵光寺僧众的热烈欢迎。9月16日至19日,越南佛教代…  相似文献   

4.
张开勤 《法音》2002,(5):48-49
应越南佛教会中央、柬埔寨佛教高僧委员会、老挝佛教僧伽会的邀请,以广东省佛教协会副会长兼秘书长明生法师为团长、中国佛教协会副秘书长张琳为副团长兼秘书长的中国佛教代表团一行42人.于4月16日至4月28日访问了越南、柬埔寨和老挝,与三国佛教界领袖和政府宗教主管部门领导人进行了广泛深入的接触和友好交流。  相似文献   

5.
20世纪初,当无产阶级革命向着建立社会主义制度冲 刺、社会主义向着苏联走来的时候,列宁写下了《社会主义 与宗教》的名篇,提出了一个复杂、敏感,关系到社会主义 国家团结安定,关系到社会主义制度兴衰存亡的政治难题:社会主义国家的执政党和国家政权如何对待宗教,宗教又如何适应社会主义社会?此后,不同国度、不同时代的共产党人,多方探索,经验丰富,教训深刻。 21世纪初,当社会主义在中国站稳脚跟并蓬勃发展的时候,江总书记在全国宗教工作会议上就宗教问题,作了一个集中国共产党三代领导集体探索之大成的,全面、系统、深刻的讲话,标志着中国共产党人肩负着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的重担,写出了“社会主义与宗教”的历史新篇。 “我们共产党人是唯物主义者,我们不信仰宗教,同时我们坚持以科学的观点和方法对待宗教,努力认识和掌握宗教自身的规律”,是这个新篇的主旨。 创新、透彻、稳妥,是这个新篇的特色。 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是这个新篇的点睛之笔。  相似文献   

6.
本文从《牛津大字典》对宗教的解释,引申到基督宗教的自我解释,作为本文的导言。接着由文化的涵义,回顾中华古老文化发展的简要历史,摘取中华文化中有关对天主的认识,说明中华文化接受基督福音是有基础的。  相似文献   

7.
从1980年代以来,中国宗教社会学的研究就已经从欧美宗教社会学的译介开始了。30年以来,中国宗教社会学的研究,无论是对欧美经典的翻译,还是对中国本土宗教的社会学研究,都已经形成了一道可观的学术风景线,成为当代中国宗教学领域中一个重要的构成。本文对30年宗教社会学在中国的引进和发展,有一大致的综述,希望能够从中总结出中国宗教学、宗教社会学研究的某些发展规律。  相似文献   

8.
由中共中央、国务院召开的全国宗教工作会议12月10日至12日在北京举行。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江泽民在会上发表重要讲话。他强调,宗教工作是党和国家工作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大局中有着重要的地位。新  相似文献   

9.
中国宗教思想史研究是侯外庐中国思想史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他依据唯物史观对中国宗教思想史作了独具特色的系统性诠释,揭示了中国传统思想具有浓厚的宗教成分、宗教思想与经济基础之间的互动关系、儒学的宗教性质等内容,指出在中国文化的建设里面不能无视宗教传统,其研究成果成为马克思唯物主义的中国宗教思想史的研究范式,对20世纪的中国宗教思想史研究产生了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10.
西格蒙德·弗洛伊德(Sigmund Frued,1856-1939),是20世纪西方具有革命性影响的心理学家。他创建了精神分析学派,并以此为工具,对诸多文化现象进行深层心理分析。弗洛伊德身处宗教研究十分繁荣的时代,宗教研究在他整个学术活动中占有突出的地位。他从人类思想和行为最深层的动机出发,对宗教  相似文献   

11.
This article describes and analyzes controversies in Japan brought about by an intercollegiate educational project on religion. The project team, consisting of selected members of the Japanese Association for Religious Studies and the Japanese Association for the Study of Religion and Society, has been planning a new system for qualifying undergraduates as “specialists in religious cultures” (shūkyō‐bunkasi). It is anticipated that students with this qualification will be engaged in various occupations that require knowledge of different cultures. The project reflects an increased awareness that the academic study of religion should play a social role and be recognized as worthwhile by the public. This article will focus upon the academic and pedagogical challenges that the project members faced in the process of planning a system to assess and qualify students’ literacy in religious traditions. It will argue that religious literacy involves the dynamic ability to put knowledge into practice as well as to reflect continuously upon previously acquired knowledge.  相似文献   

12.
Research on religion and delinquency has generally concluded that only minor forms of delinquency are affected by religious commitments. However, parents have not often been the focus of religion and delinquency research. This study explores the influence of parental religious identity and behavior on the serious delinquency of adolescent children. This analysis tested an intergenerational model of religious influence on delinquent behavior. Results suggest parental religious devotion protects girls considerably better than boys. In fact, it may amplify delinquency among boys, at least when controlling for other important influences such as autonomy and family satisfaction. Parents' conservative Protestant affiliation displays consistent negative direct effects on delinquency, but little indirect influence. This study reinforces the importance of considering linked lives in the development of youth, as well as the need to assess both direct and indirect religious influences.  相似文献   

13.
14.
近两三年来,对工程伦理的探讨构成了中国伦理学研究的一大亮点和理论生长点,研讨主要集中于工程伦理学的可能性、内涵、性质、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等方面.当前中国工程伦理学的研究还处于崛起的阶段,需要进一步加强跨学科的交流,系统建构起有中国特色的工程伦理学.  相似文献   

15.
16.
国内外集体主义思想研究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集体主义是指与人类文明进步思想密切关联的一种文化理念,中华文化与西方文化中都存在它的发展轨迹,而且中华文化中的集体主义文化传统尤为深厚。近年来国内外学者对集体主义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尽管研究领域各有侧重,研究结果不尽相同,对集体主义也褒贬不一,但中西学者都从不同领域揭示了集体主义作为一种社会资本在全球化条件下有着不可低估的时代价值。  相似文献   

17.
宗教心理学在西方已有100多年的历史,在中国还是个新学科。本文从宗教心理学的定义、历史、代表人物、重要理论及研究方法几方面,简要勾勒出西方对宗教现象进行心理学研究的概貌。希望以此启示中国宗教心理学研究的起步和发展。  相似文献   

18.
20世纪初以来,以中西宗教文化的比较为主要内容、以跨学科的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为基本形态的中国比较宗教研究逐渐形成了儒耶、佛耶和道耶比较等多个热点,以及包容主义、平行主义和求同存异等多种取向。尽管这项研究在某些人的潜意识里仍只是说明自身宗教优越性的手段,但对宗教比较之可能条件和宗教对话模式的探讨使越来越多的学者看到:中西宗教文化之间客观存在的一系列分歧背后,并非没有比较的可能和对话的余地。通过从差异中寻找共性,从共性中发现差异,他们对中西宗教文化的具体层面和抽象层面、信仰维度和人学维度的比较促进了不同宗教之间以及神圣同世俗之间的对话。  相似文献   

19.
Freud and Marx pegged religion as a beguiling painkiller. Recent social scientific research has exposed the not-so-simple reality of religious coping, identifying differential usage, means, and outcomes. Appropriately, psychologists, many with clinical training, lead the way. This article is a contribution from religious studies. It describes two thus far neglected modes of religious coping that are prominent in traditions and distinctly representative of religious responses to suffering—magical rituals and religious experiences. Consideration of these forms will address deficiencies and imbalances in the literature apparent from the study of religions. Specifically, the current investigation of religion and coping would benefit from historical perspective, greater attention to unconscious coping processes, heightened use of qualitative data, and fuller recognition of the challenges inherent in the therapeutic use of religion .  相似文献   

20.
上世纪90年代开始,西方学术界兴趣了一门新的研究学科即西方灵知主义,并把它视为西方另一种宗教传统。本文试图探讨西方灵知主义研究学科的产生、研究范式及研究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