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如果     
李凤洁 《天风》2005,(6):49-49
如梁我是一只白鸽 我另豪在盛天白云间飞翔一 以心即呻钾缪若体会 我愿靠主搏击冈浪 拼舰 阔多居!如果@李凤洁!内蒙古  相似文献   

2.
以身为人,以身为我;人、我、身三者,名异而实一。且问:此一实者,究竟为人、为我、抑或为身呢?且何义名人,为什么要以身为人?何义名我,为什么要以身为我?身又具有何种特殊作用、竟能兼作人我?这是以身为人,以身为我者,谁也讲不出半点道理来的。人类能永远过这种蒙昧生活吗? 以身为人,以身为我,这是我们人类祖祖辈辈、积习相沿的旧观点。人类过去忙于解决建立社会秩序、解决饥饿问题,无暇对此旧观点进行观察与改造,致使以身为人、以身为我的旧观点,在人类生活中几几乎变成了不可动摇的准则。通过反复观察,以身为人,问题不  相似文献   

3.
长寿与佛法     
佛法是出世法,长寿是世间法,哲学观点不同,一是唯心的,形而上的;一是唯物的,形而下的,我以亲身的感受把它统一了,达到实践发现真理。这种统一观点,在台湾佛门早已提出。我是在台湾南怀瑾教授的大作中学到的。我今年86岁,算不上长寿,有90岁的、100岁的。但以我的情况对比今昔,确实是健康长寿了。我在81岁以前。  相似文献   

4.
现在东方人、西方人,基本上皆是以身为人、以身为我,这就势必形成遍天下之人未有不是我的,遍天下之我亦未有不是人的。然则究竟什么是我?什么是人?人与我的实质为同?为异?这还是今天东方人、西方人,在日常生活中一笔小小的糊涂帐。以身为人、以身为我,并不是现代人类的创造  相似文献   

5.
周筱琳 《天风》2005,(9):17-17
主啊我灵的深处需要你 深深地期盼.渴慕着你…… 求你助我止息内心一切泞夕暄嚣 使我平静安稳在你的面前. 以一颗宁静的心灵就近你 聆听你那士头来的声音. 以一颗虔敬的心灵俯伏你的脚前, 用心.用灵诚实地敬拜着你. 主啊我灵的环玫企需要你 深深地期盼渴慕着你,··… 求你助我止息心/b7一切的膺染 使我以一颗毕纯泞乡心彻望.寻求你 在我灵的深处只拥有你. 我愿就近你, 更深地体悟.经历着你r 并完全地进入你…… 主啊我灵的深处需要你, 深深地期盼.渴慕着你…… 求你垂顾我心灵深处的呼求 我深深地爱你 需要你……主啊,我灵的深处需要你@周…  相似文献   

6.
春日的祈祷     
张丽丽 《天风》2010,(2):63-63
神啊,在新的一年里,我不求你以无尽的知识填满我的脑海,但求你赐下智慧,使我学会数算自己的日子,让我在流水般的时间里能抓住永恒。  相似文献   

7.
一天,跟随某一科级领导下乡,镇书记很热情,不但能叫得上我的名字,而且称呼我为老师。我素来以为老师不过是我的职业名称而已,并无实质性的内容,所以从未敢托大,但对书记所表现出的尊重感觉还是很舒服。不过真正检验老师成色的时候是在中午,某位副区长突然驾临——其实他也是我教过的学生,他见我寒暄时也是叫我老师的。吃饭时,镇书记陪副区长在一桌,一位副镇长则领我到了另一桌,主要是领导们的司机。  相似文献   

8.
《思维与智慧》是我喜欢的刊物。2003年夏,我患病住院,像植物人一样在医院躺了二十一天,醒来后,听医院的护士说,在我未醒的二十一天里,父亲从书店买来贵刊,即使我听不见,父亲仍然坚持每天读一篇,直到2003年7月11日我醒来。听了护士的述说,我的泪水夺眶而出。我醒后,父亲又为我买来贵刊,并一篇一篇地给我读,直到我完全康复出院。从那时我就与贵刊成了朋友。如果说她是新娘,那我就是新郎,今生有不解之缘。在此,我想以此文献给在我病重时,奔波劳累苦苦守候我苏醒的双亲和给我以勇气和力量的《思维与智慧》。病魔要把我摧毁是您把我苦苦争回命运…  相似文献   

9.
彩虹与桥梁     
安妮 《天风》2009,(2):46-47
如果一天是一页,那时光就是页页沉积的厚书,如果一张脸是一幅画,那我在南方某教会遇见的那些年轻人就是书中的彩图。我和这些80后相遇在教会所办的青年事工“桥梁”团契,这些年轻人的生活态度让我大吃一惊。他们的精神面貌让我看见在“桥梁”的上空,闪烁着以彩虹立下的誓约。  相似文献   

10.
光明     
姚佳伟 《天风》2004,(6):43-43
小时候母亲总是捧着半截的蜡烛慢慢地向我走来童年中温馨的港湾是三间茅草屋成长的道路上母亲是一片越来越近的光明有一天风吹灭蜡烛-忽然间我陷人巨大的黑暗是母亲仍然以卿卜种永恒的姿势推开黑暗为我点亮一丝光明而现在;略将我卿腆的十字架下一而她手中的那、支蜡烛已成为一支永不陨落的金灯台这支光明是一种呼唤让我呐喊让我欢呼让我张开双臂洒下一片真情于天际中的空阔视野里的旷大它时刻催促我为着使命前进向着真理进深不停地前进进深后来啊它让我感到自己的生命在成长变得更加刚直和强壮最终这甲支光明不但引领我也将照亮黑暗之中一切…  相似文献   

11.
我是在一无所知的情况下进入麦肯锡的,所以,我比别人加倍努力。其中一项就是思维能力的训练。当时,我是从横滨出发去公司上班的。每天早上,我利用从横滨到东京车站的28分钟时间,给自己一个题目,然后,思考如何解决问题。例如,一眼看到垂吊式的车厢广告,就以这个  相似文献   

12.
远方,有多远,而我的心,又能到达怎样的远方。 心飘忽着,没有落脚处。而我的远方,在哪里,让我可以能够以一颗朝圣的心去朝拜她。  相似文献   

13.
正有一个黑夜,对我来说,不同寻常。它像一朵暗紫色的灵芝,以古朴而圣洁的姿势存在于我的心里,引领我成长。上初中时,一个很平凡的星期五,我如往常那样,朝车棚走去,却发现自行车坏了。身上已无分文,我打算去妈妈厂子里,等到她下班就带我回去。而妈妈那天恰恰没来上班,当时,我感觉我的心被抽了一截,似空  相似文献   

14.
以戒为师     
有几位老师是我终生难忘的。这几位中有的并没有直接给我上过课,只是因为某句话或某件事让我明白了事理,我在心目中对他们永远尊为师长。我觉得韩愈所说的:“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惑而不从师,其为惑也,终不解矣!”实在有理。为我解惑,使我明理的,当然是我的老师! 如今,年岁徒增,困惑并不见少,为解惑仍然需要老师,可是老师越来越难找了。到了一定的年龄常犯好为人师的毛病,这是从师的一大障碍。此外,在坎坷的人生途中有些曾被我视为老师的人,使我失望、寒心,以致于轻易不敢认师。以谁为师呢?这成为我的一大困惑。还是释迦牟尼佛指点了我,“以戒为师”。我把这一教导作为本栏目的一叶奉献给读者。  相似文献   

15.
普世的爱     
在这里,我想以一段经文来开始和大家的分享。  相似文献   

16.
2014年底,我的邮箱中收到一篇撒拉族作家的散文。先前我对撒拉族文学的印象,一向停泊在诗歌一隅,所熟知的几位作家都是以诗名世;论及这个民族的散文与小说,则寂寥许多。可以说,视野不够宽广的我,已经想当然地把诗歌与一个民族画上了等号。因为上述背景,突然跳出的这篇散文稿着实使我心头一震。  相似文献   

17.
康先生信箱     
康先生: 您好!我是一名女中学生,一年来常在别人听不到、看不到的情况下感到有人随时随地以各种言语刺激我,或用黄色照片威胁、侮辱我,他们还声称拥有一种可测得他人所想所思并随意改变他人说话的内容和表情的仪器。我知道这些都不可能,但还是很害怕。这一切折磨着我,我都快疯了。难道  相似文献   

18.
有位先生光顾我的博客,留下评点,自称“我乃一江湖之人”,这让我有些恍惚,有些惭愧,因为作为一个名词:江湖,我连一知半解都谈不上,实在有点贻笑于大方之家。记得以前见过一篇以“江湖”为题的随笔,现在想找来恶补,却怎么也找不到了,那就自己悟一悟,看能不能理出点头绪来。  相似文献   

19.
《天风》2014,(12):64-64
问:我是一位青年传道人,我发现目前不少青年信徒对本教会缺乏归属感,喜欢做"游民",今天去这堂聚会,明天去另一教会礼拜。似乎他们只关心自己是否得着,而不太关心对教会是否要尽本分。我曾作过提醒,但他们以"都是主的教会"为由,依然我行我素。我当怎么办?  相似文献   

20.
李世峥 《天风》2016,(9):54-55
正旧约中的《雅歌》,是一首长篇爱情叙事诗。诗歌的主人公是一位名叫书拉密的美丽村姑,全诗以细腻的笔法和真实的情感,叙述了书拉密与其恋人从相识到恋爱再到结婚的曲折历程。近日再读《雅歌》,我被1章5节至6节的一段宣言所吸引:"耶路撒冷的众女子啊,我虽然黑,却是秀美,如同基达的帐棚,好像所罗门的幔子。不要因日头把我晒黑了,就轻看我。"特别是"我同母的弟兄向我发怒,他们使我看守葡萄园;我自己的葡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