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93 毫秒
1.
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是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集体,运用马克思主义理论处理宗教问题、指导宗教工作,总结出来的一项重要方针,是对马克思主义宗教理论的创造性发展,是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有机组成部分。认真学习、理解和贯彻这一方针,对于团结广大信教群众为社会主义两个文明建设作贡献,具有重要意义。 佛教是一种出世性的宗教,其终极目标是要达到解脱。因此从表面上看,佛教与现实社会似乎没有多少直接联系,这也是造成许多信仰佛教的群众不太参与社会活动的主要原因。殊不知,佛教的解脱目…  相似文献   

2.
六祖说:“佛法在世间,不离世间觉。”什么是世间呢?所谓世间就是四大五阴,就是六根、六尘、六识。如果离开了这个世间,要求觉悟,就了不可得。我们要想在一念不生中,也就是无念、离念中去追求悟,更不可得。禅必须要起个疑念,在世间——也就是五阴和十八界——六根、六尘、六识所  相似文献   

3.
《法音》2011,(6)
中国佛教协会副会长、河北省佛教协会会长、赵县柏林禅寺退居方丈净慧法师,继承赵州禅、临济禅之宗风,于1992年提出了以觉悟人生、奉献人生为宗旨的生活禅  相似文献   

4.
世间美好     
正这是一个没有理想的时代,人们皆匆忙前行,但,那是为了物欲。庸常生活之中,理想不过是一个又一个的泡沫,偶尔冒出水面,片刻之后,便化为乌有。假若谁进入婚姻或者职场之后,依然存有一份不切实际的青春期的理想,那么,他多半会遭来人的嘲笑。务实人生,大约应是多数人所走的努力对物质的寻求之旅,如果慢上半拍,等待落在青春里的若干理想,你也大抵会被这个竞争惨烈的  相似文献   

5.
世间爱     
正有一次流感袭来,除了我和不满六个月的女儿,全家人都不幸染病。担心感冒传染给女儿,我像一只强大的母老虎一样,守护着自己的虎仔,不让任何人靠近她半步。爱人每次下班回来,在我的严密监控之下,唯有隔着门窗,恋恋不舍地注视着。有时他无意识地走近了几步,我立刻厉声将他呵斥出去,好像他身上的流感细菌,马上就会席卷了她的全身,让我陷入更大的恐慌之中。  相似文献   

6.
望世间     
人生世间,所欲甚多。一不如愿,便觉悲恸不已。凡晋升职务、评定职称、离休退休、买房炒股、或谋职、或生意、甚至与女友约会——都有千思万量,食不甘味,寝不成寐的痛苦。平时里说起来都会说,放下放下,人若放下,其心自安;人若放下,心得自在。明朝悟空大师曾著有《万空歌》,其曰:“天也空,地也空,人生渺渺在其中!日也空,月也空,东升西落是谁  相似文献   

7.
世间味     
正味,即味道,亦可以理解为某种气息,它充斥于这个神奇的世界,似乎在传递着什么,它传递的路线,便是味之道。那是一条无形而神秘的路径,只有对味的敏感者,方能看清楚这条途径。一朵花的绽放,必会释放自己的气味,在空中满天挥洒。一条条路径铺向四面八方,蜜蜂嗅到了,便从四面八方飞赴过来,它们飞赴的途径,便是花的气味的线路。自然翩跹的蝴蝶也不会缺席,还有一些不知名的昆虫,花儿需要它们传递它的信息密码,没有  相似文献   

8.
9.
不见世间过     
《佛教文化》2023,(1):55-57
有“是真修道者,不见世间过”这句话是六祖大师说的,此语出自《六祖法宝坛经》,是六祖大师所说诸“无相颂”其中一首的偶句。如今总有一些所谓的佛教徒很喜欢引用这句话,引用的目的无非是以此证明他是(甚至只有他才是)真正的修行人,或者以此证明别人(特别是“见世间过”的那些人)都不是真修行人。  相似文献   

10.
正我和朋友忙里偷闲去外地旅游,到了目的地之后,疲惫的我们赶紧来到事先订好的宾馆,各自去各自的房间休息。长途奔波让我困得连眼睛都睁不开了,很快就进入了梦乡。我睡得最美的时候,却被突如其来的电话声惊醒了。"快开门,看我给你带什么好东西了。"电话另一边传来了朋友兴奋的声音。我揉了揉惺忪的睡眼,晃晃悠悠地走过去打开了门。朋友一走进来,就像小孩子找到了什么宝贝似的,满脸都乐开了花。朋友一边笑着,一边把藏在身  相似文献   

11.
不离世间觉     
我的《读(天风)想到(法音)》能在《法各})上发表,令我欢喜无量,勇气倍增。我在文中提到《天风》的“问题讨论”,此法妙极,因此我愿舍身为座,再作抛砖引玉。我以为佛法之伟大,正惟大乘菩萨随缘普度思想。《金刚经》“应无所住而生其心”,《普门品》“应以何身得度者,即现问身而为说法”,《僧宝赞》“赴感应群机”,三处都讲到个“应”字。如何个应法?“群机”的“机”安在?我们知道:舍方便无究竟。我们学佛,难道应该消极逃避、脱离时代和社会吗?以下是我在学佛中遇到的新情况,提出来供大众讨论、批评、指正。各位都是正…  相似文献   

12.
13.
赵林恩 《五台山研究》2010,(1):49-56,F0002,F0004
<正>"二唐寺,瑰宝世间无"。这是中国佛教协会已故会长赵朴初先生《五台杂咏》词中对唐建南禅寺和佛光寺的评价。南禅寺大殿是我国现存最早的木结构建筑,也是亚洲最古老的木结构建筑,是我国唐代建筑的代表作。大殿及殿中的唐代雕塑,堪称国宝,是全人类珍贵的文化遗产。1961年,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相似文献   

14.
山有爱所以它把巍峨的身影投入了粼粼之水。树有爱所以它把金红的叶子撒向了秋天的丰润大地。明月有爱所以它柔柔地照亮千万家的窗棂。鸟雀有爱所以它们舒畅地把欢歌笑语播撒在浩远蓝天……世间是绚烂瑰丽的,因为它永远不绝于缕地传送着情的哨音,流淌着爱的旋律。向世间挥洒爱意,这是人们在大自然能够轻易看到的花草虫鱼所展示的幕幕生机。向世间挥洒爱意,这也是和谐圆满的大自然对人们的心扉所敲出的柔  相似文献   

15.
~~弘法利生 慈悲世间~~  相似文献   

16.
正温细青色的雨,朦朦胧胧的烟,褐色苍旧的桥,若隐若现的黛瓦白墙,撑一把浅黄色油纸伞的旗袍姑娘,这就是最让人痴迷的烟雨江南。江南的风光带着一贯的清冷颜色,浅淡缥缈之间却也时不时夹杂着浓墨重彩的点缀。印象中的江南总是脱离不了那几种颜色,若描写江南的句子少了几种颜色总会觉得淡薄。颜色不仅是江南烟雨的美感所在,也是世间风物的精髓。  相似文献   

17.
正毕业前的最后一节课,我微笑着走上讲台让学生随意写一个最难写的字,有的写"夔"字,有的写"赢",有的写繁体字。我笑着摇摇头,在黑板上写下了大大的"人"字。教室掌声雷鸣。我慢慢地说道:"世间最难写的是这个‘人’字,有些人终其一生,却并没有写好这个字。""人"字的一撇代表骨气,一捺代表底气。骨气是人的立身之本,徐悲鸿说:"人不可有傲气,但不可无傲骨。"有了骨气就有了自尊,有自尊的人就会有  相似文献   

18.
一个日子的到来,一个日子的结束,人,习以为常,麻木着,看不到它的真实意义,对早晨东方辉煌的庆典和日暮时万物的谦卑视而不见。人由于自大而漠视时间,随意处置它们。  相似文献   

19.
《法音》2013,(6):1
前不久,"兴教寺申遗"和"丽江佛像"事件,引发社会广泛讨论,更震动了众多佛子的心。古德云:"不忍圣教衰,不忍众生苦",面对佛教被肆意商业化、庸俗化的现实,我们除了无奈与痛心,也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佛教徒潜在的忧患意识被再一次唤醒,佛教如何继承传统,如何"化世俗"而避免被世俗化的问题,已严重地放到我们面前。近代西方"宗教世俗化"理论认为,宗教从超越的彼岸回到人间是不可抵挡的历史潮流。在文化与价  相似文献   

20.
尊敬的各位高僧大德,各位来宾,各位朋友:我非常高兴参加首届世界佛教论坛,这是在中国首次举办的世界性的佛教盛会,是全球佛教徒的一件大事,也是致力世界和平、追求世界和谐的各界人士的一件喜事。作为中国藏传佛教界的一位活佛,我对此次论坛在杭州仙境召开表示热烈的祝贺!佛教是影响深远的世界性宗教。佛教传入中国两千多年来,已成为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是三大语系佛教俱全的国家,藏语系佛教作为显密兼修的一个佛教分支,在中国西藏以及其他一些地区,在藏族以及其他一些民族中有着广泛而深厚的信仰。在佛陀慈光的加被下,中国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