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分类过程中汉字的语义提取(Ⅱ)   总被引:9,自引:3,他引:6  
本研究是对汉字分类过程中语义提取的进一步探索,主要研究汉字双字词的语义提取。本研究的结果表明:(1)义符的作用在双字词的语义提取中依然存在,其趋势与在单字词中的情形是一致的。(2)被试在加工双字词时所采用的是平行加工的方式。(3)在汉字的语义提取中,被试头脑中的高级信息也有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2.
汉字词特征语义提取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9,自引:5,他引:4  
本研究运用语义判断的方法,对汉字词特征语义的提取做了初步的探讨,被试是28名大学生。实验结果表明,汉字形声字的义符在汉字词定义特征语义提取中有重要作用,在义符与词义一致时,能加速词的定义特征语义的提取。义符对词的特有特征的语义提取无作用,而特有特征的强度能很好地预测提取时间。本研究还发现,词的熟悉性和该词距其上属的语义距离对词的定义特征的语义提取亦有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3.
义符研究是汉字研究中最具特色的领域之一。作为汉字的重要构字部件,义符吸引了众多的研究者关注。语言学对于义符的研究具有悠久的历史。当代语言学家多从质的角度和计算层面来探讨义符的种类、表义性、表义度和构字频率。认知心理学家多从亚词汇加工的角度探究义符对汉字词的识别、语义提取、语法分类和知觉加工的影响,探讨义符的主观熟悉性、位置、家族大小和一致性的作用。在研究的基础上,相继出现了数个义符参与汉字认知加工的模型——"两个网络系统模型"、"汉字词与图片命名与分类的综合模型"、"义符在词汇通达中表征和加工的综合模型"和"义符影响形声字加工的调节模型"。模型统合了已有的研究成果,为形声字认知理论注入了新的内容,为后续的研究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在未来,义符研究中还有许多问题需要探讨。  相似文献   

4.
汉字词和图片命名与分类的比较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方燕红  张积家 《心理学报》2009,41(2):114-126
采用命名与分类任务考察了汉字词和图片命名与分类的特点,揭示义符在汉字词和图片命名与分类中的作用。结果表明,汉字词和图片的命名与分类与拼音文字的词和图片的命名和分类既有共性,又有差异。汉字词和图片的命名与分类具有不对称性:汉字词的命名快于汉字词的分类,图片的分类快于图片的命名。义符对于汉字词和图片的命名与分类的影响具有不对称性:对汉字词的加工有重要影响,对图片的加工无影响;对汉字词的分类有重要影响,对汉字词的命名无影响。被试对有标示类别的义符的词的分类显著快于对无标示类别的义符的词的分类,甚至快于对图片的分类。所以如此,与汉字词的结构特点有关。汉字形声字多用义符来标记事物的类别,提供了重要的类别信息。根据上述结果,作者构建了汉字词和图片认知加工的综合模型  相似文献   

5.
义符在中文名词和动词分类中的作用   总被引:8,自引:2,他引:6  
通过3个实验,考察了义符在中文名词和动词分类中的作用。实验1表明,义符提供了重要的语法种类信息,在中文名词和动词分类中有重要作用。当义符与词类一致时分类快,与词类相反时对分类起干扰作用。实验2表明,高频词分类时间短,错误率亦低。义符和词频有显著的交互作用,义符对低频词分类作用更大。实验3表明,具体性高的词分类时间短,错误率亦低。义符和具体性之间无显著的交互作用。整个研究表明,义符不仅是结构的“块”,也是语义的“块”,还是语法的“块”。所以如此,与中文名词和动词的结构特点有关。中文名词大多用义符标记事物的物质组成,动词大多用义符标记动作发出的器官或完成动作的工具。义符的语法意义的发现丰富了中文和中文认知的理论,对中文教学也有重要启示  相似文献   

6.
本实验以汉语双字词作语境,以单字词或非词作目标刺激,应用词汇判断法,探讨了语义情境与汉语单字词特征分析之间的关系。研究发现,语义情境与目标词的笔划数量均影响到汉语单字词的识别,并且二者之间存在显著的交互作用,相关语境对多笔划词的启动量显著大于对少笔划与中笔划目标词的启动量.这一结果表明,特征分析是汉字识别的必经阶段,语义情境可能影响特征分析的速度或数量.  相似文献   

7.
义符熟悉性对高频形声字词汇通达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陈新葵  张积家 《心理学报》2008,40(2):148-159
采用启动词汇判断范式,考察义符熟悉性对高频汉字形声字认知的影响。结果表明,义符加工与整字加工存在动态的交互作用。在加工早期,高频汉字形声字的整字语义已经激活,但此时义符的语义并未激活。高熟悉性义符的词形启动比低熟悉性义符早。随着SOA增长,高、低熟悉性义符的语义都出现激活。到了加工晚期,汉字形声字整字的语义激活仍然显著,但义符的语义激活消失,表明字词认知的整合过程已经完成。这一结果支持汉字认知中整字加工和部件加工相结合的观点  相似文献   

8.
本研究在标准的 Stroop任务中引入中文双字颜色词 ,结果发现 :1无论是单字词还是双字词都产生了显著的 Stroop干扰效应和促进效应 ,双字词的反应时模式同单字词相同。这表明语言学意义上的中文词是一个知觉加工单元 ,无论它由一个字组成或由两个字组成。 2无论是单字词还是双字词 ,Stroop促进效应和干扰效应相同 ,相对于控制条件呈一种对称关系。这一结果同国外的有关发现不同 ,表明作为表意文字的汉字同西方拼音文字具有不同的信息加工特点。  相似文献   

9.
通过对不同条件下等级汉字识别过程的研究,探索汉字加工中整字与部件互相作用的机制。实验1在两种视角条件下呈现刺激,要求被试判断目标汉字是否属其义符所属范畴,结果发现等级汉字存在整体优先性,义符对目标识别产生影响,部件会干扰或促进整体的加工过程,整体优势不能消解或抑制部件的语义作用。实验2采用字词决定任务探究汉字加工中声符的作用,发现声符对等级汉字识别存在影响。结果证实,对汉字加工会自动激活整字结构和部件线索,整合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两条通路,支持汉字通达的交互激活模型和双向平行加工假设。  相似文献   

10.
印丛  王娟  张积家 《心理学报》2011,43(9):1002-1012
以起始掩蔽启动效应(the Masked Onset Priming Effect, 简称MOP效应)为研究背景, 通过3个实验, 考察了语音和字形在MOP效应产生中的作用, 以及在汉语单字词产生中语音、字形启动的位置效应。实验1表明, 在汉语单字词的产生中, 语音启动的位置效应显著, 声母启动的效应量显著大于韵母启动的效应量, 与拼音文字研究得到的MOP效应类似, 说明在MOP效应中至少包含有语音效应。汉字单字词语音编码的最小单位是音位, 而且具有从左到右序列加工的特点, 支持言语产生的“音节临时形成论”。实验2表明, 与目标字左、右部件相同的启动刺激均能促进掩蔽启动范式中的命名反应, 被试对与启动字的右部件相同的目标字的反应显著快于对与启动字的左部件相同的目标字的反应, 与起始掩蔽启动效应的假设相反, 说明在MOP效应中不包含有字形的作用, 却发现了汉字单字词特有的命名的字形位置效应:右部件启动的效应量大于左部件启动的效应量。实验3采用图-词干扰范式对汉字左、右部件的启动效应做了进一步的探讨, 仍然发现汉字右部件启动的效应量显著大于汉字左部件启动的效应量。整个研究表明, MOP效应是单纯的语音效应, 并不包含有字形的作用; MOP效应产生于言语产生中的语音编码阶段, 支持言语计划理论的观点。  相似文献   

11.
12.
13.
心理咨询在现代社会中,起着越来越大的作用,改善和提高了人们的心理健康水平,本文旨在加深对心理咨询含义的理解。首先对心理咨询的涵义做了探讨,进一步分析了心理咨询助人的含义,分别从心理咨询助人的基础,助人的方式,助人的目标做了阐释。最后探讨了咨询师的价值观与方法论对心理咨询可能产生的影响。心理咨询是心灵层面的沟通,通过体验关怀,达到来访者的心灵成长。咨询师对心理咨询的本质理解以及不同的咨询价值观和方法论都对心理咨询起着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14.
15.
自我描述问卷上海常模的修订报告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陈国鹏  朱晓岚 《心理科学》1997,20(6):499-503
自我描述问卷是一种在国际上被广泛运用的自我概念测量量表,为了使我国的教育和医务工作者也能使用这种测量工具.我们对其进行了引进和修订.并初步制定出上海常模,从试用的结果来看.对我国6-12年级的初高中学生非常适用。分数的分布里常态.对测验结果作各种心理测量学的分析,信度指标:a.全量表的内在稳定性各年级在.92-.96之间,各分量表的内在稳定性在.66-.9文之间。b.各分量表的重测信度为.56-.75.效度指标:a.各分量表之间的相关较低,b.同质性很好,C.三个学业自我概念分量表与学习成绩间有很高的正相关,鉴于以上这些结果,该量表在中国中学生中使用有较高的信度,效度和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16.
17.
汉字整体和笔画频率对笔画认知的影响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为考察笔画在汉字认知中的作用,探讨了汉字整体和笔画频率对笔画认知的影响。结果表明:(1)和部件识别类似,笔画认知存在着显著的字劣效应:识别汉字中的笔画比识别单独呈现的笔画反应时明显地长,错误率也大幅度增加,显示了汉字整体对笔画认知的抑制性影响。(2)识别汉字中的笔画的反应时也受背景汉字笔画多少的影响。识别少笔画汉字中的笔画比识别多笔画汉字中的笔画容易。(3)笔画频率对笔画认知也有重要影响,频率高的笔画比频率低的笔画容易识别  相似文献   

18.
19.
笔画复杂性和重复性对笔画和汉字认知的影响   总被引:15,自引:2,他引:13  
采用笔画识别和词汇决定的方法 ,对汉字笔画认知和笔画在汉字认知中的作用作了考察。实验一探讨了汉字笔画自身的复杂性对笔画认知的影响。结果表明 ,笔画自身的复杂性对笔画认知无显著影响 ,识别简单笔画和识别复杂笔画的反应时与错误率无显著差异。实验二考察了笔画的重复性对汉字认知的影响。结果表明 ,汉字认知中存在笔画重复性效应。笔画重复较多的汉字比笔画较少重复的汉字识别时间短 ,错误率亦低。整个实验结果支持笔画是汉字加工的基本单元的假设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