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种种迹象显示,所谓高王观世音经,并非今日约定俗成的高王观世音之经,至少在唐代以前,其含义乃是高王之观世音经,也就是以高王冠称的佛说观音经。根据孙敬德的灵验谈推测,高王经的来历,是高欢接受了卢景裕等出身河北地区的幕僚们的建议,动用官方的力量资助和推动民间流传的观音系统经典(佛说观音经)的弘通,并将官方指定的流通版本定名为高王观世音经,目的在于通过观音信仰的传播来渗透和扩散高王=高欢在社会上的知名度和权威性。  相似文献   

3.
《法音》1993,(9)
闻如是,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大目犍连始得六通,欲度父母,报乳哺之思。即以道眼观视世间,见其亡母,生饿鬼中,不见饮食,皮骨连立。目连悲哀,即以钵盛饭,往饷其母。母得钵饭,便以左手障钵,右手抟饭,食未入口化成火炭,遂不得食。目连大叫,悲号啼泣,驰还白佛,佛言,汝母罪根深结。非汝一人力所奈何,汝虽孝顺,声动天地,天神地神,邪魔外道,道士,四天王神,亦不能奈何,当须十方众僧威神之力,乃得解脱。吾令当为汝说救济之法,令一切难皆离忧苦,佛告目连,十方众僧,七月十五目僧自恣时,当为七世父母及现在父母厄难中者,具饭百味五果,汲灌盆器,香油锭烛,床敷卧具,尽世甘美以著盆中,供养十方大德众僧。当此之日,一切圣众,或在山间禅定,或得四道果,或在树下经行,或六通自在教化声闻缘觉,或十地菩萨大人,权现比丘在大众中皆同一心受钵和罗饭,具清净戒,圣众之道,其德汪洋。其有供养此  相似文献   

4.
5.
陈昊 《法音》2012,(2):22-25
据史料载,佛教传入中国始于汉朝,《佛说四十二章经》则是最早传译到中国的佛教经籍[1]。汤用彤、胡适、吕澂、印顺法师等许多佛教学者对该经做了各种角度的考证研究,然而,由于年代久远、史料不足以及记载流传间的出入,使学界对于《佛说四十二章经》真伪、来源、译者译地、版本流传等问题都有较大争议,一时无法定论。  相似文献   

6.
《佛说善生子经》中的伦理思想,诸如孝养父母、尊师重道、尊重妇女、夫妻和睦、恩厚朋友、善待下属、尊敬供养清净福田僧、积极行善、谨慎交友、克己利人等,是佛教中国化的契合点之一,并充实和填补了中国传统伦理思想。佛经所散发出的这些优良品德和处事态度,至今仍是人类遵循的道德规范,从而也体现了佛教“庄严国土、利乐有情”的大乘菩萨精神的生命力。  相似文献   

7.
大乘佛教经典中有一类专讲佛释迹牟尼“前世”功德的经书,其数量很大,收载于各种版本大藏经中的有几十种,如《长寿王经》、《金色王经》、《佛说妙色正因缘经》、《佛说月光菩萨经》、《佛说师子素驮罢工断肉经》、《太子慕魄经》、《银色女经})、《九色鹿经》、《佛说膀子经》及《六度集经》等。这类经书通过不同的故事,借褒扬佛“前世”的功德,阐述大乘佛教普度众生的基本思想,以此规劝信众修持大乘菩萨行,广行善事,多积功德,以慈悲喜舍之心,度一切众生。这些经书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即经书中没有如同《般若》、《华严》、《法…  相似文献   

8.
菩萨二十四戒有多种说法,敦煌本《佛说善信菩萨二十四戒经》、《大方等陀罗尼经》、敦煌本《菩萨二十四戒》残本都涉及菩萨二十四戒。虽然同属大乘戒律,但三部经之间的关系却存在诸多疑问,敦煌本《佛说善信菩萨二十四戒经》套用《大方等陀罗尼经》的首尾部分内容和语言模式,添加了内容不同的二十四条戒文,编撰的痕迹非常明显,应属伪托之作。而敦煌本《菩萨二十四戒》残本仅存独特的六戒内容,与《佛说善信菩萨二十四戒经》之间并无直接关系,从其内容分析亦出自中国人之手。敦煌发现的这两部大乘戒经反映了隋唐时期大乘戒律在敦煌地区的发展特点和流传情况,具有重要的史料价值。  相似文献   

9.
《世界宗教文化》2021,(4):168-173
《佛母经》现存60号,分为六个异本系统,体现了佛教轮回思想与中国孝道思想的融合。未为我国历代经录所著录,除《嘉兴藏》外,亦未为我国历代大藏经所收。特别是系统六《佛说小涅槃经》的陆续发现,预示着传统的佛教大藏经以外,佛教典籍还存在着一个民间流传系统。  相似文献   

10.
《法音》1991,(11)
念佛往生,真实不虚。然因众生障深慧浅,实难相信。故在《阿弥陀经》中,世尊称此法门为“一切世间难信之法。”石明先生的《一切世间难信之法——阿弥陀经赞》引用了历代净土大德对净土法门的赞叹推崇,旨在坚定我们对净土法门的信心。本期刊登了一篇报导:四川江津县彭姓一家祖辈念佛,已有三代往生。这岂不是念佛往生的最好实证?  相似文献   

11.
古蘭经译注     
这章是墨克的,惟第一六三至一○七节是默底納的。一說全章都是墨克的。全章共二○六节,降示于第三八章(萨德)之后。奉至仁至慈的安拉之名艾列弗·拉目·米目·薩德。这是降示你的經典——你的胸中不可因此而有一点煩闷(一)——以便你借此而警告(二),并以此作为信士們的教訓(三)。你們当遵守从你們的主降示你們的經典,你們不要舍安拉而順从許多保祐者。你們很少觉悟。有許多城市曾被我毁灭了;我的刑罰在夜間或者在他們睡午觉的时候来临他們。当我的刑罰来临他們的时候,他們唯一的辯訴是說:“我們原来确是不义的人。”我一定要审問曾派天使去教化过的民众,我一定要审問被派去的天使(四)。我一定要据真知而告訴他們,我并沒有离开他們(五)。在  相似文献   

12.
古蘭经译注     
我与母撒约期三十夜,我又经十夜補足之,故他的主的約期,共計四十夜(十二)。母撤对他哥哥哈倫說:“請你代我統率我的宗族,你当改善他們的事务,你不要遵循作恶者的道路。”当母撤为了我的会期而来,而且他的主对他說了話的時候,他說:“我的主呀!求你昭示我,以便我看見你。”他說:“你絕不能看見我,但你看那座山罢。倘若它能在它的本位上坚定,那  相似文献   

13.
古蘭经译注     
卷九第七章高处(艾而拉弗) 他的宗族中驕傲的领袖們說:“舒阿卜呀!我們一定要把你和你的信徒逐出城外,或者你們再信奉我們的宗教。”他說:“即使我們厭惡你們的宗教,也要我們再信奉它么?安拉使我們脫离你們的宗教之后,倘若我們再信奉它,那末我們确已假借安拉的名义而造謠了。除非安拉—我們的主—意欲,我們不致再信奉你們的宗教。我們的主的知觉是包罗万物的。我們只信托安拉。我們的主呀!求你在我們和我們的宗族之間依照真理而判决,你是  相似文献   

14.
《法音》1994,(1)
(原典)闻如是。一时佛游舍卫抵树给孤独园,与大比丘众千二百五十人俱。有一比丘,普行分卫,一一次第入淫荡家舍。于时,淫女见比丘入至其家舍,欢喜踊跃,即从座起,寻而奉迎,稽首足下,请入就座。又问比丘:“仁从何来?”比丘答曰:“吾主分卫,故来乞句。”(2)于时女人即为施设肴撰众味,盛之满钵而奉上之。比丘即受,自退而去。彼时比丘得是美食,甘美丰足,心中欢喜,不能自胜,数数往诣淫荡女舍。时女心念计:此比丘守法难及,频为兴设甘脆肥美之食而授与之,往返不息。学问宋明,所作不办,未伏诸报(3),见淫荡女颜色妙好,…  相似文献   

15.
[原典]闻如是。一时佛在王舍城灵驾山(1),与大比丘众五百人俱。一切大圣,(2)神通已达。时诸比丘于讲堂上坐共议言:“我等世尊,人无数劫材进不懈(3),不拘生死五道之患,(4)欲得佛道,救济一切。用材进故,超越九劫,自致无上正真之道,为最正党。吾等蒙度,(5)以为桥梁。”时佛遥闻比丘所议,起到讲堂,问之何论。比丘白曰:“我等共议:世尊功德巍巍无量,从累劫来,精进无厌,不避诸难,勤苦求道,欲济一切,不中堕落,自致得佛。我等蒙度。”佛告比丘:“实如所言,诚无有异。吾从无数劫以来,精进求道,初无懈怠,憋伤众…  相似文献   

16.
《佛说皇极结果宝卷》作为明清时期富有影响的教门宝卷,学界虽多有考证研究,但关于其产生年代、教门渊源与教门归属、历史影响等核心问题,依然争议颇多。本文在前学相关研究的基础上,以明清民间宗教宝卷与官方档案为依据,对上述问题做了新的辨正与补充。该宝卷的刊刻时间,应该是在嘉靖三十七年到万历三十四年之间;宝卷作者与黄天教颇有渊源,宝卷当系黄天教旁支所作;该宝卷曾对收元教、大乘教、天地门教等产生过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17.
《佛说安宅神咒经》是一部重要的汉传佛教早期文献,经文中的安宅观念和神煞体系均源于汉代本土信仰,该经当是后汉时期创制的一部伪经。《佛说安宅神咒经》在创制过程中,接纳、吸收、改造了本土安宅观念和神煞体系,从而将普通民众的风水信仰纳入到其宗教仪式中,这是佛教融入民众生活、获得信众的重要途径。《佛说安宅神咒经》对道教的安宅科仪及风水信仰产生了深刻影响,这为我们考察佛教与道教、民间信仰之间的关系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  相似文献   

18.
禅是生命的减法,且是彻底的减法,因为佛性本具,不假外求,而生命之所以颠倒,正由于众生心外求法,遂使生命在二元分割的世界里追逐攀缘,而要斩断此攀缘,乃不能只如世法所言般破邪显正、更得正邪齐扫,才能真正契于一如。也所以达摩见梁武帝,武帝以“朕即位以来,造寺、写经、度僧,不可胜纪,有何功德”相询,达摩却直接回以“并无功德”一语,  相似文献   

19.
正《古兰经》能否翻译成其他文字一直是历代学者关注的焦点。爱资哈尔大学的权威学者谢赫·穆罕默德·迈拉基于1932年在《爱资哈尔》杂志上发表了一篇文章,陈述了主张不能译为其他文字者和能译为其他文字者的观点,并进行了综合分析。谢赫·穆罕默德·迈拉基倚重哈乃菲教法学派的观点,对其他三大教法学派的论据作了比较,结合当时世界的实际情况,最终得出结论:《古兰经》可以翻译成其他语言,翻译绝非篡改,《古兰经》经文翻译为其他语言后对其原有精神和意义毫无损毁;再者,《古兰经》虽以阿拉伯语降示给先知穆罕默德,其最终目的是将其传达给世人,译介则是最好的途径。  相似文献   

20.
佛言:众生以十事为善,亦以十事为恶。何等为十?身三、口四、意三。身三者:杀、盗、淫;口四者:两舌、恶口、妄言、绮语;意三者:嫉、恚、痴。如是十事,不顺圣道,名十恶行。是恶若止,名十善行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