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丁耘 《现代哲学》2021,(1):76-93
本文关注的是现象学运动在面对中国哲学传统时所发生的"道学转向"。张祥龙教授在新著《儒家哲学史讲演录》中,将这一转向推进到一个新阶段。本文试图在阐述张祥龙思想转变、新著贡献的基础上,讨论此书为当前中国哲学的创发带来的新契机。首先,祥龙教授思想的突转尤其体现在不再以海德格尔哲学为支配性的思想基源,而是将重心转向儒家传统,呈显为糅合唯识学的后现象学哲学,进而将现象学的道学转向带到心性、伦理阶段。其次,这一"心性-天道之路"结晶在《儒家哲学史讲演录》中的心学论述中。张祥龙在"时机化"学说的照应下,既会通儒佛,又指点出儒佛分际。其心学有三大贡献:道术上对"儒瑜伽"的总结;道学上对"赤子之心""孝悌慈"的阐发;道统上对罗近溪正统地位的发现与肯定。然而,在张祥龙道路所抵达的地方,仍可进一步追问比伦理转向更本源的道学转向的可能。伦理转向的真正完成需首先解悟"道体"。  相似文献   

2.
朱刚 《现代哲学》2021,(1):94-103
在当代中国哲学界,张祥龙先生以其独有的现象学方法所重新发明的儒学思想——笔者将之称为"现象学儒学"——可谓独树一帜。张祥龙先生的现象学儒学至少有如下两点特色:(1)他极为重视现象学的境域发生分析方法,并将这一方法运用于本原或终极问题,导致他对本原或终极之物的境域发生性理解;(2)他尤为强调这种发生性终极境域的边缘性或边缘构成作用。张祥龙先生对于现象学尤其是现象学方法的这样一种独到、原初的理解,使得他能够发明或重新揭示出儒学的一些久已被遗忘或被遮蔽的思想维度,使其现象学儒学呈现出某种原发的力量。这尤其体现在他对儒家六艺的现象学阐释上。经过他的重新阐释,儒家六艺如"诗""乐"的原初"教化"作用就体现为:营造并把我们带回到一个个具有原初解放与构成作用的边缘性纯境域,使人摆脱一切对象化的执着或束缚,从而解放人、拯救人,使得人生、国家和礼制在其中兴发更易,最终走向至善至美的境界。  相似文献   

3.
朱慧玲 《哲学动态》2005,(12):57-58
首都师范大学哲学系成立暨哲学学术创新研讨会于2005年9月25日隆重举行.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所所长李景源,首都师范大学校长许祥源、副校长宫辉力,北京大学哲学系主任赵敦华,北京师范大学哲学与社会学学院院长韩震以及首都师范大学两位学术前辈王锐生、孙长江等参加了会议.此外,中共中央党校哲学部、北京大学哲学系、中国人民大学哲学院、中山大学哲学系、武汉大学哲学学院、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所以及<中国社会科学>、<哲学研究>、<哲学动态>、<中国哲学史>、<马克思主义研究>、<新华文摘>、<求是>、<光明日报>、<教学与研究>等单位的领导和代表,首都师范大学有关单位的领导和代表以及哲学系的全体师生也参加了会议.  相似文献   

4.
2007年10月6日至8日,由中国自然辩证法研究会、陕西省自然辩证法研究会、北京大学哲学系、西安建筑科技大学人文学院共同主办的第一届“全国现象学科技哲学学术会议”,在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召开。目前,中国科学哲学正在进入一个多元化的发展时期。而技术哲学作为一门方兴未艾的哲  相似文献   

5.
正李泽厚(1930—)湖南长沙人,北京大学哲学系1954年毕业,曾任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员、教授;1990年出国,客居美国,曾任德国图宾根大学、美国威斯康辛大学、密西根大学、科罗拉多学院、斯瓦斯摩学院客席教授、客席讲座教授,台北中央研究院客席讲座研究员等职,1988年当选为巴黎国际哲学院院士,1998年获美国科罗拉多学院荣誉人文学博士学位。他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以后出现的最著名和最有成就的美学家,也是具有自己独特观点的哲学家。  相似文献   

6.
庞元正,男,1947年9月出生,辽宁省沈阳市人.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曾先后就读于中国人民大学和中央党校,获哲学硕士和哲学博士学位.现任中共中央党校哲学教研部主任,中共中央党校社会发展研究中心主任,中国辩证唯物主义研究会副会长兼秘书长.主要研究领域:科学方法论、辩证法问题、社会发展理论、邓小平哲学思想等.出版专著<决定论的历史命运--现代科学与辩证决定论的建构>、<邓小平理论精髓>、<在自由王国的入口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的反思>等,主编<系统论、控制论、信息论经典文献选编>、<中国改革全书>、<发展理论论纲>、<以持续全面创新不断提升国际竞争力>、<当代西方社会发展理论新词典>等.在<中国社会科学>、<哲学研究>、<求是>、<人民日报>、<光明日报>、<哲学动态>、<理论动态>等报刊杂志上发表论文200余篇.曾获全国首届社会科学基金奖、全国"五个一工程奖"等奖项.  相似文献   

7.
中国现代学术体制中的"哲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以极大的兴趣读了张祥龙教授对发表于<中国学术>上的拙文<儒家经验与哲学话语>所做出的回应.我觉得我们对"现代儒家哲学"概念所存在的一些根本困境颇有同感.我以为我们在诊断症结方面,比在澄清困境时使用的策略方面所持有的分歧要小.我们的主要分歧源于我强调使用狭义哲学概念的必要,而张教授则倾向于使用广义的哲学观念.  相似文献   

8.
马克思主义哲学创新研讨会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5年4月29日,北京大学邓小平理论研究中心、中国辩证唯物主义学会联合发起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创新研讨会暨<邓小平理论与当代中国哲学>出版座谈会"在北京大学哲学系举行.与会专家学者高度评价了2005年3月北京大学出版社和黑龙江教育出版社联合推出的由黄楠森、王东主编的<邓小平理论与当代中国哲学>一书,认为该书以全球的视野,立足本土的关怀,突出时代的主题,探讨了邓小平理论中蕴涵的哲学智慧以及对马克思主义的继承、验证、发展和创新,科学地阐明了邓小平理论对当代中国哲学的作用.  相似文献   

9.
在俄罗斯,对中国哲学的研究要追溯到18世纪.俄罗斯第一批汉学家把儒家的早期经典<大学>、<中庸>翻译成俄语出版(<大学>译本在1780年问世,<中庸>译本于1784年问世).俄罗斯现代著名汉学家维·费·费奥克蒂斯托夫甚至认为,俄罗斯的汉学正是从出版这两本哲学著作开始的.[1]到了19~20世纪,俄罗斯汉学大学者И.比丘林、В.П.瓦西里耶夫、П.С.波波夫、В.М.阿列克谢耶夫、Н.И.康拉德、Ю.к.休茨基、А.А.彼得罗夫都对中国哲学倾注了极大的热情,除了坚持不懈地研究中国哲学,更是不遗余力地宣传中国哲学.  相似文献   

10.
从1919年马克斯·韦伯在<以政治为业>的演讲中第一次提出"责任伦理"概念,到1979年德裔美籍著名哲学家约纳斯出版<责任原理>(1987年获德国图书业和平大奖),再到2001年底在法国里尔召开的第一届世界公民大会上通过<人类责任宪章>,短短的80年时间里,西方责任伦理研究从萌芽到成熟,从反应强烈的显学,到影响全球的<人类责任宪章>通过,发展之快,影响之大,均属罕见.责任伦理在西方乃至在全球,之所以有如此巨大的发展和影响,乃因为责任伦理是面向高科技、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伦理,责任伦理是全球化时代的普世伦理.  相似文献   

11.
12.
13.
14.
《金刚经》自东晋名僧鸠摩罗什传译到中土,历代高僧大德对其研究注疏层出不穷,民间社会也形成了广泛的信仰。现就学术界金刚经研究状况分类进行综述,并指出亟待加强的研究领域。  相似文献   

15.
16.
17.
Sun YH  Ge L  Quinn PC  Wang Z  Xiao NG  Pascalis O  Tanaka J  Lee K 《Perception》2012,41(1):117-120
We report a novel fat face illusion that when two identical images of the same face are aligned vertically, the face at the bottom appears 'fatter'. This illusion emerged when the faces were shown upright, but not inverted, with the size of the illusion being 4%. When the faces were presented upside down, the illusion did not emerge. Also, when upright clocks were shown in the same vertically aligned fashion, we did not observe the illusion, indicating that the fat illusion does not generalize to every category of canonically upright objects with similar geometric shape as a face.  相似文献   

18.
19.
In two studies, students were asked to rate their knowledge of a number of different topics, extracurricular as well as drawn from their textbooks of the history of psychology and philosophy. The score distributions on a scale from "unknown" to "well known" were in all cases distinctly U-formed, as if knowledge were a question of either/or, rather than one of degree. However, when knowledge was rated on a scale from "know nothing about" to "know much about", the U-pattern failed to appear, and the students tended generally to give more cautious ratings. The differences are interpreted as evidence for the philosophical and linguistic distinction between "knowledge by acquaintance" (German: "kennen", French: "connaître") and "knowledge-about" (German: "wissen", French: "savoir").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