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五台山是中国佛教著名的四大名山之一。自古以来在世界上享有盛誉,是国内外佛教徒向往的一个地方。 五台山对于笃信佛教的藏族人民来说,历来都占有一个相当重要的位置。他们认为五台山是一个非常神圣的地方。早在一千三百多年以前,吐蕃王朝就曾派专使赴唐朝求取五台山图,并根据原图在敦煌复制了五台山彩图。藏文佛教经典《莲花经》中将五台山列为  相似文献   

2.
五台山位于中国佛教四大名山之首,是中国佛教信徒向往的圣地,五台山的声名誉满海内外。五台山有极其丰富的文化资源,研究五台山不仅是佛教研究的重大课题,也是研究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因为它是开发中华文化宝藏 ,发展中华文化事业,推动国际文化交流的重要内容。同时,五台山还是著名的旅游避暑胜地,具有历史悠久的人文景观和独领风骚的自然风光,吸引着海内外的广大游客。研究五台山,开发五台山的旅游资源,将会大大促进山西特别是五台山地区的经济发展。总之,研究五台山有着重大的学术价值和深远的历史意义。我们十分赞赏山…  相似文献   

3.
众所周知,佛教圣地五台山近年来大刀阔斧,锐意开拓,旅游事业蓬勃发展。无论在基础设施完善方面,还是在旅游管理、接待、服务方面都表明五台山已跨入全国一流风景名胜区的行列,成为誉满三晋乃至神州大地的一颗璀璨明珠。但是,与全国其它兄弟风景名胜区相比,还有很多差距。虽位居佛教四大名山之首,佛教文化却挖掘得不够深广;旅游景点开发利用不够充分,如五个台顶的开发宣传;  相似文献   

4.
为加强中国佛教四大名山之间的友好交往,总结和交流“严格保护、科学规划、统一管理、合理开发、持续利用”旅游资源的成功经验,促进风景名胜区佛教旅游事业和经济的健康发展,由国家建设部风景名胜区管理处倡导,四大名山共同发起,五台山风景名胜区人民政府和五台山佛...  相似文献   

5.
佛教素食文化是一种重要的文化旅游资源。五台山作为我国佛教四大名山之首,具有丰富而独特的佛教素食文化旅游资源。在开发五台山佛教素食文化旅游可行性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进一步推动五台山佛教素食文化旅游开发的对策建议,以期深入挖掘五台山佛教素食文化的内涵,丰富其佛教文化旅游产品,形成文化旅游特色,增强五台山旅游的竞争力和发展潜力。  相似文献   

6.
五台山是中国佛教的四大名山之一,在长期战争中,寺塔经像遭到严重破坏。建国以后,在宗教文物部门的主持下,进行过部份修复。“文革”时期,再次遭到破坏,其严重程度不亚于战争时期。“文革”以后,特别是从一九八三年开始,省委、省政府加强了对五台山的领导,加快了修复工作。三年来,依据城市规划设计院制定的建设五台山的初步规划,修复了  相似文献   

7.
五台山是中国佛教四大名山之一。为了充分发挥本地旅游资源丰富、名胜古迹众多的优势,加速开发建设五台山佛教圣地,区政府拟定的总体规划是:通过招商引资、自筹集资等方式,从1993年至2000年期间,全力组织实施“六五四四四”工程。  相似文献   

8.
“天下名山僧占多,世界善言佛说尽”。这是五台山龙泉寺的一副楹联,道出了天下名山与佛教的关系。远离尘世、巍峨幽美的奇峰大山,在信徒心目中不啻为人间“净土”、“佛教天堂”,故天下名山与佛教结下了不解之缘。 我国佛教圣地,古代向有三大名山之说,即五台、峨眉、普陀三山,乃文殊、普贤、观音三大士之道场。以后又增加了地藏道场九华山,成为著称于世的中国佛教四大名山。四大佛山以五台为最尊。五台山成为四大佛山之首,是由多种因素构成的。因它具有众多的不同寻常的佛教之“最”。至迟在北魏时期,五台山即创寺兴佛,成为中国最早的佛教名山。五台山被比附为文殊道场后,因文殊作佛祖的左胁侍,在四大菩萨中地位最尊,其道场五台山在佛教名山中的地位自然最高。四大名山中又以五台山国际声望最隆,自唐开始,这  相似文献   

9.
山西历来是“兵家必争之地”。其得天独厚的地理形势,为山地游击战争提供了战略上的优势,丰富的物产为军事活动提供了物质基础和经济实力。在抗日战争中,党中央和毛主席把山西作为重要的战略基地,尤其是五台山,还被毛主席树立成全国敌后抗日根据地的典型。1948年毛主席率领中央机关撤离延安,前往西柏坡,路经五台山时住在塔院寺,并考察了五台山的寺庙、文物,还作了保护好文化遗产的重要指示。特别是在1952年,毛主席从保护名山古迹的角度出发,特命山西省文教厅组织了五台山寺庙补修委员会,对文物进行了保护、管理,从而使这一珍贵的佛教文化遗产留存至今,且放射出异彩光芒。  相似文献   

10.
正五台山是佛教四大名山之首,汉传和藏传佛教并存。一段时间以来,五台山出现了一些混乱现象,乱烧高香、粗香、贵香,乱请所谓"龙袍",假僧假道四处游荡,乱设商业摊点,等等。这些问题干扰了五台山正常的宗教活动秩序和旅游秩序,影响了社会公共利益,抹黑了五台山作为佛教名山的形象。山西省委、忻州市委高度重视五台山宗教事务管理工作:山西省委书记骆惠宁多次深入五台山进行调研指导督促宗教工作,省委常委会先后5次研究五台山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